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爭吵》聽課有感
前幾天,工作室學員吳振宏老師要上三下的《爭吵》一課。全體學員跟著王老師一起聽了試教課后,圍坐在工作室里議論。當大家七嘴八舌談了自己的想法后,王老師依然坐在那里,只是翻看著一個個不同版本的《愛的日記》(《爭吵》一課選自《愛的日記》),一言不發(fā)。王老師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我們面面相覷,期待著他的發(fā)言。
過了一會兒,王老師終于開話了。他沒有直接說課的某個環(huán)節(jié)該怎么做,而是從文本談起。第一次聽王老師評課議課,讓我看到了王老師的思考過程。文本解讀該從哪兒做起?備課該怎么備?王老師沒有具體說教,他只是在做給我們看。
一、尊重原著精神,靜心解讀文本
我們都知道學習只有知不惑,才有可能進步。在閱讀教材的時候,吳老師的用心值得我學習。備課前,他已經(jīng)購買了不同版本的原著《愛的日記》在潛心閱讀。對于原著中“我”和安利柯的故事還有不少,讀了原著后的吳老師,對倆人的友情也已經(jīng)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是,正當我們等著王老師為大家做進一步指導的時候,王老師的一個問題讓大家納悶:“戒尺是什么?”“古代老師教訓孩子的尺子!眳抢蠋熃忉尩溃覀円颤c頭稱是,不明白王老師為什么還要問這樣的問題。王老師追問:“老師用的戒尺怎么會在他的手上?戒尺是一個細節(jié),是小說中的一個道具。他為什么帶戒尺?”“難道是老師的?”我們猜測。但如果是老師的,作為父親的人品,應該不會一折兩段。
討論至此,王老師又讀起了原著,靜靜地,靜靜地……吳老師忽然說:“‘戒尺’在這個版本里的翻譯是‘尺子’,說明是翻譯的原因,應該就是孩子自己的尺子。”第七自然段,倆人說的“我在外邊等著你!”“我也等著你!”的意思一樣嗎?當然不一樣!拔摇闭J為克萊諦要打我,可我又為什么這樣回答呢?我們覺得也許是要面子,不好意思認錯。那么,既然我已經(jīng)決定要“挨打”,當克萊諦走進了我的時候,“我”又為什么要舉起戒尺呢?是防御?是發(fā)自本能地要還擊?
當大家在在七嘴八舌探討的時候,王老師卻還在翻看原著。忽然,他對我們說,夏丏尊的版本譯文中“我”的回答那句話“我也等著你!”這句話是沒有的。這個版本里有這樣翻譯的一句話:“‘我在外面等著你。’我心里一直反復想著這句話!笨磥恚拔摇甭犃丝巳R諦的話后,認為他肯定要打我,所以,后面就做好了“挨打”的準備,但自己的戒備心里還是比較強,由于他認定克萊諦會打他,但同時又想起父親跟他說:“千萬不要還手……”所以這時候,“我”舉起戒尺,不是為了打他,而是以為克萊諦要打,自己要防御。我們聽了豁然開朗,對呀,如果這樣去理解文本就能理解通了,之前我們討論時的矛盾也不存在了。
王老師就是在這樣示范引領(lǐng)的過程,讓我看到他是怎樣潛心研讀文本的。精讀文本找到困惑點,尊重原著解開疑點,細細推敲了文章中我們都沒有關(guān)注到的一些會引發(fā)爭議的點。比如本文中的一個詞“戒尺”,又比如“我”前后的一些矛盾動作……而在這之前,這樣的一些字詞,我們卻是熟視無睹?磥,讀通課文,要真正把自己徹徹底底地融到教材中去,對文章的主旨精神能準確領(lǐng)悟到,才能說是讀好文本了。
二、遵循體裁特點,鎖定教學目標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在研讀文本的時候,不少人都會反復去讀課文。但是,我們是否都會認真去考慮一下文章的文體呢?也許是不一定。而王老師卻向執(zhí)教學員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課文的文體你怎么理解?”吳老師回答:“日記。”王老師說:“但課文呈現(xiàn)的不是日記形式!眳抢蠋熃忉專骸霸凇稅鄣娜沼洝分惺侨沼!比沼浛刹皇俏捏w,我心里嘀咕。“日記是外殼,其實是日記體的小說,采用的是日記體的方式!惫,王老師對我們說,“如果定位在小說。節(jié)選其中一篇。一方面是整體中的一個部分,另一方面,每篇小說又可以單獨成篇!稅鄣慕逃肥欠g后起的名字!
王老師指出,細讀文本后最怕出現(xiàn)的問題是“碎”。我們在文本細讀的時候,要有整體關(guān)照的思路。今天的課堂實施起來主線不夠清晰,比較碎,教學按照我(安利珂)心理變化來組織教學,又沒有貫穿始終。接著,王老師引領(lǐng)我們討論的一個問題是:“小說究竟該怎么教?”他說:“從小說的基本要素看,有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實際上小說的核心是人物。如果人物是核心問題,那么‘在你看來,克萊諦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就是一個能指向核心的,貫穿始終的的問題。如果以此為任務(wù),哪些地方,哪些語段是要作為重點的?很顯然,是要有助于幫助理解克萊諦這個人物的形象。在本小說中,克萊諦是主角,而‘我’這個人物是襯托的作用。像今天這樣的處理,人物形象是模糊的,上升到道德教育的層面。小說肯定有教化作用,但一定是在人物形象體會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
就這樣,王老師帶領(lǐng)我們從文本體裁入手,抓住人物形象特點,確定以此為課堂教學的主線貫穿始終。比如,我們可以問問:“克萊諦是這樣一個孩子,你愿意和他交朋友嗎?”孩子肯定說“喜歡。”再追問原因,孩子肯定會說:“因為他人品特別好!痹偕钊肴パ凶x文本。這樣的設(shè)計,就能比較好地抓住了教材的本質(zhì)的東西。我想,無論采取什么教學策略,如果結(jié)合文體特點,確定了教學主線,那么教學的主方向就不會出錯了。
三、找準心理沖突,落實讀寫結(jié)合
語文課要體現(xiàn)語文味。在吳老師的課堂上,安排了一處讀寫結(jié)合點的聯(lián)系。安排的時間是課后,當我準備舉起戒尺,準備挨打的時候,克萊諦卻微笑著用手撥開戒尺,溫和地對我說:“讓我們向從前那樣做好朋友吧!”這時,吳老師在指導朗讀后,請孩子們思考:當你左右為難,不知所措,打算用自己的方式來結(jié)束這次矛盾的時候,你聽到的卻是一句溫和的話,面對此情此景,我想說:“()”然后讓孩子們寫一寫。寫的時間比較充分,但吳老師自己覺得效果也沒有預設(shè)的好。這究竟是為什么?
王老師建議繼續(xù)抓住小說的特點。一開始克萊諦氣得臉都紅了,正舉手想打的時候,被老師發(fā)現(xiàn),所以說了:“我在外邊等你!”而后來,又原諒了“我”,這個變化的截點在哪里?文章較多寫了“我”的心理活動,但與此同時,克萊諦也應該是有豐富的心理活動隱含在這里的。讀寫結(jié)合點的設(shè)計就可以與這個截點結(jié)合起來,也就是放在第六段“克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里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边@里。讓學生用心感受并寫一寫,將原文隱去的克萊諦的心理活動,所思所想等在這里噴吐一下。這樣的寫話練習,就將克萊諦的形象立體化了,也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小說主人公的形象特點。
>這本是聽課評課,可是王老師并不是教學員如何具體一步步去操作。他只是帶領(lǐng)我們的其實是一起細讀了文本。通過細讀文本,把握準了教材的主旨及課堂該主要解決的問題。至于具體采用什么樣具體的教學策略去達到這樣的教學目標,則留給學員自己去理解感悟了。在解讀完文本后,王老師讓小吳老師自己再說一遍我們討論后他收獲的東西。剛聽完就得說出來,我想不管誰都會有些緊張,王老師安慰吳老師,其實也是向我們各位學員傳達這樣的理念:“導師說什么,大家討論那么多都不是你的,只有你說出來的才是你的!
交流結(jié)束的時候,王老師意味深長地說:“細讀文本,就是忌諱碎。”他告訴我們,整體關(guān)照的意識不能丟。我們拿到文本,首先看到整體,進入細節(jié)品讀的時候,就只看到樹木了。細讀完的時候,要記得退出來,繼續(xù)能看到森林。也就是回顧到整體。是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文本解讀就支離破碎,而“只見森林不見樹木”,關(guān)鍵點的細節(jié)品讀理解又不到位?磥,好教師要能夠兩者兼顧!雖然,要這樣做到真的很難,讓我們盡量這樣去努力吧!
【《爭吵》聽課有感】相關(guān)文章:
商丘聽課有感06-24
線上聽課有感10-12
凡卡聽課有感06-25
《數(shù)與形》聽課有感06-26
《皇帝的新裝》聽課有感10-14
語文《麥哨》聽課有感06-14
函數(shù)的試卷分析聽課有感06-26
《愛心樹》聽課有感范文06-23
聽課《再塑生命》有感06-22
《護患溝通》聽課有感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