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讀書心得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么心得體會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課程讀書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新課程讀書心得1
新課程要求教師提高素質、更新觀念、轉變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為產生相應的變化。實施新課程要求教師的角色與新課程相適應,教師的角色與以前比較而言要有所轉變。今年我認真拜讀了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的傅道春編著的《新課程中教師行為的變化》一書,書中新活的例子打動了每一個一線的教師,其中一些深沉的思考,也帶給我一些思考。本書采用訪談錄的形式,通過對優(yōu)秀教師的優(yōu)秀教學案例的介紹,將新課程的理念和教與學的方式作了情境化處理,每一個案例前有教師小傳,案例后是問答形式的訪談錄;卮鸬膯栴}鮮活的、切實的、訪談錄之后還有詳細的案例分析。書中描述的全國各地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教學實例,給我感觸良多。發(fā)現(xiàn)這里每一位有成就的老師都是學生們所愛戴、尊敬的;都能讓學生心悅誠服的;都能與同學們交心的;都能點燃希望的老師。他們的人格是那樣的讓人敬佩,他們的教學理念是那樣的讓人浮想聯(lián)翩,他們的教育教學機智讓人心服口服。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擔任著“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角色。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不能全面做到因材施教,致使學生的個性不能得到全面的發(fā)展,F(xiàn)代教育的一大特色是把學習還給孩子,把教育的自主權教給教師,為了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全面得到發(fā)展。目前,我國正轟轟烈烈的進行著新課程的改革,每位教師對新課程的改革實施都擔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則起著主導的作用。教師要適應現(xiàn)代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的勞動者,只有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轉變了,學生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特別是我們這些農村小學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的轉變就更為重要了。
新課程教學研究中的成果,不是簡單地“舊酒換新瓶”,提出了許多先進的教學觀念。在書中提到了,在新課程下“不再過分注重知識的傳授,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不再過分強調學科本位,不再偏重書本知識……,注重學生終身學習!碑斍靶蝿菹碌男W,課外知識豐富,眼界開闊,對人、對事都有自己的見解,如果在給學生控制“條條框框”是絕對不符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的,所以說新課程標準體現(xiàn)了教育的 “人性化”的理念,教育不應該是讓孩子們去適應教育,而是教育去適應社會,適應孩子,引導孩子們學會終身受益的技能。書中還提到“不需要學生人人升學,但要人人成材——”,這是教育對于社會發(fā)展的一個使命。我們的教育不一定要把孩子們都培養(yǎng)成“碩士”,“博士”.因為我們的社會需要方方面面,各個層次的人才,需要的是對社會有貢獻,有使命感,能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人才,而不是掌握了高科技技術卻用到不法途徑上的“危險品”.所以,教育要去適應社會需求,重視學生綜合素質,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而新課程要培養(yǎng)的正是這方面的人才。這就要求在平日的教育教學中要給孩子充分的空間發(fā)展,要分層次發(fā)展、分階段進步,只要學生在其原有的基礎上快樂的發(fā)展了,那就是教育的成功。
在對待師生關系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贊賞。“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為了實現(xiàn)這一理念,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學會寬容,寬容學生的錯誤和過失,寬容學生一時沒有取得很大的進步。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道德震動,比懲罰更強烈。每當想起葉圣陶先生的話:你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頓,在你的譏笑里有愛迪生。身為教師,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職責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情緒去面對學習。學生會因為喜歡一位老師而喜歡一門功課,同樣,也可能因討厭一位老師而討厭學習。一個被學生喜歡的教師,其教育效果總是超出一般教師。善待每一個學生,做學生喜歡的教師,師生雙方才會有愉快的情感體驗,一個教師,只有當他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實現(xiàn)自己的最大價值。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是注重人的發(fā)展,關注個體的發(fā)展,這是一種終極關懷,一種對生命個體的真正關愛,秉承著這種理念的教師行為也將會發(fā)生質的變化。老師們,讓我們繼續(xù)讀教育名著,與大師對話,以學者為友。學習他們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獻身教育事業(yè)的人格力量。讓我們用心去呼喚孩子們的靈性,不斷實踐,不斷創(chuàng)新,使自己的教學達到一個理想的境界!善待每一個學生,做學生喜歡的教師,師生雙方才會有愉快的情感體驗,一個教師,只有當他受到學生喜愛時,才能真正實現(xiàn)自己的最大價值。
新課程讀書心得2
寒假里,利用空余時間閱讀學習了《新課程視野中的小學體育教學》這一書。雖然只是瀏覽了一遍,但還是從中使觀念得到更新。
隨著我國中小學新課程的推進,通過教師的專業(yè)化提升教師的質量成為保證新課程實施是否成功的關鍵之一。教師專業(yè)化的問題,是在教育教學越來越成為一種特殊的職業(yè),需要具有專業(yè)知識和能力的人員來承擔。教師專業(yè)化是教師職業(yè)發(fā)展之路的必然。在現(xiàn)代社會中,對于每個人來說,學習是生活,學習是工作,學習也是一種責任,學習是人一生當中無處不在的,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新課程實際上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yè)工作者的要求,這就是教師要成為學生成長的領導者,學生潛能的喚醒者,教育內容的研究者,教育藝術的探索者,學生只是構建的促進者,學校制度建設的參與者,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者。著名美國的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成長=經驗+反思,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過程中的一種非常重要,也非常有效的方式。因此,本書建議教師們直面缺點,認準剖析,使之成為今后可借鑒的資源,從經驗型教師上升到研究型教師。教學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要反省、思考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研究的問題來源于教師的親身經歷和體驗,將一些來自于教學第一線的'、有價值的、鮮活的教學問題、教學專題以及教學中的難點、疑點和熱點,我們對教學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進行反思,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反思,也可以對教育理念和教育藝術進行反思。通過反思性研究的方式進行研究,研究的結果直接指向教育教學實踐中具體問題的解決,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教師的問題意識,開闊教師的研究視野,促進教師專業(yè)化成長。
教師的自我反思是“教學創(chuàng)新”的原動力,教師需要聚焦課堂,不斷反思自身的教學。因為課堂教學占據了教師教育工作的大部分。課程改革為我們開辟了大顯身手的創(chuàng)新舞臺,中小學體育教學研討氛圍也日趨濃厚,體育教學藝術的本質就在于促進學生樂于促進學生進行體育學習,深化旨在追求運動樂趣的體育學習,滿足孩子們的運動需求,就會產生運動的樂趣,這種需求的水平越高,越明確,其滿足后獲得的喜悅也會越大。
本書從總結實踐經驗構建體育課程理論和體育教學的方式方法兩個方面同時展現(xiàn),這可使我們建立的理論與實踐緊密的結合;同時也可以使我們將來的實踐取得理論的指導。本書的這一鮮明特征將使有志于推進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的教師把本書作為參與改革、加速改革進程的參考書。
本書分為十章,分別是:
1.課程改革,搭建宏觀的背景
任何教育思想都需要通過某種課程才能得到落實。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的理念和行為都是新的,課堂教學的研究也應該有新的內涵和外延。在次背景中,首先要掌握課堂改革的相關理念。
新課程讀書心得3
在9月11日的執(zhí)行校長會議上,丁校長為每一位教師量身訂做了一本書,作為一名新教師,《新課程下我們怎樣當老師》最適合不過啦,接過書,我便迫不及待地瀏覽,這是一本案例式、講座式的教育專著。一打開文章我就被它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案例吸引了,越讀越覺得這本書是我們教師的良師益友,我在教學中的許多困惑在這里得到了解答。但由于時間關系,研究不深入,只能淺談一下我的讀書體會。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更新期將越來越短,新知識高速涌現(xiàn),信息量成倍增加,社會需要的知識和學校的教學內容都要不斷更新。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將受到挑戰(zhàn)。
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zhàn),教育的各個領域必須進行全面的創(chuàng)新,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育制度的`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方法、方式的創(chuàng)新以及整個教育體系的創(chuàng)新。
但具體到我們每位教師而言,最重要的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chuàng)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只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chuàng)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在書中,林老師分析了當今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將新課程從理念-課堂-教師扮演的角色-策略-教學方法等等從各個方面都進行了闡述。讓我對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主要目標,學習方式等有了全新的理解,也改變我原來的一些錯誤的想法。以前我們總是認為在一個教學活動如果孩子們對答如流,活動開展很順利,這次活動就很成功。然而看了這后才讓我恍然大悟,這不是一節(jié)真正意義上的好課。而真正的好課是讓孩子們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向老師提問,甚至問倒老師,這才是一節(jié)成功的活動。在這本書中,林老師對我們老師在新課程下如何扮演角色、如何開展好活動都有詳盡的描述。在第二篇第三章中很清楚的將衡量一位好老師的十個標準進行羅列,看了這十個標準,對照了自己平時的教學活動,也讓我真正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其實有些道理我們平時都知道,然而在操作中我們卻會盲目。重新審視新課程,我覺得它的特點首先就是要愛孩子,其次就是要以孩子的發(fā)展為主,最后是在活動中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其實這些就是我們平時設計活動應遵循的,所以這本書里介紹的很多知識都為我們所用,是我們每一個老師都應該去認真研讀的。
這本書對于我這樣一位新教師而言,非常重要,我會利用空閑時間再仔細研究,把它轉變成自己的經驗,這樣才能更快更好的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一名受學生愛戴的好老師,受家長尊重的好老師,一名成功的班主任。
新課程讀書心得4
《語文新課程百問》一書中提到“怎樣使學生能愿意寫,有的寫”,也就是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習作興趣,解決學生的寫作素材來源的問題。作者提出了幾項措施:1、內容上開放,要求寫作與生活結合,寫作與活動結合、寫作與閱讀結合。2、形式上解禁。我也頗有同感。
我們曾經開展過“小學生作文個性化”的課題研究,就以上問題,我們也進行了一些探索。
葉圣陶曾說:“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作出什么樣的文字,否則就會陷入不切實際的唯技巧論。”離開了“生活”這個最基本的素材源,所有作文便只是空中樓閣、海市蜃樓。作文教學是帶有社會性的,課堂教學僅僅是傳授和學習作文的一種方式,而更廣闊的場所則是整個社會。因此,當今小學作文教學務必要把課堂與生活相聯(lián)系,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多渠道作文教學網絡。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深入社會,在實際生活中獲得寫作靈感。只有給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學生也就不會胡編亂造,生搬硬套,而會把實踐中的真實感受融入到作文中去,使作文為生活服務,讓作文因生活而美麗
教會學生觀察生活
即興觀察或有意觀察,都是認識生活、獲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總結課文中學到的觀察方法,并有意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美好的人和事。通過觀察,激起學生的作文興趣,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陶冶學生的情操。
組織學生參與生活
我們有意識組織活動,使學生有可能積累較典型的寫作材料。這不僅關系到作文教學的成功與否,也關系到能否在引導學生認識生活的.過程中,深化作文主題。這樣的活動,學生的表現(xiàn)意識得到培養(yǎng),才華得到展示,表達能力得到提高。這樣,學生就有了表達的欲望,產生作文興趣。他們既參與了生活,認識了生活,也在改變生活。
引導學生體驗生活。
實踐出真知。我們從作文訓練的需要出發(f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為積累作文材料而進行社會生活實踐。我們引導學生善于把這一切所見所感裝進自己的“素材庫”。
指導學生描繪生活
為了幫助學生從生活中汲取寫作素材,我們引導學生回憶每天之“最”:今天最好吃的是什么?今天聽到的歌哪首最好聽?今天最喜歡上的是哪一節(jié)課?……,學生掌握了表達方法之后,我們要讓學生自由表達,不受課本的要求限制,不為教師的指定所左右,題目可自擬,體裁可自定,內容可自選,做到形式多樣化,取材生活化,語言兒童化,讓作文成為學生傳情達意的工具,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這樣,學生以“生活”為基礎,以“真實”為準則,以“新穎”為前提,去描繪那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喜怒哀樂的家庭生活,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的自然生活。
給作文減負,放低作文的門檻,讓更多的學生敢說話。多一些賞識,努力營造寬松環(huán)境。蹲下來看孩子,尊重孩子的理解。在批改作文時實施多元化評價。讓習作與閱讀相結合。我們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一定會易于表達,樂于表達,作文也有真情實感。
【新課程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新課程生物怎么教》讀書心得07-03
《走進新課程》讀書筆記02-07
歷史新課程的培訓心得06-26
生物新課程培訓心得06-12
讀新課程有感06-24
《新課程說課聽課與評課》讀書心得06-23
語文新課程讀書筆記摘抄感悟06-25
新課程培訓的心得體會04-04
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