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兒子故事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個兒子故事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個兒子故事讀后感1
學了《三個兒子》課文后,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孝敬父母,關愛他人,誠實謙虛,懂得感恩,這是一個人應該具有的優(yōu)秀品質。感恩父母,可以從身邊一些小事做起:整理小房間。幫媽媽洗腳。
從小到大,我的一切生活起居或學習輔導都是媽媽負責的。這個暑假,我對自己規(guī)定:每天飯后碗都由我來洗,自己的衣服自己洗,幫媽媽洗一次腳,看是簡單的事做起來卻不是很容易。當我在盆子里放滿水,把媽媽的腳放入盆子,撫摸著媽媽那雙粗糙的腳時,就會想起;小時候生病媽媽一個人抱我去醫(yī)院看病;不管是刮風下雨,媽媽每天送我上下學;不管媽媽累不累,自己不想走時都要媽媽抱······這時候,才體會到我要多孝敬父母,好好學習,幫媽媽多做點家務。
百善孝為先,感恩父母對我的養(yǎng)育;感恩老師,對我們無私的'教育;感恩親人,對我的幫助。
讓每個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
三個兒子故事讀后感2
最近讀了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23課的課文《三個兒子》,講的是三個媽媽在井邊提水,兩個媽媽夸自己的兒子聰明,唱歌好,只有一個媽媽沒有夸。當他們往回走時,前兩個兒子只顧自己唱歌玩耍,只有沒有被夸的兒子趕忙過來幫媽媽提水。
這個沒被夸的兒子想到了要幫媽媽提水,說明他愛媽媽,有孝心。實際上他才是真正應該被夸獎的好兒子。
聯(lián)想到我們學過的《沉香救母》、《木蘭從軍》和《陳毅探母》課文,他們都對父母充滿了深深的愛,都是好兒女。前些日子在德善書院讀過的《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千字文》等讀物都是中華文明美德的精品,要教育我們從小養(yǎng)成有愛心的孩子。學校開展的"百孝節(jié)"活動正是我們的`舞臺,好好表演自己,做一個"孝子賢孫".
以后,我肯定要做個好兒子,關心父母的艱辛,減少父母的勞累,讓他們少為我操勞、操心。我要好好學習做人,好好學習知識,不辜負他們的期望。
三個兒子故事讀后感3
今天,我讀了《三個兒子的故事》,從中明白了一些道理。
從前有個老人,他有三個兒子,老人為了讓他們多一些人生歷練,便讓三個兒子出門去,回來時把各自做的最得意的事說給他聽。
三個月以后,三個兒子都回來了。他們各自把自己遇到的事說給老人聽。有一個人把一袋珠寶放在大兒子那里,當那個人找他要的時候,大兒子都原封不動地還給了他。二兒子救了一個落入水中的孩子,孩子的父母送給他厚禮,他沒有收下禮物。三兒子看到一個人躺在山頂上,只要一翻身就會掉下去摔死,他走近一看,那個人竟然是他的'仇人,可是,他沒有記仇,反而救了那個人。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我們做什么事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屬于我們的東西,我們不能隨便拿。我們還要多幫助別人,幫了別人不求別人的回報。我們要學會寬容,學會尊重你不喜歡的人,那樣就會少一份怨恨,多一份快樂。
三個兒子故事讀后感4
我今天讀了《三個兒子》這篇課文。讀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啟發(fā)。
在古時候的一天,有三位母親到井邊打水。其中,有兩個母親都在夸自己的.兒子聰明能干,另一位母親則沉默不語。
這時候,她們各自的兒子不約而同地來到她們的面前,一個在地上不停地翻著跟頭,一個唱著動聽的歌兒,他們在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才藝。而此時的另一個男孩默默地走到他媽媽身旁,接過媽媽手中沉甸甸的水桶就往家里走去。一直坐在井旁的老爺爺看到這個情景不住地向眾人夸贊那個幫媽媽拎水的孩子。
這篇課文讓我懂得了一個做人的道理:要時刻關心他人、體貼他人,要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做個孝順的孩子。
三個兒子故事讀后感5
今天,我們學了二年級下冊的課文《三個兒子》。
我覺得三個兒子中,那個被媽媽稱贊為“既聰明又有力”的兒子,只知道翻跟頭來好玩;另一個被媽媽媽稱贊為“唱歌很好聽,誰都沒有他那樣好嗓子”的兒子,只知道唱歌。他們的`媽媽提著水桶,腰酸了,胳膊也痛了?蛇@兩個兒子對此卻視而不見,毫不在乎,而那個“什么特點也沒有的兒子”卻很懂得孝敬父母,就立刻過來接過水桶提著走了。從這里可以看出,那兩個兒子有才卻無德,這個小兒子才拙卻德厚。
現(xiàn)在,有一些人都不孝敬老人,有的甚至還打罵老人。孝敬老人這種美德難道快要消失了嗎!我相信,如果人人從我做起,孝敬老人,這個世界一定會更好。
【三個兒子故事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個兒子的故事讀后感06-24
三個兒子教學實錄07-01
《三個兒子》教學實錄07-01
聽《三個兒子》有感06-21
《三個兒子》的教學實錄06-25
三個兒子的教學實錄06-25
《三個兒子》課后反思06-25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03-06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1-08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