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法家的故事 推薦度:
- 書法家的故事 推薦度:
- 書法家的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書法家的故事[通用15篇]
書法家的故事1
蜀地多才女,到宋代又出了個蘇小妹?烧f宋代四川的靈秀之氣盡革于蘇氏一門,蘇小妹的父親蘇詢,哥哥蘇軾、蘇轍個個才高八斗,所謂“一門父子三詞客,千秋文章八大家”。
蘇小妹長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圓圓的臉蛋,烏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額頭,突出的雙顎,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樣貌。她從小就愛與兩個哥哥比才斗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蘇軾滿腮胡須,肚突身肥,穿著寬袍大袖的衣服,不修邊幅,不拘小節(jié),更是她斗口的對象,于是整天在家口戰(zhàn)不休。一天蘇東坡拿妹妹的長相開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額凹眼是:“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幾回拭淚深難到,留得汪汪兩道泉!
蘇小妹嘻嘻一笑,當即反唇相譏:“一叢哀草出唇間,須發(fā)連鬢耳杏然;口角兒回無覓處,忽聞毛里有聲傳!
這詩譏笑的是蘇軾那不加修理、亂蓬蓬的絡(luò)腮胡須。女孩子最怕別人說出她長相的弱點,蘇小妹額頭凸出一些,眼窩一些,就被蘇軾抓出來調(diào)侃一頓,蘇小妹說蘇軾的胡須似乎又還沒有抓到痛處,覺得自己沒有占到便宜,再一端詳,發(fā)現(xiàn)哥哥額頭扁平,了無崢嶸之感,又一幅馬臉,長達一尺,兩只眼睛距離較遠,整個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當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詩:天平地闊路三千,遙望雙眉云漢間;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
蘇軾一聽樂得拍著妹妹的頭大笑不已。蘇家兄妹戲諺起來,可說百無禁忌,常常是語帶雙關(guān),任你想像。
書法家的故事2
1、書法家“二王”是指我國晉朝時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和他的兒子王獻之。
王羲之從小學習書法,七歲就寫得一手好字。成年后他仍然刻苦練習書法,即使閑坐時,也常常用指頭在膝蓋比擬點畫,時間長了,褲子都被磨得破損了。王羲之還虛心向別人學習,博采眾長,成為我國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書法家,人稱“書圣”。
王羲之的兒子王獻之七歲開始學習書法,幾年后自認為已經(jīng)寫得一手好字,便在父親前面炫耀,想得到幾句贊詞。誰知父親卻顯出不屑一顧的神情,然后指著家里的十八只大水缸說:“要想寫出像樣的字,你得寫干這十八缸水!焙髞,王獻之經(jīng)過長年累月的練習,十八缸水寫完了,他的字大有長進,終于成了年輕有為的書法家。他與父親王羲之被后人合稱“二王”。
2、王次仲,上谷(今河北省懷來縣東南)人,秦代書法家。
他小時候聰明伶俐,志氣很高,博覽群書而又善于獨立思考。他十多歲時,學識已達到成熟的階段。當時,人們普遍使用結(jié)構(gòu)修長,筆畫之間空距非常勻均的秦篆。這種字體既繁復又難寫,不必說民間使用,單是官府書吏就為公文山積、批覆緩慢而嘆苦。
年近弱冠的王次仲深知文字改革的必要,就把各種鐘鼎器皿以及詔版文字廣泛搜集在一起,勾摹出來,按文字相同、形體不同排列在一起,然后互相比較,反覆琢磨,度過了數(shù)百個不眠之夜,終于創(chuàng)制出一套筆帶波折,并向左右分分的八分書。
王次仲將這些文字上奏朝廷。秦始皇見了后,認為簡便,趕急疾之用,十分贊同。便征召王次仲到京城咸陽做官。書寫篇章和法令。但王次仲性品清高,三拒詔書,因而觸怒了秦始皇。秦始皇認為他對己大不敬,就派人用監(jiān)車押送赴京。王次仲自知抗旨性命難保,便乘獄吏不備,投河自盡。可是王次仲所創(chuàng)造的八分書,卻蔚為風行,造福子孫。
3、墨池(東漢)
東漢大書法家張芝,年輕時學習書法十分刻苦。他天天勤奮練字,廢寢忘食,幾天就寫禿了一支筆,一個月就要用掉幾錠墨。每天寫完字后,張芝就到自家后院的池塘里洗筆洗硯,久而久之,池水竟變黑了。
4、“坦腹東床”(晉)
王羲之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書法家,他的書法藝術(shù)造詣很高,被公認為“書圣”。他的《蘭亭集序》至今仍為書法愛好者酷愛。“坦腹東床”的故事說的就是王羲之。晉代太尉郗鑒派一個門客到丞相王導家去選女婿,王導領(lǐng)著門客“就東廂遍觀子弟”。
門客回來復命,對郗鑒說:“王家的.年青人都不錯,但是聽到有人選女婿,卻變得拘謹起來,只有一位在東邊床上敞開衣襟坦腹吃飯的,若無其事!臂b說:“這正是一位好女婿。”于是就把女兒嫁給了他。這位女婿就是王羲之。這就是“坦腹東床”代表擇婿的典故。
5、筆冢(唐)
智永禪師為隋、唐間人,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孫,因非常用功練習書法,用壞的毛筆都棄置在大竹簍里,經(jīng)年累月之生,積了五大簍,于是他自己作了銘文,并埋葬了這些筆頭,稱為筆冢,可見得他愛書惜物的襟懷。
書法家的故事3
筆冢
智永禪師為隋、唐間人,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孫,因非常用功練習書法,用壞的'毛筆都棄置在大竹簍里,經(jīng)年累月之生,積了五大簍,于是他自己作了銘文,并埋葬了這些筆頭,稱為筆冢,可見得他愛書惜物的襟懷。
書法家的故事4
【顏真卿勤學苦練的故事】
顏真卿,唐代著名政治家、書法家。顏真卿創(chuàng)立“顏體”楷書,為四大書法家之首。
為了學習書法,顏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學習,后來又拜在張旭門下。張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書法家,各種字體都會寫,尤其擅長草書。顏真卿希望在這位名師的指點下,很快學到寫字的竅門,從而一舉成名。但拜師以后,張旭卻沒有透露半點書法秘訣。他只是給顏真卿介紹了一些名家字帖,簡單地指點一下字貼的特點,讓顏真卿臨摹。有時候,他帶著顏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趕集、看戲,回家后又讓顏真卿練字,或看他揮毫疾書。
轉(zhuǎn)眼幾個月過去了,顏真卿得不到老師的`書法秘訣,心里很著急,他決定直接向老師提出要求。
一天,顏真卿壯著膽子,紅著臉說:“學生有一事相求,請老師傳授書法秘訣。”
張旭回答說:“學習書法,一要‘工學’,即勤學苦練;二要‘領(lǐng)悟’,即從自然萬象中接受啟發(fā)。這些我不是多次告訴過你了嗎?”
顏真卿聽了,以為老師不愿傳授秘訣,又向前一步,施禮懇求道:“老師說的‘工學’,‘領(lǐng)悟’,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老師行筆落墨的絕技秘方,請老師指教。”
張旭還是耐著性子開導顏真卿:“我是見公主與擔夫爭路而察筆法之意,見公孫大娘舞劍而得落筆神韻,除了苦練就是觀察自然,別的沒什么訣竅。”
接著他給顏真卿講了晉代書圣王羲之教兒子王獻之練字的故事,最后嚴肅地說:“學習書法要說有什么‘秘訣’的話,那就是勤學苦練。要記住,不下苦功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
老師的教誨,使顏真卿大受啟發(fā),他真正明白了為學之道。從此,他扎扎實實勤學苦練,潛心鉆研,從生活中領(lǐng)悟運筆神韻,進步很快,終成為一位大書法家,為四大書法家之首。
書法家的故事5
某日,宋代大學士蘇東坡郊游,見眾多農(nóng)夫在挑塘泥肥田。他信步走到一條小田埂上,不想迎面碰上一挑泥農(nóng)婦。二人相對,各不讓路。蘇學士出大言道:“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吾乃讀書之人,汝婦當讓道于我!眿D人一笑,說道:“既自稱讀書人,當能對?”東坡說:“胸藏斗牛,當然能對!”婦人于是脫口而出:“一擔重泥擋子路!
蘇東坡大驚,半晌無言以對,兩旁田埂上送泥返回的人都望著他的.窘態(tài),哈哈大笑。蘇東坡見此情景,忽有所悟,趕忙“借梯”下臺對道:“兩行夫子笑顏回!
他雖然對了下聯(lián),但心有余悸。心想,村野之中竟有如此聰穎農(nóng)婦,再不能等閑視之,而作此狂態(tài)。遂脫鞋襪下水田,拱手讓路。
書法家的故事6
顏真卿,是最偉大的書法家之一,尤其擅長寫楷體。他字,莊重。《顏勤禮碑》是代表作,莊嚴肅穆。還有《祭侄稿》,是傳世的作品。上邊蓋滿了收藏家的印章。筆走龍蛇。作家按捺不住內(nèi)心的激情。真情不加掩飾,字字泣血,觸目驚心。這是祭祀侄兒顏季明的。顏季明曾積極抵抗安祿山。后來死了,顏真卿安葬了他,并寫了這份祭文。這是天下行書第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顏真卿乃至顏氏家族的滿門忠烈。愛國的舉動,壯烈的人生是我們要講的內(nèi)容。一個壯舉是抵御安史叛軍。年輕時當官,留下好的政聲。后來擔任侍御史。好久不長,得罪了楊國忠。楊國忠進了讒言,顏真卿被貶到平原郡。這是天寶末年,河北的安祿山想謀反了。就玄宗在鼓中,其他人都知道了。顏真卿明白要成為前線,所以得整頓軍備,安祿山想整死他,容易。顏真卿只能秘密地進行,借口城墻有所損壞,就調(diào)民夫來加固,—悄—悄積蓄糧草。假裝整日吟詩作賦。安祿山還真派人來調(diào)查了一下。不多久,安祿山反叛,天下大亂。顏真卿這時開始招募人馬,派使者報告唐玄宗,準備在敵后起事。河北地區(qū)二十四郡幾乎不戰(zhàn)而降。接到顏真卿的報告,特別高興。他感嘆,顏真卿怎么做得出如此英勇的行為。自己貶的'顏真卿,怎么就不認識?說明唐玄宗本無心治天下也。晚年的唐玄宗不比早年,昏聵了。顏真卿正籌集人馬時,安祿山派使者推薦三官員頭顱,巡視河北各郡縣。這是威脅各郡縣。使者來到平原郡時,顏真卿讓腰斬處死他們。這等于是向安祿山宣戰(zhàn)。
顏氏家族的另—位忠貞之士:顏杲卿是兄長。當時是常山郡太守。當時找不到有戰(zhàn)斗經(jīng)驗的人,所以河北各郡都不戰(zhàn)而降。剛開始,顏杲卿也是迫不得已投降了,甚至見了安祿山,留了人質(zhì),才放了他回去當太守。顏杲卿越想越不是滋味。儒家的正統(tǒng)教育,忠孝二字重要。可是現(xiàn)在投降了敵人,違背了人生信條。顏杲卿越來越心情沉重。手下跟著自己也是無語。忽然他轉(zhuǎn)過身來,對袁履謙說,何為著此?干嘛穿這身衣服?飽含自責,同時暗示了要反安祿山。袁履謙也是反感。所以商量趁敵人不備,打他個措手不及。安祿山派將領(lǐng)來了常山郡,顏杲卿派人擒了其中一個人,正式舉兵反抗安祿山。顏杲卿發(fā)布檄文,敵人的滅亡指日可待。共同舉顏真卿為盟主。顏真卿擔任過侍御史,也因為他是率先舉事的。顏杲卿起事才八天,史思明打到了常山城下。顏杲卿還是率眾拼死抵抗。城池陷落。敵人對居民大屠殺。顏杲卿和袁履謙都被俘。安祿山對他大吃大喝。我推舉你,不想報答我,卻敢舉兵反叛我。結(jié)果顏杲卿怒罵他,你當年不過是放羊娃,皇帝提拔你當節(jié)度使,卻舉兵反叛,趕緊殺我吧。安祿山命人將二人綁在橋柱子上肢解,百姓看到,無不偷偷哭泣。顏杲卿家多達三十余人,死在這事上。當時戰(zhàn)場條件所限,顏真卿能找到兄長家人尸骨,只有顏季明的頭顱。
顏家有怎樣的家風?顏氏是中古名門望族,杰出人才輩出,包括顏之推,顏師古等。顏家重視門風禮法的建設(shè)。顏之推就寫過《顏氏家訓》。這是最著名的家訓之一。上到忠孝,下到生活細節(jié),無不諄諄教育。這里講的是做人的大道理。顏家歷代就在這樣的激勵之下不斷涌現(xiàn)人才。稱為家訓之祖。顏氏一門是在這樣的家風熏陶之下形成的。顏真卿三歲時,父親去世了,是母親拉扯大的。這種家風的教育主要來自于母親。常山郡的失守是大的打擊。李萼來投奔顏真卿,出主意,要做的是,西向與郭子儀等主力配合。顏真卿聽了后高興,交給他六千兵馬。敵人二萬多人與他們對抗,這一仗提振了他們的士氣。安祿山左右為難了。他將高尚與嚴莊叫來呵斥。堅持既定政策不放松,安祿山滅亡指日可待,間題是形勢急轉(zhuǎn)直下,楊國忠攪局了。他覺得哥舒翰是另有所圖。他覺得哥舒翰是圖謀自己,跟皇帝說,哥舒翰要擁兵自重,得讓他出去打仗,唐玄宗派使者不斷催促。哥舒翰只得打,結(jié)果是潼關(guān)失守,長安陷落。郭子儀李光弼也不得不西撤。顏真卿也沒辦法,只能后撤。唐肅宗還是太子,前往靈武繼位。顏真卿人生第二大壯舉是曉義藩鎮(zhèn)。盧杞是奸詐之人,長得相貌奇丑,一天要去郭子儀家,郭子儀下令妻妾們回避。郭子儀回答的是,這人陰險。女人愛笑,看到他,一定會笑。盧杞看到,一定會記仇。這個評價就讓人知道他的心胸。盧杞與他就有矛盾。一次笑間顏真卿。打算派您去獨擋一面,你覺得去哪里合適?顏真卿回答是,我這一生,受人排擠,不是一回兩回了。沒想到您不能相容。當年御史中丞的頭顱送到平原郡時,我是用舌頭舔干凈的。這指的是盧杞的父親盧奕。這是忠臣,是被安祿山殺害的。顏真卿這話實際是看看你爸的忠烈。盧杞表面恭敬,內(nèi)心越發(fā)恨他。能不恨嗎?這時朝廷陷入更大的麻煩。唐德宗正準備削平藩鎮(zhèn)。戰(zhàn)斗不順,其中有軍閥李希烈反了,震動朝野。李希烈一度也忠于朝廷。這陣兒,唐德宗急于求成,手中沒有雄厚的中央軍,借助藩鎮(zhèn)打藩鎮(zhèn)?墒乾F(xiàn)在藩鎮(zhèn)稍有不滿,就反了。李希烈就是這樣。這人手有雄兵,反叛直接危及到朝中安危。盧杞說,不難辦。只要派一個德高望重之人去勸說,就行。唐德宗趕緊間誰。盧杞說顏真卿就合適。唐德宗就下令顏真卿出使。朝中群臣炸窩了。這不是白白搭上重臣嗎?問題是顏真卿一身正氣,接到使命就立刻出發(fā)了。來到后,顏真卿被李希烈手下人團團圍住。不過顏真卿不膽小,一臉不屑。李希烈假惺惺地護送他安頓下來。等于軟禁起來。顏真卿對他曉以大義。李希烈騙他,我還是唐臣。顏真卿說我替你寫道奏折給皇帝吧。也寫信告訴家人,以后好好侍奉家廟。意味著自己一定會犧牲在這兒。一次李希烈請他喝酒,表演諷刺朝廷的節(jié)目。演到一半,顏真卿大罵。這是什么東西?這是人臣應(yīng)有的行為嗎?李希烈只好叫停。各路叛亂的,都在這兒會集了。可巧您來了。顏真卿正色回答,“君等聞顏杲卿無?是吾兄也。祿山反,首舉義兵,及被害,詬罵不絕于口。吾今年向八十,官至太師,守吾兄之節(jié),死而后已,豈受汝輩誘脅耶?”這些人不好意思了。李希烈手下有個將領(lǐng),想歸順朝廷,想殺死李希烈,投降朝廷。事敗露了。被殺。顏真卿也預料到自己的末日。好在朝中發(fā)兵來攻,李希烈節(jié)節(jié)敗退。他派人來到顏真卿住處,如果不投降,燒死你。顏真卿真往火上撲。此時,消息傳來,李希烈的親弟弟被殺死了,李希烈無比憤怒,下令從開封出發(fā),帶著所謂敕文賜顏真卿死。顏真卿立即下拜,賜顏真卿死。不知道是哪天從長安來的?使者說是從大梁來的。顏真卿站起來,破口大罵。敵人勒死了他。享年七十七歲。顏真卿的死與顏杲卿的死一樣壯烈。他們都是為國家而死,是為了心中信念而死。幾百年后文天祥寫詩評價顏真卿:公死于今六百載,精忠赫赫雷行天。
書法家的故事7
看多了元代書法家趙孟的介紹,差不多千篇一律的說他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精音樂,冠文章,熟詩歌,開畫風,工書法,嗜篆刻,通佛志,可謂集藝術(shù)、學術(shù)才華于一身,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后裔。對此我是不懷疑的,同樣還不懷疑他自幼聰敏,讀書過目成誦,為文操筆立就。南宋小朝廷風雨飄搖了一個半世紀,偏安于江南一隅,終于不能支持,傾大廈于元人鐵騎之下,他這個宋室親貴,奉了元世祖的詔命,從閑居的故鄉(xiāng)登舟北上,入京為官,卻也一路風順水順,拜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生前即已享盡尊榮,死后又封魏國公,謚文敏。
這可太有趣了,一個前朝宋室中人,怎么就能保住項上人頭,而且還又混得這么體面,讓我在時過700年后的`今天,都甚覺匪夷所思,難解內(nèi)情。
這是否可說得益于他的藝術(shù)修養(yǎng)我在想,大概不好這么下結(jié)論,但也絕對是有關(guān)系的。這里先按下其他藝術(shù)門類不表,只說他的書法成就,便代有推崇者。譬如元虞集在《道園學古錄》中明確指出,松雪(趙孟號)“楷法深得《洛神賦》而攬其標;行書詣《圣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書,飽《十七帖》而變其形。”虞集的總結(jié)是有道理的,有元一代,趙孟獨樹一幟,是可以稱之為書法家的,創(chuàng)立的遒勁姿媚的書法風氣,不僅在當時,就是對后世的書法傳統(tǒng),也都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其書體亦被后人冠以“趙體”的盛譽。又譬如元人鮮于樞《困學齋集》稱,“子昂(趙孟字)篆、隸、真、草、行、顛草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便是近人馬宗霍,也在他的《書林記事》中謂“元趙子昂以書法稱雄一世,落筆如風雨,一日能書一萬字,名既振,天竺有僧數(shù)萬里來,求其書,歸國中寶之!
書法家的故事8
【張芝練字不擇紙筆】
張芝臨池水盡黑張芝(?—約192),字伯英,號有道,東漢敦煌灑泉(今甘肅。┤恕K且晃辉跁鴮W上具有高深造詣和杰出貢獻的名書家;同時也以品德高尚、為人正直而知名當世。張自幼通經(jīng)史,勤學書法,東漢政府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沒有出仕。
張芝練字不擇紙筆,他有時拿著抹布蘸水在石上寫,有時執(zhí)筷子在桌上劃,甚至家里準備縫制衣服的布帛,也都是他先用顏色書寫后再染了使用。但是他對書寫的姿勢卻十分講究,常常是對著銅鏡揮毫,這樣自己的正面和反面皆能通過鏡面上暗淡的反光看得一清二楚。
為了便于練字,張芝在自己的家門前掘了一個方圓數(shù)丈的洗硯池。一天的功課做完了,他就上池塘邊將硯臺和毛筆上的.余墨洗滌干凈,以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他洗呀,洗呀,日子一久,整個池塘里的清水也被染黑了。后來,人們把練字稱做“臨池”,就是從張芝的這個學書故事中演變而來的。張芝擅長隸、行草和飛白書,學崔子玉和杜操之法,晚年脫去舊習,省改章草的點畫波磔,字字區(qū)分,創(chuàng)為氣脈通暢、隔行不斷的“一筆書”, “今草”。被三國韋誕稱之為“草圣”。東晉王羲之對漢魏書跡,首推鐘(繇)、張(芝)兩家,認為其余不足觀;而王氏父子(羲之和獻之)的草書,亦頗受其影響。張芝的弟弟張文舒,書名僅次于兄,有“亞圣”之稱。
書法家的故事9
鬼怪傳說
據(jù)記載,曾說過這樣的故事:晚年時經(jīng)常不上朝,有人問他原因,他說:“經(jīng)常有個婦人來,長相美麗非凡!眴査娜苏f:“這是個妖怪,要把她殺了!焙髞恚@個婦人又來找,不敢向前,站在門外。鐘繇問她為什么不進來,婦人說:“您想殺死我。”鐘繇說:“沒有的事!闭f完殷勤邀請,于是婦人便進到他的'屋中。
鐘繇殺她,但又感到殺死她十分遺憾,于是下不了手。但最終仍砍傷了她的大腿,婦人立即跑了出來,用衣中棉絮擦血,血流滿路。第二天鐘繇讓人去沿著血跡尋找,結(jié)果找到一座大墳墓中,棺中有一個漂亮的婦人,外表容貌身體如活人一樣,穿著白綢衣衫,坎肩上繡有花紋,左大腿受了傷,婦人用坎肩中之棉絮擦腿上的鮮血。
癡迷書法
據(jù)說鐘繇小時候跟隨去抱犢山,學習三年書法。鐘繇常跟,、韋誕等人一起談?wù)摃。一次,鐘繇向韋誕借看看,韋誕沒有借給他。鐘繇生氣捶胸,口吐鮮血。取出五粒靈丹讓他服下,才救了他一條性命。
韋誕死后,鐘繇命人盜掘他的墳墓,終于得到了這部。從此,鐘繇的書法日見長益,更趨精妙。鐘繇全神貫注地研習書法,有時躺在床上用指書寫,常常將蓋在身上的被子穿破。有時上廁所,竟然忘記出來。他看到各種物件都想到書法,試圖將它們書寫,描畫下來。鐘繇還很擅長三色書(即銘石書、章程書、行押書)。
書法家的故事10
虞世南是誰?虞世南是唐初文學家、書法家,官至秘書監(jiān),封永興縣丞,世稱虞永興。博學擅長文詞,尤工書法。書法親承王羲之、王獻之七代孫釋智永傳授,繼承二王(王羲之、王獻之)之書法傳統(tǒng),筆致外柔內(nèi)剛,圓融遒麗,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并稱初唐四大書法家,有碑帖《孔子廟碑》傳世。
此外,虞世南在任隋秘書郎時,編有《北堂書鈔》,共160卷,摘錄群書名言雋句,供當時作文采摭詞藻之用,分類編排,共852類。虞世南于貞觀十二年(638)末卒。
虞世南書法字帖
虞世南生平簡介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隋大業(yè)實授秘書郎,入唐,李世民引為秦府參軍,弘文館學士,貞觀七年(633)轉(zhuǎn)秘書監(jiān),賜爵永興縣子,授銀青光祿大夫。謚文懿。
太宗曾稱世南有五絕:一曰有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學,四曰文辭,五曰書翰。
書法末年尤妙。太宗工隸,師虞世南,;茧y于戈法。一曰書“戩”字乃空其右,世南取筆填之,以示魏征曰:“朕學世南似盡其法,卿看之!闭髟唬骸疤旃P所臨,萬象不能逃其形,非臣書所可擬。仰視圣作,惟戩字戈法頗逼真!碧谏顕@服。以《孔子廟堂碑拓》進呈。太宗特賜王羲之黃銀印一顆。曾作《筆髓論》,學者多宗之。卒年81。
書法家的故事11
相傳伯夷、叔齊是商朝末年孤竹國國君的長子和三子。孤竹國國君在世時,想立叔齊為王位的繼承人。他死后叔齊要把王位讓給長兄伯夷。伯夷說:“你當國君是父親的遺命,怎么可以隨便改動呢?”于是伯夷逃走了。叔齊仍不肯當國君,也逃走了。百姓就推孤竹國君的二兒子繼承了王位。
說起伯夷兄弟之所以讓國,是因為他們對商紂王當時的暴政不滿,不愿與之合作。他們隱居渤海之濱,等待清平之世的到來。后來聽說周族在西方強盛起來,周文王是位有道德的人,兄弟二人便長途跋涉來到周的都邑岐山。此時,周文王已死,武王即位。武王聽說有二位賢人到來,派周公姬旦前往迎接。周公與他們立書盟誓,答應(yīng)給他們兄弟第二等級的俸祿位和與此相應(yīng)的職位。他們二人相視而笑說:“奇怪。這不是我們所追求的那種仁道呀。”
周武王見到商朝政局敗亂而急于坐大,崇尚計謀而行賄賂,依仗兵力而壯大威勢,用宰殺牲畜、血涂盟書的辦法向鬼神表示忠信,到處宣揚自己的德行來取悅于民眾,用征伐殺戮來求利。他們二人對投奔西周感到非常失望。當周武王帶著裝有其父周文王的棺材揮軍伐紂時,伯夷攔住武王的馬頭進諫說:“父親死了不埋葬,卻發(fā)動起戰(zhàn)爭,這叫做孝嗎?身為商的臣子卻要弒殺君主,這叫做仁嗎?”周圍的人要殺伯夷、叔齊,被統(tǒng)軍大臣姜尚制止了。
周武王滅商后,成了天下的宗主。伯夷、叔齊卻以自己歸順西周而感到羞恥。為了表示氣節(jié),他們不再吃西周的糧食,隱居在首陽山,以山上的野菜為食。周武王派人請他們,并答應(yīng)天下相讓,他們?nèi)跃芙^出山仕周。后來,一位山中婦人對他們說:“你們仗義不食周朝的米,可是你們采食的這些野菜也是周朝的'呀!”婦人的話提醒了他們,于是他們就連野菜也不吃了。到了第七天,快要餓死的時候,他們唱了一首歌,歌詞大意是:“登上那首陽山哪,采集野菜充饑。西周用殘暴代替殘暴啊,還不知錯在自己。神農(nóng)、舜、禹的時代忽然隱沒了,我們的歸宿在哪里?哎呀,我們快死去了,商朝的命運已經(jīng)衰息!庇谑撬麄凁I死在首陽山腳下。
智慧小語:從世間上看,有些人為了不茍且偷生,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寂天論師諄諄告誡我們:寧可無有利養(yǎng)而當下死亡,也不能通過邪命養(yǎng)活,倘若陷入這樣的處境,那還不如早點死了好。
書法家的故事12
蕭翼賺《蘭亭》
唐太宗李世民酷愛書法,曾以重金遍收大下名書墨跡的事。他對王羲之的字佩服得五體投地,聽說王羲之《蘭亭序》墨跡流傳在其七代孫僧智永手里,智永已故,他的大徒弟辯才還在世。唐太宗曾三次詔見辯才,想逼他交出這件珍品.但辯才硬說歷經(jīng)戰(zhàn)亂,不知去向,一再矢口否認。唐太宗無可奈何,但終不死心,便派足智多謀的`監(jiān)察御史蕭翼去征收這件“寶貝”。
蕭翼知道強索硬逼不行,只能智取,便化裝成賣繭商人,假稱來自山東,路過會稽(今浙江紹興),投宿于永欣寺。這個“商人”為了接近辯才,就極力與辯才套近乎:談詩、論畫、下棋、評書法,終日高談闊論。辯才很高興,以為遇上知音,大有“只恨相知曉”之感,時常侃侃而談,以至通宵達旦。于是辯才無所顧忌,和“商人”成了“朋友”。數(shù)日后,“商人”見時機成熟,便帶來幾帖王羲之墨跡,在辯才面前賣弄其收藏的本領(lǐng)。這一下,說得辯才心里有些“發(fā)癢”,就情不自禁地吐露了真情,說是智永先師把家傳的王羲之《蘭亭》真跡傳給了他,那才是舉世無雙的呢!“商人”聽后大笑,插手道:“《蘭亭》早已失散,你是胡吹!鞭q才那里耐得住這激將法,有一天終于橫下心,命小和尚爬上房梁,取出一個鐵匣子,興沖沖地把鐵匣打開,向“商人”展示出那秘而不宣的“寶貝”——《蘭亭》真跡。“商人”卻故意說是“拓本”,與其爭論不休,并將自己帶來的墨跡與之放在一起一比雌雄。后來,正巧辯才有事外出,“商人”便借故去取東西,將放在幾案上“一比雌雄”的幾件墨跡,連同《蘭亭》統(tǒng)統(tǒng)順手牽羊拿走,到了永安驛。
蕭翼得到了《蘭亭》,則命人去招辯才,只見昔日的蕭生,驟然變成了御史大人,當他眼見蕭翼從袖中取出“敕旨”后,頓時瞠目結(jié)舌……
唐太宗得到《蘭亭》后愛不釋手,臨死時命令把《蘭亭》作為殉葬品與他同葬昭陵。
書法家的故事13
在一片沼澤地邊,大雁媽媽正在給她的六個孩子上飛行課。
“立正!向右看齊!向前看!稍息——”平時溫柔的大雁媽媽今天卻嚴肅起來, “孩子們,昨天教你們的飛行要領(lǐng)都記住了嗎?”
“記住了!”孩子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洪亮地回答。
大雁媽媽還想檢驗一下孩子們的飛行技巧,就說: “小三、小六,你們倆出列,飛行給我們大家看一看!
小三的飛行技術(shù)是最棒的,有了展示的機會他當然很得意。但是小六很膽小,他害羞地站在隊伍里不肯出去。這時候,大雁媽媽來到他身邊,小聲地安慰道: “小六,加油!你一定能行的!”
媽媽的鼓勵給了小六足夠的勇氣。他來到一個高處,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展翅飛上了天空。
“啪啪……”大雁媽媽和哥哥們開心地鼓起掌來,興奮地叫道: “小六,好樣兒的!”
突然,一股氣流影響了小三,他一個側(cè)身,差點兒就掉下來了。
安全著陸后,大雁媽媽和兄弟們都夸獎起小六來。小三沒有飛好,心里很不服氣,他氣呼呼地吼道: “小六雖然這次幸運,但是下次他飛上天空的時候,一定會掉下來的!”
小六聽到哥哥這樣說,嚇得鉆進了媽媽的翅膀下面。
從那以后,每到了訓練的時候,小六都不肯飛上天空,他老是想起哥哥說的那句話:“下次他飛上天空的時候,一定會掉下來的!”從高高的空中墜下來是什么感覺呢?一定可怕棲極了!說不準還會折斷翅膀,摔斷腿呢……小六越想越害怕。
這一天,大雁正帶著孩子們散步,一群大雁從空中飛過。他們的飛行技術(shù)很精湛,還會變換位置,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字。:孩子們都看得出了神,流露出無比羨慕的神情。
“這就是我給你們提到過的,大雁家族的‘空中書法’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團結(jié)合作。只有大家齊心協(xié)力,才能完成哦。你們明白了嗎?”
孩子們點點頭,滿懷信心的說:”明白了,媽媽。我們一定會完成的!”
以后,每天早晨天剛亮,孩子們就跟著大雁媽媽來到沼澤地邊,開始訓練了。小六雖然認真地背誦了媽媽教的口訣,可還是拒絕飛上天去: “如果飛上天空,一定會掉下來的!”
小三知道弟弟是被自己的話嚇著了。感到很慚愧。他牽著小六的`手,安慰道:“沒有關(guān)系,如果你掉下來,還有我們呀,我們會保護你的!”
其他幾位哥哥也都說:“是啊,我們都會保護你的!勇敢飛吧!”
在大雁媽媽的口哨聲中,孩子們騰空而起,飛上天空。在整齊的節(jié)拍中,他們乘著氣流,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
大雁媽媽一家,終于緊密地團結(jié)在一起,變換出各種隊形,成為了合格的“空中書法家”。
團結(jié)合作和自信心是練本領(lǐng)的關(guān)鍵。
書法家的故事14
一、入木三分
過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總要將自家的店號起個吉利的名字,例如什么“廣源記”啦,“茂源記”啦,“康泰記”啦,等等,名目繁多。單說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錯,擴大了門面,增添了貨物,招牌也想換個新的。可別小看這招牌,它對生意的好壞還挺有影響吶。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湊巧,有人給找來了一塊曾經(jīng)用來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寫滿了祭祝的文字。開始,人們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筆字洗去,好寫新的內(nèi)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筆字不僅沒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層,筆跡依稀可見;木板刨了兩層,筆跡還能看見。人們驚訝了:這是誰寫的字,這樣深刻有力,一位懂得書法的老先生來了一看,立即驚嘆得叫起來。看著他一個勁地拍案叫絕的樣子,在場的人都很奇怪,紛紛圍攏來看。老先生說:“這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筆跡啊!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二、“戒珠”
王羲之的書法怎么這樣深刻有力呢?這與他平常堅持不懈的鍛煉有關(guān)。有一個“戒珠”的故事可以從側(cè)面說明這一點。
據(jù)說王羲之有一顆心愛的明珠。這顆明珠不光是好玩,用來觀賞的,王羲之還經(jīng)常雙手摩挲它,用來增強書寫的腕力。有一天,明珠忽然不見了,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惱,是誰偷去了呢?經(jīng)常在他身邊的,除了一個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沒有別的外人了因此,他對這位和尚冷淡起來。這位和尚發(fā)現(xiàn)主人對他有懷疑,就以“坐化”為名,不吃東西,餓死了。后來,家人在宰殺白鵝時,發(fā)現(xiàn)明珠在大白鵝的肚子里。原來,是大白鵝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錯怪了和尚,后悔不已,十分悲痛。為了紀念這位清白的和尚,他將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為教訓,對朋友應(yīng)以赤誠相待,不能輕易懷疑人家,使人家蒙受不白之冤。作為一個書法家,王羲之不僅自己注意鍛煉腕力,增強書寫時的筆力,也嚴格要求后人。他的兒子王獻之,很小就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書法。有一次為了檢查獻之的筆力,王羲之悄悄地站在背后,趁獻之集中精力寫字時,他猛地用手指夾住兒子手中的毛筆往上拉,誰知獻之握筆很緊,毛筆沒有被奪下來。王羲之對此很滿意,他高興地說;“這孩子將來能成為書法家!辈攬鰧懥艘环仲浗o獻之。這件事說明,書法家的筆力是下苦功夫練出來的。
三、偶創(chuàng)飛白
漢朝的蔡邕不但是個文學家,還是一名著名的書法家!帮w白書”就是他獨創(chuàng)的。什么叫“飛白書”呢?你們聽完這個故事就知道了。
蔡邕不是一個閉門讀書、寫字的人,他經(jīng)常出門旅行,為的是捕捉靈感,豐富閱歷。這一天,他把寫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書的鴻都門去。那兒的人架子挺大,誰來了都得在門外等上一陣。蔡邕等待接見的時候,有幾個工匠正用掃帚蘸這石灰水在刷墻。他就站在一邊看了起來。
一開始,他不過是為了消磨一下時光。可看著看著,他就看出點“門道兒”來了。只見工匠一掃帚下去,墻上出現(xiàn)了一道白印。由于掃帚苗比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墻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掃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墻皮來。采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寫字用筆蘸足了墨汁,一筆下去,筆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墻一樣,讓黑筆道里露出些帛或紙來,那不是更加生動自然嗎?想到這兒,他一下來了情緒。交上文章,馬上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里,顧不上休息,準備好筆墨紙硯。想著工匠刷墻時的情景,提筆就寫。誰知想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一開始不是露不出紙來,就是露出來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點兒也不氣餒,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他終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筆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寫出了黑色中隱隱露白的筆道,使字變得飄逸飛動,別有風味。
蔡邕獨創(chuàng)的這種寫法,很快就推廣開來,并成為“飛白書”.直到今天,還被書法家們所應(yīng)用。
四、宋代四大書法家
宋代有四大書法家最為有名,即蘇、黃、米、蔡四家。蘇是蘇軾,即蘇東坡;黃是黃庭堅;米是米芾;這都無可非議?伞安獭蹦?有人說是蔡京,也有人說是蔡襄,到底是誰呢?其說不一。
最通常的說法是,本來這個蔡是蔡京,人們雖然承認他的書法造詣,可特別憎惡他的人品,所以人們不愿意承認他的書法家地位。在宋哲宗元佑年間,他為了排除異己,把司馬光等人稱作“奸黨”,并親自寫碑文,寫上他們的“罪狀”,刻成碑立在全國。當時有許多石匠拒絕刻這個碑,結(jié)果都被坎頭處死。等到蔡京一死,人們馬上把那座“元佑黨人碑”砸個粉碎。人們還把他和當時把持朝政的高俅、童貫、楊戩,并稱為“四大奸臣”.
蔡京人品極壞,人們怎能容忍他在“四大書法家”的行列之中?所以就把他開除了?伞疤K黃米蔡”又說順口了,就讓蔡襄取而代之蔡襄善于學習先人精華,又特別刻苦努力,書法很有特色。所以人們認為他應(yīng)該排在“四家”之首,不應(yīng)該受蔡京的連累排在最后。
蔡襄不僅書法造詣很高,而且人品極好。他在朝為官時,敢于直言,連一些權(quán)臣都怕他三分。他在福建泉州做官時,修建了后來非常著名的洛陽橋,又修建了七里的林蔭大道,為當?shù)厝嗣袼鶜g迎。
由此看來,人品比書品更重要,如果一個人只會寫好字,不會做好事,人民一定要垂棄他,即使在書壇上也不會給他留下一個小小的地位。
五、智永和尚的“退筆!
隋唐時代的著名書法家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孫。據(jù)說他曾住在永欣寺樓上,刻苦學書三十年。他身邊備有一個大竹簍,將寫禿的筆扔進竹簍里,整整裝滿了五簍,后來將禿筆取來埋在一起,稱為“退筆!.經(jīng)他親手臨寫的《千字文》有八百多本,分別散在江南各寺廟里!爸灰Ψ蛏,鐵杵磨成繡花針”,智永終于成為當時著名的書法家,每天來求他寫字的人絡(luò)繹不絕,把他家的門限都踏穿了,于是用鐵皮包上,被人稱為“鐵門限”古人說:“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不正是智永和尚的寫照嗎?
六、紅葉作書,鄭虔三絕
鄭虔是唐玄宗時代的著名學者,書法家,學問很淵博。他青年時代就愛好寫字繪畫,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貧寒,窮得連紙張也買不起,用什么來練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廟里存放有幾間屋。的柿葉,他便搬到寺廟里住下,每天取紅色的柿葉當紙,刻苦學書。時間一長,把幾間屋的柿葉都寫完了。功夫不負有心人,鄭虔終于艱難而玉成,他的書法、繪畫和詩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見了贊嘆不已,稱之為“鄭虔三絕”.
前人說:“梅花香自苦寒來”,從鄭虔學書的故事中,不是給我們很大的啟發(fā)嗎?
書法家的故事15
鼎鼎有名的王羲之書法家被后人所稱贊楷模!興趣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小時候博覽群書,長大以后就能成為一名好的作家。
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的大書法家。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華出眾,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薦他做官。他做過刺史,當過右軍將軍(人們也稱他王右軍)。
王羲之從小喜愛寫字。據(jù)說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指比劃著練字,日子一久,連衣服都劃破了。有一次吃午飯,書童送來了王羲之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幾次催他快吃,他仍然連頭也不抬,像沒聽見一樣,專心致志地看帖、寫字。飯都涼了,書童沒有辦法,只好去請王羲之的母親來勸他吃飯。
母親來到書房,只見羲之手里正拿著一塊沾了墨汁的饃饃往嘴里送呢,弄得滿嘴烏黑。原來羲之在吃饃饃的時候,眼睛仍然看著字,腦子里也在想這個字怎么寫才好,結(jié)果錯把墨汁當蒜泥吃了。母親看到這情景,憋不住放聲笑了起來。
王羲之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聽到母親的笑聲他還說:“今天的蒜泥可真香。 蓖豸酥畧猿謹(shù)十年如一日,勤學苦練,臨帖不輟,練就了很扎實的功夫,這為他以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鋪平了道路。王羲之的書法越來越有名。當時的人都把他寫的字當寶貝看待。
據(jù)說有一次,王羲之到一個村子去。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賣。那種竹扇很簡陋,沒有什 么裝飾,引不起過路人的興趣,看樣子賣不出去了 ,老婆婆十分著急。王羲之看到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說:“你這竹扇上沒畫沒字,當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怎么樣?”
老婆婆不認識王羲之,見他這樣熱心,也就把竹扇交給他寫了。王羲之提起筆來,在每把扇面上龍飛鳳舞地寫了五個字,就還給老婆婆。老婆婆不識字,覺得他寫得很潦草,很不高興。
王羲之安慰她說:“別急。你告訴買扇的人,說上面是王右軍寫的字”王羲之一離開,老婆婆就照他的話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軍的書法,都搶著買。一籮竹扇馬上就賣完了。
許多藝術(shù)家都有各自的愛好,有的愛種花,有的愛養(yǎng)鳥。但是王羲之卻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鵝,他都有興趣去看,或者把它買回來玩賞。
山陰地方有一個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給他寫一卷《道德經(jīng)》?墒撬劳豸酥遣豢陷p易替人抄寫經(jīng)書的`。后來,他打聽到王羲之喜歡白鵝,就特地養(yǎng)了一批品種好的鵝。
王羲之聽說道士家有好鵝,真的跑去看了。當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見到河里有一群鵝在水面上悠閑地浮游著,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襯著高高的紅頂,實在逗人喜愛。
王羲之在河邊看著看看,簡直舍不得離開,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這群鵝賣給他。那道士笑著說:“既然王公這樣喜愛,就用不到破費,我把這群鵝全部送您好了。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就是請您替我寫一卷經(jīng)!蓖豸酥敛华q豫地給道士抄寫了一卷經(jīng),那群鵝就被王羲之帶回去了。
王羲之的故事告訴我們:小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夢想,王羲之偶像為了夢想而努力奮斗,對夢想的不顧一切,對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時代的轉(zhuǎn)變年輕人沒幾個寫字好看的,想要寫得一手好字必須從小抓起,教育從小開始養(yǎng)成,王羲之吃墨勤奮修煉書法的精神值得我們?nèi)W習,但是不代表吃墨就可以,去告訴你們身邊的朋友們吧。
【書法家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書法家的故事07-27
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12-01
書法家的故事【通用】07-27
書法家的故事[熱]07-27
書法家的故事(合集)07-27
書法家趙孟?的故事09-25
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精選)06-26
[推薦]書法家的故事07-27
書法家的故事(優(yōu)秀)07-27
(優(yōu))書法家的故事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