一年級下冊認識圖形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nèi)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下冊認識圖形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下冊認識圖形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的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征,會辨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
1、通過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用數(shù)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
2、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問: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3)揭示概念。教師拿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概念,并板書名稱。
2、摸一摸,感知特點。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在小組內(nèi)交流。
。2)匯報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投影出示“鞋盒”,引導學生說出它的形狀是長方體,然后抽象出長方體圖形。用同樣方法出示“魔方”、“茶葉桶”、“足球”等實物圖,抽象出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
2、記憶想象。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辨認,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應的實物。
。2)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四種圖形的樣子(教師說圖形,學生想)。
3、讓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圓柱、球的實物。
四、分組活動,體驗特征。
1、做“做一做”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發(fā)現(xiàn)圓柱會滾動。
。2)讓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搭一搭。通過搭,使學生明確:球沒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滾動;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較穩(wěn)固。
五、課堂小結。
一年級下冊認識圖形教學設計2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是一年級的小學生年齡還小,知識面窄,生活經(jīng)驗不足,構成了概念教學中的障礙。作為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充分運用實物、教具、圖表等直掛教具,以及動手操作等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獲得正確、完整、豐富的表象,把純粹的數(shù)學知識同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這樣就有利于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便于學生的理解。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第16~18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體會“面在體上”。
。2)通過觀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動,只管地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知道這些平面圖形的名稱,并嫩個識別這些圖形。
過程與方法:通過摸一摸、畫一畫、找一找,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化形象為抽象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shù)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
初步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并能識別這些圖形。
【教學難點】
體會“體”與“面”的關系,知道面來自于體。
【教學準備】
老師:多媒體課件,牙膏盒一個,魔方一個,水彩筆筆筒一個(圓柱形的),長方形卡片、正方形卡片、圓形卡片各一張,磁鐵
學生:一盒積木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識,導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我們經(jīng)常用到的生活用品或玩具。提問:你們都用過這些東西嗎?他們的.形狀屬于我們上學期學過的哪些圖形朋友?
老師出示實物(牙膏盒、魔方、水彩筆筆筒)。請同學分別來說一說。(長方體、正方體、圓柱)
談話:同學們都帶來了一些積木。請拿出相應的物體,向大家介紹介紹它的名稱,好嗎?
這三位好朋友呀看到我們的小朋友這么熱情,所以又給我們帶來了幾個新的圖形朋友。
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等圖形,提問:你們認識嗎?(學生口答后,把圖形卡片貼在黑板上)
揭題: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板書課題:認識圖形)
二,操作領悟,探究新知
1、摸一摸。
談話:剛剛我說今天的這些朋友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它們帶來的,可它們到底藏在哪里呢?請你們仔細看一看、摸一摸手中的積木,看誰先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妙。
學生在幾何體上找圖形,教師巡視。
組織交流時,注意讓學生說一說摸這些物體面的感覺。
2、畫一畫
談話:剛才我們分別從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面上找到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如果它們能從物體上走下來跟大家見見面,那該有多好啊!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請小朋友在小組內(nèi)商量商量。
學生可能想到下面的方法:
、侔堰@些圖形從紙盒上剪下來;
②把這些圖形描下來(先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描,再示范)……
談話:小朋友想的辦法都很好,下面就請小朋友像老師那樣把這些圖形畫下來。
學生活動,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并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先在小組里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的,再組織全班交流。
3、找一找
談話:其實我們生活的周圍就有很多這樣的朋友,只是我們平時沒注意罷了,F(xiàn)在請同學們找一找,哪些物體的表面是長方形的,哪些物體的表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圓形的。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說一說,再組織全班交流。
談話:多媒體出示課本第17頁的“試一試”,你們能說一說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形、正方形或圓形的嗎?
三:操作練習,鞏固新知
談話:剛才我們通過自己的活動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動手創(chuàng)造這些圖形,好嗎?
1、圍一圍“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并組織反饋。
提問:你是怎樣圍的,怎樣想的?
追問:能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圓嗎?(幫助學生體會圓的邊是彎曲的,在釘子板上圍不出圓)
2、畫一畫“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并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畫出的圖形。
3、涂一涂“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你能用三種顏色分別涂下面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嗎?請小朋友們按要求涂上顏色,并數(shù)出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學生在小組內(nèi)完成涂色,并填表。
組織全班交流。
4、游戲。
談話: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好不好?
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圖形,把它們分別放入相應的盒子里。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提問: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朋友?你們對它們熟悉了嗎?(先讓學生總結,然后教師歸納)老師希望我們能在數(shù)學課上結識有越來越多的朋友,一起快快樂樂學習長大好不好?
五: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
長方形正方形圓
一年級下冊認識圖形教學設計3
設計說明 :小學生在入學前就接觸過各種形狀的物體,生活中也到處都是這些形狀的物體,但一年級學生的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要抽象出直觀的立體圖形,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并不容易。本節(jié)課主要從形狀這一角度來使學生初步認識圖形。一年級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比較弱,語言表達能力比較弱,針對上述特點,本節(jié)課的教學在設計上主要有以下兩大特點: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2.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動手操作機會,學生通過摸一摸、分一分、說一說、比一比、看一看、擺一擺等活動,獲取立體圖形的有關知識,掌握立體圖形的特征,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培養(yǎng)了自學能力。 3、重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 用學生喜歡的動畫形象喜羊羊引入新課,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思維活躍起來,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課前準備 :積木 教具 箱子 兩個盒子 學生準備 積木 球 各種形狀的小紙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今天,喜羊羊想請同學們到圖形樂園去玩一玩,你們愿意嗎? 師:圖形樂園里的景色可真美,喜羊羊最喜歡玩積木了,你們喜歡玩嗎?
師: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認識圖形”。(板書課題:認識圖形)
師:觀察這些不同的圖形,想知道它們能變成什么嗎?
【 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以“玩積木”引入,選取的是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實際內(nèi)容。這一情境的設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了輕松的學習氛圍,為接下來的各種體驗活動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二、探究新知
展開活動,提出問題
師: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有一堆這樣的積木,現(xiàn)在,你們就一起玩一玩吧!(分小組活動)
師:由于時間關系,我們先玩到這里。為了便于下一次玩的時候挑選起來更加方便,我有一個建議,能不能把你們手中的積木先分類,再整齊地擺放回去呢?(出示課堂活動卡)
師:小組匯報,請同學們將積木分組的情況一一展示。(有的按顏色分組,有的按大小分組,還有的按形狀分組……)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按他們分的這種情況來研究。(出示按形狀分組的情況)
【 設計意圖:上課伊始,讓學生自己玩。這是隨意的玩,是學生在原有的認知基礎上的玩。這時,學生眼中的積木仍舊是玩具。收積木時,老師建議學生把積木分類擺放整齊,這時學生開始關注積木的'形狀!
三、引導體驗,合作探究
(一)球的認識。
師:我發(fā)現(xiàn)咱們班的很多同學都喜歡球。請每人拿一個球,放在桌子上。
師:(問一名學生)你拿的是什么球?(小皮球)你呢?其他同學呢?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手中不同的球,說一說它們都是什么形狀的。
小結:我們把這樣的形狀統(tǒng)稱為球。
師:除了剛才你們手里拿的這些形狀是球,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也是球?
師:請同學們把球放在桌子上。
師:老師剛才提的要求是把球放在桌子上,可是我發(fā)現(xiàn)有的同學總是用手扶著球,這是為什么?(怕它掉在地上)
師:為什么球放不好就容易掉在地上?
師:對,球是能滾動的。(板書球是圓形的,易滾動)
【設計意圖:通過把球放在桌子上,使學生發(fā)現(xiàn)球易滾動這一特征。從實物到圖形名稱再到立體圖形球是圓形的,易滾動的認知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利用多媒體形象化教學的功能展示出抽象的過程,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
(二)圓柱的認識
師:(拿起一個圓柱形的積木,放在硬紙板上,滾一滾,問學生)這塊積木也能滾,它的形狀是球嗎?(不是)為什么不是?
師:球是圓形的,易滾動請同學們拿一個圓柱形的積木,先摸一摸,再看一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教師用教具演示上下兩個面一樣大) 師:我們把這樣的圖形叫做圓柱。(板書:圓柱)
師:生活中你見過形狀是圓柱的物體嗎?
(三)正方體的認識。
1.教師指著圖畫中堆積在一起的形狀相同的積木,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形狀。
師:拿一塊形狀是正方體的積木,用手摸一摸,說說你有什么感覺。
小結:通過摸,感覺到正方體的每個面都是平的。
2.列舉學生不同的發(fā)現(xiàn)。 (學生發(fā)現(xiàn)正方體的6個面都一樣)
師提問:你是怎樣知道正方體有6個面的?能上前面來給大家數(shù)一數(shù)嗎?
師:還有的同學說正方體的6個面都一樣大,大家看一看是不是一樣大?小結:通過數(shù),知道了正方體有6個面。用心觀察發(fā)現(xiàn)正方體的6個面一樣大。
[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摸一摸、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體會正方體的六個面都是平的,并且大小一樣,親身感受正方體的特征,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能力。]
(四)長方體的認識。
師:(教師指著圖畫中長方體的積木)這些積木的形狀是正方體嗎?
師:請你從桌子上的積木中任意拿出一塊,用剛才研究正方體的方法來研究一下這樣的積木有什么特征。
匯報交流。
(1)每個面都是平的。
師:你是用什么方法發(fā)現(xiàn)的?(摸一摸)
(2)長方體也有6個面。
師:你是怎樣知道的?(數(shù)一數(shù))
請你上前面來給大家數(shù)一數(shù)。
(3)長方體相對的兩個面一樣大。(學生發(fā)現(xiàn)這一特征后,教師用教具演示長方體的這一特征)
師:這些積木的形狀叫什么?(長方體)
師:我們把這種圖形稱為長方體。(貼圖并板書)
教師舉起兩塊長方體(一般的)的積木,讓學生判斷它們的形狀。
教師再舉起一塊長方體(特殊的)的積木,讓學生判斷它的形狀。(引導學生進一步認識長方體的特征)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jù)總結出的研究正方體的方法獨立研究長方體的特征,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
師:下面請同學們收學具,各組把積木裝回袋子里?磥砦覀冊谕娣e木的過程中也能學到數(shù)學知識。
想一想,今天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
四、鞏固練習
師:看圖形,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展示各種圖形)
五、課堂小結
【 設計意圖:進一步鞏固所學的知識,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調(diào)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六、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
球 會滾動
圓柱 會滾動 能直立
玩、看 、摸發(fā)現(xiàn) 正方體有6個面,是平的
長方體有6各面,是平的
一年級下冊認識圖形教學設計4
一、學習目標
1.通過網(wǎng)絡學習活動,學生能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并能正確區(qū)分這些圖形。
2.通過學生自主拼、擺、畫、折、找等活動,能直觀感知平面圖形的特征,體會平面圖形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3.在經(jīng)歷觀察、比較,描畫活動過程中,感悟到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豐富直觀體驗,發(fā)展空間觀念。
二、學習重難點
1.能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
2.從立體圖形中“拓”出面、借助“拓”出的面認識平面圖形。
三、學習過程
1.教師帶領學生回憶立體圖形的特征
2.播放微視頻,學生觀看
。ㄕn件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以及三棱柱,播放從立體圖形中“拓”出平面圖形的過程)
3.組織學生利用課前準備學具的不同形狀在練習本子上描、畫、印、拓出平面圖形。畫的'又好又快的的同學,可以連麥老師分享他的作品。
4.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和三角形
5.認識平行四邊形(引導學生觀察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的平行四邊形)
師:你能把一張正方形、長方形或平行四邊形的紙折成同樣的兩部分嗎?有幾種折法?誰愿意介紹自己是怎么折的?折出來的是什么圖形?請大家動手做一做,準備好的同學可以連麥老師哦
6.歸類整理(1)課件呈現(xiàn)多個圖形,讓學生分別跟家長說說每個是什么圖形?
。2)說一說:你是怎么記住每種圖形的樣子的?
四、教師直播課堂小結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呢?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五、鞏固應用
1.課本第3頁“做一做”的第1題。
跟爸媽說一說,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你學過的圖形?
2.課本第3頁“做一做”的第2題:畫出自己喜歡的圖形,你能用今天所學的平面圖形畫一幅自己喜歡的畫嗎?
3.學生利用立體圖形拓出自己喜歡的圖形。
同學們,請爸爸媽媽把你們畫好的作品拍照分享在班級群里吧
一年級下冊認識圖形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能夠辨認這些圖形,準確地說出它們的名稱。
2.從實物抽象到圖形,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讓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活動中,綜合運用多種感官,體驗數(shù)學知識
的形成過程,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體會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安排:(1課時)
課時目標:
1.在分類、觀察、動手操作等活動中,初八認識幾何圖形的特點,并知道名稱。
2.結合分一分、認一認、玩一玩等教學活動,積累觀察、思考、交流的學習活動經(jīng)驗。
3.培養(yǎng)觀察、表達、歸納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在分類、觀察、動手操作等活動中,初八認識幾何圖形的特點,并知道名稱。
教學準備:學生: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的學具、橡皮泥一盒
教師: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各一個,PPT課件
板書(場地)設計:
認識圖形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體 球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設計意圖及預期達成目標一.課前活動
比眼力
。ǔ鍪緝煞鶊D)
師:認真觀察,找一找兩幅圖有幾處不同?
二.動手動腦,感受新知。
1.師:看看大家是不是真的認識它們,(出示立體圖形圖片)。你要是認識它們就和它們打聲招呼,說出它的名字。(生說說立體圖形的名字,師貼在黑板上)
2.把這四種圖形分成兩類,你怎么分?
學生分一分說一說。
3.課堂活動二:
感受立體圖形。
。1)看一看
師:(拿出長方體實物)請大家也拿出自己的長方體,先數(shù)一數(shù)它有幾個面。(引導學生有順序的數(shù))
學生自己數(shù)正方形的面
。2)比一比
1.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不同
同桌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W生說一說自己的方法,全班交流,評價。)
2.展示學生的比較方法。
3.課件展示:長方體正方體的特點
4.學生用同樣的方法比較圓柱體和圓
。3)課堂活動三:摸一摸
師:閉眼睛,摸一摸,四種立體圖形,有什么感覺?再說說他們的'名字
三、課間活動
四、課堂活動四:
認識和欣賞生活的圖形
1.
課件出示生活中的實物,讓孩子們與所學四種立體圖形連線。
2.數(shù)一數(shù)
3.認一認,數(shù)一數(shù)
五、總結,評價這節(jié)課,你和哪些圖形成了好朋友?評價你的表現(xiàn)(你能到到幾個水滴娃娃?)
六、課堂活動延伸
用你認識的立體圖形設計一幅畫。
在比眼力、比記憶力的游戲活動中導入新課,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它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興趣.
幾何圖形很抽象,而抽象知識需反復感知才能逐步轉化為理性認識。我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為背景,充分利用學生的學具,激發(fā)起學生探求新知的強烈欲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看一看、比一比、摸一摸的學習活動中,初步感知四種立體圖形的特點。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數(shù)學進行交流的意識。
一年級孩子的注意力只有20分鐘左右,課間活動可以讓他們緩解疲勞,重新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
讓學生把所學的新知運用到現(xiàn)實生活中,使學生覺得學習數(shù)學有用,數(shù)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增進了學生對數(shù)學的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形式簡單的課后練習,卻給學生提出了具有挑戰(zhàn)性的要求,這樣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會很有幫助。
自我評價讓孩子們學會思考自己,感受學習中成功的快樂和失敗的教訓。簡單的評價形式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征。
教學反思:
這一節(jié)充滿童趣的數(shù)學課,教學時采用大量的課堂活動,有比眼力、比一比、摸一摸,將教學內(nèi)容進行組織,提供給學生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
活動是思維的載體,是低年級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手段。教學中開展的每一次活動都為學生獲取知識搭橋鋪路。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動手、動腦,通過獨立思考、與同學進行交流,不僅獲取了知識,而且掌握了一些數(shù)學思維方法,同時,學生的個性也得到了發(fā)展,特別是結合生活實際舉例活動和認識交通標志活動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雖然放手讓孩子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但是因為學生的年齡和知識結構特點,本節(jié)課也有不到之處,說立體圖形的特點時,孩子們想到的不夠全面、說得不夠準確,我也及時給予指導,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該培養(yǎng)他們探索性學習的能力。
通過本課教學,使我感受到,新課程理念下的數(shù)學教學一定要從孩子們的生活實際出發(fā),讓他們在玩中學,動中悟,在輕松的課堂氣氛中學到知識,獲得各種能力。
【一年級下冊認識圖形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04-20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12-06
認識圖形一教學設計11-14
教學設計《認識圖形二》08-18
認識立體圖形教學設計04-13
認識立體圖形A教學設計04-16
認識平面圖形教學設計04-16
(通用)《認識圖形》教學設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