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評課稿精品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評課稿編寫工作,評課有利于幫助和指導教師不斷總結教學經驗,形成教學風格,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我們應該怎么寫評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音樂評課稿精品,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音樂評課稿精品1
聽了陳老師的這節(jié)示范課,讓我受益匪淺。音樂教學作為美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有著別的學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這節(jié)課充分滲透了音樂課改的教學理念,那就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以審美為核心,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個性發(fā)展,承認個別差異,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提倡與地理等學科的整合。給我的總體印象是:有感情的老師面對有感情的學生。下面具體談談我的看法:
一、教師對教材進行了深入的研讀,為本節(jié)課制定了比較恰當、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首先從學段劃分來看,三年級是第二學段的第一個年級,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再從三維目標來看,音樂教育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放在首位,是因為音樂教育本身是通過熏陶、感染、凈化、頓悟等來體現(xiàn),音樂教育要把豐富學生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放在第一位。很顯然,陳老師對這些了然于心,所以,本節(jié)課的教學自始至終把學生的.情感放在主要位置,緊緊圍繞這一目標組織教學,所有的音樂活動都是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而精心設計。
二、以情景為主線,體現(xiàn)音樂性。教學過程充分體現(xiàn)音樂語言的作用,教師的引導、啟發(fā),學生的聽、唱、活動等都以音樂為主。例如:活動前,用音樂師生問好;活動中,教唱、游戲、創(chuàng)作等都以音樂形式為主;活動后,以音樂結束全課。讓學生充分感受不同的音樂體驗,這樣就將歌曲的教學、游戲、創(chuàng)作等活動結合為一個整體,既使課堂更加完整,又增強了音樂性。
三、教學環(huán)節(jié)銜接自如。教師注重挖掘教材的旋律美、節(jié)奏美,使課堂教學流暢自如,這與教師仔細分析教材,選擇了恰當?shù)慕虒W方法分不開的,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過渡不留任何痕跡,課堂教學保持完整性。
四、本節(jié)課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整節(jié)課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關系,教師給了學生很多的展示機會,如集體唱、獨唱、即興演奏打擊樂器等,每個學生既是表演者,又是欣賞者。通過這些活動教師點燃了學生的情感火花,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營造出一種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教學氛圍。也體現(xiàn)了“樂(音樂)即是樂(快樂)”的教學原則。
五、教師善于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比如:清晰悅耳的樂曲、優(yōu)美地電子琴彈唱、教師激勵性的語言、藝術化的多媒體課件等都有助于學生徜徉于音樂世界之中,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六、因材施教。陳老師能根據(jù)農村孩子音樂底子薄這一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教學方法。對于學生不懂的地方,用恰當?shù)谋扔鲙椭鷮W生理解感知,用靈活的技巧教給學生歌唱方法。這些都為課堂教學目標的落實提供了保證也體現(xiàn)了面向全體,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
七、教師基本功扎實,課堂教學效率高。作為音樂教師,音樂基本功是很關鍵的因素,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就談不上一節(jié)成功的音樂課。本節(jié)課中,教師準確的彈奏、動情的范唱、生動的講解、簡練的語言、自然大方的教態(tài),都顯示了一個音樂教師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
音樂評課稿精品2
【教學年級】x年級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內容】合唱《彩云追月》
【課型】唱歌綜合課
【教材分析】
合唱歌曲《彩云追月》是由詞作家劉麟根據(jù)作曲家任光所創(chuàng)作的民族管弦樂曲《彩云追月》的主要旋律和音樂意境改編而成,歌曲為民族宮調式,4/4拍,二段體結構。切分音的運用使曲調產生了心潮澎湃的激動情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富有童真的歌詞,描繪了月夜的幽靜和美好,合唱形式的使用,更增添了月夜的神秘感,令人遐想。
【學情分析】
x年級的學生的正處于青春期,這個時期的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從一種直觀的感性接受逐漸的走向了理性的認知,他們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音樂知識,具有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但在音樂課堂中又羞于開口,不能積極的參與到音樂實踐活動中,不喜歡自己演唱,更不喜歡民族民間音樂,而偏愛流行音樂,為此,我們要正確的引導,在我們的音樂課堂讓學生多去聆聽這些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音樂,因為它是經過一代代的傳承下來的音樂精華,我們就可以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逐漸的喜歡民族民間音樂,從而繼承弘揚我國的民族民間音樂。其次,從中學生的演唱形式上來說,平時學生都喜歡用齊唱或者是獨唱的方式去演唱歌曲,對于二聲部的教學,學生大多都不愿意去選擇唱低聲部,而喜歡唱高聲部,因為高聲部旋律性較強,明朗好聽,加上學生的合作意識較差,所以,合唱教學進行時有一定的困難。為此,我們不能規(guī)避二聲部教學,而是要根據(jù)學生的識譜能力,適當?shù)慕档碗y度,可對二聲部進行簡單的改編,讓學生更加喜歡合唱的形式,感受合唱的音色美。
【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歌曲學習,使學生樂于聆聽、感受、體驗、理解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深厚、豐富的意蘊之美。以及二聲部和聲演唱的音色之美。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感受、體驗、模仿、聲部合作等方法和手段,培養(yǎng)學生對民族民間音樂的感受能力和辨別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3、知識與技能
有情感地演唱歌曲《彩云追月》。在唱好自己聲部的基礎上,能夠做到聆聽其他聲部,建立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學唱(體驗)歌曲,并能夠自然流暢地演唱二聲部歌曲《彩云追月》,體會民族器樂曲旋律韻味。貫穿歌曲始終的切分節(jié)奏的學習。
【教學難點】
能用統(tǒng)一、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的二聲部。
【教具準備】
電子琴、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導課:
1、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2圖片導入,并揭示課題最近老師從網(wǎng)上搜集了幾幅精美的圖片,今天先拿來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打擊看是什么呀?對,月亮。月亮與我們的關系非常密切,它或陰或晴,或圓或缺,都對地球上的生物或氣候產生不同程度的印象;而且月亮一直是古今中外藝術家,文人墨客喜歡描繪的對象,它寧靜、溫馨、美麗,寄托著人們對美的向往和追求。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首關于月亮的歌曲——《彩云追月》
設計意圖:課一開始,如何讓學生靜下來,營造一種靜寧祥和的氛圍,非常關鍵。通過美麗的月夜圖片,以及教師的熱情優(yōu)美的語言,讓學生不自覺地進入月夜的幽靜與美好的意境之中。
二、新課學習
師引導:一起來傾聽這夏天的故事:(課件出示歌譜,教師有感情地范唱,要求學生從歌中找出出現(xiàn)最頻繁的節(jié)奏)
x x x xx x
師引導學生練習切分節(jié)奏,教師演唱不帶切分的旋律與帶切分節(jié)奏的'旋律進行比較,讓學生體會哪一種更能夠表現(xiàn)出月亮穿梭在云層中富有動感的形象?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有感情的范唱,拉近了師生的距離,更好的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對月夜美景的淺析,更容易讓學生產生畫面感,激發(fā)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生輕聲跟唱,要求學生注意切分節(jié)奏,并找出難點
歌曲結束句,音區(qū)比較高。音高上,后面的兩個音翻高八度,要求學生輕聲高位,保持打哈欠的狀態(tài),跟琴演唱。
(設計意圖:對于學生遇到的難點之處,采用重點教唱的方式,并能夠及時的糾正學生唱不準的地方。對于歌曲的處理、學生唱歌的姿勢、演唱聲音的位置以及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始終貫穿整個學歌過程,并不是單獨拿出來去練習的。)
4、完整演唱
師引導,彩云追月,晚上能看到云彩的顏色,說明晚上的月光非常的明亮,皓月當空,月光如水,非常寧靜的場景。通過對,云月相隨,相映成趣的畫面的描述,抒發(fā)了人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同時還包含著人們對大自然饋贈給我們這份唯美禮物的一種感激之情。
(設計意圖:歌曲是用來表達情感的,引導學生以情帶聲,用自己最好的狀態(tài),最美的聲音,來表現(xiàn)人們對大自然的贊美與熱愛之情)
設計意圖:通過了解作者以及作品,激勵學生更喜歡這首作品,引起學生想盡快學會這首歌曲的積極性。
5、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師引導:歌曲是四四拍的,如果為歌曲伴奏,是拍擊節(jié)奏呢,還是輕輕晃動身體,更能表現(xiàn)歌曲這種柔美的意境呢?
學生隨伴奏用柔和的音色,輕輕晃動身體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8、二聲部的學習
師引導:由于歌曲的經典,人們對這首歌曲加以不斷的創(chuàng)新與改編,尤其是二聲部的加入,使得歌曲更加充分體現(xiàn)了月夜的幽靜與美好。
教師引導學生學唱第二聲部的樂譜,(并問學生是不是很熟悉,新課之前我們已經感受過這段和聲。)
學生隨琴視唱第二聲部的旋律數(shù)遍,然后輕輕填詞感受,并將學生分組分聲部分別練習兩個聲部的旋律和唱詞,生生配合互換演唱高、低聲部,提示學生用平穩(wěn)連貫、整體統(tǒng)一的聲音演唱歌曲,體驗二聲部的和諧之美。
設計意圖:在唱熟歌曲的第一聲部的基礎上,學唱第二聲部,讓學生體驗二聲部的和諧之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作者作品簡介
師引導:在不知不覺中,同學們就能把二聲部合唱唱的如此輕松、和諧、優(yōu)美。大家知道嗎?《彩云追月》原來是由上世紀三十年代我國青年曲作家任光作的一首民族管弦樂曲,幾十年來深受廣大群眾的的喜愛,由于曲子既經典又通俗,很多的文人墨客由重新填詞,于是派生出了不同版本的《彩云追月》
2、欣賞通俗版的《彩云追月》
師引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人對這首歌曲又賦予新的內涵,加進了很多很多時尚的元素,創(chuàng)作了不同版本的歌曲《彩云追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讓學生欣賞再度創(chuàng)作的作品不同版本的《彩云追月》,感受融入了現(xiàn)代音樂元素的歌曲)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不僅鞏固了本課的內容,開闊了音樂視野,進一步音樂帶來的藝術魅力。
音樂評課稿精品3
老師執(zhí)教的《小茶壺》,是中班的一節(jié)音樂活動。這節(jié)課姜老師在活動設計上充分展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把活動的知識點巧妙的融入到各個環(huán)節(jié)中,以教唱歌曲為主,注重了音準、節(jié)奏、力度、速度等音樂知識的滲透。整個活動教師的思路非常清楚,環(huán)環(huán)相扣,老師的語言豐富生動,活動中能面向全體幼兒,采用了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幼兒始終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充分營造了和諧、互動、探究的良好學習情緒和氛圍,提高了幼兒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下面我就對該課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1、教師基本功過硬、活動效果好。
要上好一堂音樂課,音樂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就不能為幼兒上好音樂課。在本次活動中,姜老師以自然親切的'教態(tài),傳神的表情和富有感染力的兒童語言深深感染著孩子、影響著孩子。從問題的設計到提問,從知識的講解到歌曲的范唱都顯示了一個音樂教師扎實的音樂素養(yǎng)。正因為有了過硬的基本功,才能使幼兒很快進入狀態(tài),使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都處于興奮狀態(tài),活動氣氛活躍,效果較好。
2、新課導入設計巧妙,銜接自如。
在活動導入時,姜老師首先利用《變變變》的游戲將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很好地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調動了幼兒的情緒。然后把本次活動的主角放在游戲中自然地引出來。語言形象生動,富有童趣,導入非常自然,瞬間就抓住了幼兒的好奇心。
3、活動目標合理,準備充分:
。1)充分體現(xiàn)“以幼兒發(fā)展為本”的理念,目標方向明確、全面;目標內容關注“情感、技能、知識”。活動過程緊緊圍繞目標展開,環(huán)環(huán)相扣,能基本完成目標。
。2)教師自身準備:活動中教師態(tài)度溫和,聲音輕柔,非常得有親和力,這就使整個活動氛圍輕松,孩子在活動中沒有一絲緊張感,孩子都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為活動創(chuàng)編了手的情境表演,雖然很簡單,卻能深深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而且又能很好地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
。3)物質準備:教師在活動中準備了小茶壺、圖譜,這些材料是隨手可得的,但卻都體現(xiàn)了教師的用心。
4、面向全體幼兒,以“動”為主。
姜老師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始終能面向全體幼兒,讓所有的幼兒都能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很好地體現(xiàn)了以“幼兒為主體”的新理念,教師能真正扮演好參與者、支持者的角色。從有認識茶壺,突破難點樂句到演唱歌曲,從個別演唱到集體練唱,從師幼互動到幼兒間的互動、幼兒與聽課老師間的互動,都充分體現(xiàn)了全體參與的設計理念,簡言之,幼兒在活動中都“動”起來了。隨著鋼琴彈奏和歌曲的流動,調動了幼兒聽覺的動、思維的動、手動、腳動、全身動,孩子們在動中感受到音樂,在動中找到了情趣,在動中發(fā)展了想象,在動中愉悅了身心,提高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雖然這節(jié)課在教學上有很多閃光點的地方,但也有一些值得探討的地方。例如:
1、《小茶壺》這個題材來自于生活,但又離幼兒的生活太遠,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都是快節(jié)奏的,喝水都是簡單的茶杯,幾乎無人會悠閑地用茶壺去泡茶喝,所以幼兒對茶壺的認識很少,教師應該做一些前期的鋪墊,讓幼兒對茶壺的一個充分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再進行這個活動效果會更好一些。
2、在活動的最后,教師讓幼兒展開想像進行自由的創(chuàng)造,但是由于教師在前幫助幼兒認識茶壺的時候做了太多的動作,已經框住了幼兒的思維,所以在主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沒能很好地打開思路進行創(chuàng)造。
3、在幫助幼兒理解歌詞的時候,教師出示了幾幅圖譜,意圖很好,但是沒能很好地發(fā)揮圖譜的作用,使這圖譜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
音樂評課稿精品4
本節(jié)課我重點關注了目標的達成情況,本節(jié)課張老師制定了三個目標:
1、能用圓潤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xiàn)彝族兒童嬉戲的情景和歡快的情緒。
2、在多樣的音樂活動中,感受民族音樂的優(yōu)美旋律和鮮明節(jié)奏,感受和理解音樂之美。
3、進一步感知民族音樂的風格,激發(fā)對生活和我國民族大家庭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學會用歡快活潑的歌聲和歡樂的音樂情緒,來歌頌、贊美新生活的能力。
教學難點:
。1)、掌握正確地歌唱技巧,使歌聲更加圓潤明亮、歡快活潑。
(2)、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舞臺表演。
這節(jié)課張老師能夠緊緊圍繞目標展開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欣賞歌曲讓欣賞充分體會歌曲的'情緒為完成目標1做了很好的鋪墊,接下來教師通過分析歌曲、節(jié)奏練習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鮮明的節(jié)奏,很好地達成了目標2,有效地突破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教學中張老師多次指導學生正確的坐姿和唱歌技巧,注重了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從這節(jié)課學生的表現(xiàn)看,教學效果良好,但如果有學生的創(chuàng)編活動和個人展示就更完美了。
音樂評課稿精品5
聽完竇老師的《晚鐘》一課后,感覺一節(jié)課內容充實、方法靈活、情境巧妙,使大多數(shù)學生都投入到課堂的學習中來,達到了高效課堂的標準。
1、內容:內容緊湊、條理清晰,使學生學習起來興趣十足。
例:從音階—分組發(fā)聲訓練—舊課分聲部演唱、新課學習、師生互動演唱、口風琴展示,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聲音訓練和口風琴技能上表現(xiàn)尤為突出。
2、情境:課前準備創(chuàng)設新穎。
例:有律動的進教室,并交替進行表演,英語問好,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的被調動起來,課程中部當學生稍有松懈,教師組織學生二聲部合唱,使學生即將松懈的注意力在一次集中起來。
3、方法:教師采用了學生自主學習、師生互動、提問的學習方法,鞏固知識、由淺入深、有效運用了多媒體課件把學生緊緊的吸引在課堂的各環(huán)節(jié)中。
例:講到《晚鐘》時,播放課件,使學生通過視覺來體會意境,在學生自主唱譜后填詞唱,師生共同完成(老師打手勢學生演唱)。
在教授新課的過程中,竇老師用提問的方式,一點點貼近主題。
例:想讓學生用歌聲表達出情感的時候
師問:襯詞都是什么呢?
生答:Hm、當。
師問:當、當、當……像什么呢?
生答:像鐘,很沉,仿佛教堂深處傳來的鐘聲一樣,很美。通過這樣的.問話,學生頭腦中會出現(xiàn)一幅教堂深處鐘聲四起的美麗畫面,在歌唱的時候自然會流露出來。
學生在聲音的表現(xiàn)上和口風琴的演奏上達到這樣一種狀態(tài),可見竇老師在教學中是成功的。
學習了金玲老師講的《小烏鴉愛媽媽》一課,感覺金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情感表達的比較細膩,在教師的引導下不僅使學生學會了歌曲,并且通過歌曲中敘述的小故事,讓學生懂得了道理。
1、情境:提問式設置,巧設情境。
例:師:老師帶來了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大家想不想認識她呀?
生:想。
師:我們一起去她家做客好不好。
生:好。通過這種問話的方式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跟隨老師一起進入課程的學習。
2、內容:內容有教育意義,富有情感、生動活潑。
例:師問:小烏鴉的媽媽老了,小烏鴉跑到哪去了呢?
生答:給媽媽捉蟲子去了。
師問:同學們能不能像小烏鴉一樣,幫助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生答:能。
3、方法:采用教唱和自主學習的方法使學生既學會了歌曲又提高了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
例:循序漸進、形象的學節(jié)奏。
背書包的小學生(卡片)××小兔子5454小烏龜×—
走走蹦蹦跳跳爬
動靜結合:前半節(jié)課學生都坐著演唱,后節(jié)課通過加打擊樂器,使學生動起來,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
最后通過“烏鴉反哺”這個故事使學生明白我們要像《小烏鴉愛媽媽》一樣去愛自己的媽媽。金玲的《小烏鴉愛媽媽》是成功的一課。
音樂評課稿精品6
聆聽世界各地民族民間音樂,了解世界各地民族民間音樂的風格特征,是初中與高中音樂教學中都涉及到了的教學內容。以湘藝版課標實驗音樂教材為例,在初中音樂教材中,有“世界民族之聲”系列單元,如,八年級上冊的《世界民族之聲——亞洲音樂》,八年級下冊的《世界民族之聲——歐洲音樂》,九年級下冊的《世界民族之聲——非洲、美洲音樂》;高中《音樂鑒賞》模塊教材的第三單元主題是《音樂與民族》,教學內容包括亞細亞民間風情、走進非洲與美洲、歐洲民音音樂掠影三個板塊的民族民音樂欣賞。比較初中與高中音樂教材相同主題下教學內容的組織,高中《音樂鑒賞》模塊教材《音樂與民族》單元民族民間音樂的內容所涉及的國家更多、音樂種類更多,內容也更深入。以“亞細亞民間風情”板塊為例,該內容包括十三個國家六首歌曲、五首樂曲的聆聽與體驗,還包括對三種民音樂器的認識與相關音樂文化的了解。
思考同一主題下的音樂教學內容在不同學段的教學實施,除了體現(xiàn)教學的內容有差別之外,在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教學層次的把握等方面,都應體現(xiàn)兩個學段教學的區(qū)別。初中學生是第一次以主題單元的方式集中了解世界各地的民族民間音樂,教學目標的定位,應該是能激發(fā)學生對世界民族民間音樂了解的興趣,讓學生樂于聆聽與體驗,能記住一些在各國具有符號意義的民族民間音樂作品的主題,并初步了解其音樂的風格特點;谝陨辖虒W目標定位下的初中學段的世界民族民間音樂教學,在教學上應突顯如下特點:
一是選材要“精”。
“世界民族民間音樂”所涉及的地域太廣,內容太多,受初中音樂教學時間的限制,只能以“擷英”的方式,選取各地域最具代表性國家的最具代表性民族民間音樂聆聽體驗,了解其最需了解的相關音樂文化。如,黃老師在《亞洲音樂之旅》第一課時的教學中,選擇了亞洲的.東亞、東南亞、南亞三個區(qū)域最具代表性的三個國家的民族民間音樂,即日本、印尼和印度。各國音樂的選擇也很具代表性,日本民歌《櫻花》素有“日本國歌”之美稱,且具有典型的日本音樂的風格特征;《星星索》也是一首在世界流傳較廣的印尼民歌;而“拉格”被稱為印度古典音樂的靈魂,是印度古典音樂的兩個基本因素之一。
二是方式要“新”。
包括組材的方式和教學的方式都要體現(xiàn)新穎、多樣,所呈現(xiàn)的資料和所采取的教學方式,要能引起學生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熱情。教學中所呈現(xiàn)材料的形式不能僅是民歌與民曲,也不能僅是音響與文字介紹,教學的內容最好能涉及歌、舞、樂多方面藝術表現(xiàn)形式的作品,材料呈現(xiàn)方式也應多種多樣,如音響資料、文字資料、圖片資料、影視資料或教師與同學的現(xiàn)場表演等等。同時,教學時不能一味的聆聽或講解,要以學生喜歡的方式學習,可采取體驗和表現(xiàn)相結合,講解與探討相結合等方式展開教學。聆聽音樂時要關注對音樂風格的體驗與探討;演唱經典民歌或音樂主題,讓學生熟悉記憶經典的民族民間音樂旋律,既是很好的參與表現(xiàn)方式,也是該內容學習需達成的主要目標之一。在黃老師的教學設計中,教學內容涉及了歌、舞、樂三種藝術表現(xiàn)形式,在教學中也注意了學生的參與表現(xiàn),如,重點學習演唱了《櫻花》,哼唱了《五木搖籃》曲的主題旋律,以伴唱和伴奏的形式參與表現(xiàn)了《星星索》,還體驗了印度舞的動作特點,黃老師的教學較好地體現(xiàn)了初中學段的教學特點,三是容量要“豐”。
世界民族民間音樂內容的學習,初中和高中兩個學段中教學實施最主要區(qū)別應體現(xiàn)在教學的層次上。初中相關內容的教學應該讓學生更多的“知道”一些什么,記憶一些具有符號意義的民歌與民曲,而在高中學段相關內容的教學中,除了讓學生更多地“知道”一些什么,還應該更深入地思考與探討一些“為什么”,思考其音樂風格的形成,探討音樂與人文社會環(huán)境的關系等等。初中學段的教學應“淺而寬”,而高中學段的教學則應體現(xiàn)“窄而深”的特點。因此,在初中學段的教學中,盡可能增加單位課時的教學信息量,讓學生能更多的了解世界民族民間音樂,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所以,在一課時學習和了解3—4個國家的最具代表性的民族民間音樂,應該是比較合適的教學容量。
黃老師設計的《亞洲音樂之旋》一課,應該是較好地體現(xiàn)了初中學段該部分內容教學的特點,也應該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另外,教學設計中還有幾個小問題,提出來與黃老師探討。
一是關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黃老師創(chuàng)設了去三國旅游的情境,教學中還特別強調用“乘飛機”方式到達哪國,如,“請同學們作好準備,飛機起飛了——”,“我們已經飛到了千島之國——印尼”等等。在小學中低年級的音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竟,確實能將學生帶入情境,也能讓學生在情境中更好的感受與體驗音樂。但該課是八年級下冊的內容,學習的內容即有對音樂的感性體驗,還需對音樂文化有理性的認知,再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的方式,難以將學生帶入情境,在情境中的教學也不利于學生理性的認識音樂。
二是關于教學內容的組織。在欣賞與了解日本音樂時,黃教師談到了日本音樂的三個種類,且強調《櫻花》為宮庭雅樂,還探討了日本流行音樂的風格特點,教學內容是否涉及過廣過深。而在“印尼”音樂介紹部分,只簡要介紹了甘美蘭音樂,沒有提供音樂或視頻的欣賞,這種方式比較“文化”而不夠“音樂”。
三是關于教學設計的表述。在“教學過程”的表述只分為三個大標題,即導入、亞洲音樂之旅、總結。建議多分幾個板塊表述:導入課題、日本音樂欣賞、印尼音樂欣賞、印度音樂欣賞、小結全課。
借黃老師的課談了自己對“世界民族民間音樂”內容教學的一些粗淺思考,供老師們交流探討,在此也感謝黃老師提供的課例。
音樂評課稿精品7
春曉
周三,我們研修班進行了第一次培訓。陳青老師的這堂《春曉》,主要是欣賞不同版本的《春曉》,表演《春曉》和《小雨沙沙》這兩首歌曲。通過這次的學習,對我來說真是受益匪淺。有太多太多的感觸想抒發(fā)。因此,我想在這篇文章當中再次回味這一堂回味無窮的課。
首先,這堂課的亮點是,陳老師在平時教學當中就特別注重柯爾文手勢和合唱。在課前的發(fā)聲練習中,我便開始為之欽佩。在課中,陳老師又將合唱很好地運用起來,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聲音去描繪和感受春天。聽到孩子們快樂輕松地描繪出美麗而又真實的春天,我也就沉醉了……醒來后,我感覺到自己是多么的遜色。
其次,教態(tài)及語言室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好的教態(tài)給給生以美感,同時也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優(yōu)美和諧的藝術教學氛圍,提高了學生對音樂課的興趣和審美意識的培養(yǎng)。陳請老師的“孩子們”和輕柔的聲調,不快不慢的語言節(jié)奏好像春天里面面的細雨滋潤這萬物,和諧、優(yōu)美、和飽滿。
最后,陳青老師在課堂中彈的伴奏是清晰,不花哨的。可以邊彈鋼琴邊對學生提出演唱技術要求,這也是要一定的技術的。
針對陳老師這么樸實,真實的課堂。我開始了自己的反思:我的課堂從來都是固定的`導入,學唱和表演。若是公開課則會挖空心思加入許多花哨不真實的元素使課堂變得豐富。但真正成功的課堂并不是靠這些去落實的。正像陳青老師一樣即便是拿著教學光盤都能夠把課上得那么惟妙惟肖。其實學生需要的是像陳老師這樣,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慢慢去了解和掌握音樂中的知識和技能。這樣的常規(guī)課才是成功的。
總之,像我這樣的新教師在這堂課中收獲許多。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學習和進步的機會。
音樂評課稿精品8
今天下午聽了我校陶老師的一堂《母雞叫咯咯》的音樂課,深深地被陶醉了。
整堂課陶老師用學生喜愛動物的特點,設計了趣味活動,讓學生置身于一個發(fā)生在農場里故事的音樂教學情境中,在歡快的游戲中蘊涵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如通過模仿小動物的叫聲學習多聲部節(jié)奏;通過"接龍下蛋"的游戲感受節(jié)拍。歌詞“脖子伸伸、兩翼撲撲、向人報喜添快樂”很難記又拗口,為了解決這一音樂教學難點,陶老師先讓全體學生跟音樂模仿母雞下蛋時向人們報喜的`樣子(伸伸脖子,拍拍翅膀,叫咯咯);再用不同的朗讀形式分角色邊朗讀邊念歌詞,使學生很快熟記了歌詞。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陶老師利用各種手段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并且安排了歌表演、創(chuàng)編歌詞等教學內容,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音樂課堂教學結構,使學生整堂課都沉浸在熱鬧、歡快的氣氛中。多媒體的應用,讓學生從視覺感官上更直接地體會了這種情緒。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上的設計上注重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讓學生在開心輕松的氛圍中學習了音樂,感受了音樂,表現(xiàn)了音樂。
音樂評課稿精品9
聽了《小烏鴉愛媽媽》這節(jié)錄像音樂課后,讓我獲益匪淺。這節(jié)課充分滲透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提倡學科綜合。她在教學中采用了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個性及教學特色,充分營造了和諧、互動、探究、創(chuàng)新的良好的學習情境和氛圍,下面我就對該課進行簡單評議:
一、以故事為主線,體現(xiàn)其音樂性。
教師上課的過程充分利用了音樂語言去引導學生,啟發(fā)學生,讓學生在音樂引導中自然地進行學習。例如:1、在引入音樂活動前,用音樂進行師生問好。2、活動中,律動音樂、游戲音樂、創(chuàng)編活動的背景音樂等,都以音樂為主。3、活動后,以《世上只有媽媽好》等音樂作為結尾,結束新課。讓學生充分感受了不同情緒的音樂,讓學生在教師語言和音樂中得到充分的音樂情境體驗。這樣就將歌曲的教學和模仿、律動、游戲結合成一個整體,這樣既使課堂更加完整活躍,又增強了音樂性。讓學生在唱唱動動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樂,體驗其中的快樂。
二、構思新穎,銜接巧妙、自如。
本課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銜接巧妙,課堂教學流利順暢。教師仔細分析教材,選擇恰當?shù)?教學方法,使各環(huán)節(jié)自如地過渡,不流任何痕跡,課堂教學保持整體性。
本課教師將烏鴉媽媽出去為小烏鴉們找蟲吃,到烏鴉媽媽老了飛不動了,小烏鴉們找蟲子喂媽媽的故事情節(jié)先后順序貫穿始終。構思新穎,銜接自然,使教學生動活潑,興趣盎然。
三、學生自主創(chuàng)編,其樂無窮。
一節(jié)課是否精彩,除了看教師的教,還得看學生的學。本課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乘著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音樂世界。例如:本課的高潮就在創(chuàng)編活動這一環(huán)節(jié)!案叱薄蓖钦n堂教學的“畢彩樂段”,此時是學生注意力最集中,興趣最濃厚,積極性最易發(fā)揮的時刻。教師就充分利用這一有利時機,多一點自由給學生,分組創(chuàng)編并展示,讓學生自主探索,自由發(fā)揮,教師只稍加點撥、指導而已。
四、教師基本功扎實,課堂效率高。
作為一個音樂教師,音樂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沒有扎實的基本功,就談不上一節(jié)成功的音樂課。在這堂音樂課中,無論是教師的彈,還是教師的唱;無論是教師的表演,還是教師的語言、教態(tài),都顯示了一個音樂教師扎實的音樂素養(yǎng)。正是因為有了過硬的基本功,學生才能很快進入狀態(tài),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好這堂音樂課。
音樂評課稿精品10
歌曲《蒲公英》是一首3/4拍的歌曲,短小、富有夢幻色彩的兒童歌曲。旋律起伏跌宕,抒情優(yōu)美,蒲公英被風兒一吹,打起了瞌睡,做起了美夢,引發(fā)學生天真的想象。孩子的夢可能是甜美的、愉快的、也可能是離奇的、怪誕的,但音樂里的夢總是充滿幻想的'。所以在設計這堂課的時候,喻老師以學生的形象思維為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采用歌、舞、圖片、游戲相結合的手段,進行直觀教學。指導學生在演唱中發(fā)揮想象,在編創(chuàng)中得到發(fā)展。
《蒲公英》這首歌曲的導入,設計地很好,讓學生聽音樂,問聽到什么樣的聲音?并用動作表示出來。讓學生帶著問題欣賞。接著是律動,這節(jié)課體現(xiàn)了開放式的教學理念,在課堂的教學中,充分與學生進行互動,并在游戲中,讓學生聽歌,學歌,唱歌,品歌。培養(yǎng)學生們對音樂的興趣。
學生能在欣賞的基礎上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再次感受夢中的情景,學唱《蒲公英》,通過欣賞、律動、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劃旋律線條等活動,讓學生在反復聆聽音樂的過程中逐漸熟悉歌曲的旋律;接下來老師分句教唱歌曲,對歌曲中的難點進行處理,學生完整演唱歌曲,加入律動表現(xiàn)歌曲等一系列活動表現(xiàn)歌曲,效果很好!
音樂評課稿精品11
各位評委老師好: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十送紅軍》。我從四個方面進行闡述,首先我對本節(jié)教材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本課選自人音版七年級教材第十四冊第三單元《長江兩岸》,本單元主要是學習長江兩岸的民歌,這是第一課時唱歌課。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其主要種類、風格《課程標準》從音樂學習的角度入手,將課程內容劃分為四個領域,即感受與鑒賞、表現(xiàn)、創(chuàng)造、音樂與相關文化。表現(xiàn)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表現(xiàn)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表現(xiàn)包括演奏和演唱兩方面,其中對于演唱的的要求是:能主動地參與各種演唱活動,養(yǎng)成良好的唱歌。能夠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積極參與齊唱、輪唱及合唱,并對指揮的起、止、表情等作出正確的反應。能夠簡單分析歌曲的特點與風格,表現(xiàn)歌曲的音樂情緒和意境。能對自己、他人、集體的演唱作簡單評價。聆聽中國民族民間音樂,知道其主要種類、風格也是我們音樂探求的目的。七年級學生已經具有初步的'音樂審美感知能力,他們特別喜歡唱歌,愿意合作交流,能夠大聲的演唱歌曲。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對學生的了解,本人將該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定為:認知、能力目標:能夠用深情懷念的情緒演唱《十送紅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喜歡我國江南地區(qū)的民歌級民間音樂,樂于主動了解江南地區(qū)的音樂文化。
音樂評課稿精品12
聽了楊老師上的《大鹿》這節(jié)音樂課后,楊老師課堂上那從容的教態(tài),扎實的基本功,真的是讓我受益匪淺!洞舐埂肥嵌昙壣系诰耪n的一堂唱歌課,歌曲是一首法國的、具有童話色彩的兒童歌曲。歌詞采用擬人化的敘事手法,幽默風趣,深受學生喜愛。歌曲旋律明快、跳躍,節(jié)奏簡潔、緊湊。第一句描繪了大鹿在家的情景,表現(xiàn)大鹿無憂無慮,自由自在,非常愜意的生活;第二句是一個情緒上的轉折句,表現(xiàn)大鹿在見到好朋友小兔被獵人追趕時,心理情緒的`一個逐漸轉變;第三、四樂句,旋律在高音區(qū)發(fā)展,節(jié)奏相對緊湊,表現(xiàn)了小白兔害怕獵人追來的緊張心情和大鹿不怕風險、樂于助人的決心。
這節(jié)課充分滲透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fā)展,重視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chuàng)造,提倡學科綜合。教師在教學中采用了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個性及教學特色,充分營造了和諧、互動、探究、創(chuàng)新的良好的學習情境和氛圍。下面我就談談幾點自己淺薄的觀點。
一、以故事為主線,體現(xiàn)其音樂性。
教師上課的過程充分利用了音樂語言去引導學生,啟發(fā)學生,讓學生在音樂引導中自然地進行學習。例:
1、在引入音樂活動前,黃老師帶大家去參加動物王國的故事會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活動中,教師描述的背景音樂等,都以音樂為主。
3、通過歌曲讓學生辨別、了解“中速稍快”兩種速度所表現(xiàn)的不同心情,讓學生充分感受了不同情緒的唱法,讓學生在教師語言和音樂中得到充分的音樂情境體驗,這樣就將歌曲的教學和模仿、律動、游戲、創(chuàng)編結合成一個整體,這樣既使課堂更加完整活躍,又增強了音樂性。讓學生在唱唱動動中充分感受音樂,體驗快樂。
二、構思新穎、獨特。
楊老師在設計整堂課教學時,運用了情境法來貫穿課堂教學,特別是構思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節(jié)奏游戲,讓學生快樂地感受音樂后,不僅掌握了難點旋律的哼唱,同時也被激發(fā)起了學習的興趣。整節(jié)課充滿了童趣,設計的教學內容能很好地為解決歌曲的演唱起到鋪墊作用,顯得比較有效性。
楊老師還將小兔因獵人的追趕,尋求大鹿的幫助這個故事情節(jié)先后順序貫穿始終,銜接自然,使教學生動活潑,興趣盎然。
三、學生自主創(chuàng)編,其樂無窮。
在這節(jié)課中,楊老師讓學生乘著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音樂世界。在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這一環(huán)節(jié),分組創(chuàng)編并展示,讓學生自主探索,自由發(fā)揮,教師只稍加點撥、指導而已。
四、教師基本功扎實。
在這堂音樂課中,無論是教師的彈,還是教師的唱;無論是教師的表演,還是教師的語言、教態(tài),都顯示了一個音樂教師扎實的音樂素養(yǎng)。
雖然這節(jié)課在教學上有很多閃光點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教學環(huán)節(jié)上的教學方法值得去探討。例如:歌曲跟琴演唱的時間似乎少了些,學生在演唱中還是會出現(xiàn)錯誤。
音樂評課稿精品13
《森林狂想曲》是一首純音樂的樂曲,一聽到馬上就能夠使人感受到森林里的氣息,鳥聲、蛙聲、溪流聲……很好聽,而幼兒同樣也能夠輕易地感受的到;顒又袑τ趧游锝巧皹菲鞯倪x擇,也是非常形象與巧妙的結合在一起,樂器“圓舞板”無論是外形還是聲音的特質,幼兒都自然而然的能想到青蛙,而鈴鼓敲響的一霎那和孔雀開屏的動作都很相似。所以,無論是音樂素材本身、還是樂器的'選擇,這些外部因素都為順利開展活動打好基礎。從中說明教師的選材非常適宜大班的幼兒。整個音樂分了三段進行,第一段學習小青蛙的唱歌的節(jié)奏,第二段學習小鴨子跳舞的節(jié)奏,第三段學習孔雀開屏的節(jié)奏。利用音樂中聽起來比較明顯的小動物的叫聲和相對比較好表現(xiàn)的動物來貫穿整個活動,感到非常的和諧與完美。
整個教學活動主要通過簡單有趣的圖譜這條主線,讓幼兒感知樂曲的基本節(jié)奏,運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幼兒對樂器演奏的興趣。音樂分為三步走:熟悉節(jié)奏、樂器輪奏、以及最后的大合奏。對幼兒來說,在第一環(huán)節(jié)幼兒掌握了用拍手熟悉樂曲的節(jié)奏后;第二環(huán)節(jié)只是用樂器替代拍手,進行輪奏;最后環(huán)節(jié)樂器大合奏,對幼兒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因為需要幼兒動用所有五官高度集中注意進行演奏,耳朵聽音樂,眼睛看圖譜,手還要演奏樂器。教學中執(zhí)教老師沒有很好的把“打擊樂關鍵經驗”實施好,只是“蜻蜓點水”匆匆而過,其實在欣賞環(huán)節(jié)中,幼兒根本沒有感知和熟悉好樂曲的節(jié)奏,到最后是幼兒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演奏完畢。在音樂與樂器匹配中,老師對于幼兒的匹配還是給予否定,在演奏中教師還是拿出事先自己匹配好的圖譜給幼兒演奏。又回歸于以前的教學模式。
建議:
1、在班中建立打擊樂的常規(guī):如要事先讓幼兒熟悉打擊樂樂器的拿與放的正確方法及樂器的使用方法(敲與停)。
2、在音樂與樂器匹配時,教師要嘗試在幼兒的選擇樂器中提醒幼兒朝著自己的目標出發(fā)進行匹配,而不是單單地拿出自己的圖譜進行演奏。
3、課前多讓幼兒接觸更多的打擊樂樂器,提高他們的知識經驗。
音樂評課稿精品14
崔老師的這節(jié)音樂課,是八年級上冊音樂課本中隨心所唱中的歌曲《鴻雁》,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通過對《銀杯》這首蒙古族歌曲的欣賞和演唱,了解和體驗了蒙古族民歌長調與短調的特點,感受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和寬廣美麗的草原風景,同時也了解蒙古民歌,可愛蒙古民歌,熱愛民族文化。
教學中,崔老師首先一邊讓學生回憶歌曲《銀杯》,一邊播放音樂讓學生齊聲演唱,由于《銀杯》是一首蒙古宴歌,再國上老師播放的蒙古風情圖片,所以這個開篇,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他們了解蒙古族音樂的欲望,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入本課的教學重難點――“長短調的區(qū)分”,介紹了《銀杯》屬于一首“短調”,通過聆聽、比較,體驗等方式,學習歌曲《鴻雁》,著重讓學生了解和學習了“長調”。最后,通過介紹歌曲《鴻雁》及蒙古族樂器馬頭琴,對學生進行了熱愛草原、熱愛祖國民族文化的.情感教育,便課堂教學得到了升華。
欣賞完崔老師的這堂課,我從中發(fā)現(xiàn)以下幾個亮點:
首先,崔老師教學基本功扎實,教材處理把握全面到位,她通過讓學生欣賞幾首體裁、特點迥異的音樂作品――《銀杯》、《鴻雁》《馬頭琴獨奏鴻雁》等,使學生對音樂的形式有了形象的了解;然后,又指導學生進行音樂鑒賞實踐,使學生學會了如何區(qū)分蒙古族音樂中的“長短調”,也讓他們學會了如何去感受音樂作品本身的內在美,從而實現(xiàn)了對本課重難點內容的教學。
其次,崔老師充分意識到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中,她注意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地、互動的師生關系,努力創(chuàng)設充滿美感的課堂環(huán)境,追求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效果。
最后,崔老師整堂課中,無論是組織教學的語言,還是與學生的互動,她都非常注重音樂語言的規(guī)范性,例如,關于長短調音樂的介紹或總結,用語簡潔準確。
當然,我個人覺得這堂課也存在著個別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在“長短調”區(qū)分的這個教學重難點上,我個人覺得還應該更加充分地展開,比如可以在《鴻雁》學唱后介紹長調,加強學生對長調這種音樂體裁的理解;其次,我個人覺得崔老師的一些課堂教學技巧還有待改進,比如,在她的課堂上多表揚和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的發(fā)言積極性。
總得來說,崔老師的這堂課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堂課。
【音樂評課稿】相關文章:
音樂評課稿08-03
音樂的評課稿04-08
小學音樂評課稿05-31
音樂小屋評課稿05-31
音樂評課稿[熱]08-11
【合集】音樂評課稿08-08
小學音樂評課稿【經典】07-22
音樂評課稿(合集)08-04
音樂評課稿【優(yōu)秀】07-13
音樂評課稿(優(yōu)選)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