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1024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综合野狼,欧美自拍清纯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亚洲 国产 高潮

<dfn id="u8moo"><source id="u8moo"></source></dfn>
  • <dd id="u8moo"><s id="u8moo"></s></dd><menu id="u8moo"></menu><dd id="u8moo"></dd>
    
    
    <ul id="u8moo"></ul>
    <ul id="u8moo"><acronym id="u8moo"></acronym></ul>
  • <strike id="u8moo"><noscript id="u8moo"></noscript></strike>
  • <dd id="u8moo"></dd>
  • 比應用教學設計

    時間:2024-10-13 23:35:45 設計 我要投稿

    比應用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比應用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比應用教學設計15篇

    比應用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比的應用》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的內(nèi)容,是在學生理解了比的意義、比的化簡、比與分數(shù)的聯(lián)系、以及掌握用分數(shù)乘、除法解決簡單問題的基礎上,把比的知識應用于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的一個課例。比的應用又稱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有按正比例分配和反比例分配兩種,由于按反比例分配的實際應用并不廣泛,而且可以轉化為按正比例分配來解答,因此教材只教學按正比例分配。按比分配是“平均分”問題的發(fā)展,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特例。研究比的應用,也為以后學習“比例”、 “比例尺”的知識奠定基礎。

      教材有兩部分內(nèi)容:分一分和算一算。分一分:創(chuàng)設一個給兩個班的小朋友分橘子的情境,鼓勵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在交流不同分法的過程中體會到1:1分配的不合理性,產(chǎn)生按比分配的需要,同時體會按比分配在生活當中的實際應用;算一算:在有了實際操作的基礎上,解決把140個橘子按3:2分給兩個班,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策略,鼓勵學生運用合理的解題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學生分析】

      學生在二年級上冊學習了除法的意義,了解了“平均分”,即按1:1分,學生在五年級上冊學過分數(shù)的意義、分數(shù)與除法的關系,本單元學習了比的意義和比的化簡。由于比與除法、分數(shù)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所以,比的很多基礎知識與除法、分數(shù)的相關知識具有明顯的、可供利用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這些對于學生學習比的應用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

      比的知識在生活中有著很廣泛的應用,因此,學生也有一定的經(jīng)驗基礎。因此,教學這部分內(nèi)容時,應當充分利用原有的學習基礎,引導學生聯(lián)系相關的已學知識,進行類比和推理,盡可能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自己的思考,推出新結論,解決新問題。

      【教學目標】

      1、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比的實際意義;

      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經(jīng)歷與他人交流各自解題策略的過程,體驗策略的多樣性,并選擇合適的方法;

      3、使學生在探索未知、尋求成果的過程中品味學習的樂趣,并養(yǎng)成積極、主動的探究精神。

      【教具準備】

      課前準備:學生查找有關事物各組成部分比的資料。

      課上準備:小紅旗。

      【教學重點】理解按比分配的實際意義,并能運用比的意義解決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按比分配的實際意義,溝通比與分數(shù)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老師有140個橘子,要分給幼兒園兩個班的小朋友,你覺得怎樣分才算合理呢?(平均分,這樣才公平。)

      經(jīng)調(diào)查,大班有30人,小班有20人,這回如果我們還把這些小旗平均分給這兩個班,你覺得還合理嗎?為什么?(不合理,因為每個人分到的就不一樣多了。)

      怎么分合理呢?請你靜靜地想一想,先和同桌說一說,再和全班同學說說你的想法。(按人數(shù)比30 :20 = 3 :2進行分配。)

      3、3 :2表示什么意思?

      [設計意圖]使學生體會按比分的必要性以及初步溝通按比分與平均分的關系。

      二、問題解決活動1:合作研究怎樣按3 :2 這個“比”來分配

      為了研究方便,老師給大家提供了一些小旗代替橘子。

     。ㄒ唬┖献餮芯

      1.合作要求:兩個同學一組分工合作,每分一次,就詳細記錄下當次分給大班和小班小旗的面數(shù),直到分完為止。(提示:記錄時,不累計上次分得的小旗面數(shù))

      大班 小班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大班分得()面小旗

      小班分得()面小旗

      2.學生合作研究

      3.教師組織反饋交流

      老師在巡視的`過程中,收集約三種不同的分法,分步展示在黑板上。

      四人一組交流討論要求

     。1)在組長帶領下逐一分析每種分法,你們能理解這些分法嗎?你有什么想法?你還想提出什么問題?

     。2)觀察、比較這幾種分法,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插問:你覺得分一次至少需要多少面小旗?為什么?

      也就是可以把5面小旗按3:2進行分配,那這一次是把幾面小旗按3:2進行分配的呢?

      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方法預設:

      分法1:每次分給大班3面,分給小班2面。

      表揚:認真有耐心,十二次。

      分法2:根據(jù)比的基本性質(zhì)分,分的次數(shù)明顯減少。

      表揚:很會動腦筋,在分的過程中及時進行了調(diào)整。

      分法3:先按人數(shù)分給大班30面,分給小班20面,余下的再按比分。

      表揚:很會聯(lián)系實際情況,這種分法在實際生活中非常實用。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意圖有五個,其一,雖然是六年級的學生,但是動手操作的過程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逐次分配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記錄單能夠恰好的保留學生最初的思維軌跡。其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其三,讓經(jīng)歷問題解決的過程,探索按比分的不同策略。其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反思能力,傾聽習慣,使學生在交流中獲得方法的豐富和能力的提高。其五,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能力

     。ǘ炞C

      1.問題:大班和小班分得面數(shù)的比是不是3:2?你是怎么知道的?

      大班 小班

      分得小旗的總面數(shù)

      人數(shù)

      平均每人分到小旗的面數(shù)

      30 :20 = 3 :2 = 36 :24

      2.師生一起小結:

     。1)平均每人分到的小旗同樣多嗎?

      (2)把這些小旗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數(shù)比來分配是合理的分法嗎?

      (3)雖然不知道小旗的總面數(shù),但是大家動手分一分,是否就能成功的把這些小旗按3:2進行分配?

      [設計意圖]正式打通人數(shù)比與小旗面數(shù)比之間的關系,深化比的意義。使學生初步體會按比分的本質(zhì):即每個“單位”分到同樣多。

      (三)當我們知道總數(shù)的情況下的按比分配

      1.問題:如果有180面小旗,你打算怎樣按3:2進行分配?你能想到幾種方法?

      2.四人一組交流,說說你想到的方法:

      方法1:按比逐次分配。

      方法2:先求出一份是多少面小旗,再根據(jù)大、小班分別所占的份數(shù),求出各應分得多少面小旗。

      方法3:把比轉化成分數(shù),利用分數(shù)的意義求出大班和小班分到的小國旗的面數(shù)

      3.小結:當我們知道總數(shù)的情況下,既可以逐次分一分,也可以算一算?刹捎玫姆椒ň透嗔。平均分能理解為按比分嗎?按怎樣的比分呢?

      三、鞏固練習

      同學們表現(xiàn)得太出色了,能再幫老師一個忙好嗎?好啊

      我家有一塊近似長方形的菜地,面積大約是984平方米,我想按3:5的比例種茄子和西紅柿,茄子和西紅柿各種多少平方米?

      四、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和感受?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比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2、把一些事物按一定的比分的時候,可以用哪些策略?

      3、你在生活中還能找到比的應用的例子嗎?

    比應用教學設計2

      一、情景引入

      出示一堆煤的情景圖,圖中標明煤的重量為1噸,一個炊事員說:“這堆煤計劃燒40天!

      你們知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

      后來在實際燒的過程中,情況發(fā)生了變化,你們想知道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嗎?

      那么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有關計劃與實際比較的應用題

     。ò鍟n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2

      在情景圖上加上另一個炊事員的對話框:“由于改進爐灶,每天節(jié)省5千克!

      你們知道發(fā)生了什么新情況嗎?

      根據(jù)上面的情景,你能編出應用題嗎?

      根據(jù)學生的編的應用題,選出與例2有似的問題

     。1)讀題,審題,分析數(shù)量關系

      要求改進爐灶后,這批煤可以燒多少天。要知道哪兩個條件?我們應該先求什么?

     。2)你用什么方法來理解題目中的數(shù)量關系?

     。3)讓學生嘗試解答。

      2、如果把題目里的.第三個已知條件和問題改成“改進爐灶后,這批煤比原計劃多燒10天,每天實際燒煤多少千克?”該怎樣解答?

     。1)讓學生自己分析數(shù)量關系后列式解答。

     。2)講評時讓學生說出分析過程。

     。3)引導學生看一看例2與改編后的題目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3、做一做

      (1)讓學生獨立完成做一做。

      (2)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本子上,幫助學困生。

     。3)集體評講。

      三、課堂練習

      1、新華鄉(xiāng)計劃25天修渠道1350米,實際每天比計劃多修21米,實際只要多少天就能完成任務?要求出實際只要多少天就能完成任務,必須先算出下面的哪個問題?( )怎樣算?再求哪個問題?

      (1)實際要修多少天?(2)實際每天修多少米?

      (3)提前幾天修完?

      2、有一堆化肥,原計劃每天生產(chǎn)1.8噸,20天完成,由于改進技術,每天比計劃多生產(chǎn)0.2噸,實際多少天完成?

      四、作業(yè):

      課本第51頁的1——5題

      板書:

      有關計劃與實際比較的應用題

      計劃每天燒煤多少千克? 1000÷40=25(千克)

      改進爐灶后每天燒煤多少千克? 25-5=20(千克)

      這些煤可以燒多少天? 1000÷20=50(天)

      列綜合算式

      1000÷(1000÷40-5)

      =1000÷(25-5)

      =1000÷20

      =50(天) 答:

    比應用教學設計3

      掌握數(shù)量關系是正確解答應用題的關鍵。有時應用題的解答也有技巧,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樣一道題。

      李大伯跑1.5千米,用了11.7分鐘。李大伯跑1千米平均需要多少分鐘?

      同學們都知道這道題是用除法計算,

      那么是:1.5千米÷11.7分鐘

      還是:11.7分鐘÷1.5千米呢?老師介紹幾種方法。

      一、同學們可以這樣想:看要求的量的單位。這道題是求“多少分鐘”,應把11.7分鐘平均分到1.5千米里,看看每千米平均需要多少分鐘,所以算式是:11.7分鐘÷1.5千米。如果是求“李大伯平均每分鐘跑多少千米”

      算式為:1.5千米÷11.7分鐘

      二、同學們還可以這樣想:把題中的小數(shù)轉化成整數(shù)。“李大伯跑2千米,用了12分鐘。李大伯跑1千米平均需要多少分鐘?”很容易理解為:12分鐘÷2千米

      即解答方法為:時間除以路程

      第三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 概念和公式歸納

      姓名

      一、概念:

      1、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棱。三條棱相交的點叫做頂點。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2、由6個長方形(特殊情況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做長方體。在一個長方體中,相對面完全相同,相對的棱長度相等。

      3、由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做正方體(也叫做立方體)。正方體有12條棱,它們的.長度都相等,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

      4、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棱和頂點的數(shù)目都一樣,只是正方體的棱長都相等,正方體可以說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它是一種特殊的長方體。

      5、長方體或正方體6個面和總面積叫做它的表面積。

      6、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

      7、容器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通常叫做它們的容積。

      8、a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即aaa)

      二、計算公式:

      長方體公式:棱長和=(長+寬+高)×4

      底面積(占地面積、橫截面積、上面積)=長×寬

      側面積(左面、右面)=寬×高 前(后)面積=長×高

      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沒蓋的表面積=長×寬+(長×高+寬×高)×2

      或=(長×寬+長×高+寬×高)×2-長×寬

      體積(容積)=長×寬×高

      長=體積÷寬÷高

      寬=體積÷長÷高

      高=體積÷長÷寬

      體積(容積)=底面積×高

      底面積=體積÷高高=體積÷底面積

      正方體公式:

      棱長和=棱長×12 棱長=棱長和÷12

      表面積=棱長×棱長×6 (任意一個面積×6)

      沒蓋的表面積=棱長×棱長×5

      體積(容積)=棱長×棱長×棱長=底面積×棱長

      三、體積單位換算:

      高級單位化成低級單位乘進率

      低級單位化成高級單位除以進率

      進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升=1000毫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比應用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整理與復習中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的內(nèi)在練習,能綜合運用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和方法解釋日常生活現(xiàn)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使學生在整理與復習中進一步評價和反思自己在本學期的整體學習情況,體會與同學交流和學習成功的樂趣,感受數(shù)學的意義和價值,發(fā)展對數(shù)學的積極情感。

      3.在練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發(fā)現(xiàn)錯誤及時糾正的學習習慣,在交流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踴躍發(fā)言的習慣。

      重點難點重點:能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能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學生收集一些用統(tǒng)計圖或分數(shù)表示的信息。30根小棒或火柴,形如的框,今年的月歷卡一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通過談話,使學生意識到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及價值,并揭示課題。

      1.談話:你在生活中遇到過哪些數(shù)學問題,曾經(jīng)提出過哪些數(shù)學問題?哪些問題你已經(jīng)用學過的知識和方法解決了呢?。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板書課題:應用廣角

      學生自由發(fā)言。在復習過程中學生能與其他同學開展有效的合作,并在合作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能合理靈活地解決問題。但有一部分學生在審題方面還不夠仔細,要有意識的進行培養(yǎng)。

      二、綜合應用

      通過練習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和分數(shù)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增強用統(tǒng)計方法和分數(shù)描述交流信息的意識。

      通過具體的操作活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使學生在運用規(guī)律的過程中加深對有關數(shù)學規(guī)律的理解。

      通過“個案探索===舉例驗證---歸納規(guī)律”的過程探索并發(fā)現(xiàn)以某個整數(shù)為分母的所有最簡真分數(shù)的和的規(guī)律,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存在于分數(shù)及其計算中的奧秘,產(chǎn)生進一步學習的愿望。

      通過練習體會數(shù)對表示位置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通過觀察研究物體作成圓形的好處,使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圓的特征的理解。

      通過一個有趣的游戲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中運用“倒過來推想的策略探索取勝的方法。

      通過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完成第25題。

      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交流。

      指名匯報并說說從數(shù)據(jù)中看出了什么?了解了哪些情況?

      2.完成第26題。

      幫助學生理解題意:只能橫著框。

      組織匯報交流,操作情況。

      3.指導完成第27題。

      讓學生集體說出分母是8的最簡真分數(shù)有哪些?它們的和是多少?

      讓學生每人選兩個整數(shù),寫出用這個整數(shù)作分母的所有最簡真分數(shù),并求出和。

      組織匯報交流,適當板書。

      教師追問: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得出結論:任何一個比2大的整數(shù),用它作分母的所有最簡真分數(shù)的和一定是整數(shù)。

      4.完成第28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展示離校近的學生的作業(yè),進行集體評價。

      5.完成第29題。

      教師指導學生正確表述。

      6.完成第31題。

      學生游戲結束后追問:誰有必剩的策略?說說你的想法。

      要想取勝,可以倒過來推想:自己最后一次取之前應該留幾根給對手?

      讓學生再做兩次游戲,兩人各先取一次完成后讓學生說說取勝的策略。

      7.課后分組完成第30題。

      學生將收集到的用統(tǒng)計圖或分數(shù)表示的信息,在小組里交流。

      學生在小組進行操作,嘗試完成。

      學生齊答。

      學生任選兩個整數(shù)進行嘗試。

      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學生獨立完成后展示自己的作業(yè),說說自己家的位置。

      學生先在小組中交流然后匯報。

      學生理解題意后嘗試做幾次游戲。

      學生思考后明白每次取完后留下的火柴根數(shù)必須是4的倍數(shù)。

      學生同桌再次進行游戲,體會取勝的策略,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自我評價

      通過逐項對照作出自我評價,肯定學生取得的成績,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使學生得到幫助,從而激勵學生的自信,提高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1.讓學生在小組中說說每項指標的意義。

      2.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3.組織交流,讓學生自由發(fā)言說說自己學習中的優(yōu)點及不足。學生在小組中互相說說自己對每項指標的理解。

      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自我評價。

      學生自由發(fā)言。

      板書

      設計應用廣角

      1/8+3/8+5/8+7/8=2

      1/3+2/3=1

      1/5+2/5+3/5+4/5=2

      任何一個比2大的整數(shù),用它作分母的所有最簡真分數(shù)的和一定是整數(shù)。

    比應用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復習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關系的量的意義。

      2.掌握正比例和反比例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解題思路,能正確地解答成正、 反比例關系的應用題。

      3.進一步培養(yǎng)同學們分析、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判斷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成什么比例;確定解答應用題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今天我們上一節(jié)復習課。(板書課題:正反比例應用題)出示目標學生齊讀。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正反比例意義及應用題的解題規(guī)律。

      一、復習概念

      1、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它的關系式是什么?

      2、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它的關系式是什么?

      3、正反比例它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二、復習數(shù)量關系

      1.判斷下面每題里相關聯(lián)的兩種量是不是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

      什么比例?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時間和工作總量。( )

      2.每塊磚的面積一定,磚的塊數(shù)和鋪地面積。( )

      3.挖一條水渠,參加的人數(shù)和所需要的時間。( )

      4.從甲地到乙地所需的時間和所行走的速度。( )

      5.時間一定,速度和距離。( )

      2.選擇題:

      1.如果a = c÷b ,那么當 c 一定時,a和b 兩種量( )。 ① 成正比例② 成反比例③ 不成比例

      2.步測一段距離,每步的平均長度和步數(shù)( )。

     、 成正比例② 成反比例③ 不成比例

      3.比的后項一定,比的前項和比值()。

     、 成正比例② 成反比例③ 不成比例

      4.C= πd 中,如果c一定,π和 d( )。

     、俪烧壤 ② 成反比例③ 不成比例

      5.化肥廠有一批煤,每天用15噸,可用40天,如果這批煤要用60天,每 天只能用幾噸?下面等式( )對。

      ?40:15= 60: ② 40=15×60 ③ 60=15×40

      三、復習簡單應用題

      例1 一臺抽水機5小時抽水40立方米,照 這樣計算,9小時可抽水多少立方米?

      A、題中涉及哪三種量?其中哪兩種是相關聯(lián)的量?

      B、哪一種量是一定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C、題中“照這樣計算”就是說 ( )一定,那么( )和( )成( )比例關系。學生獨立解答。

      2、總結 正 、反比例解比例應用題要抓的四個環(huán)節(jié)

      3、判斷下列各題中已知條件的兩個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把已知條件用等式表示出來。

     、佟⒁慌_機床5小時加工40個零件,照這樣計算,8小時加工64個。

     、、一列火車從甲地到乙地,每小時行90千米,要行4小時;每小時行80千米,要行X小時。

     、邸⒁惠v汽車3小時行180千米,照這樣的速度,5小時可行300千米。

      ④、同學們做廣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小敏買3枝鉛筆花了1.5元,小聰買同樣的鉛筆5枝,要付給營業(yè)員多少錢?

     、蕖⒓追N鉛筆每支0.25元,乙種鉛筆每支0.20元,買甲種鉛筆32支的錢,可以買乙種鉛筆多少支?

      四、 鞏固練習

      1、用一批紙裝訂練習本,如果每本30頁可裝訂500本,如果每本比原來多10頁,可裝訂多少本?

      解:設可裝訂本。

     。30+10)=500×30

      4 0=15000

      =15000

      =375

      答:可裝訂375本。

      2、比一比,想一想,每一組題中有什么不同, 你會列式嗎?

      (1)修路隊要修一條公路,計劃每天修60米,8天可以修完。實際前25天就修了200米,照這樣計算,修完這條路實際需要多少天?

     。2)修路隊計劃30天修路3750米,實際5天就修了750米,照這樣幾天就能完成?

      五、拓展延伸

      用正反兩種比例解答:

      1、一輛汽車原計劃每小時行80千米,從甲地到乙地要4.5小時。實際0.4小時行駛了36千米。照這樣的速度,行完全程實際需要幾小時?

      六、全課總結

      解答正反比例應用題,條件和問題不管多么復雜,我們要緊扣正反比例的意義,從題中的定量入手,對應用題中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進行正確的判斷。定量等于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相除,則成正比例;定量等于兩種相關聯(lián)的量相乘,則成反比例。

      七、板書設計

      正反比例應用題

      =K(一定) X×Y=K(一定)

      X和Y成正比例關系。 X和Y成反比例關系。

      正y 、反比例解比例應用題要抓的四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分析:可分四步。

      第一步:確定什么量是一定的。

      第二步:相依變化的量成什么比例。

      第三步:找準相對應的兩個量的數(shù)。

      第四步:解方程(根據(jù)比例的基本性質(zhì))

      第二、設未知數(shù)為X,注意寫明計量單位。

      第三、根據(jù)正反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

      第四、檢驗并答題。

    比應用教學設計6

      數(shù)據(jù)庫技術是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與應用系統(tǒng)的核心技術和重要基礎,《數(shù)據(jù)庫原理與應用》課程的教學目標就是使學生系統(tǒng)地掌握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術,掌握數(shù)據(jù)庫設計方法和步驟,具備設計數(shù)據(jù)庫模式以及開發(fā)數(shù)據(jù)庫應用系統(tǒng)的基本能力。課程設計作為該課程常規(guī)教學的延伸和深化,是承上啟下的必要教學環(huán)節(jié)。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做的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分析

      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計算機專業(yè)的《數(shù)據(jù)庫原理與應用》課程的任務是:介紹數(shù)據(jù)庫技術的基本概念,熟悉數(shù)據(jù)庫管理軟件xBASE系列的基本操作,掌握程序設計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交互式開發(fā)工具,通過課程實習掌握小型應用軟件的開發(fā)過程。

      因此,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數(shù)據(jù)庫技術和數(shù)據(jù)庫管理軟件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序設計方法,具有開發(fā)小型應用系統(tǒng)的能力。為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要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主要是課程的教學由傳統(tǒng)“理論教學+筆試”模式改為“基礎(包括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教學+課程設計”模式。課程設計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利用各種媒體(包括傳統(tǒng)媒體和Internet技術等)獲取、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能夠完成小型軟件的開發(fā)。

      二、活動目的

      通過課程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已掌握數(shù)據(jù)庫原理的基礎上,通過對社會或生活需要的調(diào)查、分析,做出規(guī)劃、設計,培養(yǎng)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開發(fā)小型應用軟件,從而使學生掌握數(shù)據(jù)庫知識意義和信息技能,提高自學能力和知識的綜合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

      三、活動內(nèi)容

      活動內(nèi)容包括指導學生從生活出發(fā),搜集相關資料,分析需求情況,確定開發(fā)項目;要針對開發(fā)的項目再采集數(shù)據(jù),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劃,確定系統(tǒng)的框架;畫出流程圖,并以此寫出FoxPro程序及進行調(diào)試和修改;編寫系統(tǒng)使用手冊;指導學生進行演示和組織評價工作;在課程設計中指導學生自學。

      四、教學設想

      課程設計采取以學生學習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活動,學生在教師的要求和指導下,自主地確定設計的課題,確定軟件的內(nèi)容和表現(xiàn)方式,通過各種媒體進行自學。因此,在課程設計教學中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

      五、教學對象

      20xx級計算機應用專業(yè)全體學生。

      六、教學時間

      20xx年5月~6月。

      七、教學過程

      共分為五個階段:

      1.動員布置階段

      強調(diào)進行課程設計的意義,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程設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良好學習環(huán)境。印發(fā)《〈數(shù)據(jù)庫原理與應用〉課程設計說明》,詳細地布置設計內(nèi)容,完成工作,并推薦一些設計項目供學生參考,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動員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

      2.指導學生收集資料階段

      指導學生收集原始資料,初步確定課程設計項目,并上報指導教師,再由指導教師匯總,教師再根據(jù)情況進行個別或集中指導。

      3.協(xié)助學生對資料進行分析、歸納階段

      對學生所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提出所要解決的問題,研究解決該問題的可行性。通過論證,確定課程設計項目。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對學生所要解決的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法的科學性、合理性、可行性進行分析歸納。

      4.指導規(guī)劃設計階段

      學生根據(jù)所選課題,進行系統(tǒng)規(guī)劃設計。(范文網(wǎng) )包括確定軟件(課題)功能、系統(tǒng)結構(數(shù)據(jù)流程)、程序流程、編寫代碼、調(diào)試程序。這是課程設計的主體部分,這個階段我們對學生的指導原則是嚴格要求、規(guī)范設計、耐心指導、發(fā)揚個性、鼓勵創(chuàng)新。

      5.總結評價階段

      總結采取三種方法:學生自己演示課題,教師組織其他學生進行評價;教師總結表彰;學生書面總結。這個階段的主要目的是“表揚先進,激勵后進”,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悅,總結學習成績,增強學習信心;相互了解,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差距,確立奮斗目標。

      八、指導學生學習

      在課程設計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是教學的中心。學生主動地學習,并自覺地應用相關知識,同時利用反饋的信息總結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在教學中,一方面,教師要著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可以在其中進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學習,并及時地為學生在探索過程中提供相應的幫助。另一方面,教師指導學生如何利用各種工具去獲得信息資源(如文字資料、書籍、Internet資源等),使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空間得到充分擴展。

      九、課程設計結果統(tǒng)計

      課程設計結果統(tǒng)計是完整教學活動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

      1.課題分布

      2.課程設計評價統(tǒng)計

      如何科學地進行課程設計的評價,主要考慮下列因素:(1)學生的綜合能力;(2)學生應用信息的能力;(3)學生對教學之外知識的汲取能力;(4)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具體從軟件作品(包括所有要求上交的內(nèi)容)的外觀、軟件說明書的編寫、軟件界面和使用方法、軟件的結構、編寫程序的算法和創(chuàng)新精神等方面進行評價。

      十、問題思考

      如何理解課程設計的目的和如何給學生進行科學的評價,是課程設計教學的重要問題。

      課程設計教學不僅要求學生掌握相關的數(shù)據(jù)庫理論和軟件工程學的有關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夠?qū)λ鼈冃纬梢饬x建構,這是基于建構主義教學的核心。也就是說學生的知識不是通過人為的“灌輸”,而是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得到的。學生通過解決具體問題、查閱書籍和文字資料以及利用Internet尋找信息資源培養(yǎng)和提高了自學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從而提高了學生的素質(zhì)。因此,對學生課程設計的評價不應過分強調(diào)設計的本身,而應圍繞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協(xié)作學習過程中作出的貢獻、是否達到意義的建構要求三個方面去進行的。

      總而言之,詳細周密的教學設計有助于更好地打造高效課堂,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課程設計教學能夠科學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多方面素養(yǎng)。

     。ㄗ髡邌挝 廣東省潮州市職業(yè)技術學校)

    比應用教學設計7

      教學內(nèi)容:

      應用題例1

      課時目標:

      1、使學生理解連乘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系。

      2、理解兩種解法的思路,掌握兩種解題的方法。

      3、知道用一種解法檢查另一種解法的正確性。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兩種方法解題的思路,并掌握解題方法。

      板書設計:

      應用題

      (一)每箱賣多少元?

      (二)5箱有多少個?

      (學生板演處)

      教學程序: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六一”兒童節(jié)就要到了,為了把我班打扮得漂漂亮亮,想買一些彩絲,買兩捆,每捆10條,每條5角,請同學們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錢?

      二、自主探究

      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2、學生自己完成,教師巡視,把學生不同解法板演到黑板上。

      (一)2×10=20(條)

     。ǘ10×5=50(角)

      20×5=100(角)=10(元)

      50×2=100(角)=10(元)

      學生討論:那種方法準確,每一步求什么?

      3、列綜合算式該怎樣做?

      學生自己列綜合算式交流討論

      師強調(diào)列綜合算式時要注意使用小括號。

      三、鞏固練習

      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指名板演并說說你的想法。

      四、實踐應用

      練習二十二第4、5題

      獨立完成,再訂正。

      五、交流收獲

      今天,我們學到了什么?

      六、作業(yè)(略)

      《連乘應用題》教學反思

      我采用了“引出問題——自主探究——小組合作——集體討論——歸納總結——深化知識的思路進行教學的。在教學中,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注意保護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對有創(chuàng)新的學生,要給他發(fā)揮自己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的空間及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同時,注意挖掘?qū)W生的想象潛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語言表達及創(chuàng)新能力。我覺得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只要學生能夠合理推理解答,求出問題的答案,教師就應給予肯定。但教師不必要強求所有的學生都能這樣解答或直接告訴學生,還可以有其他的解答方法。只要學生用自己的知識經(jīng)驗,通過分析、想象、思考,合理推理后,能自圓其說,教師就應給予鼓勵、肯定和贊揚。

    比應用教學設計8

      教材第43頁例2,練習十一第4、5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平均數(shù)的意義和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2.懂得平均數(shù)在統(tǒng)計學上的意義和作用。

      3.培養(yǎng)學生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的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掌握平均數(shù)的意義。

      教學難點:

      掌握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三年級二班分成三組投小籃球,第一組投中28個,第二組投中33個,第三組投中23個,平均每一組投中多少個?

      提問: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

      要求平均每一組投中多少個?應該怎樣列?

      提問:(28+33+23)3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把投中的總數(shù)以3表示什么?

      二、快樂體驗,學習新知

      1、出示教科書第43頁的例題2。

      提問:從這兩張統(tǒng)計表中,大家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在一場籃球比賽中,除了技術因素以外,還有什么因素也比較重要?

      場上哪一個對的身高占優(yōu)勢,我們能根據(jù)個別隊員來作判斷嗎?我們要看整個對的平均身高,F(xiàn)在就請大家算一算,哪一個對的'平均身高占優(yōu)勢。

      2、學生動手列式計算。

      3、教師:從這兩個平均數(shù),能反映出這兩個隊除技術外的另一個實力,說明平均書可以反映一組數(shù)據(jù)的總體情況和區(qū)別于不同數(shù)據(jù)的總體情況,這是我們學習平均數(shù)的一個重要的作用。

      三、鞏固練習

      1、科書第45頁練習十一的第4題:

     。1)完成第1小題。提問:什么叫月平均銷售量?

      要求哪種餅干月平均銷售量多?多多少?應該怎樣列式?

      (2)完成第2小題讓學生自由發(fā)表看法。

     。3)完成第3小題。你從圖中還得到什么信息,告訴全班同學。

      2、練習十一的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比應用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可以用整數(shù)除法和乘法的知識來解決。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一分、拿一拿,理解情境中的數(shù)量關系,探求解決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的方法。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悟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初步了解分數(shù)的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和價值。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實際問題中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的方法。

      教學難點:利用圖形、語言、算式三種表征的'轉化來解決有關分數(shù)的實際問題。

      三、教學準備

      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復習導入。

      學生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紙,折出它的,并用陰影部分表示出來。

      全班展示、交流不同的折法。

      出示作業(yè)紙上的蘋果圖:

      要求學生將6個蘋果平均分成3份,寫出一份占蘋果總數(shù)的幾分之幾,兩份占蘋果總數(shù)的幾分之幾,并將蘋果總數(shù)的涂成紅色,蘋果總數(shù)涂成綠色。

      2.揭示課題。

     。1)這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應用分數(shù)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2)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1”是一個物體和一些物體時如何用分數(shù)表示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加深了對分數(shù)意義的理解,為學習新知作好準備。

      (二)嘗試探索,學習新知

      1.閱讀與理解。

      (1)課件出示例2,學生自由讀題,理解題意。

      有12名學生在踢毽子,其中是女生,是男生。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交流:說一說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你能用畫示意圖的方式表示出“其中是女生,是男生”嗎?

      (4)展示學生畫的示意圖,并進行對比和交流。

     。5)請學生修改或完善自己畫的圖。

      2.分析與解答。

     。1)借助示意圖,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案。

     、僖龑W生讀圖思考:因為是女生,要求女生人數(shù)就要把12平均分成三份,求出一份是多少,并要求學生以同樣的思路去求男生的人數(shù)。

      ②組織學生合作探究求男生人數(shù)的其他方法,并讓學生選取自己認為簡便的方法。

     。2)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3.回顧與反思。

     。1)說一說怎樣檢驗答案是否正確。

      預設:

      方法1:將解答的結果和畫出的示意圖一一對應。

      方法2:女生的人數(shù)和男生的人數(shù)相加,4+8=12,解答正確。

      ……

     。2)回顧解決問題的過程。

      先讓學生回顧與總結解決問題的過程,討論后師生共同小結。

      (3)匯報交流后,讓學生書寫答案,完善解題步驟。

      【設計意圖】在創(chuàng)設現(xiàn)實情境后,引導學生聯(lián)系分數(shù)的意義,通過自己的實際操作和觀察,畫出示意圖,理解情境中的數(shù)量關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完成練習二十二第5題。

      2.完成練習二十二第6題。

      3.完成練習二十二第9題。

      借助操作和直觀圖進一步鞏固分數(shù)的意義。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主要是讓學生應用分數(shù)的含義解決問題,通過提供直觀圖,方便學生在操作的基礎上,形成解題思路。

      (四)全課總結,升華認識

      1.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你還有什么疑惑的地方?

    比應用教學設計10

      【教學內(nèi)容】北師大版6年級數(shù)學第11冊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shù)意義的理解。

      2、能解決有關“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提高運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會百分數(shù)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能解決有關“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已學習百分數(shù)的簡單應用、運用方程解決簡單的百分數(shù)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百分數(shù)的應用。教材通過創(chuàng)設“水結成冰塊”的情境,引發(fā)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探尋解決的辦法,從而真正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并由此及彼的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

      二、學習目標

      1、理解“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的意義,加深對百分數(shù)意義的理解。

      2、能計算出實際問題中“增加百分之幾”或“減少百分之幾”。

      3、進一步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增強數(shù)學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三、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觀察表格,提出問題

     。1)師:這里有一份關于百大超市和國光超市七月份、八月份銷售金額情況統(tǒng)計表。如果你是經(jīng)理,看了之后,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百大超市 國光超市

      七月份:40萬元 50萬元

      八月份:20萬元 30萬元

     。2)同桌討論

     。3)學生匯報

     。4)師:兩個超市七月份的銷售金額都比八月份有所增加,其增加的金額都是10萬元,通過這個數(shù)據(jù)我們能說兩個超市的增加幅度一樣嗎?

      (5)小組討論

     。6)匯報:要比較兩個超市的增長幅度,必須進行第二次比較,即百大超市八月份銷售金額比七月份銷售金額多百分之幾?國光超市八月份銷售金額比七月份銷售金額多百分之幾?

      2、出示課題:百分數(shù)的應用

     。ǘ┳灾鳂嫿,探究新知

      1、解決“百大超市八月份銷售金額比七月份銷售金額多百分之幾?”這一問題。

      (1)小組討論,解決問題。

      提示:

      要求百大超市八月份銷售金額比七月份銷售金額多百分之幾,就是要求誰是誰的百分之幾?

      通過小組研究,你們認為這道題應該怎樣解答?

      生1:50÷40

      生2:(50—40)÷40

      生3:(50—40)÷50

      ……

     。2)學生評議,理清思路

     、賹W生評議時,引導他們畫出線段圖:

     、趩l(fā)學生思考:“百大超市八月份銷售金額比七月份銷售金額多百分之幾”,是哪兩個量在比較?

     、鄣贸鼋Y論,列出算式:

      要求百大超市八月份銷售金額比七月份銷售金額多百分之幾,就是求“百大超市八月份銷售金額比七月份銷售多的金額”是“七月份銷售金額”的百分之幾?

      列式:(50—40)÷40

     。10÷40

     。25%

     、芤龑W生說出第二種解法:

      師:還有別的算法嗎?

     、萁涣鲄R報:

      50÷40—1=125%—1=25%(結合線段圖理解)

      2、解決“百大超市七月份銷售金額比八月份銷售金額少百分之幾”的問題。

     、偬岢鰡栴}:

      師:“同學們解決了自已提出的問題,老師也有一個問題,你們能幫老師解答嗎?”

      生:能。

      師:“百大超市七月份銷售金額比八月份銷售金額少百分之幾?”

     、趯W生列式解答:

      生:(50—40)÷50

      =10÷50

      =20%

     、垡龑W生小結:被除數(shù)相同,但除數(shù)不同,多百分之幾與少百分之幾的結果是不一樣的。

      ㈢鞏固應用、深化提高

      1、解決問題

     、賴獬邪嗽路蒌N售金額比七月份銷售金額多百分之幾?

     、趪獬衅咴路蒌N售金額比八月份銷售金額少百分之幾

     。1)列式解答:

      (30—20)÷20=50%

     。30—20)÷30≈33.3%

     。2)觀察發(fā)現(xiàn):

      師:你認為解答的關鍵是什么?

      生:求百大超市八月份銷售金額比七月份銷售金額多百分之幾,就是求“百大超市八月份銷售金額比七月份銷售多的金額”是“七月份銷售金額”的百分之幾?

      師:解決今天的問題關鍵在于把它轉化成已經(jīng)學過的'問題。

      其實我們以前也運用過轉化的方法,你還記得嗎?

      生:上個單元學習圓的面積時,把圓轉化成長方形來求的。

      師:轉化的方法是我們學習、研究數(shù)學的好辦法。以后遇到難題時也可以用轉化的方法試試。

      2、做課本“試一試”第(1)題。

      學生自已讀題,說一說幾成是什么意思后獨立完成。

      3、解決實際問題:

      師:據(jù)了解贛州為了迎接宋城文化節(jié)活動,正在大搞綠化工作,一個綠色的贛州將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在叔叔、阿姨的綠化過程中遇到一個問題,你們想幫他們來解決嗎?

      出示題目:贛州原計劃造林12公頃,實際造林14公頃,實際比原計劃多造林百分之幾?原計劃比實際少造林百分之幾?

      4、小調(diào)查:

      ⑴調(diào)查你家上個月和這個月用水、用電的量,并進行比較,從比較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屏私庖幌履惆嗌贤瑢W零花錢的情況,并進行比較,看看你能得到什么結論?

    比應用教學設計11

      設計思路:本節(jié)課在談話中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在現(xiàn)實背景中讓學生親身感受按比例分配的意義,并對例題進行探索,感悟數(shù)學思想方法。在解釋應用中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知識的建構過程,體驗解題的多樣化,初步形成驗證與反思的意識,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科素養(yǎng)。

      教學內(nèi)容:六年級上冊比的應用

      教學目標

      1、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義,掌握按比例分配問題的結構特點。

      2、能正確解答按比例分配問題。

      3、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探索精神的養(yǎng)成。

      教學重點: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步驟。

      教學難點:掌握解題的關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受價值

      1、師:同學們,大家平時放過東西嗎?

      2、請大家分一分彩旗吧。(課件:植樹節(jié)到了,學校準備了60棵樹苗,要把它發(fā)給六一班和六二班栽植,已知兩個班人數(shù)相等,如何分比較合理?)

      注:學生一般會按平均分的方法解答,教師就可追問:這樣分配的方法,我們以前學過,叫什么分法呢?

      3、在實際生活中,有時并不是把一個數(shù)量平均分配的,而是按不同量來進行分配的。

      注:教師用談話的方式,以兩班分配植樹任務的事情為事例,分步呈現(xiàn)問題情境,讓學生根據(jù)有關信息發(fā)表見解,體會平均分只是一種分配方法,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需要更為合理的分配方式。這樣結合舊知體會按比例分配的實際意義。

      二、探究教學

      1、探究例題

      呈現(xiàn)例題,根據(jù)學生的建議,共同完成例1

      師:植樹節(jié)到了,學校準備了60棵樹苗,按3:2的比例分給六一班和六二班栽植,兩個班各應栽多少棵?(2)分析題意:按3:2的比例分給兩個班栽植告訴我們那些數(shù)學信息?

      師:請同學們獨立思考,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3)展示結果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解題方法

      第一種:60÷(2+3)=12(棵)12×3=36(棵)12×2=24(棵)

      第二種:2+3=5

      60×3/5=36(棵)60×2/5=24(棵)

      注: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以上兩種解法,對于學生以前學過的歸一問題的解法,老師應給予肯定。而重點放在分數(shù)乘法的意義來解答的方法上,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2、揭示課題

      師:像這樣把一個數(shù)量按照一定的比進行分配,我們通常把這種分配方式叫做按比例分配。

      3、思考:如何檢驗答案是否正確呢?

      討論:按比例分配問題有什么特點?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決實際是要注意什么呢?

      指導學生檢驗不但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解題習慣,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小結按比例分配問題的一般方法與步驟,將感性的`解題經(jīng)驗歸納,深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關鍵是被分的總數(shù)和分配的比,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鞏固練習教材做一做。

      四、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反思:

      1、教材的編排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點,既是數(shù)學知識的生長點,又是學生認識過程中的發(fā)展點,它們用承上啟下的作用。按比例分配問題是平均分問題的發(fā)展,又有它獨特的價值。在談話導入環(huán)節(jié)中,設問如何分配植樹任務才合理?引發(fā)學習的思維,發(fā)現(xiàn)平均分之外的另一種分配方法(按比例分配),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興趣。

      2、為了使學生通過解決具體問題抽象概括,形成普遍方法,指導他們及時反思十分必要。教學中先是觀察分析這類題型的結構,并討論解答此類問題的一般解題方法和步驟。接著引導學生歸納按比例分配問題的解題規(guī)律,并反思遇到不同的問題,應選擇哪種方法比較合適。這樣在回顧反思中理清思路,不斷提升思維的層次。

    比應用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采用“進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2、過程與方法:根據(jù)實際情況,獨立完成學習任務。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通過采用“進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感受這些方法的現(xiàn)實意義。

      教學重、難點:能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解決生活問題。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體育室花19.4元買來一筒羽毛球,每筒12個,平均每個多少元?

     。1)學生獨立解答。

     。2)匯報講評:根據(jù)你的生活經(jīng)驗,算錢時可以保留幾位小數(shù),為什么?

      2、引入:我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取商的近似值。(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1、學習例12(1)

     。1)出示題目:小強的媽媽要將2.5千克香油分裝在一些玻璃瓶里,每個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準備幾個瓶?

      (2)學生讀題理解題意,獨立列式計算。

     。3)匯報:2.5÷0.4=6.25(個)

      (4)設疑:我們算到的結果是6.25個瓶,那在我們的生活中能找到6.25個瓶子嗎?根據(jù)你的生活經(jīng)驗,這里求“需要準備幾個瓶?”得數(shù)應該保留什么數(shù)?

     。5)小組討論:根據(jù)實際情況,這里需要準備幾個瓶?為什么?

      (6)學生匯報討論情況。

      (7)演示多媒體課件,驗證結果。

      邊演示課件,邊提問:如果是用我們以前的“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數(shù),就需要準備幾個瓶子?能裝得下2.5千克的`香油嗎?6個瓶子只能裝多少千克香油?所以要準備幾個瓶子?

      (8)小結:在這道題里,應用我們以前學習的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能解決問題嗎?在這種情況下,出現(xiàn)了不滿5也需要向前一位進1,這種方法我們把它叫做“進一法”。

     。9)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像這樣的情況嗎?請你說一說。

      2、填一填

      (1)五年級有210個同學,需租車到東莞參觀學習,每輛車最多可坐40人,需要租幾輛車?

      列式為:210÷40=5.25≈( )輛應用( )法取近似值。

     。2)把一包150千克的大米平均分成每袋40千克,需要準備幾個袋子?

      列式為:150÷40=3.75≈( )個應用( )法取近似值。

      3、學習例12(2)

     。1)出示題目: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長的紅絲帶包裝禮盒。每個禮盒要用1.5米長的絲帶,這些紅絲帶可以包裝幾個禮盒?

      (2)要求這個問題,要用什么方法列式?怎樣列?

      (3)思考:①根據(jù)你的生活經(jīng)驗,要求“這些紅絲帶可以包裝幾個禮盒?”,得數(shù)應保留什么數(shù)?

     、谌绻谩八纳嵛迦敕ā被颉斑M一法”取近似值,結果是多少?這些絲帶夠嗎?那么這些絲帶可以包裝幾個禮盒?

     。4)小結:在這道題里,出現(xiàn)了滿5也要把尾數(shù)舍去的情況,我們把這種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5)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像這樣的情況嗎?請你說一說。

      4、選一選

     。1)做一套衣服要用布2.5m,現(xiàn)有30.5m的布,可以做多少套這樣的衣服?列式為:()

      A、30.5÷2.5=12.2≈12(套)B、30.5÷2.5=12.2≈13(套)

      (2)同學們把75.5厘米的紙條按每6厘米裁成一段做圓環(huán),這個紙條最多能做成幾個圓環(huán)?列式為:()

      A、75.5÷6=12.58≈13(個)B、75.5÷6=12.58≈12(個)

      5、學生看書本P33的內(nèi)容,質(zhì)疑。

      6、小結: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我們有的時候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也有的時候用“進一法”或“去尾法”取近似值,總之我們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

      三、練習提高。

      1、P33“做一做”的題目。

      2、P35第7題。

      3、大家今天的表現(xiàn)真不錯,現(xiàn)在老師給大家介紹個漂亮的地方。(出示漂亮的桂林山水的風景)這么美的地方,你想去游覽嗎?這里有一種既開心刺激又經(jīng)濟實惠的游覽方式——“乘坐竹筏游漓江”。請看:(1)一個竹筏一天租金220元,可乘6人。根據(jù)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提出問題后,學生列式解答,講評時讓學生說說這里用了什么方法取近似值,為什么。)

     。2)我們班有47人,準備乘坐竹筏游漓江,已知每個竹筏可乘6人,得租幾個竹筏?(學生列式解答,講評時讓學生說說這里用了什么方法取近似值,為什么。)

      (3)同學們,樸實的桂林人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建造出一個個精美的竹筏,為桂林的旅游事業(yè)爭光添彩。我還了解到了一個信息:做一個竹筏需要10根竹子,請問96根符合要求的竹子能做幾個這樣的竹筏?(學生列式解答,講評時讓學生說說這里用了什么方法取近似值,為什么。)

     。4)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四、全課總結。

      同學們,沒想到吧,在愉快的旅游之中隨處都可以見到數(shù)學,由此可見,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五、布置作業(yè)。

      課本P35第6、8、9題。

    比應用教學設計1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用方程解答“已知比一個數(shù)的幾倍多(少)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應用題。

      2、使學生能根據(jù)應用題的具體情況靈活選擇解題方法,培養(yǎng)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和習慣。

      3、通過解決問題激發(fā)學生熱愛新校的情感。

      教學重點:

      分析題中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并列方程,提高用方程解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根據(jù)不同的數(shù)量間的相等關系,列出多種不同的方程,體會列方程解應用題的優(yōu)越性。

      教學準備:課前調(diào)查老校與新校各方面的變化的數(shù)據(jù);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激發(fā)興趣

      師:同學們,這個學期我們搬進了新的學校,你的心情怎樣?

      通過調(diào)查你發(fā)現(xiàn)新校與老校相比有什么不同?(學生自由說)

      (評析:學生剛剛搬進漂亮的新校,充滿了好奇,讓他們課前調(diào)查, 他們當然是樂開花,調(diào)查中,學生進一步地認識、了解了自己的新學校,而且用他們調(diào)查的數(shù)據(jù)作為下面的學習的材料,使學生感受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都有數(shù)學,我們學的是有用的數(shù)學。)

      二、展示信息 提出問題

      師:的確,就象同學們所說的,新校與老校相比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

      根據(jù)學生的交流選擇信息出示下表:

      信息1

      信息2

      問題

      老校有電腦40臺

      新校的電腦比老校的6倍多35臺

      新校有1550人在校就餐

      比老校的3倍多200人

      新校有圖書49500冊

      比老校的4倍多1500冊

      新校的人均綠化面積是13.5平方米

      比老校的4倍少2.5平方米

      師:你能根據(jù)上面的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嗎?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逐步出示問題。

     。1)新校有多少臺電腦?

     。2)老校有多少人在校就餐?

     。3)老校的人均綠化面積多少平方米?

     。4)老校有多少萬冊?

      師:剛才同學們給每一組信息提出了一個問題,組成了四道應用題。

      第一個應用題應該怎樣解答?(學生口答)

      (評析:突破傳統(tǒng)的應用題的呈現(xiàn)方式,通過選擇學生調(diào)查的信息,請學生提出問題的方式使復習題、例題和練習題整體呈現(xiàn),促使學習內(nèi)容在動態(tài)中生成,激活了學生的認知需求與思維熱情,使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下面的學習活動中。)

      三、體驗交流 探索新知

      1、師:下面我們看第二個題目,誰來把這個題目讀一讀。這道題目老師想請同學們在試著做做看。(只需列出式子)

      匯報交流。

      估計學生有以下幾種方法(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3X=1550-200 3X+200=1550 (1550-200)÷3

      1550-3 x =200 (1550+200)÷3

     。1)先讓學生說說左面三種方法分別是怎樣想的?

      師:其實這三種方法之間也有一定的聯(lián)系。有什么聯(lián)系?(同桌討論)

     。2)再讓學生討論右面兩種方法,根據(jù)這兩個算式的計算結果,學生很容易發(fā)現(xiàn)其中一種肯定是錯誤的。

      讓學生充分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隨機出示線段圖幫助學生進一步地理解。

      師:請同學們?nèi)我膺x擇一種方法把它計算出來。指名板書。

      2、師:解答好了,接下去還要做什么?(學生檢驗并交流)

      3、比較

     。1)比較第2題的'算術解和方程解。

      師:這道題用算術方法和方程都可以解。誰來說說你喜歡用哪一種方法?為什么?

     。2)比較第2題和第1題。

      師:第1題為什么用算術方法解?(學生充分交流)

      師小結:通常我們用方程來解象第2題這樣的應用題。

      揭示課題:列方程解應用題。

      4、練習

     。1)學生列方程解第3題。

      學生練習,指名板演。

      師:誰來評一評他做得怎么樣?

     。2)學生列方程解第4題

      師:誰來說說第4題和第2、第3題有什么不同?

     。ㄔu析:力求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和概括出規(guī)律性的知識,無論在體會列方程解應用題的優(yōu)越性,還是在多種方法的擇優(yōu)上,等等,都盡量讓學生充分地體驗,使學生在分析、對比中,探索規(guī)律,不僅拓寬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更體現(xiàn)了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四、暢談感受 深化體驗

      師:通過同學們的計算,我們又獲得了一些有關老校與新校的信息,請同學們再把我們新校與老校的有關數(shù)據(jù)比較一下,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想說些什么?

      8、通過剛才的練習,你覺得解答我們今天學習的這類應用題的關鍵是什么?

      (評析:通過總結,學生進一步明確了找關鍵句中的等量關系是解題的關鍵;通過比較,學生進一步地感受到新校和老校相比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激發(fā)了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校之情,激勵學生珍惜優(yōu)越的學習環(huán)境,努力學習。)

      五、分層練習 講究實效

      過渡:老師這里有這樣的一些關鍵句,請你根據(jù)這些句子說出等量關系式。

      1、找等量關系(課件出示)

     。1) 今年養(yǎng)兔的只數(shù)比去年的3倍少8只

      (2) 紅毛衣的件數(shù)比藍毛衣的2倍還多13件

     。3) 買3個籃球比4個排球多用去5元

     。4) 比小孩服裝的5倍少3套是大人服裝。

      2、任意地選擇兩個條件,提出一個問題,組成一道應用題,然后把它解答出來,看誰做得又快又多。

      3、游戲(機動)

      師:指名問學生幾歲?×××同學的年齡是我女兒的3倍少1歲,猜猜我的女兒幾歲?

      請同桌兩人做這個游戲,利用你爸爸、媽媽或其他人的年齡編題,讓你的同桌猜一猜。

      (評析:采用分層練習,力求在練習過程中,既鞏固新知,又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使學生在發(fā)散性、多維度的思維活動中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比應用教學設計14

      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小學數(shù)學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比的應用》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掌握按比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和解題思路,能運用這個知識來解決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培養(yǎng)學生運用已有知識進行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

      3、使學生樹立用自己學來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獨立思考、自覺檢驗的好習慣,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掌握按比分配應用題的結構特點和解題思路。

      教學難點:正確分析,靈活解決按比分配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復習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實際問題。

      2、由分卡片時所產(chǎn)生的問題設疑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二、講授新課

      1、教師提出關于稀釋液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理解“稀釋液”的意思。

      2、利用課件出示例2。

     。1)學生讀題,弄清題意。

     。2)引導學生找出題中所提供的數(shù)學信息。

      (3)課件出示稀釋液的配制過程,同時引導學生理解按比分配問題的結構特點。

     。4)引導學生分析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使學生理解按比分配問題的解題思路。

     。5)小組討論解題方法,然后進行匯報,并集體訂正。

     。6)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重點理解按比分配的方法。

     。7)提示學生用多種方法進行檢驗,培養(yǎng)學生自覺檢驗的習慣。

      3、 小結:按比分配的應用題有什么結構特點?怎樣解答這樣的應用題?

      三、鞏固練習

      1、解決課前分卡片時所產(chǎn)生的問題。

      2、課件出示練習題1,在學生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比較練習題與例題

      的異同,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后集體訂正。

      3、課件出示練習題2,理解題意,引導學生比較本題與例題及練習1的異同,

      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獨立解決,并引導學生自行檢驗。

      四、拓展延伸

      利用課件出示教材第51頁“你知道嗎”,教師介紹“黃金比”的知識,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五、課堂總結

      學生暢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教師鼓勵學生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并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比應用教學設計15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8頁的例4、練一練、練習三的第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聯(lián)系百分數(shù)的意義認識“折扣”的含義,體會以及折扣和分數(shù)、百分數(shù)的關系,加深對查分數(shù)的數(shù)量關系的理解;

      2.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并聯(lián)系對“求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已有認識,學會列方程解答“已知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shù)”的題型,能應用這些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感受數(shù)學和人民生產(chǎn)、生活的密切關系,體會到數(shù)學的價值。

      教學重點:理解現(xiàn)價、原價、折扣三量關系;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通過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到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設計理念:數(shù)學最終是要為生活服務的,回歸生活的數(shù)學才是有用的數(shù)學。本課內(nèi)容和日常生活密切聯(lián)系,學了就可以學以致用,可以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shù)學的價值。

      一、開門見山,

      1.教學例4,認識折扣

      談話:我們在購物時,常常在商店里遇到把商品打折出售的情況。

      出示教材例4的場景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提問:你知道“所有圖書一律打八折銷售”是什么意思嗎?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指出:把商品減價出售,通常稱作“打折”。打“八折”就是按原價的80%出售,打“八三折”就是按原價的83%出售。

      強調(diào):原價是單位“1”,原價×折扣=現(xiàn)價,區(qū)別降價多少元。

      學生觀察場景圖。

      二、探索解法

      1.提出例4中的問題:《趣味數(shù)學》原價多少元?

      啟發(fā):圖中的小朋友花幾元買了一本《趣味數(shù)學》?這里的12元是《趣味數(shù)學》的現(xiàn)價還是原價?在這道題中,一本書的現(xiàn)價與原價有什么關系?

      追問:“現(xiàn)價是原價的80%”,這個條件中的80%是哪兩個量比較的結果?比較時要以哪個量作為單位“1”?這本書的原價知道嗎?你打算怎樣解答這個問題?

      進一步啟發(fā):根據(jù)剛才的討論,你能找出題中數(shù)量之間的相等關系嗎?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原價×80%=實際售價

      提出要求:你會根據(jù)這個相等關系列出方程嗎?

      請學生到黑板上板演。

      2.引導檢驗,溝通聯(lián)系:算出的結果是不是正確?

      啟以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檢驗:可以求實際售價是原價的百分之幾,看結果是不是80%;也可以用15元乘以80%,看結果是不是12元。

      學生討論。

      學生先說出自己的想法。

      學生在小組里相互說一說,再在全班交流。

      學生嘗試列出方程。

      學生獨立驗算,再交流檢驗的方法。

      三、鞏固練習”先讓學生說說《成語故事》的現(xiàn)價與原價有什么關系,知道了現(xiàn)價怎樣求原價。再讓學生根據(jù)例題中小洪的話列方程解答。

      學生解答后再解讀方程:你是怎樣列方程的?列方程時依據(jù)了怎樣的數(shù)量關系?你又是怎樣檢驗的.?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

      學生列方程解答。

      四、拓展提高1.做練習三的第1題

      學生讀題后,先要求學生說出每種商品打折的含義,再讓學生各自解答。

      學生解答后追問:根據(jù)原價和相應的折扣求實際售價時,可以怎樣想?

      2.做練習三的第2題。

      先學生獨立解答,再對學生解答的情況加以點評。

      3.做練習三的第3題。

      先在小組里相互說一說,再指名學生回答。

      4.做練習三的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答,再指名說說思考過程。

      學生先相互說一說,再列式解答。

      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學生小組交流。

      學生獨立解答。

      五、全課小結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商品的原價、現(xiàn)價、折扣之間有什么關系?

      六、布置作業(yè)課后抽時間到附近的商場或超市去看一看,收集一些有關商品打折的信息,并自己計算商品的現(xiàn)價或原價。

    【比應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06-28

    比應用教學設計06-08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02-07

    比的應用優(yōu)秀教學設計07-20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范文12-14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15篇09-30

    平均數(shù)的應用教學設計06-05

    分數(shù)乘法應用題教學設計11-20

    信息技術應用的生物教學設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