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16年中秋節(jié)是什么時候
每年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秋節(jié)。我們都知道,中秋節(jié)是個與家人團(tuán)聚,在外漂泊的游子,寄托相思之情的日子。中秋這天,月亮非常的圓。古人就把圓月視作團(tuán)圓的象征,不少文人墨客會提筆抒寫自己的情感。下面是聘才小編收集整理的16年中秋節(jié)是什么時候,歡迎閱讀!
16年中秋節(jié)是什么時候
2016年9月15日 農(nóng)歷 八月十五 中秋節(jié)
念奴嬌
【朝代】宋代【作者】蘇軾
【原文】
憑高眺遠(yuǎn),見長空,
萬里云無留跡。
桂魄飛來,光射處,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瓊樓,乘鸞來去,
人在清涼國。
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
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風(fēng)露下,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風(fēng),翻然歸去,
何用騎鵬翼。
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
張煌言一生僅活了四十五歲,其詩文著述甚豐,后人收輯整理名《張蒼水集》!吨鄞沃星铩愤@首詩寫得非常好,字里行間透露著詩人豐富的情感,我們先一起來看看這首詩的原文。
《舟次中秋》原文
淡蕩秋光客路長, 蘭橈桂棹泛天香。
月明圓嶠人千里 ,風(fēng)急輕帆燕一行。
此夜銜杯慚庾亮 ,幾年持斧笑吳剛。
觀濤豈必錢塘去 ,碧海銀潢自渺茫。
《舟次中秋》注釋
1)蘭橈桂棹:蘭橈,小舟。桂棹,桂木做的槳。
2)圓嶠:山名。
3)庾亮:中國東晉外戚,大臣。字元規(guī)。潁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人。
4)吳剛: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
5)碧海銀潢:碧海,青天。銀潢,銀河。
《舟次中秋》的詩意/《舟次中秋》的意思
淡淡的月光映照著不知多長的道路,泛著清香的劃槳、小舟靜靜的飄搖。明月照著圓嶠,人卻相隔千里,風(fēng)兒拂著輕帆,夜空中一行燕飛過。這一夜,言慚舉杯的庾亮,也笑笑幾年來一直持斧的吳剛。看波濤潮水何必去錢塘呢,青天銀河自是渺茫。
《舟次中秋》賞析
《舟次中秋》是張煌言的一首詩,這首詩主要寫中秋佳節(jié),望月相思,“月”、“橋”“燕”一系列的意象,寫出閨中思婦的相思之苦。
《舟次中秋》的作者簡介
張煌言(1620—1664)南明儒將、詩人、民族英雄。字玄著,號蒼水,漢族,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崇禎舉人,官至南明兵部尚書。南京失守后,與錢肅樂等起兵抗清。后奉魯王,聯(lián)絡(luò)13家農(nóng)民軍,并與鄭成功配合,親率部隊連下安徽20余城,堅持抗清斗爭近20年。至清康熙三年,見大勢已去,隱居不出,被俘后遭殺害。其詩文多是在戰(zhàn)斗生涯里寫成,質(zhì)樸悲壯,充分表現(xiàn)出作家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有《張蒼水集》行世。
1中秋歸來(打一詞牌名)答案: 八歸2嫦娥下凡(打一花名)答案: 月季3中秋菊開(打一成語) 答案: 花好月圓5舉杯邀明月(打一禮貌用語) 答案: 賞光7華夏共賞中秋月(旅游用語) 答案: 觀光8中秋度蜜月(打一成語) 答案: 花好月圓9清風(fēng)拂面中秋...
關(guān)于中秋節(jié)的作文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有盛行;在北宋,焚香拜月說心愿,祈求月神保平安;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月圓之意;明清以來,中秋的風(fēng)俗更加盛行,燈謎、吃月餅、燃燈、玩兔兒爺、祭月等等。
被冷風(fēng)吹慣了,也就不覺得冷了;被匕首傷害多了,也就不會感到心痛了;月亮看多了,也就不認(rèn)為圓了。不知是誰把天空撕裂出星星的傷口;不知是誰抹殺了我的自由還有靦腆的溫柔;不知是誰噬咬了弧形的月亮踩碎了沙漏;不知是誰留下月餅帶走中秋。
《思佳客中秋后一日借月意》原文白玉樓臺知幾重。夜來望斷廣寒宮。一分乍闕嬋娟影,二八尤宜冰容。鬢露,玉釵。水晶簾幕正玲瓏。殷勤再為天香醉,可惜清光付曉鐘。《思佳客中秋后一日借月意》作者簡介高觀國,南宋詞人。字賓王,號竹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薄畎住!鹅o夜思》這首詩淡淡的透露出詩人的思鄉(xiāng)之情,在他鄉(xiāng)想要和家人團(tuán)聚一樣,而中秋這個大節(jié)日就代表著團(tuán)圓,正是在這一天每個身在異地的游子們都紛紛回家與家人團(tuán)圓。
一提到中秋節(jié),人們的腦袋里立刻蹦出假期、旅行、吃月餅等眾多詞匯。其實,除了春節(jié)和除夕,中秋節(jié)和大多傳統(tǒng)節(jié)日一樣,似乎已經(jīng)被大多數(shù)人給遺忘了,人們記住它們存在的唯一證據(jù),仿佛只有假期和超市里賣的月餅和粽子了。
一輪圓月穿過層層云翳露出嬌羞的容顏。淡淡的清輝灑滿了小巷,為行人指引方向。細(xì)細(xì)看去,月朦朧氤氳,像是裹著一層薄紗,整個兒更顯裊娜。它散發(fā)出來的光芒,似乎穿透了大地,彌漫一種馥郁的清香,醉人心脾。千百年來,月總是被人吟誦。
曹丕的雜詩寄情感懷的詩歌對后世也有一定影響。魏晉人多作雜詩,而這些詩又常常是詩人內(nèi)心情感的真實流露。原本應(yīng)是有題目的,后來題目遺失,便稱雜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