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隨筆(必備9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什么樣的隨筆堪稱經(jīng)典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化苦旅隨筆1
讀罷余秋雨老師的《文化苦旅》,我很想抓住些什么,卻又難以言狀,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在心中不去,又難復平靜。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邊塞到溫婉宜人的江南小鎮(zhèn),余秋雨老師的文化足跡,跨越大江南北,旅途中夾雜著喜悅、激動、哀傷、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終只匯合成一個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國史上敘說羈旅之苦的文學作品不在少數(shù),然而負擔上“文化”二字,卻更令人覺得這苦澀的味道濃得要化不開。
說說那個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磚黃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后,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余秋雨老師之苦,皆因有著中國古代文人憂國憂民式的文化自覺,種種令人痛心疾首的現(xiàn)象赫然呈現(xiàn)在自己的眼前卻無能為力,也就難以自抑地揪心揪肺。
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余秋雨老師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余秋雨老師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jīng)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余秋雨老師得知我們肆意欣賞著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吧。
也許許多歷史界的專家學者曾經(jīng)不留情面地指出過余秋雨老師作品中與史實不符的種種紕漏,但是依然無妨,文學不同于歷史學,畢竟余秋雨老師釀制的文化苦酒傳出令人心醉的香味,不僅僅是向讀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廣大的中國人民。這樣就已經(jīng)足夠,不是嗎?
文化苦旅隨筆2
《夜航船》是《文化苦旅》中的一文,作者余秋雨。
“夜航船”在那個年代,就像是一條紐帶上的一顆珠子。將大山里的人們,通過這個活動的點兒,輸送到大山外面的世界去。
在作者幼小的心里,夜航船有著幾分神秘的色彩。每晚夜深人靜時,透過木頭房子薄薄的墻壁,可以聽到江里“夜航船”汩汩的劃水聲。似乎這就是航行的信號,呼喚著需要遠行的人們,趕快到碼頭集合……
脫離這番寧靜與淳樸,去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大千世界的精彩。去感受一種不一樣的人生經(jīng)歷……
那時的劃船人,是村子里最見多識廣的人兒。每次回到村里,他總能捎回些“稀罕物”。這是山里少見到的'物件兒,所以村子里的大家在見識到外面世界的物件時,總是投來艷羨的目光。
后來有人從山外的世界回來了,發(fā)了財,致了富,有了回饋大山的心思。他在村里建起了學校,請來了先生,專門教授村里的孩子們,外面世界的知識。
同時,他在自家門前建起了碼頭,夜航船夜夜都會在他家門口?俊=(jīng)?梢钥吹侥侨藥е欢S從,登船、運貨、遠行,利用著夜航船的便利,經(jīng)營起了自家的生意。
小小的航船,也在不經(jīng)意間起了變化。它少了當初的淳樸,多了如“包廂”般的奢華。因為生意人的關系,“夜航船”已不再是當年淳樸的那顆“珠子”了。
后來,閱讀本書的后一個篇章,才曉得作者小時候并沒有生長在大山里的村子里,也不曾每晚聞得江面上的汩汩聲入眠。
只是,作者在青年時才有過一次坐航船的經(jīng)歷。但此文讀來,確有一股淳樸的風味兒。也許作者與自己一樣也讓這大山小村前的那汩汩之聲所感染到,也被這番純樸的民風所吸引了。
似乎在文字的品味中,自己的心,可以沉下來,可以靜下來,可以享受到當年那股淳樸的風貌了!
文化苦旅隨筆3
蝴蝶的美麗源自黑暗束縛中無數(shù)次的蠕動,掙扎,破繭而出的是令人驚艷的新生命;流星的美麗源自相互間劇烈的碰撞,劃過天際的是生命華美的綻放。
輝煌的勝利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后卻浸透著奮斗的淚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決勝,在看不見的地方,它可能是水滴石穿的執(zhí)著,可能是小草破土而出的力量,可能在我們勇敢前行的每個腳印里。
中華五千年文化源遠流長,而這其中的波折也跟其歷史的長度成正比。幾經(jīng)波折,不斷改變,改進,創(chuàng)新,變革。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的,而文人們要在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更是非常的艱難。他們中,有不少人沉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從此銷聲匿跡。但也有一些人,憑借著自身的堅忍與頑強成功了,每名佳作都流傳千年。正如書中柳侯祠的`主人柳宗元。
沿著歷史的長河漫步,易安居士在孤獨中化悲痛為力量,與低徊婉轉中吟唱出了“綠肥紅瘦”的絕妙辭章;東坡居士樂觀曠達,屢遭貶謫,以樂觀幽默化解人生的痛苦,于曠遠中留下“大江東去浪淘盡”的千古絕唱;遠離了春花秋月的李煜在東風又起的小樓上吟唱“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悲歌,萬千愁怨在堅強的默然承受中成就了詞帝的盛名。
他們,有著我們不曾深切體味的孤獨和痛苦,然而沉默里的那份堅忍和承受讓他們積蓄了生命的力量。最終,生命如煙花般催然綻放!
塞外飛沙,冷風拂面,蘇武北海牧羊,飲雪吞氈,在冰天雪地中苦忍19載,一顆赤膽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卻。遠離故國山河,卻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富貴不淫,威武不屈,他用一個大丈夫頂天立地的脊梁擔當起人間大義,鑄就了千古忠魂。是信念,讓他堅守;是責任,讓他擔當。蘇武仿若空谷幽蘭,志潔行芳,一股幽香永駐人間。
每當我們羨慕別人的非凡成就時,是否清楚,在這勝利的背后,有著我們看不到的無法想像的艱辛。成功,不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我們一點一滴的努力付出,淚水,汗水,甚至是我們鮮紅的血液,都是取得輝煌勝利的滋養(yǎng)劑。
其實,那些隱藏在背后的堅持、忍耐中的執(zhí)著才是決定勝利的地方。
文化苦旅隨筆4
散文集《文化苦旅》成為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之一。在《流放者的土地》中,作者從山清水秀的江南一踏上廣袤的東北大地,他寫道“這里的天空藍得特別深,因此把白云襯托的銀亮而富有立體感。藍天白云下面全是植物,有莊稼,也有自生自滅的花草。與大西北相比,這里一點也不荒瘠,但與江南相比,這里似乎又缺少了那些溫馨而精致的曲曲彎彎,透著點兒蒼涼和好漢!边@是余秋雨剛接觸東北這片遼闊的土地的初步印象和感受。東北的天藍地廣瓜香一掃作者心中的荒涼之感,但抹不去這片土地上那凝重的流放的歷史!皩幑潘鼻宕鷮λ^的犯人的流放之地。清朝的許多大案都以它作為句號,因此“寧古塔”三個再平常不過的字,成了全國官員和文士最不吉利的符咒,而“寧古塔”所在地就是今天的牡丹江市寧安縣。我生于斯,長于斯,四年的大學生活又在荒地東京城度過。在這片浸透流放文化的古老土地上,歷史的痕跡在我心中,只不過是渤海古寺廟中那座古樸的唐代石燈塔,至于“南國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遼陽”這種被流人充斥的文化,我是知之甚少。
那日,游雪堡,參觀大型雪雕“流放文化”。只見三個清代裝扮得文化人,兩人對坐一方桌兩側,一人站立中間,目視前方。三人左旁邊利者的巨大雪墻上,龍飛鳳舞寫著一句話?上也蛔R書法。不能完全看懂,只是看一“吳”字,可能是一姓吳的文人,被流放于此,感于冰天雪地,感于罪人之身,感于妻離子散的依據(jù)感嘆之言吧!回家后,我仔細翻閱余的散文,終于證實了自己的想法:吳兆騫,清代康熙時期的人士,被流放寧古塔,而其好友顧貞觀緊所能,傾囊而出救出吳兆騫。余氏查閱大量的史料,得出結論:今天東北人的豪爽好客,重感情講義氣,一定與流放者們的精神遺留有深刻關聯(lián)。
我不知道他的結論是否準確,但總是隱隱感覺歷史的遺風總有它一脈相承的道理吧。在靈動的文字中,我感受到的是生命傳承的力量。雖然我對流放的土地不甚了解,雖然我對流放的文人不甚了解,但是我懂得這片土地的博大,它總是敞開胸襟,接納一切投奔而來的人們,無論他們是被迫的,還是被生活所迫的。
今天的.東北,問起人們的籍貫,你總能得到豐富多彩的答案。誰能否認蠻荒之地的熱情呢?踏上這片土地,你會感受到那款款深情的。東北風刮過文壇,不正是以東北人的幽默浩清征服國人的嗎?這就是我讀余秋雨的《流放的土地》一點感悟。耳畔縈繞著《我愛你塞北的雪那動人的旋律,我知道我生于這片多情的土地,盡管它還落后,但它永遠是古老中華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文化苦旅隨筆5
《文化苦旅》是著名學者余秋雨的代表作,用足跡來丈量中華文化,用心靈去頓悟生活的哲理。書中余秋雨扮演了一個杰出的“導游家”,它吸引了每個年齡階段的諸多目光,進入了一個深邃,冷峻的文化空間,那里銜接著歷史,連帶著現(xiàn)代,希翼著未來,將一雙雙天真而好奇的眼睛,涂抹了層深幽的色彩,要他們閃爍的是一絲有所期盼的亮色,也將一張張經(jīng)霜而冷峻了的臉,深刻上責任,沉重中獲釋,焦躁中輕松,為文化、藝術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指向歷史后的未來。這是余秋雨先生這部作品給我的最大的感覺。
這段苦旅有點長,也很累,共包含了37篇游記似的,寫的幾乎都是南方及西北山水名勝,古代文人或名人居住過、流連過的地方,還包括了這些地方的風土人情,例《莫高窟》、《都江堰》、《白發(fā)蘇州》、《寂寞的天柱山》、《上海人》、《酒公墓》、《老屋窗口》等。從中國諸多旅游名勝,到荒蕪一片的陽關,從大漠到水鄉(xiāng),從西北到江南,從古跡到文人,無一處不是中華大地上歷史的閃光點。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殘陽廢壘,西風古道,在他的筆下都變得雍容大氣且富于智慧,仿佛成了歷史的濃縮與見證,在世紀輪回中散發(fā)著不滅的穿透力。篇篇語言精美氣勢恢弘的作品,就象一位無聲的導游,在歷史的交匯點我循著他的足跡推開了一座座神圣殿堂的大門。
道士塔——是他抒發(fā)恨意的地方。因為千年百年的磨難,他不甘心這被淪落的文化一再地被人踐踏,想不到最后的一絲的呼喊竟是由自己升起的。他不想破壞歷史的變遷,文化的進步,可對那些掩藏恥辱的土地,他倍感惋惜。在他的筆下,這是一個巨大的民族悲劇,而王道士則是這出悲劇中錯步的小丑。用一位經(jīng)歷這悲劇的學者的心看,他明白了,那里,一個古老民族在滴血。因恨而愛的情感愈演愈烈,致使我也變得學會了嘆息與感慨,明白這一切的一切全部是人心所造。我也因此而抱恨,為民族,為國家,為自己而恨……
翻過屈辱的一頁《莫高窟》,靜靜矗立,神秘又安詳。余秋雨那頗具感染力的文字讓我仿佛身臨其境。不是在讀而是用心在欣賞品析。窟中墻壁上那精美絕倫的壁畫讓我驚嘆。色彩絢麗、暢快柔美的線條匯聚了五代的紛爭隋唐的興衰以及宋室的淪亡。我不得不為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精湛技藝所折服。正如作者所言:"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
隨著書頁的往下翻轉,我的視野更開闊了,思維也變的靈動跳躍,充滿了幻想力!蛾栮P雪》的凄美、《柳侯祠》的靜謐、《白蓮洞》的幽邃、《都江堰》的雄偉,我就象一片空靈的云,沿著秋雨的足跡飄過一座座名山大川。就象在欣賞一道流動的風景線,徜徉在人文景觀與歷史長河的氛圍中,情景交融,實乃“此時無聲勝有聲”,每讀一篇就有新的領悟。就好象在感覺余秋雨對文字的挖掘。他的描寫,他的.感受,他的想象,甚至是他的訴說,種種的這些全都超越了文字本身的韻律。好似在唱一首歌,不是民曲,不是流行曲,亦不是田園山川的旋律,是能讓人敞開心扉開懷吟唱的人生之韻,天地之樂。我默默地在心中重復這些文字,試圖想完美地記憶,可讓自己更自信些。但是,這些直白白的文字下仿佛蘊藏著另一種深不可測的意境,是什么呢?我不禁細琢。最后終于找到了答案。我明白了什么是其中的“苦”,和它真正所要傾訴的情結。
余秋雨的文章常常給人一種歷史的沉重,一種文化的觀念,一種對過去的留戀,一種對未來的憂患。面對文化,無論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總有一些使人無奈,總有一種遺憾讓人兩難。
然而,許多現(xiàn)代人已逐漸冷漠、麻木于這種文化的遺憾。并不是所有的現(xiàn)代人都認識了中華文化的悲劇,因而作者在自序中說:“我不敢對我們過于龐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字能有一種苦澀后的回味,焦灼后的會心,冥思后的放松,蒼老后的年輕。當然,希望也只是希望罷了,何況這實在也只是一種奢望!
但是,有些文化,即使被人們看到,并且呼吁、挽救,又能以什么方式留存呢?歷史的泥濘不能阻礙現(xiàn)代的車輪,中華文化的確太龐大,在歷史與現(xiàn)代的碰撞中,不是歷史的破碎,就是現(xiàn)代的停滯。這也是現(xiàn)代人面對中華文化的兩難。
縱觀《文化苦旅》全書,并沒有多少優(yōu)美的詞句和華麗的詞藻,其間多的是睿智的語言,以及一則則通俗的故事。余先生也很少對山水名勝作具體的描述,往往是筆鋒一轉,人為地構造出了一幅幅濃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圖景,緊跟著便進入了直抒式的詠嘆,繼而以縱橫四海的氣勢揮灑著對中國古文化歷史的種種遐想和議論。它為每一名讀者解讀了歷史的蒼涼和大漠黃河文明的盛衰,使讀者為文章的情緒所感染,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作者發(fā)自內心的感悟,從而以一種嶄新的姿態(tài)去思索人生、思索未來。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本書,“書”既透露出文化,而每一個文化都不是孤立的,你自己不曾記得年少時的輕浮,中年的坎坷,老年的怡然自得,而也許哪一本書中就有你的影子,讓你似曾相識,讓你重新拾起殘缺的記憶;钪娜擞涀v史,可歷史只記住那些推動歷史發(fā)展的人,我們不是偉人,但我們至少可以讓我們的子孫后代記住我們,寫好人生這本書,算是對他們有個交代吧!
文化苦旅隨筆6
人生在不同的生命時段有不同的困惑:正如少年時聽雨歌樓上,壯年于客舟中,老來則聽雨僧廬下。
余秋雨先生正是這樣,在生活帶來的困惑中,他盤桓疑慮于做文化研究與其余生活精力的分配問題:做學問勢必會走入單調窘迫的人生,弘揚學問總是以生命的枯萎為代價,何時我們輝煌的知識文明竟會給人帶來如此沉重的身心負擔?在我的印象里,
精神與體魄、深邃與青春是無法修飾同一個人的,這樣總有一種老不老、少不少的違和感。我不否認,我有這樣的想法,是被一種人生慣性思維體制化了,
就像《肖申克的救贖》里的囚犯們,在一種環(huán)境下呆的太久,不能或不敢讓思想愈矩。但是,我又覺得人的一生是在努力追求一種平衡,如同作者思考的那樣:身與心的平衡,何時我們才可以身與心彼此相互了解、互相包容、互相交流地完全重疊?我們發(fā)現(xiàn),不是歲月不允許,就是經(jīng)驗不允許。于是,作者帶著“遠方有多遠?”的疑慮,背上行囊悄悄出發(fā)了。
1、看這本書時,心里還是有失落的,因為一路上,作者幾乎都是在人文景觀地區(qū)游覽,看時總有一種在吞咽文化大餐的意味在里面,佳宴過多,
總沒有一些清淡的野味來調和!后來一想,畢竟作者的意圖是尋文化之旅,名義上是觀賞自然山水,實則是在找尋內心的人文山水?上г谖已壑,如今的自然山水與人文山水越來越不能契合,旅游景點和其文化內涵被大力開鑿,因此人文山水的底蘊愈來愈脆薄,而自然山水風光也愈來愈人工化。如今旅行的意義,似乎不再是尋找自然和歷史人文的契合,而是在尋找那座依稀沒有被商品化磨滅的精神與物質廢墟。
2、作者說“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我認為這是多么幸運的“負載感”,歷史的沉淀是負荷于有共鳴者的心上的,只要身臨其中,稍稍一回頭,
就是穿越千年的風聲與鳥鳴,和著不變的江流回蕩,細細入耳——這難道不是歷史的饋贈?培根說“歷史使人明智”,歷史能告訴我們種種的不可能,
能在時空坐標中點出讓我們清醒又沮喪的一點。我把這一點理解為人生的各種“定位”,向往自由的人是討厭“定位”的,旅行者如此,跳槽的人如此,
叛逆不拘的人也如此……可是很可笑的是,這個社會的規(guī)則是需要大部分人的“定位”才能順利運轉,因此就必定有大部分人無知或有意識地奉獻出自己的“自由”,以完成社會的“不定位”,從而社會才能繼續(xù)前進。因此當我們面對“定位”無能為力時,總是可以找個高尚的借口:我們不是為自己而活,我們正是為民族的后代子孫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物質生活條件。
3、人在漂泊中,就有了“故鄉(xiāng)”這一詞的出現(xiàn)。作者說“所有的故鄉(xiāng)原本不都是異鄉(xiāng)嗎?所謂故鄉(xiāng)不過是我們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腳的最后一站”,
很有歷史時空感的話語,從個人看,人人都有故鄉(xiāng),都有軀體上的歸屬;但從家族長河中看,每一個家族都有漂泊的屬性!家族沒有真正的根,但是地域上的獨特文化卻是由這些“漂泊的家族”凝聚而成,所以為何地域文化卻沒有漂泊呢?反而有的地區(qū)的地域文化會越扎越深,想來這也是一種奇怪現(xiàn)象吧,畢竟復雜的變遷不是用常理邏輯就能解釋明白的。
4、余秋雨先生到白蓮洞時,從幽暗的環(huán)境中窺探到了人類與洞穴的怪異緣分,這來源于人類對洞穴的早期占有嗎?這讓我想到了柏拉圖的“洞穴比喻”,
走出洞穴的人真正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可是洞穴里的囚徒們只能通過洞壁上的影子來推測外面的世界,當獲知一切真理的囚徒迫不及待返回告訴其他囚徒真相的時候,
他們都說他已經(jīng)瘋了!我們何嘗不是身處洞穴的面壁人,何嘗不是形而上地看待這個世界,如果不像作者一樣走出洞穴,如何體會外面世界的美好和悲涼。因此我覺得,人類與洞穴的緣分,不僅是上古時期的生存緣分,更是有精神上的依賴緣分。不過中國的洞穴與西方的洞穴好像不太一樣,中國文人是以進入山洞來尋找真理世界(比如陶淵明的桃花源),而西方人則提倡走出山洞尋找真理,可是也都殊途同歸了,都是于現(xiàn)實人生中找到另外一個修養(yǎng)精神的樂園:一種是修隱山林,一種是大隱隱于世。我認為“山洞”是個很好的意象,它就是一條時間隧道,一端連著現(xiàn)世,一端連著古老,讓亙古不變的月光可以自由穿梭其間,讓古今中人,看著同一個月亮,思考不同時代的人生。
5、因為這本書,我愛上了“廢墟”這個詞。作者說“中國缺少廢墟文化……歷史不是層累的,必然有毀滅,有葬送,因此就必須有廢墟。
廢墟有一種形式美,把拔離大地的美轉化為皈依大地的美。再過多少年,它還會化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將融未融的階段,便是廢墟!
不錯,這種起起落落的形式,在歷史上反復出現(xiàn),在社會更迭中反復出現(xiàn),在個人人生經(jīng)歷中反復出現(xiàn)……可是,有脫離這種“廢墟”的事物嗎?有的,無數(shù)的古跡名勝:金字塔、神廟、長城……但他們也只是形式上不是廢墟,試問現(xiàn)在還有多少古代建筑還保留這最初的文化精神,軀體在那個地方,可是靈魂早已脫殼。我覺得廢墟就像是一個循環(huán)圓圈上的切點,一扣衍生出另一扣,正是這些“切點”的存在,歷史才可以沒有棱角,“圓滑”地向前滾動……正如作者說的那樣“沒有廢墟的人生太累了,沒有廢墟的大地太擠了。”大地是需要不斷的重建,以留出歷史前進的空間。精神也是一樣,我們的價值觀不可能是永遠不變的建筑,它需要被推翻,而且一點也不需要為這種“推翻”感到羞恥……我們要清楚的是,廢墟是歷史的腳印,而不是被掩蓋的現(xiàn)實,保存廢墟不是為了保留悲劇,而是要將悲劇在心中洗凈。
最后,文化的苦旅,注定是苦旅的文化。作者說“中國,太寂寞。什么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的失落!睕]了文化人格,我們身上還存有什么?或許,于每個人都有這種文化人格,只是還未開墾出來,因此才顯得貧瘠而又尷尬吧。可以看到,余秋雨先生在用他的游記和思想試圖打動我們,為我們開墾“文化人格”,但是苦旅尚在路上,我們也還未出發(fā),也許只有親臨感受,文化的晦澀才會給我們這些“文化人格”貧瘠的人一點回味的甜頭。
文化苦旅隨筆7
還是初中生的我看了余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里面的話深深地影響著我的思想,在極大數(shù)的人都認為完整才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可以說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征著希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回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著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著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可是現(xiàn)在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么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jīng)很難去想象它曾經(jīng)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因為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么樣呢?那些曾經(jīng)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里嗎?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因為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因為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余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fā)展史上,有許許多多杰出的才子,他的文章并不是最華麗最優(yōu)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悅,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隨筆8
時隔一年,再次踏上回家的旅程。農歷戊戌年年關將近,回家過年成為了不可阻擋的文化潮流。
不過在今天中國高鐵遍地的情況下,我還是沒能找到一條直通故鄉(xiāng)的高鐵線路。偉大的河西走廊雖然已經(jīng)有了高鐵運營路線,但卻偏偏少了我的故鄉(xiāng)——武威。
余秋雨先生在自己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以走出去講學考察的方式,寫下了他自己對于中華文化的感悟以及有關中國文人們人格精神的深刻思考。今天,我也經(jīng)歷著自己的“文化苦旅”。整理行李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行李箱的拉鏈不知什么時候壞了,不得已,借了室友留在宿舍的空箱子。走進前往省會蘭州的硬臥車廂,屬于我的一場苦旅才剛剛開始。
坐火車我最怕挨著六七歲以下的孩子,結果怕啥來啥,對面坐的就是小孩,六七歲以下。小孩無休止的哭聲和肆無忌憚的嬉鬧,還有家長們自以為是的敷衍管教,伴隨了我的整個回家之旅。
在別人眼里,孩子們是天真可愛的。但是真正地身臨其境就會發(fā)現(xiàn)那都是騙人的'。面對對面小孩的哭鬧以及家長之間你來我往相互埋怨和爭吵,頭痛欲裂的我毫無辦法,只能繼續(xù)“享受”這漫長的“文化苦旅”。
如今,中國人口的巨大流動已經(jīng)司空見慣。人們攜妻帶子,背井離鄉(xiāng),前往大城市尋找新生活。到了每年的年關時節(jié),則會義無反顧地踏上回家的旅程。毫無疑問,這是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潮流。很多人返鄉(xiāng)頂風冒雪一票難求,也有很多人只能站著回家,相比之下,坐擁臥鋪的我倒顯得幸運而奢華了。
這一趟武漢到蘭州的火車要走20個小時,要去武威還得再買一張4個小時的火車票。我跋山涉水,穿山越嶺,花費兩天時間在天黑的時候才回到闊別一年的父母身邊。這一切,都是為了在家過一個年。這大概就是自己身處異地求學一年中最溫暖的盼望。
南方學校的寒假普遍較短,加上實習,我在家的時間不超過20天。算一算元宵節(jié)已經(jīng)是四年都未曾在家待著了。辛辛苦苦回家過年,年還沒過完,就又得風塵仆仆地回到異鄉(xiāng),這樣一對比,反而千里之外的故鄉(xiāng)倒成了異鄉(xiāng),而這不是屬于我一個人的“文化苦旅”。
回家的這天,時間已經(jīng)走到立春,寒冷的冬天終于可以結束了。馬上要過年了,家里依舊在忙碌。生活是艱辛的,而我們依舊需要不斷前行,繼續(xù)人生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隨筆9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寫得十分精彩,他從文人的角度帶我們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融貫古今,寫遍了中國的各色景色。
不得不承認,余秋雨果真是文學大家。他寫的文字,有時婉約秀麗,有時卻又雄渾壯闊,我最愛的是他在《青云譜隨想>中的一段“他的天地全都沉淪,只能在紙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殘葉、怪石來張羅出一個個地老天荒般的殘山剩水,讓一些孤獨的.鳥、怪異的魚暫時躲避。”寫的無比凄婉悲涼。
很久都沒有被文字感染的心酸酸的了,《這里真安靜》里有幾句‘’也許是不敢,也許是不愿,她們狠狠心擰過頭去,朝著另一方向躺下了,不再牽腸掛肚,不再幽恨綿綿,連眼角也不掃一掃那之前天天思念的地方!
‘這些戰(zhàn)俘白天在英軍的監(jiān)視下做苦工,到了夜晚空下來,就聚集在宿舍里密謀。他們決定,寺內壽一的墓碑必須采用柔佛(今屬馬來西亞)南部的一座石山上的石料,因為這座石山上曾發(fā)生過日軍和英澳聯(lián)軍的激戰(zhàn),好多石塊就浸染了日本軍人的鮮血。他們要悄悄派出幾個目睹當年激戰(zhàn)的人去,確定當年日軍流血最多的地方,再從那里開采巨石,躲過人們耳目,拼死長途運來。
這是一個怎樣的民族啊!太可怕,太讓人寒心。
【文化苦旅隨筆】相關文章:
文化苦旅隨筆03-25
文化苦旅感悟隨筆05-24
文化苦旅隨筆(熱)05-24
文化苦旅隨筆7篇【優(yōu)選】05-24
[薦]文化苦旅隨筆6篇03-27
文化苦旅隨筆9篇[精品]03-27
文化苦旅作文12-16
文化苦旅好句07-03
文化苦旅的感悟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