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1024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综合野狼,欧美自拍清纯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亚洲 国产 高潮

<dfn id="u8moo"><source id="u8moo"></source></dfn>
  • <dd id="u8moo"><s id="u8moo"></s></dd><menu id="u8moo"></menu><dd id="u8moo"></dd>
    
    
    <ul id="u8moo"></ul>
    <ul id="u8moo"><acronym id="u8moo"></acronym></ul>
  • <strike id="u8moo"><noscript id="u8moo"></noscript></strike>
  • <dd id="u8moo"></dd>
  • 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

    時間:2023-02-03 19:59:47 設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三課時(第69、70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知道鏡像對稱圖形的特點。

      2.通過學生活動,正確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教學重難點

      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教、學具準備

      鏡子、教科書第71頁的開放題、卡片

      教學過程

      一、玩一玩鏡子,創(chuàng)設情境

      1.小朋友們,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玩一玩鏡子,好嗎?(每人一面小鏡子)

      師:你在鏡子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書;我看到了黑板……

      師:這是怎么回事?

      二、引導探索,體驗鏡像對稱的特點

      1.出示教科書第69頁的主題圖,請學生仔細觀察。

      (1)師:這幅圖畫中,怎么會出現(xiàn)兩棟房子、六只天鵝?怎么岸上有樹,水底也有樹?

      (2)生:下面的房子、天鵝、樹是水里的影子。

      師:(放大房子圖)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嗎?它們的方向怎樣?

      生:樣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師:其實這也是數(shù)學知識,是一種鏡面對稱。(出示課題)

      2.請學生用手中的鏡子做游戲。

      (1)發(fā)給學生只有半邊圖象的卡片,請他們想辦法猜出另半邊圖象是什么?(小組活動)

      小組匯報:用鏡子照;把卡片對折……

      (2)用鏡子照自己的臉并做各種面部表情,同時觀察鏡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變化。

      (3)出示教科書中第69頁的小朋友照鏡子圖(例3)

      師: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鏡子里面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

      3.師說:“小朋友們,讓我們來照照鏡子吧,好嗎?”出示三面穿衣鏡,請學生在鏡子面前表演各種動作,同時請學生說出鏡子里面的自己動作是怎樣的。(小組活動,教師參與其中。)

      生:我向前走一步,鏡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鏡子里的我左手拿筆,右手拿本子,鏡子外面的我左本子,右手拿筆。

      我往左走,走鏡子里的我往右走。

      學生任意做動作……

      三、運用拓展

      1.判斷。哪個是你在鏡子里看到的樣子?圈出來。(教科書第71頁第5題)

      2.找朋友。

      3.思考題:第71頁第1題、2題。

      (1)看鏡子寫數(shù)

      (2)看鏡子寫時間

      四、小結評價

      師:看,照鏡子、水面倒影等等這些生活中的事就是數(shù)學知識,你知道了嗎?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2

      教材說明

      教材讓學生觀察實物,如紅領巾、三角板、鐘面、折扇等來認識角。用一張紙折成大小不同的角,再用兩根硬紙條做成活動的角(能拉成大小不同的角)。最后抽象出角的圖形。這里不給角下任何定義,只認識角的形狀,知道角的邊和頂點,會從給出的點畫角。然后通過“做一做”進行一些鞏固角的認識的練習。如通過第1題著重使學生分清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注意出現(xiàn)不同的放置位置。

      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容用1課時進行教學,完成練習十七。

      2.教學角的認識時,先引導學生觀察紅領巾、三角板、鐘面上的時針與分針、折扇等實物圖形,指出哪里是角。教師可以用兩根硬紙條做一個活動角。把硬紙條拉成大小不同的角,邊演示邊說明,使學生對角的大小有一些直觀認識。再讓每個學生拿一張紙,仿照教科書上的圖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在學生有了這些感性認識以后,教師再在黑板上畫出角的`圖形,說明角的各部分名稱。教師要畫出大小不同的角(包括銳角、直角和鈍角),讓學生指出這些角的邊和頂點。

      3.指導學生做“做一做”中的題目,要使學生聯(lián)系學過的知識進行判斷。第1題,通過觀察能正確區(qū)分題目里給出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如第二個圖,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兩條線相接的地方不是一個頂點,而是一段彎曲的線,所以不是角。

      4.教學畫角時,教師先說明畫的方法,做出示范,再讓學生畫。要求學生認真、仔細地畫,發(fā)現(xiàn)問題教師要及時指點。

      5.關于練習十七中一些習題的教學建議

      第2題,要使學生初步知道角的大小與畫出的邊的長短沒有關系。

      題中的兩個角都是30°,要讓學生用三角板中30°的角去比一比,確認兩個角一樣大。使學生初步認識到角的大小跟畫出的邊的長短是沒有關系的。

      第3題,可讓學生在方格紙上,照著教科書上的樣子畫。

      第4*題中,左圖有3個角,中圖有7個角,右圖有8個角。做題時,要先讓學生找,必要時教師可以指點。

      練習十七最后的思考題的答案是:(3)個三角形,(3)個長方形。

      (一)教學要求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2.初步認識直角,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二)教材說明

      本單元的內容是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這些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礎上教學的。教材從引導學生觀察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出所學幾何圖形,再通過學生實際操作活動,如折疊、拼擺、測量、制作學具等,加深對所學幾何圖形的認識。

      教材說明

      教材通過引導學生觀察手帕、練習本、黑板面上的角,說明這些角都是直角。再借助三角板來說明什么是直角。然后讓學生通過折紙做直角,加深對直角的認識。再說明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來比一比。最后讓學生學會用三角板畫直角!白鲆蛔觥敝械牧曨},注意出變式圖形,使學生能掌握直角的特征。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3

      第三課時 認識幾百幾十幾

      教學內容:課本第16--18頁,例題、“試一試”、“想想做做”第1—7題。教學目標:通過教學,讓學生理解幾百幾十幾的含義,掌握它們的讀法,寫法,加深對千以內數(shù)的認識。

      教學重難點:正確讀、寫幾百幾十的數(shù),能正確口算整百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掌握幾百幾十幾數(shù)的讀、寫法,能熟練整百整十數(shù)相加減的計算。教法:自主探究,引導 學法:操作、觀察法、合作交流 教具準備:計數(shù)器、方塊圖、課件。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數(shù)數(shù)。(1)一百一百地數(shù),從100數(shù)到1000。

      (2)一十一十地數(shù),從830數(shù)到1000。

      2.根據(jù)計數(shù)器上的拔珠,寫數(shù)并說說它們的組成。480

      620

      790

      910 3.示課題。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來認識千以內的數(shù)。(出示課題.)

      二、學習認識幾百幾十幾

      I.出示例題方塊圖。(課件出示)

      自學目標:通過教學,讓學生理解幾百幾十幾的含義,加深對千以內數(shù)的認識。自學要求:掌握幾百幾十幾的讀法,寫法 自學方法:操作、觀察法、合作交流 小老師借助計數(shù)器,講解 四百五十三的組成訓練:

      1、四百五十三應怎樣寫呢?(學生交流想法)

      2.練習:根據(jù)所撥的算珠,寫出這個數(shù),并說說它的組成。

      3.教學試一試。

      (1)在計數(shù)器上撥出597,請學生說說597的組成。

      (2)一個一個地數(shù),從五百九十七數(shù)到六百一十二。

      三、鞏固練習(完成教材“想想做做”第1題-第7題

      四、全課總結:讀寫一個多位數(shù)時,要注意些什么?

      五、課后作業(yè):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第9題

      第四課時 認數(shù)練習

      教學內容:課本第19--20頁,練習二第1--9題。

      教學目標:通過練習,使學生能進一步加深對干以內數(shù)的認識,更好地掌握干以內數(shù)的讀、寫和有關的口算方式,并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

      教學方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并出示課題

      二、千以內的數(shù)的組成練習

      1.數(shù)數(shù)。

      (1)一十一十地數(shù),從一十數(shù)到一百。提問:一百里有幾個十?一百一百地數(shù),從一百數(shù)到一千。

      提問:一千里面有幾個百?(2)一十一十地數(shù),從二百六十數(shù)到三百二十。一個一個地數(shù),從四百八十七數(shù)到五百一十三。

      2,完成練習二第1題、第2題。

      三.干以內的數(shù)的讀寫練習

      1.說說千以內的數(shù)位順序表。

      2.完成練習二第3題。(課件出示)

      自學目標:進一步加深對干以內數(shù)的認識,并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

      自學要求:更好地掌握干以內數(shù)的讀、寫和有關的口算方式,自學方法:操作、觀察法、合作交流

      訓練:(1)同桌兩人合作完成,一個人擺數(shù),另一個人讀,然后交換練習。

      (2)指名說說讀一個數(shù)時應注意些什么? 3.讀下面各數(shù),說說是幾位數(shù),最高位是哪一位。303

      330 提問:“3”在百位上讀作什么?“3’’在十位上讀作什么?“3”在個位上呢?它們又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追問:一個數(shù)的中間有。怎么讀?一個數(shù)的末尾有。又應怎樣讀呢? 5.完成練習二第5題。(課件出示)(1)學生練習。(2)交流反饋:自己在找接近600的數(shù)時的想法。

      指出:題中的“接近”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

      四、簡單計算的練習

      1.口算。200+30 400+90 70+900 230-200 490-90 970-900口算后,說說解題思路。

      2.完成練習二第6題。

      五、全課總結

      六、作業(yè)布置:練習二第6、7、8、9題。比較大小

      第一課時 比較數(shù)的大小

      教學內容:課本第21——22頁,“例題、試一試”、“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目的: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的形式,讓學生探索千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的方法,使學生體會到比較數(shù)的大小是有現(xiàn)實意義的。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比一比它們的大小。67和57 23和32 9和10 2.說說下面各數(shù)分別是幾位數(shù)以及它們的組成。436 288 52 1000 998 3.揭示課題。

      二、新授

      1.教學例題。(課件出示)

      自學目標:探索千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的方法,使學生體會到比較數(shù)的大小是有現(xiàn)實意義的。

      自學要求:學生會比較千以內數(shù)的大小。自學方法:操作、觀察法、合作交流

      訓練:(1)出示例題圖,請學生完整說說圖意。(2)提問:你認為哪種樹比較多?(3)提問;你認為這兩個數(shù)誰大?為什么? 小老師教:教材“試一試”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第4題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已經學會了如何比較兩個數(shù)的大小,你學會了怎樣比較了嗎? 五:課后布置:練習三的第1—9題

      第二課時 比較數(shù)的大小的練習

      教學內容:課本第21——22頁,“想想做做”第5~10題。

      教學目的:

      1.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正確比較萬以內數(shù)的大小。

      2.使學生在現(xiàn)實的情境中進行估計,進一步體會“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義。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并出示課題

      二、比較數(shù)的大小的練習

      1.說說下面各數(shù)的組成。323 769 561 936 2.比一比下面各數(shù)的大小。207 〇 307 657 〇 269 900 〇 1000 3.請學生們說說:你覺得如果遇到以上類似的情況,要如何比較呢?

      三、綜合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

      (1)出示三個杯子,教師參照書中的圖片,分別在杯中放入一些黃豆。

      介紹:左邊第一個杯里大約有200粒黃豆。(板書:大約)”大約”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提問;你能猜出另外兩個杯里大約各有多少粒黃豆嗎?(2)指名請學生們各抒己見,并同時說說自己估計的根據(jù)、理由。(第二杯大約有400粒,第三杯大約有800粒。)2.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1)出示情境圖,使學生明白題意。提問:紅紅說的“我的書比你的少很多”,指的是比多少少很多? 比630少很多是什么意思?(2)請學生們在合適的一欄內打勾。指名說說選擇“220頁”的理由。3.完成“想想做做”第9題。

      學生獨立思考后,回答、交流。

      四、全課總結(略)

      五、課后布置:完成“復習'第1—7題

      復習

      第一課時 復習認數(shù) 教學內容:課本第24—25頁,復習第1—7題。

      教學目的:通過復習千以內數(shù)的認、讀、寫與口算整百數(shù)加、減整百數(shù)和整百 數(shù)加整十數(shù)以及相應的減法時,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過程

      一、揭示并出示課題

      這時間,我們認識了千以內的數(shù),學會了怎樣去讀、寫它們,以及一些簡單的計算,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復習這部分的內容。(出示課題。)

      二、千以數(shù)的認、讀、寫的復習自學目標:進一步掌握千以內數(shù)的意義

      自學要求:會讀,會寫千以內的數(shù),完成教材23頁的第1—5題 自學方法:獨立完成 合作交流

      訓練: 1.讀一讀下面各數(shù),并說說它們的組成 276 720 702(1)學生口答。

      (2)提問:它們都是幾位數(shù),最高位是哪一位?這3個數(shù)中都有2和7,但表示的意思一樣嗎?為什么?(3)請學生們說一說,應怎樣讀一個千以內的數(shù)? 2.寫出下面各數(shù)。

      五百六十二寫作()一千寫作()四百六十寫作()七百零三寫作()

      三、復習簡單的計算

      自學目標:進一步掌握千以內數(shù)的意義

      自學要求:準確計算千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完成教材25頁的第6題 自學方法:獨立完成 合作交流

      訓練:I.口算下面各題。(1)300+200 600-400 1000-200(2)400+20 670-70 620-600

      四、全課總結:請學生說說如何讀、寫一個千以內的數(shù),特別是如果遇到中間或末尾有0該如何讀寫。

      第二課時 復習比較數(shù)的大小 教學內容:課本第24--25頁,復習第8—14題。

      教學目的:通過復習千以內數(shù)的大小比較和估計,使學生們能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促進,提高學生們的數(shù)感水平。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出示課題

      二、比較數(shù)的大小的復習1. 完成復習第9題。

      自學目標:學生會比較千以內數(shù)的大小 自學要求:完成教材第8、9題 自學方法:操作、觀察法、合作交流

      訓練: 1.比一比下面各數(shù)的大小,在()里填上>、<或。924()810 l000()56()875

      三、練習

      完成教材第10—14題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4

      設計說明

      《數(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圖形的教學要建立學生的空間觀念。因此,本節(jié)課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從具體的實物圖中抽象出角,建立角的表象。本設計主要突出以下兩點:

      1.注重觀察和實踐操作,突出角的結構特點。

      首先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通過觀察主題圖,經歷從實物圖中抽象出角的過程,使學生在腦海中構建出角。然后通過折角、制作角等操作活動,明確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2.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重視合作學習。

      在《數(shù)學課程標準》理念的指引下,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著重突出自主探究的學習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動手操作,在合作中觀察猜想,自主探究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張口的大小有關以及角的畫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圓形紙

      學生準備 小棒 三角尺 圓形紙 剪刀

      教學過程

      ⊙游戲導入,初步感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做一個擺小棒的游戲,請一位同學到前面來擺,其他同學在下面擺。注意聽老師的要求:先用四根小棒擺出一個我們學過的圖形。(學生動手擺,教師巡視)

      2.你們擺出的是什么圖形?(正方形)

      3.現(xiàn)在拿走一根小棒,再擺一擺,又會是什么圖形?(學生動手擺,交流是三角形)

      4.你們真聰明!接著再拿走一根,這又是什么圖形呢?(像這樣的圖形就是角)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角。(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動手擺熟悉的圖形,依次分別拿走一根小棒引出新知,初步感知角和四邊形、三角形的內在聯(lián)系以及角的結構特點。

      ⊙主動參與,探究新知

      1.在主題圖中找角。

      課件出示教材38頁主題圖:操場上很多物體的表面都有角,快來找找吧!(學生說出一個,課件演示一個,師跟著復述一遍,并及時表揚)

      設計意圖:讓學生從觀察的主題圖中抽象出角,使學生經歷數(shù)學知識形成的過程,感受到數(shù)學知識的現(xiàn)實性,學會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觀察現(xiàn)實問題,從而激發(fā)學生探索數(shù)學的興趣。

      2.教學例1。

      (1)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師:小朋友一下子找到了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課件出示剪刀、鐘面和三角尺)那這些生活中的角在數(shù)學上該怎樣表示呢?你們看,角就是這樣的。(課件中把三個角從實物中移下來)

      師:這三個圖形都是角。閉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樣的?再用手比劃比劃角的模樣。(學生動手比劃角,同桌互評)

      師:仔細觀察這三個角,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尖尖的;都有兩條直直的邊)

      (2)認識角的各部分的名稱及其特征。

     、賻熢诤诎迳袭嫵鲆粋角。你們看:這個尖尖的兩條線的交點是角的'頂點,這兩條線是角的兩條邊,角的兩條邊都是射線,一個頂點和兩條邊就組成了一個角。

     、趲熤钢n件中的第二、三個角:誰來指出這兩個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師: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一個頂點,兩條邊)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是從生活中抽象出角的過程,使學生初步體會角是從物體表面抽象出來的幾何圖形,是一種簡單而美麗的圖形,并明確角的各部分的名稱。

      (3)判斷角。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D形,同學們想看看嗎?這些圖形中有我們剛剛認識的角嗎?用手勢表示你們的判斷。(課件出示教材43頁2題)

      (4)找生活中的角。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就有好多的角。下面,就請大家在教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聽清老師的要求,兩個同學一組,要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學生活動,教師指導)

      請學生說說找到的角,并指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經歷從生活中感知角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引導學生經歷認識線段的活動過程,會描述線段的特征,會畫線段。

      過程與方法:

      結合情景了解線段的畫法和意義,掌握線段使用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思維過程和結果,在動手操作中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增強數(shù)學體驗意識,聯(lián)系學生生活的實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感受生活與數(shù)學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的特征,通過操作能折、畫出線段。

      教學難點:

      線段表象的建立,以及通過線段的特征來判斷個圖形的線段和線段數(shù)量。

      教學工具

      每人一根毛線、一張彩紙。鉛筆兩根(一曲一直)、毛線一根、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師:請小朋友每人拿出課前準備的細線,同桌相互比比兩根線的長短。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交流結果。

      2、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來介紹介紹你們是怎樣比的?

      生:我是先把細線的一端對齊,然后把線拉直,再看另一端。

      教師板書:拉直;一端對齊。

      師述:我們把這根細線拉直以后,就可以看成是一根線段。

      【設計意圖】: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以學生感興趣的“比一比誰的線長”導入新課,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為學生主動構建新知識,做好了知識、能力與心理上的準備。

      1.拿出一根線,貼在黑板上.(要貼成彎彎的)

      2.再拿出一根線,貼在黑板上.(要貼成直直的)

      3.問:這兩根線有什么不同?(這兩根線的形狀不同,一根是直的,另一根是彎的)

      4.在生活中,有許許多多向這樣的的.線.(指著直的線段說)

      5.分別用一本厚書、一個長方體的盒子比著,在黑板上各畫一條線段.

      6.將黑板上的幾條線段圈起來,說:“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的幾何圖形,這種圖形叫做線段.”

      師:老師讓你們猜一個謎語(課件出示謎面):“一條條,一根根,編制衣物少不了,有時直來有時彎,縫縫補補要用著!

      學生指名回答:毛線

      師:今天老師就帶著大家從毛線中去學習一些數(shù)學的知識和本領。(板書課題:線段)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認識線段。

      (1)教師在黑板上畫一條線段。

      (2)教師說明:一根線段有長有短,說明線段是有一定長度的。當一根線段單獨在一起的時候,為了表示它有兩個端點,而且不變形,我們在畫的時候要給它裝上兩個標志(在端點處畫一短豎),用這個特殊標志來表示它就是線段。

      【設計意圖】:經過身邊實物、同桌比較二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學習興趣已經被調動起來,并積聚了大量的線段表象,在此基礎上進行新知教學,學生的學習欲望強烈,接受狀態(tài)飽滿。由趣促習,能夠很好地保存學生的注意力,真正的由要我學轉為我要學。此外,由教師介紹兩個端點,加上很形象的兩個小豎,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中端點問題的歧異。

      2、尋找線段

      師:我們身邊的物體也有很多線段,比如數(shù)學書的這一條邊可以看成一條線段(演示)你知道這條線段的兩個端點在哪里嗎?請小朋友們也拿起自己的數(shù)學書,找一找它的哪條邊可以也看成線段? 這條線段的端點在哪?

      提出要求:找一找,還有哪些物體的邊也可以看成線段?

      師:孩子們真了不起,擁有一雙會觀察的小眼睛。

      交流:指一指你最喜歡的圖形的線段分別是哪幾條

      小結:我們發(fā)現(xiàn)每個圖形的一條邊就是一條線段,并且它是幾邊形就有幾條線段,雖然這些圖形中線段的兩個端點沒標出來,但我們要知道它們是存在的。

      (1)師:請小朋友拿出課前準備的長方形紙,放平在桌子上。

      師述:像長方形紙的四條邊就可以看作線段,尺子的邊也可以看作是線段。

      (2)師:小朋友觀察一下,在我們周圍還有哪些也可以看作是線段?(觀察、考慮兩分鐘)

      (要求:要說完整話。比如:什么的邊緣是線段。)

      生1:電風扇風葉的邊緣可以看作線段。

      生2:黑板的邊可以看作線段。

      生3:窗戶的邊可以看作線段。

      生4:課程表的框邊也可以看作線段… …(以上的回答是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完整的。)

      【設計意圖】: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在本環(huán)節(jié)中,由教師介紹周圍的線段到學生自己尋找身邊的線段,面對眼前熟悉的情景卻要尋找全新的朋友,學生的探究愿望和學習興趣一下被激發(fā)了,在他們的潛意識里產生了明確的學習需求。

      3、畫線段

      教師示范,學生模仿。

      師:誰來介紹一下線段有哪些特點?

      生1:線段是直的。

      生2:線段還有兩個端點。

      生3:畫線段時還要裝上兩個特殊標志。

      4、折線段

      (1)師:現(xiàn)在老師把這張長方形紙對折,然后展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我看到中間有條線段。

      師:對了,中間的這條折痕我們就可以看作線段。

      (2)初步感知線段

      師:我們已經了解了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現(xiàn)在誰愿意上臺來指一指哪兒可以看成線段。提問:線段是怎么樣的?

      小結并板書:線段是直直的。

      豎著拉,斜著拉,這樣能把兩手之間的一段看成線段嗎?

      小結:不管怎么拉它們都是直的,可以看成線段。

      (3)感受線段的“兩個端點”

      課件出示圖片:兩手捏住毛線的兩端,叫做線段的“端點”。

      提問:線段有幾個端點?

      小結并板書:有2個端點。

      請學生上臺指一指毛線的兩個端點在什么地方?

      (4)認識線段的示意圖(課件出示),建構線段模型。(介紹線段的兩個端點可以用兩條小豎線表示)

      (5)小結特征: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一想線段的樣子,你認為線段有哪些特點?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6)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認線段)。

      師:你們說得真好!小朋友們已經認識了線段,現(xiàn)在請大家來當小判官:你能判斷下面的哪些圖形是線段嗎?

      交流:讓學生說說為什么是線段或者不是線段?引導學生從線段的兩個基本特征來說明。

      (7)小結: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

      線段的兩個特點:

      1、線段都是直的。

      2、線段有兩個端點。

      交流自己對線段的看法。

      三、動手操作,認識線段

      (1)你會畫線段嗎?

      1.我們已經認識了線段,那你能自己畫一條嗎?

      2.交流:你用的什么工具,怎樣畫的?

      3.你能畫一條比剛才更長或者更短的嗎?

      課后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線段,你能說說線段有什么特點嗎?

      特征:

      (1)線段是直的;線段有兩個端點

      (2)線段可以量出長度

      對本節(jié)課的學習做一個簡單的回顧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識網(wǎng)絡,整理學習思路,明確線段的特征和畫法。

      板書

      認識線段

      特征:

      線段是直的

      線段有兩個端點

      線段可以量出長度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6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復習是強化和鞏固記憶、防止遺忘的主要途徑,是人們獲取知識和技能必不可少的手段。本節(jié)課復習的內容是長度單位及角的初步認識。根據(jù)《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要求及學情實際,本節(jié)課的復習主要是結合教材習題有序地進行。

      1.復習長度單位知識時,首先結合習題引導學生復習長度單位,然后通過舉例、示范等幫助學生進一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表象,最后通過猜測、測量線段的長度,進一步鞏固學生對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及對線段的含義的掌握和理解。

      2.復習角的知識時,有效地利用教材呈現(xiàn)的'銳角、直角和鈍角的情境圖進行復習,使學生對角的含義、角的分類、畫角等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一支鉛筆

      學生準備 尺子

      教學過程

      ⊙整理復習

      1.復習“長度單位”的知識。

      (1)復習厘米、米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僬n件出示:測量較短物體的長度時,用(  )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的長度或較長的距離時,用(  )作單位。

     、谂e例說明1厘米,1米各有多長。

      (食指寬約1厘米,小明高約1米)

     、蹚土暲迕着c米之間的關系。

      1米=(  )厘米

      (2)復習用尺子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出示一支鉛筆,提問:如何測量一支鉛筆的長度?

      (把尺子的刻度0對準鉛筆的一端,將鉛筆緊靠尺子放置,看鉛筆的另一端對著刻度幾,對著刻度幾鉛筆的長度就是幾厘米)

      2.復習“線段”的知識。

      (1)復習線段的含義。

      提問:什么樣的線叫線段?

      (直的,可以量出長度)

      (2)復習線段的測量方法。

     、僬n件出示:先估計下面兩條線段大約有多長,再量一量實際長多少厘米,填在括號里。

     、诠烙嫛y量、匯報。

      (估計第一條線段長3厘米,實際長4厘米;估計第二條線段長7厘米,實際長8厘米)

      (3)復習線段的畫法。

     、偬釂枺涸鯓赢嬕(guī)定長度的線段?

      (從尺子的刻度0開始畫起,沿著尺子,是幾厘米長的線段,就畫到尺子上刻度幾的地方)

      ②操作:畫一條長3厘米的線段。

      (學生自主畫線段)

      3.復習“角的初步認識”的知識。

      (1)復習角的組成。

      (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2)復習角的畫法。

      (從一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筆直的線,就畫成一個角)

      (3)復習角的各部分名稱。

      (4)復習學過的三種角。

     、僬n件出示圖形,學生指認并說出各種角的特點。

      (第一個角是銳角,第二個角是直角,第三個角是鈍角。生活中和三角尺上的直角相同的角就是直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鈍角) 、诋嬕划媽W過的三種角。

      課件出示:以下面的點為頂點,分別畫一個銳角、直角和鈍角。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認識統(tǒng)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3、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培養(yǎng)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的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工具:

      刻度尺,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和老師比,誰高?誰矮?(老師高,同學們矮)

      師:高多少?矮多少?比劃一下。你能知道具體高多少,矮多少嗎?

      “高多少”,“矮多少”其實是在比較人體的長度,這就要使用長度單位。板書課題——長度單位。

      二、探究新知。

      (一)統(tǒng)一長度單位。

      當古代的人們沒有發(fā)明長度單位的時候,他們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例1情境圖)觀察這些圖,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引導學生說:古人用張開的手臂丈量石頭的寬度,以一拃或腳長為標準量物體的長度。

      你覺得他們的這些方法怎么樣?(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小結:其實,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攜帶著幾把尺子。一拃(zhǎ)、一步都能測量物體的長度,幾千年前的古人就想出了很多這樣的方法來測量物體,F(xiàn)在我們就用一拃作單位,量一量桌子的長度。(師生共同測量課桌的長)

      交流匯報:課桌的長是幾拃?學生匯報:4拃、5拃半、5拃等等。

      教師提出疑問:我量了只有3拃。我們量的都是同樣的課桌,為什么量的結果不一樣呢?

      讓學生充分發(fā)表看法,使他們逐步明白:每個人一拃的長度不同,進行測量后,量的結果也不同。

      追問:要怎樣才能得到相同的結果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學生:用相同的標準進行測量。

      教師小結:因為測量選用不同的標準,它們的長度單位不同,所以測量的結果可能會與事實不符。這就需要統(tǒng)一長度單位,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認識長度單位。

      (二)整體感知,認識厘米。

      1、教學例

      2、觀察尺子,認識刻度。

      請同學們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尺子,把你的尺子和同桌的比較一下,觀察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呢?(學生可能回答:都有豎線、還有數(shù)字)

      這些豎線有的長有的短,我們把它叫做刻度線。每一個數(shù)字都對著一條比較長的刻度線,第一個數(shù)字是0,我們就把這條刻度線叫做刻度0。后面的呢?(刻度1……)讓我們來讀一下這些刻度。

      尺子上有這樣的字母——cm,也有的同學的尺子上是“厘米”兩個字,其實cm就表示厘米的意思。“厘米”是一個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一般用“厘米”作單位。

      3、認識1厘米。

      教師指出:這個刻度0很重要,它就像起跑線一樣,表示從這里開始。從刻度0到刻度1的長度就是1厘米。

      尺子上還有哪一段的長度也是1厘米呢?誰上來指指看?

      教師邊講解邊示范(加手勢):從刻度2到刻度3之間這一大格的長度是1厘米,從刻度3到刻度4之間這一大格的長度也是1厘米,從刻度4到刻度5呢?我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每一個大格的長度都是1厘米。)因為每個大格的'長度都一樣,所以我們在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時才有了統(tǒng)一的標準。

      同學們你們覺得1厘米的長度怎么樣啊?(很短)是呀,1厘米確實很短。

      追問:生活中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呢?(讓學生自由發(fā)言)

      教師呈現(xiàn)食指的寬度、田字格的寬度、圖釘?shù)拈L度。

      用1厘米來說一句話:我們的食指寬大約是1厘米。你也能用1厘米說一句話嗎?

      學生積極發(fā)言。

      4、認識幾厘米。

      師:剛才同學們認識了1厘米,那現(xiàn)在老師要增加難度了,看從0到3的長度是幾厘米,從0到7呢?

      學生自主學習。

      5、教學例3。(量一量)

      (1)先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條,用手比劃下它的長度,說說它可能是幾厘米,同桌合作量一量。再匯報交流。

      教師邊講解邊示范:把尺的刻度0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紙條的長度就是幾厘米。提醒學生注意在測量時要把尺子平放在要測量的物體邊上,沿著物體的直邊來量,量時要按緊尺子。

      6、實踐應用。拿起數(shù)學書,找到封面上比較短的那條邊,估計這條短邊大約有多長?再量一量,看你估計得是否準確。再量一量數(shù)學書長邊的長。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4頁的做一做。

      讓學生看刻度尺,說出鉛筆的長度,再說說是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1題。先估一估大約幾厘米,再量一量。

      3、完成教材練習一的第2題。

      看著尺子上的刻度,說出手掌的寬和一拃的長大約是幾厘米。

      說明:接近8厘米的,我們說它大約是8厘米。

      同桌合作,量一量一步是多少厘米?測量從腳尖到腳尖的距離。

      課后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測量物體的長度必須用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還認識了1厘米的長度,并會用手上的尺子測量身邊物體的長度。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8

      (一)教學內容:

      表內除法(一) 課本P13~36頁。

      (二)教材分析:

      本單元劃分為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兩節(jié),包括下面一些教學內容: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實際問題。

      表內除法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它是今后學習除法的基礎。讓學生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

      除法的初步認識分兩個層次:

      第一,以生活中常見的“每份同樣多”的實例和活動情境,讓學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礎上引出除法運算,說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教材結合具體事例和活動情境,從讓學生認識“平均分”開始,通過觀察、動手操作、探討動學習活動,逐步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這樣編排讓學生充分參與“平均分”的實踐活動,既為學生認識“除法”積累豐富的感性認識,又促使學生對“除法”產生親切感。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教材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按被除數(shù)從小到大的順序分成兩段。第一段,被除數(shù)不超過12,第二段,被除數(shù)不超過36.

      第一段,被除數(shù)不超過12,即所用的乘法口訣中積不超過12.第二段,被除數(shù)不超過36。這部分教材,突出了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是用乘法口訣求積的逆思考。

      解決問題是結合除法計算出現(xiàn)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認識教學中孕伏解決問題的內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之后編入了解決有關平均分的實際問題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內容。教材對解決問題的內容,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先編排用除法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再編排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材內容,注重用學生熟悉的有興趣的活動和事例設計情境,為學生發(fā)現(xiàn)、提出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生動的資源。

      (三)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jù)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愛護大自然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讓學生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難點:

      除法的含義,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突破方法:

      1、結合具體事例和活動情境,讓學生認通過觀察、動手操作、探討動學習活動,逐步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

      2、注重創(chuàng)設與學生實際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從情境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3、注重為學生創(chuàng)設民主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敢于發(fā)表自己對于數(shù)學問題的意見和想法。

      (五)課時安排:

      1、 除法的初步認識

      平均分………………………………………………2課時左右

      除法…………………………………………………3課時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7課時左右

      整理和復習……………………………………… 1課時左右

      課題:平均分

      設計者 楊瑩瑩

      教學內容:

      課本P13~14頁,例1、例2及練習三中相應的'習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與實踐活動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讓學生充分經歷“平均分”的過程,明確“平均分”的含義。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導學生感受“平均分”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義,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學準備:各種食物若干、實物投影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些小禮物。老師要送給你們。請動手把糖果分給小組里的每一位同學,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組的糖果的數(shù)量不相同)

      二、探索交流 解決問題

     。ㄒ唬、探究例1

      1、各小組動手操作

      各小組匯報情況,教師板書。

      2、觀察問題

      (1)、請小朋友觀察各小組分的結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生觀察匯報。

     。3)、從觀察中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組分的同樣多,你們能給這樣的分法取個合適的名稱嗎?

      (4)、學生自己取名。

     。ǘ⒊鍪菊n題

     。1)、小朋友取的名稱都很好,這些在數(shù)學上我們把每份分的同樣多叫作平均分。

     。ò鍟n題)

      (2)、小朋友再說說剛才哪些組是平均分,哪些組不是平均分。

     。3)、剛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組你們有什么辦法使它平均分?

     。4)、學生交流、匯報

     。ㄈ、教學例2: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樣分?有幾種分法?

     。1)、論分配方案。

      (2)、各小組動手分一分。

     。、學生匯報分法。

      A把15個橘子先每個盤子放1個,又在每個盤子放1個,再在每個盤子放1個,也就是一個一個地分,每份分得3個橘子。

      B先每個盤子放2個,又在每個盤子放放1個,每份分得3個橘子。這樣分快些。

      C在每個盤子放3個,剛好分得每份3個橘子,這樣分更快些。

      D剛才同學們通過不同的方法,把15個橘子分成5份,每份都是3個橘子。這就是把15個橘子平均分5份,每份有3個。

      (4)、你喜歡哪種分法?為什么?

      三、鞏固應用 內化提高

      1、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應是多少根?(學生動手分一分)

      2、 完成課本第14頁的做一做,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

     。ㄗ寣W生圈一圈,并說出自己的分法。)

      3、練習三第2題。

     。1)、肯定第二種分法是符合題義的分法。

     。2)、引導學生觀察第3種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題意應該怎樣做?

     。3)、學生交流討論匯報。

      4、實踐活動:插花活動

      5、列舉生活中平均分的實例。

      四、回顧整理 反思提升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想法和收獲?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感受平移和旋轉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會用所學的圖形拼出圖案,培養(yǎng)欣賞美的能力。

      3、發(fā)展動手操作能力、空間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學重點:

      感受圖形自身蘊含的豐富的形態(tài)美。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打開思路進行創(chuàng)作。

      教法:

      談話法。談話講解,通過語言引導學生學習知識,適當點撥,突出重點。

      教學過程:

      一、回顧再現(xiàn),復習引入

      1、談話:同學們,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2、小結并過渡:這一單元,我們認識了軸對稱圖形、平移和旋轉這兩種現(xiàn)象,老師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運動現(xiàn)象,你能說說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轉嗎?(課件出示“練習七”第7題。)

      學生自己判斷,指名匯報,逐個說出自己是怎樣判斷的,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用準確的語言進行表達。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1、完成教材“練習七”的.第8題。

      談話:你瞧,平移和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可真廣,剛才同學們說鐘面上指針的運動是旋轉,老師這里有一個鐘面,你能寫出分針從12旋轉到下面各個位置所經過的之間嗎?

      課件出示3個鐘面圖。

      分針走到“3”的時候是幾分?(15分)

      分針走到“1”的時候是幾分?(5分)

      分針走到“10”的時候是幾分?(50分)

      2、完成教材“練習七”的第6題。

      談話:明明用這些圖形通過平移拼成一個火箭的圖形。(課件出示圖形)

      請你猜猜下面的四幅圖中哪幅是明明拼的?為什么?

      引導學生討論,明確平移是直線運動的,只有第2幅圖是由所有圖形平移而成,所以應該是第2幅。

      3、完成教材“練習七”的第13題。

      談話:同學們愛照鏡子嗎?把臉對著鏡子,鏡子里面就會出現(xiàn)和這邊一樣的圖像,小明把這個圖形對著鏡子,鏡子里面出現(xiàn)了另一半,(課件演示),你知道這是什么圖形嗎?(蝴蝶)

      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教師小結:照鏡子時,鏡子外的是物體和鏡子內的成像前后、上下。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幫助學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結果同樣多。

      2.經歷操作分一分活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教學準備

      教科書第12頁準備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圖或課件;按例1內容,讓學生準備實物卡片,準備10張正方形卡片、15個○卡片、20根小棒。

      三:教學過程

      一、出示情境圖

      導語:小精靈聰聰給大家?guī)砹艘粋消息,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著準備春游食品呢!我們來看一看,他們都準備了哪些食品。

      引導觀察畫面,說一說從畫面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情況。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感知“平均分”。

      師:瞧,二(1)班小朋友準備春游的食品真多啊,他們都手忙腳亂了,我們來幫他們準備準備,好嗎?!請各組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討論:你是如何分配的?突出問題:每種食品“應該每份同樣多”。

      (2)學生操作分物品,教師參與巡視。

     。3)學生匯報分法,請各組推代表展示分配結果。并說一說你們這樣分的理由。

      教師小結:同學都知道要給每個小朋友準備的食品一樣多,所以你們每份都分得同樣多,在數(shù)學上,分份分得同樣多的.,就叫做平均分。(板書課題)

      2.深化“平均分”。

     。1)演示教科書第13頁“做一做”。

      指名讀題,并說一說題意。強調:“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學生操作:讓學生用10根小棒代替面包分一分。同桌互相檢查,并說一說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樣多。

      (3)集體匯報訂正后,根據(jù)分得的結果填空。

      3.應用“平均分”。

     。1)出示教科書第14頁例2

      思考并進行操作問題: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

     。2)請各組小棒分一分。(討論進行)

      (3)交流匯報。提示學生表達順序,把多少,分成幾份,一個或幾個一份,這樣分到完,每份分的怎樣,分的結果怎樣。

     。4)教師小結平均分方法: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個或幾個。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樣多。

      三、鞏固練習

      1、獨立進行平均分。

     。1)讓學生用小棒代替礦泉水,獨立完成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務。

      (2)交流。請學生說一說,怎樣分的。

      2、練習三的第1題。

      (1)讓學生用小棒代替花,動手往3個花瓶里插花。(畫三個圓圈表示三個花瓶)

      說明:想怎么插花就怎么插。最少設計兩種插花的方案。

      (2)交流。請學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3)評價。讓學生相互評價,欣賞自己的作品。

      3、練習三的第2題。(做出判斷后,說一說自己判斷的理由。)

      3.練習三的第3題。

     。1)用小棒當學具。

      先學生說一說,準備了幾個“梨”(小棒),為什么?

     。2)學生獨立完成把梨平均放進4個盤里的任務。

     。3)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分得,結果怎樣?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教師總結:這節(jié)課我們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還學會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要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個,也可以每次每份放兩個……最后,每份分得同樣多。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知道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并認識鐘面上的整時和接近整時的時刻。

      使學生在觀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發(fā)展數(shù)學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初步培養(yǎng)愛惜時間、按時作息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鐘面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

      認識鐘面上的大約幾時。

      教學準備:

      鐘面教學具。

      教學過程:

      一、片段一

      師:同學們20xx年我們北京要迎來一件大喜事,是什么呀?申辦奧運會是我們國家多年的夢想,20xx年7月13日晚上10時xx分,是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忘記的日子,北京申奧成功了!當薩馬蘭奇主席緩緩走向主席臺,當聽到“20xx年舉辦城市是北京”時后,全國人民都歡呼起來,你們想不想看看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呀?(幻燈出示申奧成功的標題畫面)生:想。ㄕn件播放申奧成功視頻)

      師:誰還記得這是在20xx年7月13日晚上什么時間?

      生:10時xx分。

      師:(幻燈出示申奧成功時刻的鐘面)希望同學們能永遠記住它。讓我們一起讀出這個時刻——10時xx分。以前我們曾經學習了認識整時、半時和幾時多,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伴隨著申奧的時刻繼續(xù)來學習關于時和分的知識。片段二:認識鐘面

      師:請同學們觀察鐘面,誰還記得這兩根指針的名字?(幻燈出示鐘面)生:時針和分針。

      師:除了指針,在鐘面上還有什么?生:有很多格。

      師:整個鐘面一共有多少個大格?有多少個小格?小組一起觀察討論。

      生: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

      師:師生一起數(shù)大格。(出示大格可以閃動的幻燈)

      師:在數(shù)小格的時候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生:可以5個5個的數(shù)?梢杂5的口訣算出來。師生一起數(shù)小格。

      片段三:認識分

      師:誰知道分針走一小格是多長時間?(幻燈顯示分針走1小格)

      生:1分鐘。

      師:分針走一個大格是多長時間呢?(幻燈顯示分針走1大格)生:5分鐘。

      師:分針走了幾個大格?是多少分鐘?(幻燈顯示)生:(根據(jù)走了幾個大格說出是多少分鐘)

      師:分針走一圈是多長時間?(幻燈顯示)

      生:60分鐘。

      片段四:時分的關系

      師:時、分都是時間單位,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嗎?我們一起來仔細觀察鐘面。

     。▌赢嬶@示時針和分針同時走一圈的畫面)師:小組討論:誰發(fā)現(xiàn)它們之間的關系了?

      生:分針走1圈,時針正好走1個大格。1時=60分師:1小時有多長呢?1節(jié)課加兩個課間。

      師:1分鐘有多長呢?(看1分鐘動畫片)生:太短了,還沒看夠呢

      二、檢測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1)說說鐘面上各是幾時,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這個時刻你在干什么?

     。2)指出:小朋友要養(yǎng)成珍惜時間、按時學習和休息的好習慣。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先讓學生在自己的鐘面上撥出3時,要求學生互相看一看撥的對不對。再分別撥出9時、12時,同桌互相檢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先仔細觀察鐘面上畫了什么針,還缺少什么針,再根據(jù)鐘面下標出的時刻在鐘面上補畫出分針或時針。提醒學生注意:畫時針應該比分針短些,畫分針應該比時針長些。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

      5、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四、全課總結

      師:你在小小的鐘面上學到了哪些知識?

      一、運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有機的滲透德育。

      數(shù)學是一門集抽象性和邏輯性于一體的學科。大多數(shù)小學生都認為數(shù)學教學的內容沒有語文、思品、美術等學科那么有趣。因此,對于數(shù)學教師來說,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以富有感情色彩的具體場景或氛圍,吸引小學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主動性顯得尤為重要!稊(shù)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能在具體情境中把握數(shù)的相對大小關系”、“能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shù)量關系和變化規(guī)律”。多媒體課件由于它有集聲音、圖像、畫面于一身,容趣味性、直觀性、形象性、交互性于一體的優(yōu)點,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是教師創(chuàng)設數(shù)學教學情境的最佳幫手。

      這節(jié)課我首先把孩子們帶入了申奧成功的那一刻,通過視頻播放20xx年7月13日晚上的10時xx分,北京申奧成功的情景,讓學生感受到奧運成功的'喜悅,激發(fā)起孩子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并記住了這一難忘的時刻。接著學生就在申奧成功時刻的帶領下開始了有關時間知識的學習。在練習中我又通過課件出示了很多特別熟悉的生活場景。例如:上第一節(jié)課、做眼操、下第四節(jié)課等時間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認鐘表的練習。體現(xiàn)出時間就在我們生活中,使學生對新知識感到不陌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興趣。

      二、運用多媒體課件,直觀形象,加深理解。

      由于小學生受年齡特點、思維特點和已有知識水平與生活經驗制約,要掌握抽象的數(shù)學概念和數(shù)學方法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將抽象、理性的數(shù)學概念和數(shù)學方法外顯成直觀、感性的實物形象,幫助、引導學生從對客觀事物直觀、感性的認識中建立數(shù)學模型,抽象

      出數(shù)學概念和數(shù)學方法,完成由直觀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飛躍。要達到這一要求,教師就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直觀教學情境,通過直觀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直觀感性的客觀實體。有些客觀實體可信手拈來,有些客觀實體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的制約,不可能將實物或實景搬至課堂,這時,就只有請多媒體課件來幫忙解決這一問題了。

      這節(jié)課講的是認識時間的知識,通過觀察鐘面來學習是必不可少的教學過程。教師如果單純利用生活中的實物鐘表進行演示,一邊撥一邊講就會很耽誤時間,而且鐘面比較小,在數(shù)格子和觀察時針和分針變化的時候,學生根本看不清楚,影響教學效果,但是通過多媒體課件顯示鐘面就能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了。學生通過課件中的鐘面能夠很清晰的看到鐘面的指針位置,從而準確的辨認出時間。本節(jié)課的難點就是認識時、分之間的關系,如果不運用課件真的很難說清楚。本節(jié)課就通過運用課件使學生見證了分針走一圈時針確實只走了一大格,由此推導出1時=60分,使抽象的教學問題變得形象具體,取得了一點撥千斤的教學效果。它使我感受到:在現(xiàn)代教學中,有些知識是比較抽象、比較枯燥無味,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增加教學的生動性、形象性和直觀性;多媒體教學以它色彩鮮明,立體感強的特點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各種感官,化抽象為具體,培養(yǎng)和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傊谛W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教育改革實踐中的一種新的探索,不僅能夠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直觀形象的特點使教師的課堂教學變得輕松易教,學生愛學樂學。我們深信:教學改革伴隨著多媒體手段的普遍運用,課堂教學效率將會不斷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將得到全面發(fā)展。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的觀察,比較,初步體會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發(fā)展初步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經歷在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的過程,初步感知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觀察實踐,體驗觀察結果的不相同。

      1、具體實物的觀察

      2、(1)觀察、體驗

      師:每小組一只小豬儲蓄罐,仔細觀察后,說說你看到了這只小豬的哪一面?是什么樣子?

      學生1:我看到的是小豬的前面,有兩只耳朵、兩只眼睛、兩條腿和一張嘴巴。

      學生2:我看到的是小豬的后面,有兩條腿、一條尾巴和兩只耳朵。

      學生3:我看到的是小豬的左面,有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張嘴、一條尾巴和兩條腿。

      學生4:我看到的是小豬的右面,也有一只耳朵、一只眼睛、一張嘴、一條尾巴和兩條腿。

      師:現(xiàn)在請每位同學把你們看到的小豬的樣子畫下來。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畫畫從正面、右側面、左側面、背面的小豬圖片,畫完后組內交流欣賞,看看不同角度的小豬的形狀。有以下幾種情況: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畫得也很好,F(xiàn)在請你們根據(jù)這幾幅圖畫商量一下,可以提出什么問題。討論片刻后交流。

      生1:為什么同一只小豬畫出的形狀會不一樣呢?

      生2:因為我們觀察得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狀會不一樣。

      師:對,我們觀察物體時所處得位置不同,也就是觀察得角度不同,那么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進一步體驗:每組學生圍繞小豬一周,在正面、后面、側面等各個位置停一下,體驗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學生在活動中思維活躍,情感積極。】

     。ǎ玻┯^察、想象

      ①想象:從下面往上看,想象一下,會是什么樣子?把你的想象畫出來看一看。

     。▽W生想了片刻之后,開始動手畫形。其中有少數(shù)學生的想象是正確的。)

     、隍炞C:然后拿起儲蓄罐從下往上實際觀察一下,驗證自己的想象,看誰的想象最接近。

      【那幾個想象正確的'學生非常興奮,為自己的成功感到由衷的快樂。這是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

      學法指導:在觀察之前,我們可以先想象一下,它會是什么樣子呢?然后再實際觀察,驗證自己的想象。這樣做,會讓我們的眼睛變得越來越厲害。

     、劬毩暎

      a.、課本67頁:下面這些圖分別是誰看到的?

      b.b、每課一練49頁第1題:下面6個杯子的形狀,分別是哪6個小朋友看到的,知道嗎? c.C、觀察兩幢房子。

      【通過練習,能正確辨別從不同位置正面、側面、背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這些練習,需要學生在頭腦中進行“虛擬移位”,即假設自己在物體的哪一方,會看到哪個圖形,使學生的空間觀念得到了充分的培養(yǎng)。】

      2、簡單幾何形體的觀察

      師:請同學們把小豬放回盒子,然后觀察儲蓄罐的盒子,你發(fā)現(xiàn)這個盒子是什么立體圖形?生:是長方體。

      師:長方體有幾個面?

      生:六個面。

      師:你最多能看到幾個面?怎么看?有幾種看法?最少能看到幾個面?怎么看?有幾種看法?怎樣看到兩個面?學生觀察活動,交流匯報:

      生:最多能看到三個面,可以站在尖角的地方。從8個尖角可以看到三個面。

      生:最少能看到一個面,可以正對著一個面。有6個位置可以看到一個面。

      生:隔著一條邊,就可以看到兩個面。有12個位置可以看到兩個面。

      【這樣觀察,滲透了長方體的8個頂點、12條 棱的特點。為教學長方體的特征進行初步的感知!

      (三)想象:下圖是一個從上往下看的物體的形狀,根據(jù)你的經驗,你能想象它是什么物體嗎?

      學生思考片刻后,舉出:井沿、洗衣機、飲水機等等。

      【師在學生聯(lián)想的基礎上,課件出示其他物體,如硯臺、各種產品、月餅、裝有袋子的VCD等,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觀察物體

      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體的樣子也不同。

      教學反思

      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是學習空間與圖形知識的必要基礎,對于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本課教學內容還不是正式教學三視圖,只是讓學生初步了解從不同位置觀察同一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初步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學生無論選擇了哪個觀察點,觀察到的只是物體的其中一部分,觀察點不同,看到的形狀也是不同的。只有把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形狀進行綜合,才會形成這個物體的完整表象;谝陨险J識,本課在教學時注重讓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充分體驗,在體驗中適時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一、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知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新課程特別倡導用具體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素材引導學生投入數(shù)學活動。鄭敏信教授也說過:情境的設置不僅僅有益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還應當在課程的進一步開展中自始至終發(fā)揮一定的導向作用。本課教學開始,我創(chuàng)設了猜一猜的游戲情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當?shù)谝粡垐D片出示時,學生有的猜是白球,有的猜是月亮,有的猜是飯勺子,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我接著出示第二張圖片,提供給學生更多的觀察信息,這時,有部分學生猜測可能是燈炮,有一半學生還拿不準。當我出示第三張圖片時,全班學生異口同聲說這是燈炮。在這個圖片展示過程中,學生不僅強烈地感受到物體局部與整體的關系,而且整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遵循”短、平、快”的引入原則,精煉,用時少,效果好,導向明確。

      二、觀察體驗,讓學生體驗觀察結果的不相同 觀察物體一課的教學內容,決定了本課的教學方式,應以活動為主,讓學生在觀察活動中不斷體驗,讓他們在親身經歷中不斷豐富表象,增強感性認識。因此,教學時,我選擇學生喜歡的儲蓄罐作為觀察對象,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觀察,并在組內交流,思考討論:為什么同一只小豬看到的形狀會不一樣呢?在他們的親身經歷中不難達成共識。為了深化體驗,我又讓學生進行換位觀察,圍繞儲蓄罐一周,觀察正面、后面、側面等不同形狀,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只有把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形狀進行觀察,才會形成這個物體的完整表象。為了提升本課數(shù)學內容的思維層次,我適當?shù)赝卣沽私虒W內容,讓學生繼續(xù)觀察裝儲蓄罐的長方體盒子,并提出數(shù)學問題:最多能看到幾個面?怎么看?有幾種看法?最少能看到幾個面?怎么看?有幾種看法?怎么看到兩個面?這些問題實際上包含了長方體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特征,比如,12條棱,8個頂點等知識點,但這些知識都在學生的觀察中滲透,在體驗中感知,為學習長方體的特征打下了良好的輔墊。

      三、借助觀察,讓學生在想象中發(fā)展空間觀念

      如前所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是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象力的好素材。為了發(fā)展學生的窨觀念,本課教學安排兩處讓學生展開想象,一是讓學生從正面、后面、側面觀察儲蓄罐之后,我就讓學生進行想象:從下面往上看,想象一下,會是什么樣子?把你的想象畫出來看一看,然后拿起儲蓄罐實際觀察一下,驗證自己的想象是否正確。二是在對簡單形體的觀察后,我出示一個外方內圓的組合圖形,讓學生根據(jù)已有有生活經驗,聯(lián)想它是什么物體從上往下看到的形狀,溝通數(shù)學和生活的聯(lián)系,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這節(jié)課學生學得輕松,主動,不但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而且充分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數(shù)學,體會到數(shù)學的樂趣,下課了,學生還沉浸在浮想聯(lián)翩之中。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1 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學會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的計算方法,能熟練的進行豎式計算。

      1.2過程與方法:

      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和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1.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生對確定現(xiàn)象和不確定現(xiàn)象的體驗,體會數(shù)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21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的筆算方法,能正確的計算。

      2.2 教學難點:

      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的筆算方法,能正確的計算。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yún)⒂^參博物館啊?

      生:想。

      師:就讓我們和這些同學一起出發(fā)吧!

      二、新知探究

      (一)1、觀察情境圖,從圖中你知道了那些數(shù)學信息?學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

      2、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小組內交流,然后匯報,師選擇性的板書例1的.問題。

      (二)學習例1

      (1)班學生和本班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1、學生列出算式:35+2

      師:為什么用加法?

      只要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學生和本班帶隊老師數(shù)合起來”就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怎樣計算35+2=?借助手里的小棒試一試。

      生獨立完成。

      組織匯報:你是怎樣計算的?

      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

      生2:我是通過擺小棒算出來的,先擺3捆和5根,再擺2根,5根和2根合起來是7根,7根與原來的3捆合起來就是37根。

      3、學習豎式

      師生一起拿出計數(shù)器,師一邊操作一邊講解豎式的寫法,

      師:你認為應該從什么數(shù)位開始計算?同桌的小朋友開始議一議。

      生說自己的看法。

      小結:為了以后計算進位加法,我們在豎式計算時,都從各位開始計算。個位上是5+2=7,7應該對齊個位,十位上的3要寫在橫線下面,對齊十位。

      小組討論加法豎式計算時,應怎樣對齊?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明確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可以歸納為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對齊。

      (三)學習例2

      1、課件出示情境圖。

      師:因為博物館比較遠,我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能乘坐70人的大客車,大家想一想應該哪兩個班做一輛車呢?

      如果我們讓二(1)班和二(2)班同學合乘一輛車,二(3)班和二(4)班同學合乘一輛車可以嗎?

      我們先來看看二(1)班和二(2)班同學可不可以合乘一輛車,請列出算式。(板書:35+32)

      2、同學們,能不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計算一下。

      學生自由算,老師巡視,適時幫助學困生。

      生可能有以下幾種算法:

      生1:口算法。

      生2:擺小棒法。

      3、合作解決豎式

      師:剛才同學們利用口算和擺小棒算出了35+32的結果。真棒!現(xiàn)在,我們可以用豎式計算一下。

      小結: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可以歸納為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對齊。

      三、鞏固新知

      (一)基礎練習

      課本第12~13頁“做一做”

      (二)綜合練習

      課件出示練習題。

      課后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學會了計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時,個位對個位, 十位對十位,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

      板書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

      個位對個位,

      十位對十位,

      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4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求相同加數(shù)和的應用題的結構和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

      使學生真正掌握此類應用題的結構.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口算.

      2×3= 2×5= 4×2= 5×1=

      5×3= 4×3= 5×5= 1×4=

      2.列式計算.

      (1)3個4相加是多少?

      (2)5個2相加是多少?

      3.師:大家已經學習了1~5的乘法口訣,學會了計算相應的式子題和文字敘述題.今天,我們要一起來研究一些生活中的問題,看誰能夠應用前面所學的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

      4.教師板書課題:應用題

      新授

      1.出示例8(教師板書)

      同學們澆樹,每個人澆4棵,3個人一共澆多少棵?

      2.分析解答例8

      (1)讀題,找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要求的問題各是什么?用小圓片擺一擺,表示出題目中的意思.

      學生可以答出:每個人澆4棵,有了3個人,要求一共澆了多少棵.(一個學生說,另一個學生在黑板上板貼小圓片.)

      (2)師:看圖思考,要求一共澆了多少棵樹應該怎么想?(學生回答:每個人澆4棵,也就是1個4棵,有3個人澆樹,就是澆了3個4棵.要求一共澆了多少棵,也就是求3個4是多少.)

     。3)問:要求3個4棵是多少,應該用什么方法解答?該怎樣列式?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列式?

      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4×3=12(棵)

      口答:一共澆了12棵.

      3.進一步理解例8算式的`意義.

      師問:誰來說一說,算式中的每個數(shù)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ㄋ闶街械4表示每個人澆了4棵樹,也就是一份是4,算式中的3表示有3個人再澆樹,也就是有相同的3份,算式中的12表示3個人一共澆了12棵樹,也就是3個4是12.)

      4.講解例9

      (1)出示例9(教師板書例9)

      小明買了3個扣子,每個5角錢,一共用了多少錢?

     。2)師:讀題,已知條件是什么?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敘述板貼:

     。3)師:看圖思考,要求一共多少分應該怎樣想?用什么方法解答?怎樣列式?說說為什么? (分小組討論)

     。4)匯報解答方法.(小組同伴分工完成下面的任務:一人負責口頭列式,一人負責板書列式,一人負責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5)再次說明列式中每個數(shù)表示的意義.(算式里的5表示每個扣子5角,3表示買3個扣子,一共是3個5角,要求3個5角是多少應該用乘法計算)

      教師要求:

     。1)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根據(jù)個人的不同情況,能完成幾道題就完成幾道題.

      (2)如果在規(guī)定時間里,完成了所有的題目后,可以思考以下問題:

      這幾道題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都是用乘法解答的;這幾道題都是求幾個幾是多少.)

      這幾道題還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

      如果每一道題都能用兩種方法解答,你更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

      歸納質疑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

      1、乘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訣來迅速的計算.

      2、求幾個幾用乘法計算.

      3、求幾個幾還可以用加法來計算,但是用乘法計算起來比用加法計算更簡便.

      4、我們已經學習了“求幾個幾” 的文字敘述題和應用題.其實把文字敘述題加上不同的事情就是不同的應用題.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使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道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2、初步體會乘法的含義,知道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計算用乘法比較簡便,認識乘號,會寫、會讀乘法算式。

      3、培養(yǎng)學舌功能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合作交流能力

      教具課件:

      教科書第44頁游樂場情景放大圖或課件,以練習九的第2題為基本內容的乘法算式卡片;每個學生準備20~30根小棒。

      教學重點:

      在具體情景中體會乘法乘法運算的意義

      準備

      1.出示游樂場情景圖。畫外音:小朋友們到公園里見到過哪些娛樂活動?我們來看這些小朋友和他們的爸爸、媽媽在做什么。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畫面。

      2.讓學生觀察畫面,提出問題。

      適當給予啟發(fā)引導:有小朋友跟爸爸、媽媽坐小火車,這列小火車上坐了多少人呢?請學生自由發(fā)言,提出問題。

      3.解決問題。

      (1)算一算:小火車上坐了多少人?過山車上坐了多少人?5個觀纜車吊廂里有多少人?

      (2)交流計算方法和結果。

      新課

      1.擺圖形游戲。

      談話:同學們會用小棒擺圖形。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小棒,擺出你喜歡的圖形。擺小樹、小傘、房子、亭子想擺什么,就擺什么,F(xiàn)在開始擺圖形。

      2.交流。

      1)擺好后,算一算自己用了多少根小棒。

      (2)小組為單位交流。說一說自己擺的是什么圖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并把算式寫在紙上。

      (3)請各組把每個加數(shù)都相同的等式寫在黑板上。

      3.乘法。

      (1)讓學生觀察黑板上的各等式,找出它們的共同的特點:每個等式中的加數(shù)都相同。

      (2)說明:算幾個同數(shù)連加,除了用加法外,還可以用另外的方法──乘法。(板書:乘法)

      (3)以3+3+3+3+3+3=18為例,教學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偬釂枺哼@個連加算式表示什么?(6個3連加的和是18)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6 3

     、谥赋觯呵6個3相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計算。接著在6和3中間寫上,向學生說明叫乘號,并說明乘號的寫法:先寫/,再寫。 ③把乘法算式寫完整。告訴學生,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讀乘法算式,63=18讀作六乘三等于十八。

     、芨嬖V學生:用乘法算6個3連加得多少,也可以先寫加數(shù)3,寫作:36=18。

      這個算式怎樣讀?(三乘六等于十八)

      4.嘗試。

      (1)請學生試把黑板上其他的加法算式寫成乘法算式。

      (2)交流。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5.小結。

      學生完成了乘法算式之后,給學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結:求幾個相同數(shù)連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

      實踐應用

      1.教科書第46頁的'做一做。讓學生先說一說圖意,明確計算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蕩秋千?的問題之后,獨立填寫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請幾名學生說一說自己寫的算式和想法。給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以啟發(fā)。

      2.練習九的第1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加法算式可能出現(xiàn)2+2+2+2和4+4,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說得有理,就給予充分肯定。讓學生在交流中進一步體會幾個相同的數(shù)連加,可以用乘法算。同時,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思考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3.練習九的第2題。逐一出示乘法算式卡片,用齊讀、分組讀不同形式,讓學生練習乘法算式的讀法。

      4.練習九的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可以直接填書上。完成后同桌交換互相檢查評價。

      5.練習九的第4題。讓學生先觀察圖,確定圖下面兩個( )里分別填寫數(shù)幾,再根據(jù)圖意填寫乘法算式和讀法。讓學生獨立思考,填寫。之后,同桌互相讀一讀填寫的乘法算式,并互相檢查是否全填寫正確。

      課堂小結

      1.請學生回憶: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知識?

      2.教師總結:通過這節(jié)課學習,我們知道幾個相同的數(shù)連加,可以用乘法計算。寫乘法算式時,要明確相同的加數(shù)是幾、有幾個這樣的加數(shù),在這兩個數(shù)中間寫上乘號。讀乘法算式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讀。這節(jié)課,每個小朋友都學了不少新知識,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乘法的知識。

    【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shù)學教學設計01-09

    數(shù)學教學設計12-06

    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設計03-30

    《數(shù)學樂園》教學設計04-07

    關于數(shù)學的教學設計02-20

    交通與數(shù)學教學設計02-23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06-27

    初中數(shù)學教學設計07-28

    數(shù)學廣角教學設計07-03

    《數(shù)學樂園》教學設計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