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法家的故事 推薦度:
- 書法家的故事 推薦度:
- 書法家的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書法家的故事實用【15篇】
書法家的故事1
1 偶創(chuàng)飛白 (東漢)
漢朝的蔡邕不但是個文學家,還是一名著名的書法家!帮w白書”就是他獨創(chuàng)的。什么叫“飛白書”呢?你們聽完這個故事就知道了。
蔡邕不是一個閉門讀書、寫字的人,他經(jīng)常出門旅行,為的是捕捉靈感,豐富閱歷。這一天,他把寫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書的鴻都門去。那兒的人架子挺大,誰來了都得在門外等上一陣。蔡邕等待接見的時候,有幾個工匠正用掃帚蘸這石灰水在刷墻。他就站在一邊看了起來。
一開始,他不過是為了消磨一下時光。可看著看著,他就看出點“門道兒”來了。只見工匠一掃帚下去,墻上出現(xiàn)了一道白印。由于掃帚苗比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墻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掃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墻皮來。蔡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寫字用筆蘸足了墨汁,一筆下去,筆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墻一樣,讓黑筆道里露出些帛或紙來,那不是更加生動自然嗎?想到這兒,他一下來了情緒。交上文章,馬上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里,顧不上休息,準備好筆墨紙硯。想著工匠刷墻時的情景,提筆就寫。誰知想起來容易,做起來就難了。一開始不是露不出紙來,就是露出來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點兒也不氣餒,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他終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筆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寫出了黑色中隱隱露白的筆道,使字變得飄逸飛動,別有風味。
蔡邕獨創(chuàng)的這種寫法,很快就推廣開來,并成為“飛白書”。直到今天,還被書法家們所應用。
2 羲之換鵝 (晉)
王羲之從小喜愛寫字。據(jù)說他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指比劃著練字,日子一久,連衣服都劃破了。經(jīng)過勤學苦練,王羲之的書法就達到很高的水平。因為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華出眾,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推薦他做官。他做過刺史,也當過右軍將軍(人們也稱他王右軍)。后來又在會稽郡做官。他不愛住在繁華的京城,見到會稽的風景秀麗,非常喜愛,一有空,就和他的朋友們一起游覽山水。有一次,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在會稽郡山陰的蘭亭舉行宴會。大家一面喝酒,一面寫詩。最后由王羲之當場揮筆,寫了一篇文章紀念這次宴會,這就是有名的《蘭亭集序》。那幅由王羲之親筆書寫的《蘭亭集序》,歷來被認為是我國書法藝術(shù)的珍品,可惜它的真跡已經(jīng)失傳了。
王羲之的書法越來越有名。當時的人都把他寫的字當寶貝看待。據(jù)說有一次,他到他門生家里去,門生很熱情地接待他。他坐在一個新的幾案旁,看到幾案的面又光滑又干凈,引起了他寫字的興趣,叫門生拿筆墨來。那個門生高興得不得了,馬上把筆墨拿來給王羲之。王羲之在幾案上寫了幾行字,留作紀念,就回去了。
過了幾天,那個門生有事出門去了。他的父親進書房收拾,一看新幾案給墨跡弄臟了,就用刀把字刮掉。等門生回來,幾案上的字跡已經(jīng)不見了。門生為這件事懊惱了好幾天。
又有一次,王羲之到一個村子去。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賣。那種竹扇很簡陋,沒有什么裝飾,引不起過路人的興趣,看樣子賣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著急。王羲之看到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說:“你這竹扇上沒畫沒字,當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怎么樣?”老婆婆不認識王羲之,見他這樣熱心,也就把竹扇交給他寫了。
王羲之提起筆來,在每把扇面上龍飛鳳舞地寫了五個字,就還給老婆婆。老婆婆不識字,覺得他寫得很潦草,很不高興。王羲之安慰她說:“別急。你只告訴買扇的人,說上面是王右軍寫的字。”王羲之一離開,老婆婆就照他的話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軍的書法,都搶著買。一籮竹扇馬上就賣完了。
許多藝術(shù)家都有各自的愛好,有的愛種花,有的愛養(yǎng)鳥。但是王羲之卻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鵝,他都有興趣去看,或者把它買回來玩賞。山陰地方有一個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給他寫一卷《道德經(jīng)》?墒撬劳豸酥遣豢陷p易替人抄寫經(jīng)書的。后來,他打聽到王羲之喜歡白鵝,就特地養(yǎng)了一批品種好的鵝。王羲之聽說道士家有好鵝,真的跑去看了。當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見到河里有一群鵝在水面上悠閑地浮游著,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襯著高高的紅頂,實在逗人喜愛。王羲之在河邊看著看看,簡直舍不得離開,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這群鵝賣給他。那道士笑著說:“既然王公這樣喜愛,就用不到破費,我把這群鵝全部送您好了。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就是請您替我寫一卷經(jīng)!蓖豸酥敛华q豫地給道士抄寫了一卷經(jīng),那群鵝就被王羲之帶回去了。
3 王羲之與天鵝餃子
王羲之從小就喜愛練字,他7歲時跟書法家衛(wèi)夫人習字。他集中心力刻苦勤練,日有長進,不到三年已經(jīng)是筆力沉勁,頓挫生姿。在瑯琊太守舉辦的書法賽會上,一舉奪魁,震驚了方圓百里的書法名家。一時間,贊聲不斷,賀客盈門。剛滿10歲的王羲之,在這種情況下,也不禁飄飄然地驕傲起來了。
一天,王羲之路過一個小巷,見一家飯店門口人聲喧沸,熱鬧非常。尤其是店門上那副對聯(lián)分外惹人注目。上面寫著: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樣俊,無人不愛。橫匾上寫著“天鵝餃子”。但是字卻寫得無生氣,缺功夫,呆呆板板。
王羲之看罷,小嘴一撇,心中暗想:這缺少功夫的`字兒,也只有配在這陋巷小店門口獻丑罷了!但他又一琢磨:味道美,有口皆碑,模樣俊,無人不愛。餃子有什么出奇?這是誰開的餃子店?竟敢如此狂傲!
王羲之走進店內(nèi)一瞧,見店內(nèi)有四口開水大鐵鍋,并排設(shè)在一道屏風下邊。包好的餃子,好似一只只白色飛鳥,一個接一個地飛過屏風,不偏不倚,降落在各個滾沸的鍋內(nèi)。餃子店內(nèi)的伙計,則忙前忙后地招呼著食客,每個伙計管一口鍋,各自報著數(shù):一號鍋半斤,好,再來1斤!薄岸栧伣锇!薄叭栧9兩……!
王羲之好奇,順手掏出幾個銅錢,要了半斤餃子,然后坐下。餃子不一會兒端上了桌。他仔細觀看,這里的餃子果然與眾不同,一個個玲瓏精巧,好像浮水嬉戲的白天鵝,曲項向天歌,真是巧奪天工。他用筷子夾起一個餃子,送到嘴邊輕輕咬了一口。呀,頓時鮮香盈盈,味美絕倫,不知不覺間,把那一盤餃子全吞到了肚里,真是飽餐之后,回味深長。
王羲之不由自言自語:“這天鵝餃子,果然名不虛傳!毙闹邪迪耄褐皇情T口那副對聯(lián)的拙筆劣跡,實難和這餃子相配。我王羲之何不乘此機會,為飯店另寫一副對聯(lián),也好不辜負食此美味。想到此,他便問伙計:“請問店主人在哪里?”店伙計用手指了指屏風說:“回相公,店主人就在屏風后。”
王羲之繞過屏風,見一白發(fā)老嫗端坐在案板前,一個人一邊搟面皮,一邊包餃子。填好餡,飛快捏上幾下,轉(zhuǎn)瞬成了一只白天鵝,動作嫻熟。更令他驚奇的是,餃子包好之后,白發(fā)老嫗隨手將餃子向屏風那邊甩去。天鵝餃子便一個接一個越屏而過,降落在鍋內(nèi)。每兩5只,按伙計報的數(shù),每口鍋下多少,斤兩分毫不差。
白發(fā)老嫗的高超絕藝,使王羲之驚嘆不已。忙走上前施禮問道:“老人家,像你這樣的功夫,多長時間才能練成?”白發(fā)老嫗答道:“不瞞你說,熟練需40年,深練需一生。”
一聽這話,王羲之不由沉默深思,仔細品嘗這番話的滋味。然后又問:“您的手藝這樣高超,為什么門口對子不請人寫得好一點呢?它和這天鵝餃子很不般配!”
王羲之不問還好,一問倒使白發(fā)老嫗生起氣來,只見她氣鼓鼓地說:“相公有所不知,并非老身不愿請,只是不好請啊!就拿那個剛露了點臉兒的王羲之來說吧,都讓人捧上天了!說句實話,他寫字所下的那點功夫,真不如我扔餃子的功夫深呢。你可別學他,常言說得好:學海無涯苦作舟,勤奮當槳爭上游。一次劃前就驕傲,終久要落人后頭!
白發(fā)老嫗一席話,說得王羲之面紅過耳,羞愧難當。他恭恭敬敬地給老嫗寫了一副對聯(lián)。從此以后,這家天鵝餃子店,就掛上了王羲之寫的對聯(lián),生意越發(fā)興隆了。此事也改變了王羲之的一生,使他終生與鵝結(jié)緣。更虛心刻苦地練字,博采眾長,精研體勢,推陳出新,創(chuàng)出字勢雄強而多變化、妍美的新體,名揚天下。成為中國歷史上的書法名家.
4 潛心苦學墨當飯
王羲之大約五六歲的時候,就拜衛(wèi)夫人為老師學習書法。他的書法進步很快,7歲的時候,便以寫字而在當?shù)匦∮忻麣饬,很得前輩的喜愛和夸獎?/p>
王羲之在11歲的時候,就讀了大人才能讀懂的《筆說》。他按照《筆說》中所講的方法,天天起早摸黑地寫呀,練呀,簡直都入了迷。過了一段時間,看看自己寫的字,與以前寫的比較,果然有些變化。一天他的老師衛(wèi)夫人看了后吃了一驚,對人說:“這孩子一定是看到書法秘訣了,我發(fā)現(xiàn)他近來的字,已達到成年人的水平了,照這樣發(fā)展下去,這孩子將來在書法方面的成就一定會淹沒我的名聲的!
王羲之并沒有因老師稱贊而沾沾自喜,驕傲自滿,他臨帖更用心、更刻苦了,甚至達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吃午飯,書童送來了他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幾次催他快吃,他仍然連頭也不抬,像沒聽見一樣,專心致志地看帖、寫字。飯都涼了,書童沒有辦法,只好去請王羲之的母親來勸他吃飯。母親來到書房,只見羲之手里正拿著一塊沾了墨汁的饃饃往嘴里送呢,弄得滿嘴烏黑。原來羲之在吃饃饃的時候,眼睛仍然看著字,腦子里也在想這個字怎么寫才好,結(jié)果錯把墨汁當蒜泥吃了。母親看到這情景,憋不住放聲笑了起來。王羲之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聽到母親的笑聲他還說:“今天的蒜泥可真香啊!”
王羲之堅持數(shù)十年如一日,勤學苦練,臨帖不輟,練就了很扎實的功夫,這為他以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鋪平了道路。
5 夜貼對聯(lián)
有一年新年,王羲之連貼了三次對聯(lián)都被喜愛他的字的人偷著揭走了。臨除夕,不得不又寫了一幅。他怕再被人揭去,就上下剪開,各先貼上一半。上聯(lián)是“福無雙至”,下聯(lián)是“禍不單行”。這樣,果然奏效,人們見他寫的不是吉慶紅火的內(nèi)容,也就不再揭了。到了新年黎明之際,王羲之又各貼了下一半,對聯(lián)就成了:“福無雙至今日至,禍不單行昨夜行。”路人聞之,皆擊掌嘆絕.
6 入木三分
過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總要將自家的店號起個吉利的名字,例如什么“廣源記”啦,“茂源記”啦,“康泰記”啦,等等,名目繁多。單說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錯,擴大了門面,增添了貨物,招牌也想換個新的?蓜e小看這招牌,它對生意的好壞還挺有影響吶。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湊巧,有人給找來了一塊曾經(jīng)用來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寫滿了祭祝的文字。開始,人們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筆字洗去,好寫新的內(nèi)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筆字不僅沒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層,筆跡依稀可見;木板刨了兩層,筆跡還能看見。人們驚訝了:這是誰寫的字,這樣深刻有力,一位懂得書法的老先生來了一看,立即驚嘆得叫起來。看著他一個勁地拍案叫絕的樣子,在場的人都很奇怪,紛紛圍攏來看。老先生說:“這是大書法家王羲之的筆跡啊!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王羲之的書法怎么這樣深刻有力呢?這與他平常堅持不懈的鍛煉有關(guān)。有一個“戒珠”的故事可以從側(cè)面說明這一點。
據(jù)說王羲之有一顆心愛的明珠。這顆明珠不光是好玩,用來觀賞的,王羲之還經(jīng)常雙手摩挲它,用來增強書寫的腕力。有一天,明珠忽然不見了,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惱,是誰偷去了呢?經(jīng)常在他身邊的,除了一個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沒有別的外人了……因此,他對這位和尚冷淡起來。這位和尚發(fā)現(xiàn)主人對他有懷疑,就以“坐化”為名,不吃東西,餓死了。后來,家人在宰殺白鵝時,發(fā)現(xiàn)明珠在大白鵝的肚子里。原來,是大白鵝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錯怪了和尚,后悔不已,十分悲痛。為了紀念這位清白的和尚,他將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為教訓,對朋友應以赤誠相待,不能輕易懷疑人家,使人家蒙受不白之冤。作為一個書法家,王羲之不僅自己注意鍛煉腕力,增強書寫時的筆力,也嚴格要求后人。他的兒子王獻之,很小就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書法。有一次為了檢查獻之的筆力,王羲之悄悄地站在背后,趁獻之集中精力寫字時,他猛地用手指夾住兒子手中的毛筆往上拉,誰知獻之握筆很緊,毛筆沒有被奪下來。王羲之對此很滿意,他高興地說;“這孩子將來能成為書法家!辈攬鰧懥艘环仲浗o獻之。這件事說明,書法家的筆力是下苦功夫練出來的。
7 筆冢 (唐)
智永禪師為隋、唐間人,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孫,因非常用功練習書法,用壞的毛筆都棄置在大竹簍里,經(jīng)年累月之生,積了五大簍,于是他自己作了銘文,并埋葬了這些筆頭,稱為筆冢,可見得他愛書惜物的襟懷。
8 鐵門限
智永禪師擅長楷書、草書,能傅王羲之的風范。他雖然在永興寺修行,但是書法的名氣卻愈來愈響亮。很多人都透過各種關(guān)系來索求他的書法作品,人來人往絡(luò)繹不絕,門檻都被踩壞了,他只好將門檻用鐵皮包起來,人們就笑稱為“鐵門限”。
9 歐陽通學書買父字 (唐)
歐陽通是歐陽詢的兒子。他很小的時候,歐陽詢就去世了。歐陽通懂事后,母親開始教他臨習父親的字。歐陽通人小,練字時間一長,就想出去玩,字也寫得馬馬虎虎。母親就對他說“孩子,你父親寫的字可好了,還有許多人用很高的價錢來買他的字。你要像你父親那樣,寫出一手好字來。”歐陽通聽了說:“我也能像父親那樣寫出好字,只是不知道被人家買出的父親的字是怎樣的!币院螅徒(jīng)常把母親給的零花花積起來,將父親以前賣給人家的字,再買回來。人家不肯賣時,他就出高價。在知道父親的字確實很好后,他練字就不再偷懶了。經(jīng)過幾年的刻苦學習,歐陽通的字能寫得和他父親一樣好,來買他寫的字的人也
10 乞米帖 (唐)
顏真卿為唐代三朝舊臣,忠正剛正,名重海內(nèi)。但是因廉潔自持,絕不貪枉茍取,因此衣食也常不能自給。他曾寫一封乞米的信給當時的李太保,表明他拙于生產(chǎn),家里食指浩繁,全家喝粥度日已經(jīng)數(shù)月了,現(xiàn)在又沒米了,感到十分擾心,希望看在以往的交情上,請求救濟一些米給他。那種情況實在令人同情。顏真卿的書法成就一直為后代尊崇,多少都受到了他的人格感召之故。
11 柳公權(quán)發(fā)奮練字 (唐)
有一天,柳公權(quán)和幾個小伙伴舉行“書會”。這時,一個賣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寫的幾個字“會寫飛鳳家,敢在人前夸”,覺得這孩子太驕傲了,便皺(zhou)皺眉頭,說:“這字寫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樣,軟塌(ta)塌的,沒筋沒骨,還值得在人前夸嗎?”小公權(quán)一聽,很不高興地說:“有本事,你寫幾個字讓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說:“不敢,不敢,我是一個粗人,寫不好字?墒,人家有人用腳都寫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華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權(quán)起了個五更(geng),獨自去了華京城。一進華京城,他就看見一棵大槐樹下圍了許多人。他擠進人群,只見一個沒胡雙臂的黑瘦老頭赤著雙腳,坐在地上,左腳壓紙,右腳夾筆,正在揮灑自如地寫對聯(lián),筆下的字跡似群馬奔騰、龍飛鳳舞,博得圍觀的人們陣陣喝(he)彩。
小公權(quán)“撲通”一聲跪在老人面前,說:“我愿意拜您為師,請您告訴我寫字的秘訣……”老人慌忙用腳拉起小公權(quán)說:“我是個孤苦的人,生來沒手,只得靠腳巧混生活,怎么能為人師表呢?”小公權(quán)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鋪(pu)了一張紙,用右腳寫了幾個字:“寫盡八缸水,硯(yan)染澇(lao)池黑;博(bo)取百家長(chang),始得龍鳳飛!
柳公權(quán)把老人的話牢記在心,從此發(fā)奮練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繭(jian)子,衣肘(zhou)補了一層又一層。經(jīng)過苦練,柳公權(quán)終于成為我國著名書法家。
12 人品和書品 (宋)
宋代有四大書法家最為有名,即蘇、黃、米、蔡四家。蘇是蘇軾,即蘇東坡;黃是黃庭堅;米是米芾;這都無可非議?伞安獭蹦?有人說是蔡京,也有人說是蔡襄,到底是誰呢?其說不一。
最通常的說法是,本來這個蔡是蔡京,人們雖然承認他的書法造詣,可特別憎惡他的人品,所以人們不愿意承認他的書法家地位。在宋哲宗元佑年間,他為了排除異己,把司馬光等人稱作“奸黨”,并親自寫碑文,寫上他們的“罪狀”,刻成碑立在全國。當時有許多石匠拒絕刻這個碑,結(jié)果都被坎頭處死。等到蔡京一死,人們馬上把那座“元佑黨人碑”砸個粉碎。人們還把他和當時把持朝政的高俅、童貫、楊戩,并稱為“四大奸臣”。
蔡京人品極壞,人們怎能容忍他在“四大書法家”的行列之中?所以就把他開除了?伞疤K黃米蔡”又說順口了,就讓蔡襄取而代之。
蔡襄善于學習先人精華,又特別刻苦努力,書法很有特色。所以人們認為他應該排在“四家”之首,不應該受蔡京的連累排在最后。
蔡襄不僅書法造詣很高,而且人品極好。他在朝為官時,敢于直言,連一些權(quán)臣都怕他三分。他在福建泉州做官時,修建了后來非常著名的洛陽橋,又修建了七里的林蔭大道,為當?shù)厝嗣袼鶜g迎。
由此看來,人品比書品更重要,如果一個人只會寫好字,不會做好事,人民一定要唾棄他,即使在書壇上也不會給他留下一個小小的地位。
13 鄭板橋?qū)W書法 (清)
朝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自幼酷愛書法,古代著名書法家各種書體他都臨摹,經(jīng)過一番苦練,終于和前人寫得幾乎一模一樣,能夠亂真了。但是大家對他的字并不怎么欣賞,他自己也很著急,比以前學得更加勤奮,練得更加刻苦了。
一個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涼,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寫起字來,寫著寫著,就寫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氣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說:“你有你的體(身體),我有我的體,為什么不寫自己的體,寫別人的體?”晚上睡覺時,鄭板橋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體,寫字也各有各的字體,本來就不一樣嘛!我為什么老是學著別人的字體,而不走自己的路,寫自己的體呢?即使學得和別人一樣,也不過是別人的字體,沒有創(chuàng)新,沒有自己的風格,又有什么意思?從此,他取各家之長,融會貫通,以隸書與篆、草、行、楷相雜,用作畫的方法寫字,終于形成了雅俗共賞、受人喜愛的“六分半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亂石鋪街體”,成了清代享有盛譽的著名書畫家。
書法家的故事2
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子,官至黃門侍郎。性愛竹,嘗曰:“何可一日無此君邪!”。《晉書·王徽之傳》里記載著一則他“雪夜訪戴”故事,歷來為文人所稱道。
王徽之在山陰縣住的時候,一天晚上突降大雪。他看到皚皚白雪心生感慨,馬上叫下人斟了酒來,一個人在屋里躑躅彷徨,吟誦左思的《招隱詩》。忽然,王徽之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戴逵。戴逵(?~396年):字安道,東晉學者,著《釋疑論》反對佛家因果報應說,擅雕塑、書、畫、鼓琴。屢征不仕,《晉書》卷94有傳。戴逵當時在剡縣,離王徽之這里還有很遠的'距離。王徽之根本就不管這些,他命令下人備船,深夜冒雪向剡縣前進。
經(jīng)過一個晚上的水陸跋涉,第二天早晨來到剡縣。到了戴逵家門前,王徽之突然停住了,他告訴下人,不和戴逵見面了,原道返回。下人很是不解,就問他原故。王徽之說:“我本來是乘興而來,興盡而返,見不見戴逵根本就無所謂!
王徽之的行徑,任性隨意,曠達通脫,顯示出魏晉時期,名士們?nèi)涡赃m情的生活態(tài)度。不失清高和風雅,因而“雪夜清興”之事歷來很為后人稱道。
書法家的故事3
【張芝練字不擇紙筆】
張芝臨池水盡黑張芝(?—約192),字伯英,號有道,東漢敦煌灑泉(今甘肅。┤。他是一位在書學上具有高深造詣和杰出貢獻的名書家;同時也以品德高尚、為人正直而知名當世。張自幼通經(jīng)史,勤學書法,東漢政府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沒有出仕。
張芝練字不擇紙筆,他有時拿著抹布蘸水在石上寫,有時執(zhí)筷子在桌上劃,甚至家里準備縫制衣服的布帛,也都是他先用顏色書寫后再染了使用。但是他對書寫的姿勢卻十分講究,常常是對著銅鏡揮毫,這樣自己的正面和反面皆能通過鏡面上暗淡的反光看得一清二楚。
為了便于練字,張芝在自己的家門前掘了一個方圓數(shù)丈的洗硯池。一天的功課做完了,他就上池塘邊將硯臺和毛筆上的`余墨洗滌干凈,以延長它們的使用壽命。他洗呀,洗呀,日子一久,整個池塘里的清水也被染黑了。后來,人們把練字稱做“臨池”,就是從張芝的這個學書故事中演變而來的。張芝擅長隸、行草和飛白書,學崔子玉和杜操之法,晚年脫去舊習,省改章草的點畫波磔,字字區(qū)分,創(chuàng)為氣脈通暢、隔行不斷的“一筆書”, “今草”。被三國韋誕稱之為“草圣”。東晉王羲之對漢魏書跡,首推鐘(繇)、張(芝)兩家,認為其余不足觀;而王氏父子(羲之和獻之)的草書,亦頗受其影響。張芝的弟弟張文舒,書名僅次于兄,有“亞圣”之稱。
書法家的故事4
東床快婿
郗山與微山島隔水相望,山上有一座好大的墳墓,墓前有一統(tǒng)石碑,上書:“東晉太尉郗鑒之墓”,系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手筆。
郗鑒是金鄉(xiāng)縣人,少年時家中貧寒,連飯也吃不上,可為人聰慧好學,加上他賢達的人品德性,以儒雅著名鄉(xiāng)里。大家伙都想讓他成才成名,就自愿獻糧獻錢資助他,于是他便刻苦地習文練武,奮進不息,不久就文武全才了。到了東晉元帝司馬睿當皇上時,郗鑒被詔為龍驤將軍兼兗州刺史。后來司馬紹登基又升他為東騎大將軍,督都徐、兗、青三州軍事。咸和年間,郗鑒奉旨平叛叛黨,立了大功,又加封他為太尉。在朝廷里除了文官丞相王導,就數(shù)他這武官太尉了。
郗鑒有個女兒,年長二八,生得人有人才,貌有貌相,郗鑒愛如掌上明珠。女兒尚未婚配,要為女擇婿,這么一個寶貝疙瘩,可得要找個門當戶對的人家。郗鑒覺得丞相王導與自己情誼深厚,又同朝為官,聽說他家子弟甚多,個個都才貌俱佳。一天早朝后,郗鑒就把自己擇婿的想法告訴了王丞相。王丞相說:“那好啊,我家里子弟很多,就由您到家里任意挑選吧,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誰,我都同意!臂b就命心腹管家,帶上重禮到了王丞相家。王府子弟聽說郗太尉派人覓婿,都仔細打扮一番出來相見。尋來覓去,一數(shù)少了一人。王府管家便領(lǐng)著郗府管家來到東跨院的書房里,就見靠東墻的床上一個袒腹仰臥的'青年人,對太尉覓婿一事,無動于衷。郗府管家回到府中,對郗太尉說:“王府的年輕公子二十余人,聽說郗府覓婿,都爭先恐后,唯有東床上有位公子,袒腹躺著若無其事!臂b說:“我要選的就是這樣的人,走,快領(lǐng)我去看!”郗鑒來到王府,見此人既豁達又文雅,才貌雙全,當場下了聘禮,擇為快婿。“東床快婿”一說就是這樣來的。
這“東床快婿”王羲之后來成了大名鼎鼎的書法家,被后人稱之為“書圣”。
再說郗鑒晚年病重時囑咐家人道:“吾一向崇敬仁者的微子,智者的張良和軍家之杰的目夷,離他們的墓地不遠有一風景秀麗的小山丘,地處徐(州)兗(州)之間,歷為吾供職轄區(qū),吾死后就葬于此。”王羲之還為其岳父撰寫了流傳千古的碑文。后來,這座無名的小山丘就叫做“郗山”了。
書法家的故事5
1、洗墨池
王羲之7歲練習書法,勤奮好學。17歲時他把父親秘藏的前代書法論著偷來閱讀,看熟了就練著寫,他每天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寫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寫爛了多多少少的筆頭,每天練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這就是人們今天在紹興看到的傳說中的墨池。
2、掘墓偷藝
鐘繇是東漢末年人,他對于書法學習十分的執(zhí)著熱衷,幾乎已經(jīng)到達癡狂的地步!№f誕也是當時一位書法家,鐘繇想向韋誕借閱這本“筆論”,但韋誕就是不肯,三番五次的拒絕,鐘繇氣得捶胸嘔血,幸虧曹操用五靈丹救了他一命。等到韋誕過世后,鐘繇便派人從墳墓中挖出那本書,反覆研究,最后了解用筆的奧妙。
3、侍郎行者
唐開元時,有一位名為徐安貞的人,作官時因怕事被牽累,逃隱到山里。因病聲啞不能言語。數(shù)年之后,某佛寺要選擅長書法的人,為寺廟的梁柱書寫楹聯(lián)。徐安貞不留意跨過放置在地上的梁柱,犯了大忌。廟中住持很生氣,用手杖打他的背,他趕緊用手在地上寫道:“我雖不能說話,但學過大字書法,期望能讓我試試看”。結(jié)果,姑且讓他一試之生,廟里的僧眾都心悅誠服,心甘情愿地請他全部書寫,而不計較他的過錯。
4、筆冢
智永禪師為隋、唐間人,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孫,因十分用功練習書法,用壞的毛筆都棄置在大竹簍里,經(jīng)年累月之生,積了五大簍,于是他自己作了銘文,并埋葬了這些筆頭,稱為筆冢,可見得他愛書惜物的襟懷。
5、鐵門限
智永禪師擅長楷書、草書,能傅王羲之的風范。他雖然在永興寺修行,但是書法的.名氣卻愈來愈響亮。很多人都透過各種關(guān)系來索求他的書法作品,人來人往絡(luò)繹不絕,門檻都被踩壞了,他只好將門檻用鐵皮包起來,人們就笑稱為“鐵門限”。
著名書法家的故事簡短有哪些?
著名書法家的故事簡短有王羲之染黑池塘的故事。在給朋友的一封信里,王羲之寫道張芝就著池塘的水練書法,連池水都變黑了,如果人們也下這么深的工夫去練習,未必會趕不上張芝。
從此,王羲之每天揮筆疾書,寫完字后就到家門口的水池去涮筆。久而久之,池水都染黑了,人們把這個水池稱作“墨池”。
根據(jù)記載,王羲之居住過的紹興蘭亭、江西臨川的新城山、浙江永嘉積谷山,以及江西廬山歸宗寺等處,都有他的墨池。
書法家的故事6
鄭板橋?qū)W書法
朝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自幼酷愛書法,古代著名書法家各種書體他都臨摹,經(jīng)過一番苦練,終于和前人寫得幾乎一模一樣,能夠亂真了。但是大家對他的字并不怎么欣賞,他自己也很著急,比以前學得更加勤奮,練得更加刻苦了。
一個夏天的晚上,他和妻子坐在外面乘涼,他用手指在自己的大腿上寫起字來,寫著寫著,就寫到他妻子身上去了。他妻子生氣地把他的手打了一下說:“你有你的體(身體),我有我的體,為什么不寫自己的體,寫別人的體?”晚上睡覺時,鄭板橋想到,各人有各人的身體,寫字也各有各的字體,本來就不一樣嘛!我為什么老是學著別人的.字體,而不走自己的路,寫自己的體呢?即使學得和別人一樣,也不過是別人的字體,沒有創(chuàng)新,沒有自己的風格,又有什么意思?從此,他取各家之長,融會貫通,以隸書與篆、草、行、楷相雜,用作畫的方法寫字,終于形成了雅俗共賞、受人喜愛的“六分半書”,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亂石鋪街體”,成了清代享有盛譽的著名書畫家。
書法家的故事7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唐朝名臣,書法家,西安人,祖籍山東臨沂。他的書法渾厚有勁,對后世影響頗大,過去千年到現(xiàn)在,仍受到世人厚愛,不愧為一代大家。
黃泥習字
顏真卿三歲的時候,父親就病死了,母親帶著他到外祖父家生活,外祖父是個通情達理的人,擅長書畫,母親也是一個明事理的好女人,從小就教他習字讀書,顏真卿也很用功,只是家境不寬裕,沒有錢買那么多紙筆,家里也正為這發(fā)愁。
一天,顏真卿高興對母親說,我們不用買紙筆了,我也可以練字,說著他舉著一只碗和一刷子,在空地上寫起字來,原來他用泥槳和水當墨,用刷子當筆,確實讓人佩服。正因為他的刻苦好學,長大后成為一個博學多才的人。
辭官拜師
顏真卿26歲就科舉中了進士,在朝中做了校書郎,后來去了地方做了縣尉,得知當時的書法家張旭在那,而且書法確實了得,于是便決定辭官去拜師。張旭見了說,你的字已經(jīng)很不錯了,國家正是用人之際,你怎么可以為了習字,耽誤正事呢?你只要多加練習,字就有進展,不必拜我為師。聽了張旭這么說,顏真卿回到家,可是總放不下向張旭習字的事,于是又來拜師了,張旭見兇如此決心,便收下他,悉心教導。這于是就有了顏真卿的字精神飽滿,厚重樸實,剛健雄壯的特點。人們因為喜愛,便稱之為“顏體”。
御史雨
顏真卿書法有成之后回到長安,做了監(jiān)察御史,一次來到隴右(現(xiàn)西北一帶)巡查,發(fā)現(xiàn)一個冤案,牽連眾多,當?shù)毓賳T怕事,一直沒有辦下來。說來也怪,因為這事,當?shù)貛讉月沒有下雨了,干旱嚴重,顏真卿決心徹底查清此案,為冤案平反,經(jīng)過明查暗訪,終于把案子水落石出,解救了蒙冤之人,懲治了失職官員。相傳,案子結(jié)了后,當?shù)叵铝藥讏龊艽蟮挠,人們紛紛都說這是“御史雨”。
誓師平亂
后來顏真卿去了平原當了太守,當時節(jié)度使安祿山想要謀反,顏真卿也早已料到,平時加高加固城墻,準備了許多糧草,訓練將士,做好準備。755年,安祿山果真起兵造反,馬上就要進攻平原,顏真卿招集將士,奮起抗敵,由于他身先士卒,不畏生死,將士們很受鼓舞,安祿山久攻不下,便派人勸降,顏真卿叫人把勸降這人砍了,不為所動。正因為他堅守平原,達到牽制了安祿山許多兵力,為平定安史之亂做了很大貢獻。
祭侄文稿
在平定安史之亂中,他的兄弟顏杲卿父子被安祿山殘暴殺害,還有全家三十多口遇難。顏真卿得知后悲憤不已,就連他的小侄子那么小也沒放過,慘死在屠刀之下,不由得淚流滿面。為了寄托哀思,寫了一篇祭文,越寫越快,越寫越傷感,國恨家仇凝聚在筆端,一篇蒼涼悲壯的祭文一氣呵成,其中有許多枯筆,是來不及蘸墨而成的',可見當時的心情,后來,這篇《祭侄文稿》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二行書”。
名垂青史
公元782年,準西節(jié)度使李希烈造反,由于在朝中顏真卿太正直,得罪不少人,有人向唐德宗獻計,說要派一個德高望重的老臣去勸降,就可以平息戰(zhàn)亂。這個人就是顏真卿,滿朝文武都為顏真卿捏一把汗,李希烈是一個兇狠殘暴的人,誰去都是死,顏真卿不怕,知道是個什么結(jié)果說,我都75了,還有什么可怕的,如果能免除一場戰(zhàn)爭,死也值了。到了李希烈營中,沒有想到李希烈非不接受顏真卿的勸降,反而要顏真卿歸順他這邊,被顏真卿斷然拒絕。李希烈沒有讓顏真卿屈服,又不放他回去,在785年他派人處死了顏真卿。他的忠誠和道德被人所崇尚,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書法遺產(chǎn),千百年來受到人們敬佩。
書法家的故事8
鼎鼎有名的王羲之書法家被后人所稱贊楷模!興趣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小時候博覽群書,長大以后就能成為一名好的作家。
王羲之是我國東晉時的大書法家。他出身士族,加上他的才華出眾,朝廷中公卿大臣都推薦他做官。他做過刺史,當過右軍將軍(人們也稱他王右軍)。
王羲之從小喜愛寫字。據(jù)說平時走路的時候,也隨時用手指比劃著練字,日子一久,連衣服都劃破了。有一次吃午飯,書童送來了王羲之最愛吃的蒜泥和饃饃,幾次催他快吃,他仍然連頭也不抬,像沒聽見一樣,專心致志地看帖、寫字。飯都涼了,書童沒有辦法,只好去請王羲之的母親來勸他吃飯。
母親來到書房,只見羲之手里正拿著一塊沾了墨汁的饃饃往嘴里送呢,弄得滿嘴烏黑。原來羲之在吃饃饃的時候,眼睛仍然看著字,腦子里也在想這個字怎么寫才好,結(jié)果錯把墨汁當蒜泥吃了。母親看到這情景,憋不住放聲笑了起來。
王羲之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聽到母親的笑聲他還說:“今天的蒜泥可真香!”王羲之堅持數(shù)十年如一日,勤學苦練,臨帖不輟,練就了很扎實的功夫,這為他以后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鋪平了道路。王羲之的書法越來越有名。當時的.人都把他寫的字當寶貝看待。
據(jù)說有一次,王羲之到一個村子去。有個老婆婆拎了一籃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賣。那種竹扇很簡陋,沒有什 么裝飾,引不起過路人的興趣,看樣子賣不出去了 ,老婆婆十分著急。王羲之看到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說:“你這竹扇上沒畫沒字,當然賣不出去。我給你題上字,怎么樣?”
老婆婆不認識王羲之,見他這樣熱心,也就把竹扇交給他寫了。王羲之提起筆來,在每把扇面上龍飛鳳舞地寫了五個字,就還給老婆婆。老婆婆不識字,覺得他寫得很潦草,很不高興。
王羲之安慰她說:“別急。你告訴買扇的人,說上面是王右軍寫的字”王羲之一離開,老婆婆就照他的話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軍的書法,都搶著買。一籮竹扇馬上就賣完了。
許多藝術(shù)家都有各自的愛好,有的愛種花,有的愛養(yǎng)鳥。但是王羲之卻有他特殊的癖好。不管哪里有好鵝,他都有興趣去看,或者把它買回來玩賞。
山陰地方有一個道士,他想要王羲之給他寫一卷《道德經(jīng)》?墒撬劳豸酥遣豢陷p易替人抄寫經(jīng)書的。后來,他打聽到王羲之喜歡白鵝,就特地養(yǎng)了一批品種好的鵝。
王羲之聽說道士家有好鵝,真的跑去看了。當他走近那道士屋旁,正見到河里有一群鵝在水面上悠閑地浮游著,一身雪白的羽毛,映襯著高高的紅頂,實在逗人喜愛。
王羲之在河邊看著看看,簡直舍不得離開,就派人去找道士,要求把這群鵝賣給他。那道士笑著說:“既然王公這樣喜愛,就用不到破費,我把這群鵝全部送您好了。不過我有一個要求,就是請您替我寫一卷經(jīng)!蓖豸酥敛华q豫地給道士抄寫了一卷經(jīng),那群鵝就被王羲之帶回去了。
王羲之的故事告訴我們:小時候一定要有一個夢想,王羲之偶像為了夢想而努力奮斗,對夢想的不顧一切,對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時代的轉(zhuǎn)變年輕人沒幾個寫字好看的,想要寫得一手好字必須從小抓起,教育從小開始養(yǎng)成,王羲之吃墨勤奮修煉書法的精神值得我們?nèi)W習,但是不代表吃墨就可以,去告訴你們身邊的朋友們吧。
書法家的故事9
王羲之的書法是非常的出名的,而他的書法作品《蘭亭序》更是讓人連聲稱道。
王羲之行書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公元353年,即晉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與一群文人雅士會于紹興蘭亭,飲酒賦詩中趁興寫下《蘭亭序》。全序二十八行,共324字。情文并茂,心手合一,氣韻生動,被歷代學書者奉為學習行書的.典范。唐太宗李世民視《蘭亭序》為至寶,命人摹臨了許多副本分賜給近臣,最后成了他的殉葬品。較好的摹本有唐馮素雙鉤摹本,叫《神龍本蘭亭》。因為鉤摹較能保持真實面目。其他如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的臨本,則多少摻雜了各人自己的筆墨。與原跡精神難免有差異。
《蘭亭序》具有很強的藝術(shù)特色。其突出之處就是章法自然,氣韻生動。通觀全文,從容不迫,得心應手,使藝術(shù)風格同文字內(nèi)容有機結(jié)合起來,充分表現(xiàn)了王羲之與朋友聚會時。流觴曲水,怏然自足之情懷。
就布局來說,《蘭亭序》采取縱有行,橫無列式,其字與字,大小參差,不求劃一,長短相配,錯落有致,而點畫皆映帶而生,氣脈順暢。結(jié)構(gòu)變化微妙,如楷書者而不呆板,似草書者亦不狂怪,千姿百態(tài),婀娜多姿。用筆十分精到,講究提按分明,收起得當,可謂“得其自然而兼其眾美”。
書法家的故事10
東漢靈帝在位的時候,有個大臣名叫蔡邕。蔡邕為人正直,性格耿直誠實,眼里容不下沙子,對于一些不好的現(xiàn)象,他總是敢于對靈帝直言相諫。這樣,他頂撞靈帝的次數(shù)多了,靈帝漸漸厭惡起他來。再加上靈帝身邊的宦官也對他的正直又恨又怕,常常在靈帝面前進讒言說他目無皇上,驕傲自大,早晚會有謀反的可能,蔡邕的處境越來越危險。他自知已成了靈帝的眼中釘、肉中刺,隨時有被加害的危險,于是就打點行李,從水路逃出了京城,遠遠來到吳地,隱居了起來。
蔡邕愛好音樂,他本人也通曉音律,精通古典,在彈奏中如有一點小小的差錯,也逃但是他的耳朵。蔡邕尤擅彈琴,對琴很有研究,關(guān)于琴的選材、制作、調(diào)音,他都有一套精辟獨到的`見解。從京城逃出來的時候,他舍棄了很多財物,就是一向舍不得丟下家中那把心愛的琴,將它帶在身邊,時時細加呵護。
在隱居吳地的那些日子里,蔡邕常常撫琴,借用琴聲來抒發(fā)自己壯志難酬反遭迫害的悲憤和感嘆前途渺茫的悵惘。
有一天,蔡邕坐在房里撫琴長嘆,女房東在隔壁的灶間燒火做飯,她將木柴塞進灶膛里,火星亂蹦,木柴被燒得“噼里啪啦”地響。
忽然,蔡邕聽到隔壁傳來一陣清脆的爆裂聲,不由得心中一驚,抬頭豎起耳朵細細聽了幾秒鐘,大叫一聲“不好”,跳起來就往灶間跑。來到爐火邊,蔡邕也顧不得火勢的人,伸手就將那塊剛?cè)M灶膛當柴燒的桐木拽了出來,大聲喊道:“快別燒了,別燒了,這但是一塊做琴的難得一見的好材料。 辈嚏叩氖直粺齻,他也不覺得疼,驚喜地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搶救及時,桐木還很完整,蔡邕就將它買了下來。然后精雕細刻,一絲不茍,費盡心血,最后將這塊桐木做成了一張琴。這張琴彈奏起來,音色美妙絕倫,蓋世無雙。
這把琴流傳下來,成了世間罕有的珍寶,因為它的琴尾被燒焦了,人們叫它“焦尾琴”。
靈帝不識人才,使蔡邕落魄他鄉(xiāng);而焦尾琴又何其有幸,遇到了蔡邕這樣慧眼識良材的音樂專家,最后使一身英華得以展現(xiàn)。這兩件事情構(gòu)成了鮮明比較,告訴我們的道理卻是一樣的:要愛惜人才、尊重人才,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才能并合理地使用,做到人盡其才。
書法家的故事11
顏真卿是唐代著名書法家。為了學習書法,顏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學習,后來又拜在張旭門下。張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書法家,各種字體都會寫,尤其擅長草書。
顏真卿希望在這位名師的指點下,很快學到寫字的竅門,從而一舉成名。但拜師以后,張旭卻沒有透露半點書法秘訣。
他只是給顏真卿介紹了一些名家字帖,簡單地指點一下字貼的特點,讓顏真卿臨摹。有時候,他帶著顏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趕集、看戲,回家后又讓顏真卿練字,或看他揮毫疾書。轉(zhuǎn)眼幾個月過去,顏真卿得不到老師的書法秘訣,他決定直接向老師提出要求。
我國古代著名書法家的`故事簡短?
書法,是中國漢字所特有的傳統(tǒng)藝術(shù),它也是文字的一種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所以具有神韻而富有美感的文字可以稱之為藝術(shù)品。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許多的書法名家,而我們耳熟能詳?shù)囊灿泻芏,比如王羲之,顏真卿,趙孟頫,黃庭堅,蘇軾,柳公權(quán),董其昌,米芾,歐陽詢,懷素等人。他們不但有著極高的書法造詣,而且其經(jīng)典代表作也是流芳百世,使得后人爭先模枋。那么這些書法名家們,都有哪些傳奇的小故事被后世所傳頌呢?
書法家的故事12
筆冢
智永禪師為隋、唐間人,是王羲之的第七世孫,因非常用功練習書法,用壞的毛筆都棄置在大竹簍里,經(jīng)年累月之生,積了五大簍,于是他自己作了銘文,并埋葬了這些筆頭,稱為筆冢,可見得他愛書惜物的.襟懷。
書法家的故事13
清乾嘉年間,帖學風行,翁方綱、梁同書、王文治等人書法更是風靡一時,當時還有一位與之齊名的人物,他就是電視連續(xù)劇《宰相劉羅鍋》里的主角——劉墉,他善于學習歷代名家的長處,大膽創(chuàng)新,韻味特殊,備受世人贊賞。
劉墉博通經(jīng)史百家,他的書法,不隨俗,初從趙孟頫入,法魏晉,學鐘繇,兼顏真卿、蘇軾及各家法帖,但他敢于創(chuàng)新,不受古人牢籠,貌豐骨勁,味厚神藏,超然獨出,自成一家,“名滿天下”。劉墉的書法,初看圓軟輕滑,若團團棉花。細審則骨骼分明,內(nèi)含剛勁。劉墉書法之境界能夠“靜”、“淡”、“清”三字概括,這是他超過常人之處。他與喜用淡墨的王文治成鮮明對照,有“濃墨宰相”之美稱。但他敢于突破傳統(tǒng)的寫法,受到了當時的一些思想保守的書法家的指責,翁方綱就是其中的一個。
清人包世臣《藝舟雙楫》記載著這一趣事:翁方綱有一個女婿是劉墉的學生。有一次,這個學生去看望岳父,正碰上翁方綱在練字,寫的還是他練了一輩子的字體,一筆一畫都完全按古人的要求,不改動一筆。這個學生因為受到老師劉墉的影響,對老岳父墨守成規(guī)看不慣,就拐彎抹角地說:“岳父,您和我的老師都是當代的大書法家,我從來沒有聽您評論我的老師的書法。您這天給我談談吧!”
翁方綱放下筆,看了看他的女婿,說:“你回去問你的老師,他寫的字哪一筆是古人的?”
這個學生真的回去問老師。劉墉笑了笑說:“你回去也問你的岳父,他寫的字哪一筆是他自己的?”
這互相間的問話,反映了他們對待書法藝術(shù)的不同見解,一個守舊,一個創(chuàng)新。之后這個故事成了書法史上的'佳話。
據(jù)說劉墉握筆的姿勢也是很奇特的。他在客人面前寫字的時候,筆正腕端,采用傳統(tǒng)的握筆方法。但是,他自己在內(nèi)室書房寫字的時候,就不論寫大字寫小字,都轉(zhuǎn)動筆管,飛快地書寫。筆隨手指前后左右旋翻飛動,像獅子滾繡球一樣。他寫得興奮的時候,甚至筆管脫手飛落到地上?上,這種方法沒有傳下來。
書法家的故事14
古時候,有一個小孩字寫得很差。
一天,一個書法家經(jīng)過此地,他趕緊去拜他為師,請教寫一手好字的秘訣。
書法家答應指導他,但是要求他使用最貴的紙,并且要他先寫個字給自己看看。因為紙價高昂,小孩小心翼翼,不舍得直接在上面寫字,而是先用手指在一旁比劃了好久,看如何寫好一個字。這樣過了好久他才寫下一個字,而這個字比他從前寫得好了很多。
后來書法家告訴他,用心練習就能寫出好字。
擺脫平庸的最佳途徑就是認真對待生活。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碑斘覀儗W會認真對待生活的`時候,就已經(jīng)踏上了成功之路。對于我們的社會,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認真對待自己分內(nèi)的事情,那我們這個社會會更加和諧!
書法家的故事15
懷素的書法就類似“人如其名”,具有一種瀟灑的情緒在書法里,懷素是何人呢?為何能有狂草書法家的名號?今日讓我們一起走進懷素與他精妙的狂草書法。
唐貞元元年(785),著名書法家、僧人懷素去世,享年60歲。
懷素,俗姓錢,字藏真,長沙(今湖南長沙)人。懷素的書法以“狂草”著稱。他繼承和發(fā)展了張旭的風格,二人并稱為“顛張醉素”。
懷素的書法
懷素喜歡飲酒,喝到興頭上,運筆書寫,寫出的字如同飛動圓轉(zhuǎn),好似驟雨旋風,雖然有許多變化,卻不失一定的法度。
懷素的'書法開了一代新風,對后世有巨大的影響。他的存世書跡有《自敘》、《苦筍》等帖。另外《四分律開宗記》也是他所著。
【書法家的故事】相關(guān)文章:
書法家的故事07-27
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12-01
書法家的故事【通用】07-27
書法家趙孟?的故事09-25
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精選)06-26
[推薦]書法家的故事07-27
書法家的故事(優(yōu)秀)07-27
(優(yōu))書法家的故事07-27
書法家的故事(優(yōu)選)07-27
(優(yōu)選)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