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代歷史小故事 推薦度:
- 中國古代歷史小故事 推薦度:
- 中國古代歷史小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古代歷史小故事
古代歷史小故事1
孟母三遷
【解釋】孟軻的母親為選擇良好的環(huán)境教育孩子,三次遷居,形容家長教子有方。
【相近詞】三遷之教
【成語故事】戰(zhàn)國時期,孟子小時候非常聰明,經(jīng)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擔心他荒廢學業(yè)就把家搬到城里,剛好旁邊是一個屠宰場,孟子很快就學會了殺豬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個學校附近,從此孟子就開始學習孔子的.思想而成為一代思想家。
古代歷史小故事2
雞鳴狗盜
【解釋】鳴:叫;盜:偷東西。指微不足道的.本領(lǐng),也指偷偷摸摸的行為。
【相近詞】旁門左道
【反義詞】正人君子
【成語故事】戰(zhàn)國時期齊國相國孟嘗君出訪秦國,秦國的相國出于嫉妒勸秦昭王殺死他,秦昭王把他關(guān)了起來。孟嘗君的門客晚上裝成一條狗混進秦宮偷白狐袍子送給燕姬,燕姬求情放走了孟嘗君。孟嘗君一行深夜逃到函谷關(guān),門客學雞叫騙開城門逃跑。
古代歷史小故事3
姜尚
因為年代太久遠,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傳說他活了100歲,這畢竟是傳說。不過說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沒問題的。很有代表性,也很有傳奇性,不過可能沒幾個人有這樣的運氣。當然自己的實力也是至關(guān)重要的。
姜尚年輕時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宰牛賣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縣東北)做過賣酒生意。他雖貧寒,但胸懷大志,勤苦學習,始終不倦地研究、探討治國興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夠大展宏圖,為國效力。直到暮年,終于遇到了施展才華之機。姜尚在輔佐周文王期間,為強周滅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確的內(nèi)外政策。周文王死后,武王姬發(fā)繼位,拜姜尚為國師,尊稱師尚父。姜尚繼續(xù)輔佐周國朝政。武王十一年,武王舉兵伐紂,在牧野大獲全勝。周朝建國之后,姜尚因滅商有功,被封于齊,都城營丘(今日臨淄市臨淄北)。
中國有句老話“太公八十遇文王”。很可能夸張了。不過我記得在那里看過,說姜尚72歲被拜為國師,可信度就高些。無論是八十遇文王,還是七十而拜相也好,足以勉勵我們每一個人
重耳
為了避難,43歲的晉文公開始過著流亡的生活,可以說是顛簸流離,嘗盡了苦難。這位在外輾轉(zhuǎn)19年才得以回國,隨即稱霸中原的春秋霸主,他的人生充滿了傳奇。
前656年,重耳遭到驪姬之亂的迫害,離開了晉國都城絳,到蒲城,他父親晉獻公派勃L謀殺重耳,勃L割斷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墻僥幸逃走,開始了流亡生活。前636年(62歲)秦穆公護送重耳回晉國。重耳即位,稱晉文公,即位后他在諸侯中威信很高。在外漂泊19年的晉文公嘗盡了人間的酸甜苦辣。先后投奔了齊、曹、楚、秦等國,有的國君對他禮遇有嘉,有的卻是冷言冷語。在曹國的時候,曹共公聽說重耳的肋骨連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時候,偷看了他的裸體。(一個國君也居然喜歡看希奇)。前633年,宋國都城商丘被楚軍包圍。、前632(65歲)年初,晉文公率兵救宋,為報答楚國在他流亡國外時楚國的款待,下令軍隊退避三舍(九十里),在城濮(今山東濮縣南)大敗楚軍。晉文公主持踐土之盟,成為霸主。、前628年(69歲)冬天,晉文公逝世。
黃忠
黃忠在三國里亮相的時間較晚,成名也很晚,但我想年輕時可能有點小名氣,但確實老了之后跟著劉備后才出名的,特別是定軍山一戰(zhàn),斬掉名將夏侯淵威震天下,后來能被劉備封為后將軍也可能和這一戰(zhàn)有很大的關(guān)系。
黃忠年輕時一直為荊州劉表效力,被劉表任命為中郎將,與劉表侄子劉磐一起駐守長沙攸縣(今湖南株州攸縣,即虎紋老家)公元208年,曹操占領(lǐng)荊州,臨時任命他為裨將軍,任駐守原地,歸屬于長沙太守韓玄。公元209年,劉備攻打荊州各郡,占領(lǐng)了長沙、零陵、桂陽、武陵等地,黃忠投降劉備。公元211年(64歲)黃忠跟隨劉備入川,征戰(zhàn)益州,表現(xiàn)突出,勇冠三軍。平定益州后劉備封其為討虜將軍。公元219年(72歲),劉備進擊漢中定軍山,黃忠一戰(zhàn)斬殺魏國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守將夏侯淵,曹軍慘敗,黃忠自此聲名大震。后黃忠升為征西將軍。公元219年劉備自立漢中王,重用黃忠為后將軍,公元220年,黃忠病逝,享年73歲追謚為剛侯。
包青天
包公是個鐵面無私的`清官,真是做到了王子犯法,與民同罪。那年,老包鍘了不認前妻的駙馬陳士美,皇上懷恨,借個名兒便把包公削職為民。就這,皇上還不解恨。當天,皇上把大太監(jiān)和小太監(jiān)召到皇宮,耳朵咬耳朵商議一陣。末了,兩個太監(jiān)對皇上如此這般一說,說得皇上點頭微笑,吩咐照辦,事成大大有賞。
包公削了職,京城大棧小店,都受了皇家囑咐,不準留包公過夜;包公只好收拾收拾,就當日動身。包公為官清正,如今兩袖清風,雇不起車馬,由老家人包興挑著行李,自己跟在后面安步當車,卻沒有料到太監(jiān)跟在后面盯梢哩。
時當六月暑天,包公一出京城,上路沒有多遠,便汗流浹背。走了半日,汗淌了幾桶。這會兒走到一座山下,包公熱得不行,口渴得要命?墒沁@里前不巴村,后不著店,既無池,也無井,只有一塊瓜地。青蔥蔥的瓜藤上開了黃黃的花,西瓜兒結(jié)的溜圓。包公咂咂嘴,周圍又沒人,為了解渴,就摘下個西瓜,放在膝蓋上,用拳頭“嘭嘭”兩下砸開,就和老家人大口大口地吃了,他們一氣吃了兩個大瓜。兩個像鬼樣的太監(jiān)早看在眼里,大太監(jiān)對小太監(jiān)說:
“古來君子是‘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包黑子偷瓜吃,還能算是清官嗎?逮他去見皇上!”
正要動手,卻見包公正掏出幾個銅錢,放在瓜藤上,抹抹嘴上路了。兩個太監(jiān)無可奈何地擺擺手:
“吃瓜給錢,那有啥說的。”
傍晚,包公棲息在小鎮(zhèn)一家小客棧,兩個太監(jiān)也盯著跟進去。包公囊資不豐,就叫了素菜米飯。哪知這客棧小,米不是上熟,一碗里盡是稻谷;包公只得邊吃邊撿,一桌拐子上堆的盡是谷粒。這又讓兩個太監(jiān)給看在眼里,小太監(jiān)對大太監(jiān)說:
“糟蹋糧食遭雷打,捉他去,好為皇上出氣!”
正說著,又見包公抓起谷粒,一粒一粒放在嘴里嗑去稻殼,吃了米粒,真是“盤中之餐,一粒未廢”。這有啥說的,雞蛋里挑骨頭也挑不出來,大太監(jiān)與小太監(jiān),只好大眼瞪小眼。
走著走著,就快到淮河邊上,眼看包公就要到家了!兩個太監(jiān)還未抓到包公的把柄,怎好向皇上交差呢?于是,又嘀嘀咕咕地商量了一個計策:大小太監(jiān)連夜從小路草行露宿,趕到包公前面,在淮河邊上坐等,單等包公一到,他們一個拉腿,把包公推到一堆臟東西上。他們以為這樣,包公準會到淮河里去洗手,淮河里有人淘米洗菜,就安他個沾污河水的罪名。這真是啥壞點子都想到了。
哪知包公手弄臟后,嘆口氣爬起來,正想到河里去洗,瞥眼一看,河邊小媳婦、大姑娘,淘米的淘米,洗菜的洗菜,提水的提水。他怔了怔,心想:這一洗手,不壞了人家吃用水嗎?于是包公走到河邊,用干凈的左手掬水含到嘴里,然后又離開水邊,到坡上吐出水來沖洗。兩個太監(jiān)看著,一點辦法也沒有。心想:包黑子真是天下難有雙的鐵清官,就跟他一萬年,也找不到他的臟點。只好垂頭喪氣地回去回復皇命。
這事一傳出來,老百姓就說:
毒不過皇上,奸不過太監(jiān),清不過包公。
古代歷史小故事4
1、作弊奇聞
清代合州有一個士子,本是個紈绔子弟,那年參加縣上的初試,他自己根本未到考場,而是出錢雇了個**代他答卷,結(jié)果高居榜首!這廝不通文墨,貪玩厭學,在童生中是人人皆知的。故名次一公布,眾人便鼓噪起來。但鼓噪歸鼓噪,在隨之而來的由縣令親自點名的考試中,這廝又買通縣令的聽差,借他之手將考卷傳遞給場外的**。四場下來,他仍名列第一!考生們料定其中必定有詐,紛紛要求縣令親自對他面試一場。
縣令接受了他們的建議,首先將該生驗明正身,又渾身上下搜了個遍,然后關(guān)入一間密室。接著,縣令擬好題目,親自送到他的手中。出門后,又將密室反鎖,把差役隨從盡數(shù)趕走。
時過半晌,縣令獨自進屋查驗。只見該生正伏于桌前閉目凝神,雙唇微動,作沉思吟哦狀;再看試卷,卻整潔如初,尚未下一字。問他,則答道:“一向習慣了先打腹稿。現(xiàn)在文章的格局已成竹在胸,只是字句還略欠斟酌,所以沒有忙著下筆!笨h令見他神情坦然,一副穩(wěn)操勝券的樣子,便出門等候,但看管得更加嚴密,禁絕任何人靠近密室,連茶水也不準送進。
又過了半晌,縣令再次進房查看,見其早已完卷,正翹首而待。取卷細閱,覺得洋洋灑灑,辭采飛揚,內(nèi)容充實,行文暢達,堪稱上乘之作?h令不禁嘖嘖連聲,大加贊賞,于是敲定他為第一,還將他的文章張貼于縣衙門墻上供人閱賞。眾考生見狀,個個詫異萬分,但因不知就里,也奈何不得。
事情過了許久,方才慢慢有風聲露出來——這廝仍是借助差役作的弊!
原來,早在縣令命題時,差役已將試題漏給了場外的**。到縣令第一次進屋審視時,**的文章已脫稿交付差役,偷貼在了縣令的背上!等縣令轉(zhuǎn)身出門時,這廝便隨步上前將答卷揭下?h令當時不知,還當其是講客套,起身送自己,故還推辭勸勉道:“不必過分拘禮,還是抓緊時間完卷吧!”待縣令再次返回探視,他早已將文章謄于試卷之上了。
2、賴縣令踐約
光緒年間,四川洪雅縣的賴縣令正在后堂陪著姨太太閑聊,忽聽衙門口有人擊鼓鳴冤,他一把推開姨太太,懶洋洋地起身穿衣戴帽,前去升堂。
衙役將喊冤人帶上堂來,賴縣令仔細一看,卻是個年輕女子,她全身穿著雪白的孝服,生得五官端正,臉上滿是淚痕。賴縣令威嚴地問:“告狀的就是你嗎?你狀告何人?”女子回答道:“民女告的是生身父親!”
“哦?”賴縣令愣了一下,然后把驚堂木一拍,“混賬!自從盤古開地天,哪有女兒告父親的!你叫什么名字,因何告你父親?”女子哭著說:“民女楊奉貞,嫁夫汪大江,我夫是木匠。我倆成親后感情甚好,誰料我父親嫌貧愛富,逼迫民女離婚再嫁,我不從,他竟將砒霜放在酒里,毒死了我的丈夫!”
楊奉貞訴罷,號啕大哭,賴縣令一下子愣住了,等回過神來,他也有些憤憤不平:哪有這樣的岳父,竟狠心毒死自己的親女婿,手段也太殘忍了!不怪這女兒要來告狀,親夫被毒死,冤仇不共戴天哪!他正要從簽筒里抽簽喊“傳被告”,可突然想到:不對!這女兒告生身之父的狀,我怎能準?要是準了,豈不是違背了五倫,大逆不道,我這個縣令還能當嗎?于是伸向簽筒的手又縮了回來,并且又一次拍響了驚堂木:“楊奉貞!你可知道,天下之人無不是父母所生,你狀告父親,是違背五倫,大逆不道的,本縣豈能準你的狀!”
大堂兩邊那些衙役,手持刑具齊聲喝起堂威,嚇唬楊奉貞。楊奉貞為夫申冤心切,毫不畏懼,哭著喊道:“人命關(guān)天,你縣大老爺就不管了?”
賴縣令頑固地說:“女兒告父,是以下犯上,本縣就是不準你的狀!”
楊奉貞收住眼淚,斬釘截鐵地說:“縣里不準,我告到府里,府里不準,我告到省里,省里再不準,我就上京告御狀,我就不信人命大案沒有人管!”
賴縣令惱怒地說:“女兒告父親,你就是告到皇上那里,也不會準你的狀!”
楊奉貞兩眼圓睜,盯住賴縣令:“我要是告得準怎么辦?”
賴縣令把公案一拍,大聲喝道:“要是有人準了你的狀,本縣就從你的褲襠下邊鉆它二十四個來回!”說罷袖子一甩,退進后堂去了。
楊奉貞離開洪雅縣,來到嘉定府上告,果然如賴縣令所料,知府拒不受理。楊奉貞又告到四川省按察司,臬臺大人也駁回了狀子。楊奉貞氣紅了眼,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真的上北京告御狀去了。
說起告御狀,卻又談何容易!從四川到北京,千里迢迢,一個年輕女子,又孤身一人,一路上要冒多少風險,但是楊奉貞夫妻情深,仇恨毒如蛇蝎的生身之父,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一定要為死去的丈夫報仇申冤!她不怕天遙地遠,歷盡千辛萬苦,硬是從洪雅縣一路走到了北京城。
要想告御狀,得冒更大的風險;实鄣蔫庱{出來,幾千人前呼后擁,一個個都帶刀如臨大敵,一旦發(fā)現(xiàn)有人擋駕,格殺勿論!但楊奉貞既已置生死于度外,什么也不怕了。
這天下午,她看見一頂八人大轎,前邊鳴鑼開道,后邊上百人相擁而來,便頭頂狀紙,跪地喊冤。轎中人吩咐收下狀紙,將楊奉貞暫時關(guān)押,聽候處理。
事有湊巧,這轎中人不是皇上,卻是恭親王奕。奕接了狀紙后,進宮啟奏了慈禧太后。慈禧聽說是民女喊冤,很不耐煩,但奕一番話卻打動了她:“區(qū)區(qū)民女喊冤,本不應驚動太后,但四川遠離京城,老佛爺正可借以宣揚圣德,使邊遠府縣,都知仰太后恩德!”慈禧一聽,覺得如此看來倒也不失為一樁美事,就吩咐道:“你明日將那民女帶來見我!”
楊奉貞被帶進皇宮,跪倒在地哭訴了冤情。女人總是容易同情女人,何況慈禧別有用心。她賜楊奉貞在一個玉石小凳上坐下來,慢慢訴說,聽完后她問:“你告的是生身之父,伸的是丈夫之冤,我且問你,人倫之中,是父親還是夫親?”
楊奉貞回答得很巧妙,她說:“在民女看來,穿衣見父,脫衣見夫,親父狠毒,害死親夫,民女懇求太后依法處理!”慈禧一聽,這民女說得倒也合情合理,便笑道:“我把你座下的這個玉石小凳賞賜給你,你把它帶回四川,自有人為你申冤!”
楊奉貞帶著御賜板凳出宮,回到旅店還沒坐穩(wěn),就被在京城做官的四川人圍了起來。因為他們的官場消息很靈,聽說太后親自接見了楊奉貞,并御賜玉石板凳,一個個都爭著上前奉承討好,各官員府第還爭相打著轎子,來抬楊奉貞和玉石板凳回四川,以博得慈禧太后的歡心。
轎子到了成都,總督大人親率文武官員迎接參拜,臬臺大人親身來向楊奉貞道歉,嘉定知府也早早地派師爺前來謝罪,并跟著轎子前往洪雅縣,這件事轟動了整個四川省。
楊奉貞坐著轎子回到洪雅縣城時,賴縣令早已把毒死她丈夫的`兇手——她的生身父親抓進了監(jiān)牢。但是,賴縣令卻被一件心事攪得坐立不得安寧。
什么事呢?就是他當初在公堂上,對楊奉貞許下的承諾——“鉆褲襠”。他怎么也沒有想到,這女子真的告準了,而且準的是御狀,若是這女子真要我去鉆她的褲襠,還要鉆二十四個來回,這光羞也把人羞死了!
到了晚上,賴縣令弄了一桌好酒好菜,招待府里來的師爺,喝到半醉,師爺問道:“賴大人愁容滿面,還有什么心事,那殺人兇手不是已經(jīng)抓起來了嗎?”賴縣令聽了,長嘆了一口氣,就把心事對師爺說了,誰知師爺聽后,反而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我說賴大人,你既然開了口,而且又是在公堂之上,想賴賬那是不行的,你就準備鉆吧!”
師爺?shù)脑,直讓賴縣令把臉都憋成了豬肝色,他結(jié)結(jié)巴巴地說:“我……我是正兒八經(jīng)的七品知縣,朝廷命官,怎能鉆一個婦人的褲襠?這……這成何體統(tǒng)!”
師爺卻自顧自地呷了一口酒,依舊笑嘻嘻地說:“賴大人,你著急的不過是在大庭廣眾之下,一個七品知縣,一個縣的父母官,去鉆民女的褲襠有點難為情,其實呢,楊奉貞這次被召入宮,老佛爺親自接見,又御賜玉石板凳,圣恩非同小可!她回到成都,總督大人親率藩臬道府各位大人迎接禮拜,也真乃身價百倍!你賴大人就在她的褲襠下,鉆二十四個來回有何不可?”
“這……”賴縣令畢竟老實,被師爺捉弄來捉弄去,竟急得汗水直流。師爺見賴縣令也被捉弄得差不多了,就夾了——筷子菜放在嘴里,慢悠悠地說:“要是賴大人真不愿意去鉆褲襠,我倒有個辦法!”賴縣令一聽,好比死里逃生一般,連忙問道:“什么辦法?”師爺卻不肯說,只是催促:“來來!快喝酒,快喝酒!”賴縣令忍不住懇求再三,師爺才開口道:“我說了出來,賴大人拿什么來酬謝呢?”賴縣令拍著胸脯保證:“只要老兄救得小弟不丟人出丑,愿奉白銀一千兩表示謝意!”
師爺這才將嘴巴伸到賴縣令的耳朵上,嘀咕了幾句,賴縣令頓時眉開眼笑起來,口中連稱:“先生不愧是諸葛孔明再世,此計甚妙,太妙了!”
過了幾天,賴縣令寫了個呈文,請求為楊奉貞建一座貞節(jié)牌坊,以表彰其不畏艱難、為夫申冤的壯舉,上峰哪敢怠慢,當即批準了這個呈文。
賴縣令命人找來工匠,就在大街之上,建起了一座楊氏牌坊。其實這座牌坊的真正用途,卻是賴縣令為自己安排的,自己每從牌坊下走一次,就相當于鉆了一次楊氏的褲襠,這樣既兌現(xiàn)了自己的諾言,又不失官場的體面,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古代歷史小故事5
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jié)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于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于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高山流水
古琴臺又名伯牙臺。在龜山腳下,月湖側(cè)畔。相傳在20xx多年以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音樂大師俞伯牙路經(jīng)漢陽江口,夜泊江岸。當晚雨過天晴,明月高懸,景色清新,伯牙撫琴抒懷,調(diào)寄高山流水,引來樵夫鐘子期。子期作過樂尹,善知音律,聽罷情不自盡地贊道,“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江河”。
伯牙巧遇知音,非常高興。兩人相約半年來此相會。第二年,子期不幸病逝。伯牙悲痛欲絕,來到子期墓前,重彈“高山流水”舊曲,痛失知音,遂將七弦琴摔碎,長歌當哭,吟詩一首:“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边@就是流傳千古的“摔琴謝知音”的傳說故事。古琴臺是后人為紀念這一對摯友而建。
黃泉見母
春秋時,鄭武公的夫人姜氏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姜氏在睡夢中生下的,醒來后嚇了一大跳,因此就起名為寤生。二兒子段長得一表人才,又武藝高強,姜夫人很喜歡段,不愛寤生,她一直勸武公立段為世子,武公沒有答應,仍立寤生為世子,只給段一個叫共的小城,姜氏很不高興,卻又無可奈何。
鄭武公死后,寤生即位,就是鄭莊公。姜夫人就開始和段密謀要篡權(quán)。大臣都勸莊公早點動手,莊公因為母親和弟弟的陰謀沒有明顯暴露,就遲遲不動手。
一天,莊公假裝外出,姜夫人和段以為有了機會,就公開叛亂,結(jié)果被莊公一網(wǎng)打盡。段畏罪|自殺。莊公讓人把姜夫人和段密謀的信件交給姜夫人,說:“不到黃泉,永不相見!”姜夫人也覺得沒有臉見兒子,就搬到潁地去住。
當時,有一個叫潁考叔的人,知道了這件事情后,就帶上幾個貓頭鷹的頭去見莊公。
兩人見面后,莊公問:“你手里拿的是什么鳥的頭?”考叔說:“這鳥叫貓頭鷹,長大后就吃了哺養(yǎng)自己的母親,是不孝之鳥,所以我專門殺這種鳥!鼻f公就揀了幾塊好肉包起來,放在袖中。莊公覺得奇怪,問:“你這是干什么?”考叔說:“我家里窮,平常沒什么好吃的`孝敬老母親,所以每次有了好吃的,我就拿一些給母親,讓她老人家能盡量高興!鼻f公一聽,長嘆一聲,說:“你雖然貧窮,卻有母親,我雖貴為國君,卻沒有母親!”考叔明知故問:“您母親姜夫人不是身體很好嗎?”莊公停了一會兒,就把發(fā)生的事情,原原本本對考叔說了。潁考叔聽了以后,說:“如果您顧慮黃泉見母的誓,我倒有一個辦法。”莊公連忙問:“先生你說怎么辦?”考叔說:“您找一個地下有泉水的地方一直往下挖,挖到有了泉水后,就在泉水旁邊蓋一個地下室,然后把您母親接到地下室,您不就可以與母親相見了嗎?”
鄭莊公聽了大喜,馬上就讓潁考叔帶人去辦。等挖到泉水,地下室蓋成后,潁考叔把姜夫人接到地下室,然后就派人去通知鄭莊公。鄭莊公急忙來到洞邊,沿著梯子走進地下室,泉水沽沽地流著,莊公一見姜夫人,一頭跪倒在地,說:“兒寤生不孝順,請母親恕罪!”
姜夫人連忙扶起兒子,說:“都怪當忍受的我糊涂,與你沒關(guān)系!闭f完,母子倆抱頭痛哭,然后,莊公扶著母親走上地面,親自趕車把母親接到宮里。
姜夫人與鄭莊母子團聚,十分感激潁考叔,就封他為大夫。
古代歷史小故事6
《黃帝戰(zhàn)蚩尤》
大約在四千多年以前,我國黃河、長江流域一帶住著許多氏族和部落。黃帝是傳說中最有名的一個部落首領(lǐng)。
以黃帝為首領(lǐng)的部落,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的姬水附近,后來搬到涿鹿(今河北省涿鹿、懷來一帶),開始發(fā)展畜牧業(yè)和農(nóng)業(yè),定居下來。
跟黃帝同時的另一個部落首領(lǐng)叫做炎帝,最早住在我國西北方姜水附近。據(jù)說跟黃帝族是近親。炎帝族漸漸衰落,而黃帝族正在興盛起來。
這時候,有一個九黎族的首領(lǐng)名叫蚩尤(音chīyōu),十分強悍。傳說蚩尤有八十一個兄弟,他們?nèi)敲瞳F的身體,銅頭鐵額,吃的是沙石,兇猛無比。他們還制造刀戟弓弩各種各樣的兵器,常常帶領(lǐng)他的部落,侵掠別的部落。
有一次,蚩尤侵占了炎帝的地方,炎帝起兵抵抗,但他不是蚩尤的對手,被蚩尤殺得一敗涂地。炎帝沒法子,逃到涿鹿請求黃帝幫助。黃帝早就想除去這個各部落的禍害,就聯(lián)合各部落,準備人馬,在涿鹿的田野上和蚩尤展開一場大決戰(zhàn)。
關(guān)于這次大戰(zhàn),有許多神話式的傳說。據(jù)說黃帝平時馴養(yǎng)了熊、羆(音pí)、貔(音pí)、貅(音xiū)、貙(音chū)、虎六種野獸,在打仗的時候,就把這些猛獸放出來助戰(zhàn)(有人認為,傳說中的六種野獸實際上是以野獸命名的六個氏族)。蚩尤的兵士雖然兇猛,但是遇到黃帝的軍隊,加上這一群猛虎兇獸,也抵擋不住,紛紛敗逃。
黃帝帶領(lǐng)兵士乘勝追殺,忽然天昏地黑,濃霧迷漫,狂風大作,雷電交加,使黃帝的兵士無法追趕。原來蚩尤請來了“風伯雨師”助戰(zhàn)。黃帝也不甘示弱,請?zhí)炫畮椭?qū)散了風雨。一剎那之間,風止雨停,晴空萬里,終于把蚩尤打敗了。也有一種傳說,說是蚩尤用妖術(shù)制造了一場大霧,使黃帝的兵士迷失了方向。黃帝用“指南車”來指引,帶領(lǐng)兵士,依著蚩尤逃跑的方向追擊,結(jié)果把蚩尤捉住殺了。這些神話反映這場戰(zhàn)爭是非常激烈的。
各部落看到黃帝打敗了蚩尤,都挺高興。黃帝受到了許多部落的擁護。但是,炎帝族和黃帝族也發(fā)生了沖突,雙方在阪泉(今河北涿鹿縣東南)地方打了一仗,炎帝失敗。從此,黃帝成了中原地區(qū)的`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
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有許多發(fā)明創(chuàng)造,像造宮室、造車、造船、制作五色衣裳,等等,這些當然不會是一個人發(fā)明的,但是后來的人都把它記在黃帝帳上了。
傳說黃帝有個妻子名叫縲(音léi)祖,親自參加勞動。本來,蠶只有野生的,人們還不知道蠶的用處,縲祖教婦女養(yǎng)蠶、繅絲、織帛。打那時候起,就有了絲和帛了。
黃帝還有一個史官倉頡(音c。睿纾辏楱Γ瑒(chuàng)制過古代文字。我們沒有見到過那個時期的文字,也沒法查考了。
中國古代的傳說都十分推崇黃帝,后代的人都認為黃帝是華夏族的始祖,自己是黃帝的子孫。因為炎帝族和黃帝族原來是近親,后來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也常常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為了紀念這位傳說中的共同祖先,后代的人還在現(xiàn)在陜西黃陵縣北面的橋山上造了一座“黃帝陵”。
古代歷史小故事7
《大禹治水》
堯在位的時候,黃河流域發(fā)生了很大的水災,莊稼被淹了,房子被毀了,老百姓只好往高處搬。不少地方還有毒蛇猛獸,傷害人和牲口,叫人們過不了日子。
堯召開部落聯(lián)盟會議,商量治水的問題。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領(lǐng)的意見:派誰去治理洪水呢?首領(lǐng)們都推薦鯀(音gǔn)。
堯?qū)︴叢淮笮湃。首領(lǐng)們說:“現(xiàn)在沒有比鯀更強的人才啦,你試一下吧!”堯才勉強同意。
鯀花了九年時間治水,沒有把洪水制服。因為他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筑壩,結(jié)果洪水沖塌了堤壩,水災反而鬧得更兇了。
舜接替堯當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以后,親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發(fā)現(xiàn)鯀辦事不力,就把鯀殺了,又讓鯀的兒子禹去治水。
禹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勞動,戴著箬帽,拿著鍬子,帶頭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
經(jīng)過十三年的努力,終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種莊稼了。
禹新婚不久,為了治水,到處奔波,多次經(jīng)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兒子啟,嬰兒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門外經(jīng)過,聽見哭聲,也狠下心沒進去探望。
當時,黃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龍門山(在今山西河津縣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水擠得十分狹窄。奔騰東下的河水受到龍門山的阻擋,常常溢出河道,鬧起水災來。禹到了那里,觀察好地形,帶領(lǐng)人們開鑿龍門,把這座大山鑿開了一個大口子。這樣,河水就暢通無阻了。
后代的人都稱頌禹治水的功績,尊稱他是大禹。
舜年老以后,也像堯一樣,物色繼承人。因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選禹。到舜一死,禹就繼任了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
這時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后期。生產(chǎn)力發(fā)展了,一個人生產(chǎn)的東西,除了維持自己的生活,還有了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領(lǐng)們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產(chǎn)品作為自己的私人財產(chǎn),變成氏族的貴族。有了剩余的產(chǎn)品,部落和部落之間發(fā)生戰(zhàn)爭,捉住了俘虜,不再把他們殺掉,而把他們變成奴隸,為貴族勞動。這樣,就漸漸形成奴隸和奴隸主兩個階級,氏族公社開始瓦解。
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績,提高了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的威信和權(quán)力。傳說禹年老的時候,曾經(jīng)到東方視察,并且在會稽山(在今浙江紹興一帶)召集許多部落的首領(lǐng)。去朝見禹的人手里都拿著玉帛,儀式十分隆重。有一個叫做防風氏的部落首領(lǐng),到會最晚。禹認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風氏斬了。這說明,那時候的禹已經(jīng)從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變成名符其實的國王了。禹原來有個助手叫做皋陶(音gāoyáo),曾經(jīng)幫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后,皋陶的兒子伯益也做過禹的助手。按照禪讓的制度,本來是應該讓伯益做禹的繼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后,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貴族卻擁戴禹的兒子啟繼承了禹的位子。
這樣一來,氏族公社時期的部落聯(lián)盟的選舉制度正式被廢除,變?yōu)橥跷皇酪u的制度。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出現(xiàn)了。
古代歷史小故事8
《匈奴人稱漢帝》
在李雄在成都稱王的同一年(公元304年),北方的匈奴貴族劉淵也反晉獨立,自稱漢王。
自從西漢末年起,有一部分匈奴人分散居住在北方邊遠郡縣,他們和漢族人相處久了,接受了漢族的文化。匈奴貴族認為上代多次跟漢朝和親,是漢朝皇室的親戚,后來就改用漢皇帝的姓——劉。曹操統(tǒng)一北方后,把匈奴三萬個部落分為五個部,每個部都設(shè)部帥,匈奴貴族劉豹是其中一部的部帥。
劉淵是劉豹的兒子,從小讀了許多漢族人的'書,力氣大,武藝高,能夠拉三百斤重的大弓。劉豹死后,劉淵繼承他父親的職位。后來,在西晉的成都王司馬穎(八王之一)部下當將軍,留在鄴城,專管五部匈奴軍隊。
八王混戰(zhàn)開始后,匈奴部落里一些貴族們在左國城(今山西離石北)開會商量。有個老年貴族說:“我們匈奴從漢朝開始跟漢人結(jié)為兄弟。經(jīng)過魏、晉兩個朝代,匈奴單于后代雖然有封號,卻沒有自己的尺寸土地,跟一般百姓沒有什么兩樣,F(xiàn)在晉朝發(fā)生內(nèi)亂,自相殘殺。這正是我們匈奴人恢復地位的好時機啊!”
大家都覺得他的主意對,叫誰來帶頭呢?大家一議論,認為劉淵有才能,威望高,推他當單于挺合適。
貴族們派個使者到鄴城,把大伙兒的意思告訴劉淵,請他回來。劉淵很高興,就借口要回匈奴葬自己的父親,向司馬穎請假。司馬穎不同意,劉淵只好讓使者先回去,并且要五部匈奴集結(jié)兵力,向南移動。
后來,晉朝的并州刺史司馬騰、將軍王浚聯(lián)絡(luò)鮮卑貴族攻打司馬穎,司馬穎失敗了,逃往洛陽。劉淵向司馬穎要求回去帶匈奴兵馬來助戰(zhàn),司馬穎才讓他走了。
公元304年,劉淵回到左國城,大伙兒擁戴他做大單于。他集中了五萬人馬,親自率領(lǐng)南下,幫助晉軍攻打鮮卑兵。有人問他,為什么不趁這個機會把晉朝滅掉,反倒去幫助晉軍呢?
劉淵說:“要滅掉晉朝,還不是像摧枯拉朽一樣容易,但是晉朝的百姓未必會向著我們。我看漢朝立國的年代最長,在百姓中影響大。我們的上代又是漢朝皇室的兄弟。現(xiàn)在漢朝亡了,我們用繼承漢朝的名義,也許可以得民心!
大家聽了,覺得是一個好主意。劉淵就宣布自己是漢王。
劉淵稱漢王后,很快攻下了上黨、太原、河東、平原等幾個郡,勢力越來越大。一些勢力比較小的各族反晉力量也都來歸附劉淵。
公元308年,劉淵稱漢帝。第二年遷都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集中兵力進攻洛陽。洛陽的老百姓雖然恨透腐朽的西晉王朝,但是也不愿受匈奴貴族的統(tǒng)治。所以劉淵兩次進攻,都遭到洛陽軍民的猛烈抵抗,不得不退兵。
那時候,八王中最后的一個王——東海王司馬越還在和一批大臣互相仇殺。晉朝留下的一點點兵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后來劉淵死去,他兒子劉聰接替做漢國皇帝,又派大將劉曜、石勒進攻洛陽。洛陽的軍民奮勇抵抗,但是畢竟寡不敵眾。公元311年,洛陽城終于被攻陷,晉懷帝做了俘虜。
劉聰進洛陽后,殺了大批晉朝的官員和百姓,有一次,劉聰舉行宴會,讓晉懷帝穿著奴仆穿的青衣給大家斟酒。一些晉朝的遺臣看了,禁不住失聲痛哭。劉聰看晉朝遺臣還對懷帝這樣有感情,一發(fā)狠,就把懷帝殺了。
晉懷帝死后,在長安的晉國官員擁立懷帝的侄兒司馬鄴繼承皇位,這就是晉愍(音mǐn)帝。
公元316年,劉聰攻下長安。晉愍帝也遭到了懷帝同樣的命運,在受盡侮辱后被殺。西晉王朝維持了五十二年,終于滅亡。
西晉滅亡之后,北方的各族人民(主要是匈奴、鮮卑、羯、氐、羌五個少數(shù)民族)紛紛起義,他們中間的上層分子乘機起兵,像李雄、劉淵一樣建立政權(quán),前前后后一共出現(xiàn)十六個割據(jù)政權(quán),歷史上稱為“十六國”(舊稱五胡十六國,胡是古時候?qū)ι贁?shù)民族的泛稱)
古代歷史小故事9
堅貞不屈
【解釋】堅:堅定;貞:有節(jié)操;屈:屈服、低頭。意志堅定,決不屈服。
【相近詞】威武不屈、堅強不屈
【相反詞】卑躬屈膝、奴顏婢膝
【成語故事】明朝末年,清豫親王多鐸率軍攻打揚州,派明朝降將李遇春去揚州勸降史可法,被史可法痛罵而回。豫親王多次用書信勸降,也被史可法回書痛罵。清兵攻陷揚州,史可法自殺未遂,被清兵俘虜,他堅貞不屈,慷慨就義。
古代歷史小故事10
落井下石
【解釋】看見人要掉進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頭。比喻乘人有危難時加以陷害。
【近義詞】乘人之危、趁火打劫
【相反詞】助人為樂、雪中送炭、相濡以沫
【成語故事】唐朝時期,御史大夫柳宗元因為過失而被貶至柳州刺史,他在柳州憂郁不得志而死。文學家韓愈見好友被小人進讒言而替他打抱不平,為他寫墓志銘深刻揭露那幫落井下石的人,同時也提醒世人要警惕那些平時指天發(fā)誓掏心窩的人。
古代歷史小故事11
空前絕后
【解釋】從前沒有過,今后也不會再有。夸張性地形容獨一無二。
【相近詞】絕無僅有、亙古未有、史無前例
【相反詞】比比皆是
【成語故事】晉朝大畫家顧愷之所畫人物神態(tài)逼真,形象生動。南朝梁代畫家張僧繇善于畫山水人物,傳說他畫龍點睛。唐朝畫家吳道子集繪畫與書法于一身,讓人叫絕。后人說顧愷之的成就超越前人,張僧繇的成就后人莫及,吳道子則是空前絕后。
古代歷史小故事12
詩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詩中常常自稱少陵野老,祖籍襄陽(今屬湖北)。他是唐朝著名大詩人,他的詩作成為我國古代詩歌的現(xiàn)實主義高峰,有“詩圣”之稱。
杜甫的家庭是書香世家。他的遠祖杜預是晉代著名學者、軍事家,祖父杜審言是武則天時代的著名詩人。在這樣的家庭中,杜甫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早在咿呀學語時,母親就教他背誦古代詩歌,從《詩經(jīng)》到《楚辭》再到漢代樂府。他記憶力特別強,一天能背幾首詩。不幾年,胸中已裝了幾百篇詩文。
7 歲那年的一天,父親教他背誦古代的賦,其中有“鳳凰”之名。杜甫早就聽說過有鳳凰鳥,但就是沒見過,于是抬起頭來問父親:“鳳凰鳥是什么樣的?”父親告訴他:“這鳥是古代傳說中的`鳥王,雄為鳳,雌為凰。它頭像雞,頸如蛇,領(lǐng)似燕,背如龜,尾如魚。這種鳥不與其它凡鳥為群,是高潔的象征!倍鸥β犃松钌畹赜≡谀X中,過了一會兒他對父親說:“有志的人也應該像鳳凰,對不對!备赣H高興地撫摸著他的頭說:“對,對!
“那我就作一首鳳凰詩吧!倍鸥φf。父親驚喜地睜大眼睛:“好,念出來我聽聽!庇谑嵌鸥σ髡b起來。詩中把他理想中的鳳凰盡情謳歌了一番,最后抒發(fā)懷抱:做人一定要做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父親聽了非常高興,從此以后就更加用心培養(yǎng)他了。
到了 9 歲,杜甫已經(jīng)能寫一般常用的字,他常常把自己的得意詩作寫給大人們看。到了十四五歲的時候,當?shù)卦娙司蹠臅r候就一定要有他在場,有時人們還是把他從樹上叫下來的呢!當時在長安有一個名人匯聚的中心,那就是歧王的家里,詩人、學者、藝術(shù)家常常是濟濟一堂。最使杜甫難忘的是,他承先輩們的介紹,到過歧王的王宮,在那里結(jié)識了許多名流,有幸欣賞了名噪一時的歌唱家李龜年的演出。
杜甫 20 歲離家漫游,他游吳越、登泰山、訪燕趙,增長了很多見識。他33 歲這一年,在洛陽與另一個詩歌巨子相遇了,那就是李白。他 40 多歲時國家發(fā)生動亂,自己也離鄉(xiāng)背井,流離失所,生活無著,卻用血淚寫出千古傳誦的詩篇。
古代歷史小故事13
破釜沉舟
【解釋】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干到底。
【相近詞】義無反顧、背水一戰(zhàn)、決一死戰(zhàn)
【相反詞】優(yōu)柔寡斷、瞻前顧后、舉棋不定
【成語故事】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將章邯帶20萬大軍進攻諸侯國趙國,趙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讓宋義掛帥,項羽輔佐率軍救援,宋義故意拖延時機,項羽殺了宋義并率軍渡過漳水去援趙,他們把鍋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決戰(zhàn),終于擊敗秦軍
古代歷史小故事14
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近代科學先驅(qū)、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nèi)一無資本、二無技術(shù)、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并請他參加儀式?墒,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shè)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nèi)外的稱贊。
古代歷史小故事15
宋代大書畫家米芾,與蘇軾一樣,也是中國古代賞石界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米芾喜歡奇石,簡直到了如醉如癡、如癲如狂的地步,故有“米癲”的戲稱。而“米芾拜石”的故事,則是對其癲狂的一個最好的印證。
米芾整日醉心于品石、賞石,以至于好幾次遭到貶官,一生宦途失意。一次,他新任無為州堅軍,初入州署,發(fā)現(xiàn)院內(nèi)立著一塊大石,形狀十分奇特,心中不禁大喜:“此足以當吾拜!庇谑,他立刻整好衣冠拜之。此后,他還稱這塊大石為“石丈”。過不了久,他又聽說河岸有一塊奇石,“狀奇丑”,便命令衙役將其移至州署院內(nèi)。米芾見到此石,大為驚奇,一時得意忘形,讓仆人取過官袍、官笏,設(shè)席跪拜于地,念念有辭地感嘆:“吾欲見石兄二十年矣!”這一段“米芾拜石”的故事,成為后世不少畫家的創(chuàng)作題材,更是他們一個津津樂道的話題。
無為州距靈璧石的產(chǎn)地不遠。米芾借近水樓臺之機,廣為搜集奇石,樂此不疲,還將所集之石一一冠以美名。米芾的上司楊次公聽說他在州署嗜石成癖,唯恐他弄石廢事,就去整言相勸。米芾面對著楊次公,從左袖中取出一塊奇石,只見“峰巒洞穴皆具,色極清潤”。不料,楊次公連一眼都不看。
米芾又取出一塊奇石,只見“疊嶂層巒,奇巧更勝”。楊次公去看,米菲在無奈之中,又從袖中取出一塊奇石,只見那是“盡天畫神鏤之巧”的神品。這時候,米芾再不顧楊次公有何反映,仿佛受了委屈似的'問道:“如此石,安得不愛?”此刻的楊次公,也好像被突然驚醒一樣,大聲喊道“非獨公愛,我也愛之!”說罷,從米芾的手中順勢奪過這一塊奇石,連頭也不回,馬上登車而去。
楊次公奪石,是沒收它以下屬“改邪歸正”,還是由于個人愛好而收藏起來?這件事情的最后結(jié)局,大家都不清楚。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米芾并未因為楊次公的告誡而停止藏石的舉動。
米芾一生都癡迷于奇石。
【古代歷史小故事】相關(guān)文章:
中國古代歷史小故事03-16
古代歷史的勵志故事12-15
古代歷史勵志故事12-15
中國古代歷史小故事5篇03-16
中國古代歷史小故事(5篇)03-16
古代歷史成語故事02-02
歷史小故事07-27
歷史小故事11-13
歷史小故事05-12
歷史小故事(精選)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