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絲情偶意》有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絲情偶意》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戲班子”,大家并不陌生,是我國以表演戲曲為目的而組成的團體。今天我要介紹的這一篇文章《絲情偶意,一段牽絲一段憶》,它會讓你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戲班子”。
去年,一首《牽絲戲》火爆了網(wǎng)絡,讓無數(shù)人陷入那戲腔里無法自拔。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作者小時候看線戲的情景:“反反復復好幾次,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有人站在上面……提著幾根黑色的絲線,靈活地拉撥勾挑,扭掄閃搖……讓木偶們做出戲曲唱詞相應的動作!笨戳诉@段話后,我的心已經(jīng)飄到了那線戲的表演現(xiàn)場,作者活靈活現(xiàn)地為我們講解了線戲,哪怕我沒有在現(xiàn)場也如同看過了一般。
如今,那線戲早已瀕臨失傳,哪怕20xx年被收錄為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但又有幾個人愿意沉下心來,去精雕細琢一個沒有生命的木偶?又有幾個人可以沉下心來,去靜靜地欣賞一個木偶帶來的真善美與假丑惡?
“刻木牽絲作老翁,雞皮鶴發(fā)與真同。須臾弄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夢里”,這是唐玄宗給線戲的評價;“同朝的影子合陽的線,二華的曲子人愛看”,這是陜西東府的俗諺。這些讓我們不感興趣的,甚至不珍惜的,可都是老祖宗為我們留下的寶貝啊。
作者為我們介紹的線戲栩栩如生。從那些多多少少的細節(jié)里,我讀出了作者對線戲發(fā)自心底的熱愛。
“聽著板胡玄胡那來回拉扯的聲音,悲愴蒼涼而不失激情,婉轉細膩而不失剛烈。”作者對線戲的曲調(diào)都關注得那么細膩,不由得讓我反省起了自己。
兒時,最喜歡奶奶、姥姥的背,她們背著我從這個村到那個莊,看很長時間的一段戲。秦腔和線戲有同也有異。秦腔一要舞臺好,免得被震塌;二要演員體質(zhì)好,免得被累病;三要聽戲的人膽大,免得被嚇哭。當時看戲只知道買糖,捂耳朵,哪還會在意這么多?
絲有情,偶亦有意;聲有勢,偶亦知其意;也許這便是線戲和秦腔的共同點。一場場笙簫,一場場板胡。看完了《絲情偶意,一段牽絲一段憶》,我的感觸真的很深:哪怕是色彩明艷的木偶,還是正冠束衣的演員,都為我們演繹著無數(shù)的人間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留給我們多少思索回味……
【讀《絲情偶意》有感】相關文章:
讀《意林》心得11-21
讀意林心得02-17
讀意林有感02-20
讀意林有感02-26
讀《意林》有感12-17
讀《意林》有感12-19
讀《意林》有感【推薦】01-27
讀《意林》有感【熱門】01-27
【熱】讀《意林》有感01-31
讀《意林》有感【薦】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