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15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1
老師你好,首先我是一名學習計算機的學生,通過這段時間對管理心理學的學習,使我了解了有關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學會了通過對他人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對社會上的一些現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就我而言快要踏入畢業(yè)季,當然我也會對我未來的日子以及我們專業(yè)的未來發(fā)展做一些猜想、我們或許會成為某位領導的下屬,需要對領導給出建設性的建議或者對領導的管理等做出必要的評價;我們又或許會成為某些下屬的領導,需要組織團體進行活動并制定相關的規(guī)定,獲得成員的信任和支持,管理團體成員,進行必要的溝通和協(xié)調,要想順利的完成所有這些過程就必須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識和技巧,所以我們很有必要學習一些關于管理這方面的知識,而這學期我們經管院開的這堂課就給了我很多啟發(fā)。
這段時間對管理心理學的學習,使我了解了有關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學會了通過對他人心理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對社會上的一些現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認識了我自己,雖然不是很全面但是對自己還是有了小小的了解的。關于“經濟人”假設的基本觀點那點,人類多數趨于天生懶惰,不愿多做工作。人類多數缺乏雄心,希望依賴他人,而不喜歡擔負責任。人們多數喜歡以自我為中心而忽視組織目標。多數人安于現狀,習慣于抵抗變革。人們易受欺騙,常有盲從舉動?吹侥敲磶讞l,我真覺得怎么那么象呢,我好好的反省了下,我要好好努力的,我得對自己有個清晰的規(guī)劃。
人是社會性的,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人不能獨立的生存,他總是生活在一定的團隊中,個人在團隊中的行為,同他在獨自一個人時的行為是不同的,有其特殊的規(guī)律,F代社會是信息的社會,信息把許多獨立的個人,團體貫通起來,成為一個整體,信息溝通是交流意見,傳遞感情,協(xié)調人際關系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溝通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管理者,首要的一個任務就是有效的溝通。人不能脫離社會而單獨生活,人在社會實踐和團體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與他人發(fā)生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一定的人際關系,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才能使人們團結一致,協(xié)調工作,提高勞動生產率。
合作、競爭和沖突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人是社會性的動物,合作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和手段,同時,當人們具有不同的目標和利益時,對稀有資源的爭奪,就產生了競爭和沖突,如何管理和控制這些競爭和沖突,是管理者的重要任務之一。《管理心理學》是一門專門研究管理活動中個體、團體、組織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的學科。它強調以人為中心和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fā)的理念,協(xié)調組織與團體的人際關系,改善組織與環(huán)境條件,改進領導與管理方法,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從而實現組織目標和促進組織與人員發(fā)展。
所以由此引出團隊的概念,管理心理學中關于團隊和團隊建設的基本理論對于開創(chuàng)高校學生社團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具有深遠的意義。一般意義上講,團隊是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成員組成他們有著共同的行為目標,并保持著相互負責的工作關系,共享共同的成果,一種為了實現共同目標由相互協(xié)作的個體組成的正式群體。團隊的目標沒有成員的交流和合作是無法完成的。當團隊形成之后,其成員必須很快發(fā)展出合適的能力組合來完成團隊目標。團隊建設是一個過程,在該過程中,參與者和推進者都會彼此增進信任,坦誠相對,愿意探索影響工作小組發(fā)揮出色作用的核心問題和創(chuàng)造出不同尋常的業(yè)績。高校各類學生社團均具備這樣的特征,學生社團由不同專業(yè)、年級的同學組成,他們因為相同的興趣愛好成為社團的一員,他們是四種基本團隊類型(功能團隊、問題解決團隊、交叉團隊和自我管理)中典型的自我管理團隊。相對于高校對于學生社團傳統(tǒng)的管理方法,在高校學生社團的管理中運用團隊和團隊建設的理論更符合學生社團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管理”方針,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社團的內部建設和制度完善,不斷增強社團凝聚力,同時也能夠不斷提高學生社團的管理部門的工作效能,在促進大學生素質得以拓展和團隊合作意識得以建立的同時使學生社團管理的總目標得以實現。團隊與團隊建設理論在高校學生社團管理中的重要意義針對當前高校學生社團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實際管理過程中應用團隊與團隊建設理論去指導學生社團建設有著極強的現實意義:社團管理方法單一,阻礙社團的發(fā)展。現實中各高校學生社團數量龐大,社團類型多樣,學校管理部門對其管理多停留在宏觀指導層面,管理過程集中在審批活動項目、聯系活動場地、收集活動報告的基礎性工作當中。正是由于類似管理重心的偏移導致了學生社團的發(fā)展始終處于較為低級的水平,從團隊建設理論的角度看就是學生社團始終處在團隊的形成和震蕩階段,學生社團的成員無法在參加的社團中獲得更多的鍛煉機會,從而出現了大一加入社團時躊躇滿志,大二對社團的活動心灰意冷,大三大呼上當而不告而別的社團發(fā)展惡性循環(huán)。社團活動單一,阻礙大學生團隊精神的塑造和培養(yǎng)。目前,雖然社團類型眾多,但活動方式大同小異,活動內容較為單一,通常是舉辦講座,組織座談等,缺乏新意與影響力。團隊精神的塑造需要能夠使社團成員產生強烈歸屬感和一體。
然后就是合作,團隊是由一個個人組成,而社會又是由一個個的團隊或者組織組成,彼此之間有競爭關系也必然有合作關系。
合作有三個條件:認識一致,目標一致,利益一致,是一切合作的前提條件。合作格言:心靈共鳴,方能長久合作。
那么就用兩個例子來說說合作的重要性以及要素:話說在原始森林中,三條饑餓的小狼狗見到一匹大斑馬,于是,他們一起撲了上去。第一只小狼狗一上去就咬住了斑馬的鼻子,無論斑馬怎么撞它,它都咬得死死的,一點不松口;第二只小狼狗一上去就咬住了斑馬的尾巴,無論斑馬怎么踢它,它都咬得死死的,也一點不松口;這樣,龐大的斑馬前后都受到了攻擊,已經喪失了自衛(wèi)的能力。這時,第三只小狼狗開始咬斑馬的腿,斑馬無力反抗第三只小狼狗,只得任憑它嘶咬。不一會兒,斑馬倒下了。這時,三只小狼狗就撲到斑馬身上,享受它們的美餐。可見只有利益一致,分工明確,緊密合作,才會產生強大的力量。香港中信泰富主席榮智健,1991年初意圖收購恒昌公司。恒昌旗下有七家全資子公司,資產70多億,主要經營汽車產業(yè),年營業(yè)額三四十億元。但他面臨三大問題:一是集團內部有人不同意,力圖阻礙;二是沒有如此龐大的收購資金;三是恒昌公司有人反對,公開指責榮智健沒有管理能力,中資不可信,要搶香港人的飯碗等等。面對種種謠言,榮智健并沒有放棄他的理想,而是采取與李嘉誠、郭鶴年、鄭裕彤、百富勤等人合作,最終以40多億元的成本凈額成功收購恒昌97。12%的股權。由于他們心心相映,到1992年1月,中信泰富全資收購恒昌股份,恒昌易性。這次收購中,李嘉誠等合伙人共獲利7800多萬元,榮智健也因此宏圖大展,大賺一筆。
然后說一下合作的類型:按合作的性質,可分為同質合作與非同質合作。同質合作,即合作者無差別地從事同一活動,如無分工地從事某種勞動。非同質合作,即為達到同一目標,合作者有所分工,如按工藝流程分別完成不同的工序的生產。按照有無契約合同的標準,合作分為非正式合作與正式合作。非正式合作發(fā)生在初級群體或社區(qū)之中,是人類最古老、最自然和最普遍的合作形式。這種合作無契約上規(guī)定的任務,也很少受規(guī)范、傳統(tǒng)與行政命令的限制。正式
合作是指具有契約性質的合作,這種合作形式明文規(guī)定了合作者享有的權利和義務,通過一定法律程序,并受到有關機關的保護。按合作的參加者分,有個人間的和群體間的合作等等。就合作本質而言,雙方具有平等的法人地位,在自愿、互利的基礎上實行不同程度的聯合。
最后還是感謝親愛的杜老師,感謝您這學期對我們的諄諄教誨,然后作為本身就是學習管理專業(yè)的學生來說,管理心理學這門課在以后的日子里也是用到很多的,讓我更加了解一個團隊的管理是需要很多因素的,從員工態(tài)度、工作動機到工作壓力、團隊建設每一點都突出了管理團隊的難度以及人與團隊中間的問題。
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2
我很感謝校領導能夠為我們青年教師提供這次培訓的機會。雖然我已有四年的教學經歷,但我在教學常規(guī)和教學方法技巧等問題上,還是有很多欠缺之處,所以我迫切需要學習和提高。慶幸的是,領導們對我們新來的老師非常關心,從實際出發(fā),從細微處出發(fā),針對具體問題,精心安排了這次培訓,其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新教師能更快地適應新環(huán)境,能逐步地提高自己。我也抓住了這一良好的學習機會,新教師培訓心得體會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
郭校長等多位領導精心準備了這次培訓的內容,新教師培訓心得從各方面對我們進行了指導,尤其在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方面。郭校長提出:新教師要盡快做到“入格”,適應學校的工作環(huán)境,端正態(tài)度,以積極的精神面貌工作和學習。這點我感受頗深:到現在為止我在談固小學這個大集體里工作學習快一年了,剛踏入這個集體,我作為一名新教師對新的生活、新的環(huán)境、新的責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生疏,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和他人的接觸,這種心理很快離我而去,我感受到了一種非常積極向上的力量。每位領導、每位老師都是那么的愛崗敬業(yè),愛校愛教愛生,都對自己的工作盡心盡責,他們的這種責任心給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我就暗下決心一定盡快轉變自己的角色,適應新的環(huán)境,融入到這個大集體中,踏下心來扎扎實實地工作,為我們的大集體增光,也為自己的職業(yè)發(fā)展添彩。
這次培訓像一陣及時雨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新調入上崗教師培訓心得和動力,而且也給了我很大的鼓勵:
一是鼓勵我要趕快適應新的.教學環(huán)境、生活環(huán)境、人際關系環(huán)境等;
二是鼓勵我要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角色,改變以往的那種生活態(tài)度;
三是鼓勵我要做一名終身學習型老師,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huán)境的老師;
四是鼓勵我要堅持創(chuàng)新,在教學中發(fā)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爭做教學的佼佼者,為學校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面對新的開始,我想我會努力找到理想與現實的切合點,讓自己充滿師愛,不斷自我充實、自我完善,使自己成長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在談固小學這片沃土上不斷發(fā)揮自己的光和熱。
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3
第一章緒論
1醫(yī)學心理學的定義:是研究心理現象與健康和疾病的關系的學科,是根據我國醫(yī)學教
育發(fā)展的需要而建立起來的新交叉學科,它既關注心理社會因素在
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視解決醫(yī)學領域中的有關健康和疾病的
心理或行為問題。
2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一種系統(tǒng)論和整體觀的醫(yī)學模式,它要求醫(yī)學把人看成是一個多層次的,完整的連續(xù)體,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問題上,要同時考慮生物的、心理和行為的,以及社會的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
3醫(yī)學心理學對疾病和健康的思考:(1)人是個完整的系統(tǒng),大腦通過神經系統(tǒng)將全身各部分聯系起來。(2)人同時有生理活動和心理活動,心,身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作用(3)人與環(huán)境是密切聯系的,人是自然和社會的(4)心理因素在人類調節(jié)和適應內外環(huán)境活動中具有一定的能動作用。
第二章心理學基礎
1、心理的本質有二:心理是腦的功能,心理是腦對客觀現實的主觀能動的反映。
2、感覺(sensation)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是最基本的認知過程。
感受性: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適宜刺激:足夠作用時間和適宜的強度
感覺的特征:感受性與感受閾限,感覺的適應、感覺的對比、感覺性的補償與發(fā)展、感覺的相互作用、聯覺
3、知覺(perception)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觀事物整體屬性的反映。
知覺特性1整體性2、選擇性3、理解性4、恒常性
4、遺忘規(guī)律
⑴遺忘進程先快后慢,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首先發(fā)現
、七z忘往的多少與記憶材料的性質和長度有關(前、倒攝抑制)
、沁z忘的多少與個體心理狀態(tài)有關
、扰c個體學習程度和學習方式有關
5、情緒(emotion):人受到情景刺激時,經過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判斷后,而產生的行為變化、生理變化和對事物態(tài)度的主觀體驗。
情緒基本分類:快樂,憤怒,悲哀,恐懼
情緒狀態(tài)分類:心境,激情,應激
情感的分類: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6、人格的概念:人格指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傾向性的,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
人格的特征:1)獨特性與共同性2)社會性與生物性3)穩(wěn)定性與可塑性4)整體性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P30:1)生理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
3)歸屬和愛的需要
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實現的需要
7、動機沖突的四種形式P32:1)雙趨沖突2)雙避沖突3)趨避沖突4)雙重趨避式沖突(注意區(qū)分)
8、挫折的定義P32:動機受到干擾阻滯、被迫暫時放棄或完全受阻所導致的需要不能滿足的
情緒狀態(tài),都稱為挫折。
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4
錯誤并非出自我們的星球,而是出自于我們自身——莎士比亞。
心理健康,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語。在我沒有學習心理學的時候,我一直對這個概念似懂非懂,自認為對"心理"有不小的心得體會,但恐怕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時至今日,在老師的講座下,對其認識不知不覺中已是不同往日。對普通人而言,一件事物最值得關心的莫過于其價值。同樣,我們最關心的就是在大學里開展心理衛(wèi)生工作的意義了。
總體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在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需要,是促進意志、個性、氣質等非智能結構發(fā)展的需要,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的需要,是適應未來社會競爭的素質教育的需要, 是探究一個人的心理活動與行為紀律的科學。學習心理學,對于維護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有著重要意義,同時對于關注他人,幫助他人也有重要意義。一個人的內心情感——喜怒哀樂憂傷悲會直接表現為外在行為上,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會使外在的生活充滿愉悅之感。 學習心理學之后,會逐步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點和心理健康狀態(tài),同時也會更加關注周圍的人。以前會厭煩電話里父親母親隔山隔水的嘮叨,會因為同學之間處事不快而大動干戈,會覺得似乎受委屈的總是自己卻很少從對方立場去考慮問題。而在學習護理心理學之后,才學著多多關注他人。也許那些是我們的至親至愛,是我們的同學朋友,又或者只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當我們用公正、公平的心態(tài)去考慮問題后,才能讓自己的生活過的和諧,與環(huán)境相和諧,與社會相和諧。
其次,進入大學后,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較多,因而需要有較強的自控能力,學習自覺自己主性,否則要么因方法不當,不得要領而事半功倍,要么自控力不好,浪費時光.
克服自卑 我們周圍有不少人有自卑心理,也就是不愿意接受自我。對青年來說,正確評價自我、接受自我至關重要。它關系到建立正確的自我觀念,適應環(huán)境,促使性格健康發(fā)展。接受自我,去除自卑感,是精神健康的重要保證。怎樣才能增進自我接受感呢?只要我們做到真正了解自我、樹立符合自身情況的奮斗目標、不斷擴大自我的生活經驗、誠實坦率、平心靜氣地分析自我,找出問題之所在,就能及時予以補救,化失敗的打擊為增進自我接受感的動力,由主觀因素造成的心理動機的種種沖突都可能讓大學生產生挫折感,如學生所學專業(yè)與本人不相符合,班集體中人際關系不協(xié)調,生活上不適應以及個人的外貌,身高,經濟狀況,家庭狀況不佳等等.
正確走好感情之路,學習 心理學讓我們的氣質類型粗略地歸納為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郁質四種。同學們在戀愛過程中,不同氣質類型的人常有不同的表現。但由于氣質本身并無優(yōu)劣之分,故其表現也都有積極的`一面和消極的一面。各種氣質類型的人都可能嘗到愛情之果的酸甜苦辣。戀愛的不順利,原因很復雜,但氣質方面的消極因素無疑也起了作用。有的固然失之于古板遲滯,而有的卻恰恰受害于過分的靈活通便。但擁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心理知識的同學,每個人都能走好自己的感情之路:擁有膽汁質的人,在戀愛過程中盡可能發(fā)揮自己胸懷坦蕩之長,不猶豫地向你真正所愛者吐露衷情,但切忌急躁,且應注意方式。另外,對性知識,性行為的不適當的認識和理解,也會形成心理壓力,從而進一步發(fā)展心理問題............
雖然這個學期心理學的課程已經結束了,它能帶給我們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東西得靠我們自己去悟,去體會。做人,不但需要被愛,還要去愛人,更要愛自己,懂得愛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領悟到世間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愛,才會找到一條比旁人更美麗,更寬廣,離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說,快樂,對大多數人來說,已成為遙不可及的夢,其實不然,一個人要快樂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快樂的因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關鍵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樂,當遇到心煩的事時候,樂觀一點,勇敢一點,博學一點,那快樂就在你身邊。心理學的價值就是讓世界充滿快樂!
對這次的學習,我受益匪淺。如果非要要問我學習這門課程有什么收獲的話,那就是:“改變”。
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5
人際關系之我見
一直以來,人際關系都是與成功息息相關的因素,古語里關于成功的三要素有“天時、地利、人和”,其中“人和”強調的就是和諧的人際關系。
從某個角度上來說,良好的人際關系,應是個體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用誠實,寬容和諒解的原則,樹立自我良好形象,形成集體中融洽的關系,并積極向外拓展自己的交際面,不斷贏得他人和社會贊譽,輔助人生走向成功的最佳手段。在本學期人際關系心理學的課堂上,我學到了很多,使我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夠更好的與別人交往,提高了我的人際交往能力。
生活在現代社會這個大舞臺上,要做一個成功的人,處理好人際關系非常重要。因為人際關系的好壞往往是一個人心里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的綜合表現,每個人的成長與以后的'發(fā)展都與你的人際關系息息相關,它是人成功的命脈。
大學四年,我們最基本的人際關系問題就是寢室關系問題。比如,一個寢室有六個人或者是八個人,可就是有那么個別的同學做的特別差,從不掃地,從不扔垃圾,從不整理內務,不僅懶,還常常要享受。剛開始接觸的時候,室長或室友會幫著多做一些,可是時間久了,就會覺得心里特別不平衡。又或者,在一個混合寢室里,另一個本專業(yè)的同學和另一個專業(yè)的同學關系很好,但是我行我素,不管其他人,從不參加寢室的活動。一個寢室七八個人,無論如何也無法達到和睦相處,總有那么一兩人缺乏集體責任感,總會有兩三個人發(fā)生沖突。
人際關系可以因為沖突,從親密的、坦誠的、安全的、和睦的、友好的,轉為疏遠的、隱秘的、害怕的、憤怒的、仇恨的,可以使一個原本善良溫和的人,成為一個散布謠言,破壞他人名譽的人,因為他無法宣泄內心的情緒,只好向外人發(fā)泄與訴苦。由于外人的不知情而盲目同情,更增加了多變性關系的不和諧。因此在處理人際沖突時,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當時當地解決沖突;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得到他人的認可與接受,能夠與周圍的人友好相處,能夠獲得長久穩(wěn)定的友誼和愛情,但現實生活中,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一點。良好的人際關系不是由個人的主觀愿望所能決定的,想要達到這個目標,就需要建立起一種健康的社會交往行為態(tài)度。
“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是維持良好人際關系的一件法寶。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有做錯事講錯話的時候,都有無意中傷害到別人的時候,如果這時毫不退讓,斤斤計較,不僅會使自己的情緒變壞,造成心理波動和失衡,還會激起對方的不良情緒,造成矛盾對立和激化,使沖突加劇,甚至會導致關系破裂,無法補救。因此,在人際交往中,要學會寬容和忍耐,要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要能夠容得下別人的某些缺點和不足,尊重別人那些和自己不同的興趣和行為習慣,只有化干戈為玉帛,友誼才能長存。
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6
第一堂課,是針對女生的,我們用十個句子寫下了”我是什么樣的人”的小紙條,令我很有感觸,我發(fā)現自己對自己的了解真的是不怎么樣,寫道第六個的時候就有點卡住的感覺,最后還是憑感覺寫了下來。我想到高中的時候班主任也有一次把我們班女生湊到一塊開特殊班會,那時候我們對老師講的要加強自愛,我懂得自我保護等等,以一種說教的方式講給我們聽有些反感,現在想來,老師是很有主見的。在小小的分享中,我感到了把一些消極評價用一種積極進的語言表達出來,用一個”輕度”來修飾一下就會有的不同結果。很多事情,都不是絕對的,關鍵看你是怎么評價。
在看<走路上學>那段視頻的時候,我哭了,那恐怕是我看得最短的視頻還哭了的記錄。生活的不易與艱苦下,親情是那么溫暖照人。在感嘆自己是幸福的時候,我想起了我媽媽在地里拾棉花樂呵呵的說的話”能夠不生病,和你爸爸好好干活,有好收成,掙錢供你們姐弟倆上學,這就是很滿足了”,每當想起這些,都感到自己如此幸福,我想,知足者常樂,我媽媽在言傳身教。
我們還加班加點的看完了楊瀾的《一問一世界》之后才知道看得不全。里面對我感觸最深的一件事是”公民楊瀾”,不管她有多成功,楊瀾都可以把自己定位好,以一個公民的身份去做事。這讓我想起了我爸爸的一個習慣,那就是按時看新聞,從6:30的山東新聞到中央新聞再到濱州新聞,一直要看到將近八點鐘,這時候我和弟弟任何喜歡的電視劇動畫片都要一邊去,全家一塊看新聞,我在家的時候常常和他一起看,但是大學以后,這個習慣就失去了。媽媽經常笑爸爸”你有把去當官,看新聞有什么用”爸爸經常會對新聞里的事情和我做討論交流,甚至一些歷史問題也要問我,小時候覺得新聞里的事都是真的,爸爸說的也都是對的,但現在常常是爭執(zhí)起來,無果而終。我想我爸爸做公民最好的表現就是看新聞,關注國家大事,F在,我們常常抱怨我們沒什么公民權利,我想,少一分抱怨,好好作我們作為公民應該做的事,哪怕僅僅是關注一下新聞,你也會有你的滿足。
我還問了老師兩個問題,其中一個是明明白白問的,是關于我容易受到驚嚇的原因,另一個恐怕老師還不知道,那是在我扮演考三十分的學生做歸因時問的,因為我發(fā)現我弟弟經常會有這種歸因來說明他為什么沒有考好,我以為這種方式是不利于他進步的,沒料到恰恰相反,這種外歸因是很健康的。
還有老師講的那句”原汁原味的生后就是這樣,酸甜苦辣,陰晴圓缺,悲歡離合,你做的,是照單全收,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現在,我還沒有那么豁達,仍然對一些事情難以釋懷,但我在學著豁達起來,我很高興,我這方面的表現得到了我最好的朋友的肯定,她在給我的信中寫道”大一的時候你經常抱怨學校有多么不盡人意,但是大二卻變化很大,字里行間都想在像在笑呵呵的,真高興你能有這樣的變化”,我覺得,這和我在社會心理學這門課上學到的感受到的有很大的關系。
心理學是一門并不古老但卻十分神秘的學科,許多人都對它充滿了幻想。認為它可以使人了解別人的內心世界,控制別人的思想。我也是懷著同樣的想法才選了社會心理學這門公共選修課。
在接觸社會心理學課程以前,我總以為社會心理學很虛幻,但是通過這幾次課程的學習,我懂得社會心理學的根本問題是關于人的本質和人的發(fā)展的問題,人的本質問題是人存在的依據問題,人的發(fā)展問題是人存在的價值問題。因此,認真學習社會心理學,深刻把握關于人的本質和人的發(fā)展的問題,現在的那些以自我為中心的90后,一般都是這樣,不會去顧及旁邊人的感受,以及所有人的感受,不管是在家里,還是任何一個地方,他(她)們都是這樣,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總要找地方去發(fā)泄,這是一種極其不好的.行為。他(她)們只會在別人的身上去找原因甚至動手,所以往往這種人不會有任何人和他去接觸。
我們大學生都覺得自己最了解自己,但是隨著對社會心理學課程的學習,我發(fā)現結果并非如此。我們考慮過自己的心理健康嗎?我們考慮過自己的追求和動機與心理學的關系嗎?我們認真地總結過自己的個性與社會性嗎?我們關注過自己的逆商嗎?沒有,從來都沒有過,我們只關心高數考了多少分?誰得了一等獎學金·····
經過對社會心理學課程的學習之后,我逐漸發(fā)現其實社會心理學,也包括其他一些心理學課程與我們是緊密相關的,對我們的個人發(fā)展很有幫助。此外想要了解自己其實并不難,除了要做一個冷靜的現實主義者,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首先要學會欣賞自己,自我認同才可能得到他人的認同;其次要學會善待自己,在氣憤時心疼一下自己,找一個僻靜處宣泄宣泄,不要讓那些無名之火傷身;第三就是憂傷時,要心疼一下自己,找一些自己可以信賴的朋友,訴說訴說,讓陽光復現;第四是在勞累時,要心疼一下自己,美美的睡上一覺,人不過是血肉之軀,經不住太多風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時,更要心疼一下自己,戰(zhàn)勝疾病的力量還是在自己堅強的意志。
我們以前總是在怨天尤人,不僅如此,還喜歡把一件小事考慮的很復雜。把一些小問題看得太重,但是現在社會心理學的知識使我我學會了忍耐,學會了寬容要學會退一步海闊天空。我的性格,為人處事的方式,甚至價值觀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學會如何去關心他人,處理事情時開始考慮的周到了些。逐漸開始觀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緒上的變化,并力所能及的給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導,和言語上的安慰,以緩解輕度的心理上的問題,也許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從小的行為的改變,可以看到心理學課對我大的影響。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心理學的學習使我無論從文化知識上,還是從自身修養(yǎng)上我都進步了不少,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地成長著。我很感謝我們的老師以及我們的同學,是他們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雖然社會心理學的課程不多,但是他教會了我很多東西,以后還需要自己去悟,去體會。做人,不但需要被愛,還要去愛人,更要愛自己,懂得愛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領悟到世間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愛,才會找到一條比旁人更美麗,更寬廣,離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說,快樂,對大多數人來說,已成為遙不可及的夢,其實不然,一個人要快樂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快樂的因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關鍵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樂,當遇到心煩的事時候,樂觀一點,勇敢一點,博學一點,那快樂就在你身邊。 社會心理學的價值就是讓世界充滿快樂!
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7
得知荷塘區(qū)戴家?guī)X小學數學老師們在研究概念教學,我很高興,這抓住了一個現實薄弱點,這才是扎實地做校本研究。
曹才翰、章建躍合著的《數學教育心理學》(北師大出版社20xx年6月底二版)可以幫他們提供一些有價值的理論,于是整理出下面的文字,引號內里的話及所附頁碼屬該書,其余的話是我的體會。
一、應提高對概念教學的重視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楊玉良先生呼吁:“中國沒有數學(mathematics),只有算學(arithmetic),即中國的數學缺少嚴密的推理和論證!谖覀儌鹘y(tǒng)文化中最缺乏的是理性精神和演繹邏輯學方法。作為一個中國人,承認這點是痛苦的,但只有看到這點,才有助于建立我們新時代的創(chuàng)新文化!(《新華文摘》20xx年第23期)。
但嚴密推理論證的根基是數學概念, “概念是思維的基本單位”,“概念的學習是最重要的學習課題之一”(101)。
前一段中央電視臺都出概念錯誤,常把“提高或降低了幾個百分點”說成“提高或降低了百分之幾”,如把物價上漲指數從8%降為5%說成“降低了百分之三”!誰都不希望我們的學生將來也如此。
數學課改大方向正確,也做了很多好事,但實踐中確實存在忽視概念教學的不足:突出表現之一便是對培養(yǎng)學生掌握數學概念、組織數學語言的能力研究和實踐不夠。
二、學生獲得數學概念應綜合運用兩種方式
學生獲得數學概念有“概念形成”與“概念同化”兩種基本方式,前者指“理解和掌握同類事物的共同、關鍵屬性……由學生從大量的同類事物的不同例證中獨立發(fā)現”,后者指“用定義的方式向學生直接揭示,學生利用已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知識來理解新概念”(105-106)。
“概念形成”是讓學生經歷觀察、抽象、概括,“概念同化”則讓學生經歷理解定義、聯系實例確認定義的內涵、與已知概念建立聯系形成知識網絡。舉例說明:
概念形成:“什么是長方形?”學生自主觀察大量長方形的實例,抽象出它們的多種屬性,概括共同的屬性(四頂點共面、四條直邊、四內角皆直角等),變式鑒別,采用數學語言給出概念名稱,建立新舊概念聯系。
概念同化:“什么是方程?”給出方程的定義,“咬文嚼字地”研讀定義,變式鑒別,建立新舊概念聯系。
該書提醒兩點:
第一,“年齡越小,……概念形成的方式就用得越多”,“隨著年齡的'增加,……概念同化也逐漸成為他們獲得概念的主要形式”(106、109)。所以千萬不要誤以為“越是對低年級越要強調灌輸和死記”或誤以為“概念同化”就是“教師講授”。
第二,“應該把兩者結合起來使用。一般來講,教師可以先通過具有典型性的實例,引導學生通過對它們的共同本質特征的概括而形成概念的定義;……再引導學生在定義的指導下去觀察實際事例,……同時,通過正例與反例的應用,通過學生自己對實例的比較、分析、概括、分化與類化等思維活動,……使概念的關鍵屬性變得清晰,……最后,還要引導學生將新概念與已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觀念建立聯系,形成概念系統(tǒng)”(111)。
三、概念記憶的科學方法
怎樣使學過的概念記得住?該書說了四點。
1、一次提供的信息單元要適量:“心理學家們公認,短時記憶容量為7±2個信息單元”(129),少了可惜、多了接受不了。注意“信息”是以“組塊”為單元的,它可以是某概念的一個要素或就是一個完整的概念,這也提醒我們注意把提供的信息“組塊化”即形成某種整體結構以提高記憶效率。
2、不要死背而要“精致性復述”:學了的概念進入長時記憶的策略有兩種,“維持性復述和精致性復述,……反復背誦……就是一種維持性復述”(130)!坝捎跀祵W學習材料的邏輯性強、抽象程度高,因此數學學習中,必須以精致性復述的方式,對學習材料進行編碼,將它們組織成有意義的命題。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尋找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上下功夫,掌握本質特征的不同表述方式(按:如數形結合方式、概念樹或概念網絡方式、圖示等)。要向學生展示數學知識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這是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擴大信息量,為回憶提供線索的最好辦法”(131)
3、靈活運用長時記憶的多種類型:長時記憶類型有“情境記憶”、“語義記憶”、“表象系統(tǒng)”、“言語系統(tǒng)”、“語義層級網絡”、“語義命題網絡”、“產生式系統(tǒng)”等等;通俗地說,情境記憶以概念學習時發(fā)生的事件為線索,語義記憶以語詞為線索,表象系統(tǒng)記憶的是形象,語義系統(tǒng)記憶的是詞匯,層級網絡就是概念樹,命題網絡就是理論體系,產生式系統(tǒng)就是推理過程。(132-136)
簡單來說,概念教學要結合運用上述多種記憶類型,對不同的學生應發(fā)揮他們個性化的優(yōu)勢記憶類型功能。
4、當前最要克服的錯誤傾向:“當前我國數學教學質量不能得到根本改觀,總是處于高投入低產出的狀況,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通過機械化手段讓學生記憶‘結果’(信息),沒有讓學生理解形成‘結果’的‘過程’,……結果是學生頭腦中的數學知識網絡的結構功能差,沒有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通道,導致信息聯系渠道不暢,應用時不能成功提取。表現在教學上,其基本做法是:從概念的出現、定理和公式的獲得,甚至是一個例題的具體解法,為了趕進度(目的是為了擠出更多的時間,為高考進行強化訓練),都作為‘結果’直接‘拋’給學生。”(141-142)
在今天的高中是如此,可在初中甚至小學不也如此?
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8
這次參加了市里組織的教師心理健康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我想就這次培訓中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朱斌老師給我們的講座《學校中的心理學與應用》,他講述在現代社會中,學校中常會出現許多問題少年,主要原因是學生自身的不成熟,家庭與社會的不良影響,脆弱孤獨的封閉心理,導致出現很多心理問題,這時我們教師既充當了知識的引路者,又是情感心理的疏導者。在培訓學習中,聆聽了教授的講座,他都以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了心理健康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論引領,讓我們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門提高學生心理素質的基礎教育,同時也讓我們知道,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可以減少甚至杜絕學生心理問題發(fā)生。
講座過程中,老師講到,在學校中,教師對問題少年的心理健康應該要敏銳地觀察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能傾心交談,用心感化學生,促使學生心理的健康發(fā)展,成為學生的模仿榜樣,用此,教師完善的心理素質和人格,是構成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發(fā)點和首要原則,新的教育實踐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
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沒有嚴格的界限,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礙的情況是經常發(fā)生的,所以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有可能出現某些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心理障礙,這是嚴重程度和影響學習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已。教師也不例外。尤其是現代高速發(fā)展的充滿競爭的社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給教師帶來了更大的心理壓力,更可能產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所以,教師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jié)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學習心理衛(wèi)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jié)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調整情緒,保持心理的平衡;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樂于為工作奉獻,這樣才能更好的教書育人。
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9
首先一點,我從感性上認識到教育心理學是一門很博大精深的學問,而不是我以前所想象中的那樣簡單。比方說處理學生個性和共性之間的關系,怎樣從個性中提煉出共性,又怎樣在對共性的總結中充分尊重學生個性。還有怎樣實現學生學習的最優(yōu)化,怎樣教學才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不讓其對某些枯燥的只是感到厭煩;還有怎樣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特點對其施以針對性的教育教學方法,如此等等。在書中介紹到了很多不同時代的著名學者的觀點,各有利弊,都很值得思考。讀了這些,我才逐漸認識到教育心理學是一個備受重視,被廣泛研究的學科。
不光是理論,書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樣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這對于教學的實踐活動有很直接和現實的意義。書中舉到了很多這樣的例子,讓我發(fā)現原來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見慣的事其實就是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成果。比方應該怎樣讓小學生克服坐不住的問題,還有怎樣不動聲色的糾正學生的語法錯誤又不至于引起學生反感。其實對于這些問題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讀了教育心理學后,這些原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漸漸明白起來,真的感慨頗多。第三,教育心理學給我提供的不只是一個研究結果,它所提到的更多的是一種研究方法,指導你怎樣利用這些看起來書面化的大理論,把他們真正變?yōu)橹笇憬虒W的利劍。其實每個學生都是特別的,都有值得你特別去關注的地方,而每個學生又都是相似的,都有共性讓你總結規(guī)律,更好的認識教學。教育心理學為我所提供的這些科學的研究法我認為不管今后是否從事教育事業(yè)都是讓人從中受益良多的。原來一直不明白所謂量表是什么東西,現在才開始懂得原來心理學是這樣一門精密的科學,要求很強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才能懂得如何從數據中了解人內心的世界。
第四,對自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心理學以教與學互動作用為主線,以學習心理為核心,對學習動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學習策略與教學策略、學習遷移、智力與創(chuàng)造力、品德心理、群體心理、個性差異與因材施教、心理衛(wèi)生與教師心理等方面作了較為系統(tǒng)、深入淺出的分析。作為一個教育工,必須具備判斷學生是否熱愛學習以及引導學生學習的能力。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教師是典范,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xié)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開展。教師要富有愛心,作為一名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教師還要善于發(fā)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開展需要。
最后,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因此,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心理學、心理學,應了解不同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選擇科學合理的、適合本班學生的學習策略,并在上課過程中多加思考,適時改良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認真地貫穿新的教學理念,以學生開展為本,以新的教學姿態(tài)迎接新的挑戰(zhàn),使學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開展。
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10
本學期我抓緊時間認真學習了《教育心理學》。對于奧蘇貝爾的學習動機理論很是有感觸。1968年,奧蘇貝爾發(fā)表了集其教育心理學思想大成的作品——《教育心理學——認知觀點》(1968第一版1978第二版),在這本書中,奧蘇貝爾深入系統(tǒng)地探討了課堂中的有意義的文化知識學習的類型,不同類型的學習過程,學習結果及其條件,對人類以言語符號為媒介的有意義學習,保持和遷移的心理機制及制約因素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形成了他的“有意義言語學習論”。
奧蘇貝爾對傳統(tǒng)的學習理論持批評的態(tài)度。他認為,這些學習理論并不探討在課堂里發(fā)生的學習,而只是根據實驗室里的學習不加分析地外推。在他看來,“一種真正實在的、科學的學習理論主要關注在學校里或類似的學習環(huán)境中所發(fā)生的各種復雜的、有意義的言語學習。并對影響這種學習的各種因素予以相當的重視。(Ausubel,1967)
奧蘇貝爾教育心理學中最重要的觀念之一,是他對意義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的描述。在他看來,學生的學習,如果要有價值的話,應該盡可能地有意義。為此,他仔細區(qū)分了接受學習與發(fā)現學習、機械學習與意義學習之間的關系,具體如下:
教學總是通過一定的方法進行的,而教學方法的基礎是學生學習的方法。最基本的學習方法包括了接受學習與發(fā)現學習。奧蘇貝爾繼承了傳統(tǒng)的接受學習理論,并在歷史上首次將之作為與發(fā)現學習相對的一種學習方式加以積極倡導并進行系統(tǒng)的心理學研究。
接受學習
接受學習是指學生通過教師呈現的材料來掌握現成的知識的一種學習方式。與發(fā)現學習相對。在接受學習中,所學東西的全部內容都是以確定的方式由教師傳授給學生的,學生無需進行任何獨立發(fā)現,而只需接受,即只需把教師呈現給他的材料,例如一組無意義的音節(jié)、一首詩、一條定理加以內化和組織,以納入到已形成的認知結構當中,以便在將來的某一個時期可以運用它或把它再現出來。這里所說的內化是指將新的學習內容通過整合貯藏入已有的認知結構當中。
接受學習不同于機械學習。接受學習是與發(fā)現學習相對的,是指學生將學習材料作為定論性的知識加以接受、內化、形成自己的知識,而不重復人類發(fā)現、形成有關知識的過程。機械學習則是與有意義學習(通過理解而進行的學習)相對應的,他指不理解學習材料的意義,死記硬背式的學習。接受學習可能有意義的,從而成為有意義的接受學習,也有可能是機械的,從而成為機械的接受學習。
接受學習也不同于被動學習。被動學習是與主動學習相對的,他是指學生由于缺乏學習的需要、動機、興趣或者必要的學習能力和基礎等原因,因而不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活動,或者不積極主動的把自己的學習引向深入,不去深入、全面的把握學習內容,而滿足于那些含糊的、膚淺的、似是而非的觀念。接受學習可能是主動的,也有可能是被動的,他與主動、被動學習都沒有必然的聯系。
發(fā)現學習
奧蘇貝爾對發(fā)現學習的解釋不同于布魯納。他認為,發(fā)現學習是指學習內容不是以定論的方式呈現給學生的,而是要求學生在把最終結果并入認知結構之前,先要從事某些心理活動,如對學習內容進行重新排列、重新組織或轉換。布魯納的發(fā)現學習是要學生通過參與探究活動發(fā)現基本的原理或規(guī)則,使學生像科學家那樣思考問題。除此之外,奧蘇貝爾認為,發(fā)現學習還涉及其他三種學習類型:運用、問題解決、創(chuàng)造。這三種學習是有層次的。
奧蘇貝爾認為,“運用”是指把已知命題直接轉換到類似的新情境中去,有點類似于我們通常所講的“練習”!皢栴}解決”是學生無法把已知命題直接轉換到新情境中去,學生必須通過一些策略,使一系列轉換前后有序。學生已有的知識可能是與問題解決辦法有關的,但需經過多次轉換,而非直接運用或練習所能解決的!皠(chuàng)造”是能把認知結構中各種彼此關系很遙遠的觀念用來解決新問題,而且,認知結構中哪些命題與該問題有關,事先是不知道的,各種轉換的規(guī)則,也是不明顯的。在奧蘇貝爾看來,“創(chuàng)造”的'定義是指能產生某種新的產品,或者對學生來說是新的,或者在人類認識意義上來說是新的,都應該被視為創(chuàng)造性行為。當然,只有能產生后一種新產品的人,才能被認為是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人。而且,創(chuàng)造性行為本身,應表現出一定的綜合水平,即能夠把各種要素綜合在一起,形成新產品,這種綜合水平應超過問題解決中所需要的水平
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
奧蘇貝爾根據知識學習過程的不同性質,又將學習分為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
意義學習是指語言文字或符號所表述的新知識能夠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有關舊知識建立一種實質的和非人為的聯系。以下兩個先決條件是劃分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的標準: (1)學習者表現出一種意義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的心向,即表現出一種把新學的材料同他已了解的知識建立非任意的、實質性聯系的意向。
(2)學習任務對于學習者具有潛在意義,即學習的任務能夠在非任意的和非逐字逐句的基礎上同構聯系起來。明確了意義學習的先決條件,就不難對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做出明確地區(qū)分。以無意義音節(jié)的學習來說,由于學習者頭腦中沒有與之對應的有關觀念,無意義音節(jié)不能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的適當觀念建立實質性的聯系,因此,在學習中只能逐字逐句地背誦它,所以,它只能建立一種逐字逐句的聯系,因而是機械的學習。有時人們?yōu)榱吮阌谟泝|,往往把無意義的材料賦予某種意義,但這種意義的賦予是人為的或任意的聯系,因而也屬于機械學習。
當然意義學習和機械學習的劃分也不是絕對的。奧蘇貝爾認為,“這兩種學習僅是處在一個連續(xù)體的兩個極端”!案拍、命題和原理的學習是意義學習,而符號學習便具有某種機械學習的逐字逐句的性質”。有時機械學習和意義學習也會同時發(fā)生,例如,學生通過背誦來學習一首古詩或學習乘法口訣就是這種情況。
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11
管理心理學是現代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門以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和政治學等學科為基礎,以組織中人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反應模式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它主要探討組織中個體、群體以及組織的行為規(guī)律,以便運用這些規(guī)律來預測與控制這些行為,以提高組織的效力。它是心理學知識在組織管理工作實踐中應用的結果。是研究組織系統(tǒng)內,個體、群體及結構對組織內人的行為的影響,以理解、預測和管理人類行為,提高組織績效的一門科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以及公共事業(yè)管理中,管理心理學均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必修課程。管理心理學研究的方法:1、觀察法:是在日常的不工作人工干預的自然和社會情況下,有目的有計劃地直接觀察組織中人的行為的研究方法。2、實驗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過嚴格控制或創(chuàng)設的條件,主動的引起被試者的行為變化。3、調查法:是通過搜集各種有頭材料間接了解組織中人的心理活動的方法。調查方法有談話法、問卷法等。4、測驗法:是根據預先制定的標準化的測量表對人的心理品質進行測量的方法。5、個案法:也叫案例法。
學習管理學的意義:有助于管理者樹立以“人”為中心的管理理念。2、有助于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的統(tǒng)一。3、有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4、有助于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課程中,具體案例的分析,對于我應用管理學相關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具有重要作用,對我日常的工作具有很強的指導作用。案例:甲、乙兩人一同大學畢業(yè)后進了同一家企業(yè)并在一間科室工作,兩人的工資也被定在同一檔次:每月1000元。一年試用期過后,甲的工資被定為每月1200元,而乙的工資被定為1500元。甲拿到1200元工資后很高興,因為比原來工資增加了200元,但當他得知乙的月工資是1500元后,則非常氣憤,工作積極性明顯下降。公平理論認為,職工的工作動機主要受工資報酬的影響,包括絕對報酬(自己實際收入的數量)與相對報酬(自己實際收入與他人實際收入的比值)兩種。每個人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自己付出的勞動和所得報酬與他人付出的勞動報酬進行橫向比較,也會把自己現在付出的勞動和所得報酬與自己過去付出的勞動和報酬進行縱向比較。通過比較,如果發(fā)現自己的收支比例與他人的收支比例相等,便認為是正常的、合理的,因而心情舒暢,安心工作;如果發(fā)現自己的收支比例低于他人的收支比例,或現在的收支比例比過去低,就會產生不公平感,就會對工作態(tài)度、工作積極性產生消極影響。在本案例中,甲做縱向比較時的高興在于與過去比其工資增加了200元;但當他與乙進行橫向比較時,發(fā)現自己的工資比乙少了300元,由此產生不公平感,導致工作積極性明顯下降。而管理者應對甲、乙兩人的工資差異進行認真分析,如果原因在于乙比甲能能力強、貢獻大,應及時對甲做出解釋,使甲重新認定自我、找出差距所在、明確努力的方向,激發(fā)甲的工作積極性;如果原因在于管理者對甲、乙的能力與貢獻判斷失誤,應及時、果斷的糾正失誤,重新制定甲、乙的工資標準。
很多案例中霍桑實驗也是我印象里最深刻的。不管是管理心理學,還是管理學,甚至工作分析等課程,都提到這個實驗;羯嶒灥闹卮筘暙I之一,是把心理學研究方法全面引入管理領域。訪談實驗從心理學的角度,對管理中的許多問題給出了全新的解釋。過去,人們認為主觀就是主觀,客觀就是客觀,人總不會把客觀沒有的事情憑借主觀印象變成事實,但霍桑訪談對此有了新的值得探討的資料。管理活動中,找準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如果問題找不準,就像醫(yī)生診斷錯誤,哪怕是用最好的藥也不能治病。作為管理人員,面對事關員工的一些現象,必須弄清楚真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對證下藥。傾聽是最好的方法。比如:前不久聽說,中國曾經有大學生因為學校晚上12點以后宿舍停電,他們要看足球世界杯比賽而騷動抗議。作為學校領導,必須弄清楚,學生對學校管理的意見難道真正是因為看足球嗎?就事論事式的解決問題,并不能真正改善學生與學校的關系。舉一反三,類似的現象在各企業(yè)甚至政府都是十分常見的。
而把心理學運用到管理學里面,則是一種突破。什么是管理者?管理者通過別人來完成工作,他們作決策,分配資源,指導別人的行為以達到工作目標。管理者在組織中完成他們的工作。法約爾提出,所有的管理者都發(fā)揮五種職能:計劃、組織、指揮、協(xié)調和控制,今天,這些職能被簡化為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管理者的角色有人際角色、信息傳遞角色、決策角色。管理不是一門只有天才才能掌握的學問,而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每一個不完美,每一個充滿這樣那樣缺點的人,都能掌握的學問。用管理學大師杜拉克的話來說:“如果一個組織需要天才或超人管理的話,那么它就不可能生存下去。一個組織必須有這樣一個形式:在一個由普通人組成的領導集體領導下能夠正常地運行。”換句話說,管理的奇妙之處在于能夠通過它讓一群平常的人做出不平常的事情來。管理學的關鍵問題是,如何讓普通人發(fā)揮不同尋常的效率,而不是如何找到絕無僅有的天才。如果我們放棄那些盤踞在我們大腦中的錯誤觀念,自己來判斷一下我們周圍的成功(以及失敗的)管理者,我們就會發(fā)現一個企業(yè)家、管理者的成功和智商高低并不成正比。我經常舉的一個例子是我中學同學里最成功的企業(yè)家不是考分最高、學習成績最好的幾位,而是當時最不受教師喜歡、重視的`幾位。
同樣,一個人是外向型還是內向型的,對成功也不是關鍵。我見過一些外向、善于言辭、善于溝通的成功的管理者,也見過不少外向而失敗的管理者。同樣,我也見過不少內向卻有極大領導力和號召力的管理者。
很多人把個人魅力當作成功管理者的前提條件。但如果我們睜開眼看看周圍,我們會發(fā)現一大批毫不起眼的、毫無魅力可言的、卻極其成功的企業(yè)家、管理者。照“第五級管理”研究者的說法,恰恰是后一類人更容易取得成就,因為他們具備了取得成功的兩個基本心理素質:一方面他們是極其謙虛的人,另一方面他們又是極其堅定、堅持之人。所以,我們不應去尋找天才,不應去關心這些人是誰,他們的特質、性格、秉性如何,而是關心他們如何做事情,他們做事情的時候遵循什么樣的標準把事情做正確。
那么,有效管理者的標準是什么?如果拿產品的質量標準作一個比較,我們更嚴格的問題是:管理的質量標準是什么?我們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效率(efficiency)。經濟學家給它的定義是“相同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產出”或者“用最少的投入取得相同的產出”。換句我們常人能弄明白的話就是:“把事情做正確!
如何把事情做正確?我們通常通過關注做事情的過程,關注每一個細節(jié)。如果我們處處都把好關,那么產出自然是最高的。但就管理而言,這是一個錯誤的質量標準,至少不是最重要的質量標準。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這樣一個標準讓管理者把眼光放在細節(jié),而不是管理的更為本質的目的:效果。
效果是什么?就是我們做一件事情的結果,就是我們做的事情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預定的目標,就是我們在做正確的事情。有一則寓言是這樣將的阿拉伯國家有一個傳說中像阿凡提一樣的機智、神奇的人物,叫Nasrudin。Nasrudin和當地的大富翁一起在市場上賣驢。大富翁的價格是500元一頭Nasrudin水了許多。
Nasrudin卻變得越來越富有。大富翁不得已,設宴招待Nasrudin,想把他灌醉后套出Nasrudin的秘密。機會終于來了,大富翁問喝得有些不知南北的Nasrudin:“我讓農民免費給我的驢子提供糧草,也不付他們工錢,但我的成本還是降不下來,不得已每頭驢賣500元。你怎么能做到每頭驢賣80元還能夠賺錢?” Nasrudin回答他:“你偷了農民的草料以及時間;我做得比你簡單:我直接偷了驢子來賣。”
我們自然不應該學Nasrudin去偷驢。但要知道兩者的區(qū)別在于:Nasrudin在做“正確”的事情。大富翁在試圖把事情做正確。這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段時間對管理學的學習,使我了解了有關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學會了通過對他人心里的分析而更加了解、接近他人。也對社會上的一些現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最重要的是,認識了我自己,雖然不是很全面但是對自己還是有了小小的了解的。關于“經濟人”假設的基本觀點那點,人類多數趨于天生懶惰,不愿多做工作。人類多數缺乏雄心,希望依賴他人,而不喜歡擔負責任。人們多數喜歡以自我為中心而忽視組織目標。多數人安于現狀,習慣于抵抗變革。人們易受欺騙,常有盲從舉動。看到那么幾條,我得對自己有個清晰的規(guī)劃。
人是社會性的,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人不能獨立的生存,他總是生活在一定的團隊中,個人在團隊中的行為,同他在獨立一個人是的行為是不同的,有其特殊的規(guī)律。現代是信息的社會,信息把許多獨立的個人,團體貫通起來,成為一個整體,信息溝通是交流意見,傳遞感情,協(xié)調人際關系所不可缺少的手段,溝通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管理者,首先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有效的溝通。人不能脫離社會而單獨生活,人在社會實踐和團體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與他人發(fā)生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形成一定的人際關系,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才能使人們團結一致,協(xié)調工作,提高勞動生產率。
此外,我覺得在《管理心理學》中,溝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溝通:指在管理中發(fā)生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或群體,通過一定的聯絡渠道,傳遞和交換各自的意見、觀點、思想、情感與愿望,從而達到相互了解、相互認知的過程。而人與人的溝通有著很多特殊性:主要是通過語言來進行的;交流動機、目的、態(tài)度等心理因素有著重要的意義;會出現特殊的共同障礙。因此,不管是面對上司或下屬,只有良好的溝通,才能使事情進展順利。
以上是我學了《管理心理學》以后的一些膚淺的歸納和心得。深深體會到管理心理學的博大性和必要性,以后將更加注意將管理心理學在工作中的應用,不斷地聊學習了解,使之更好的為工作帶來成功。
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12
學校為我們開設了讀書套餐真好,本學期如果不是因為參加讀書套餐,我還真不會這么認真地去讀《教育心理學》這本書。一看書的題目就覺得很乏味,可我仔細閱讀后,覺得本書越看越有味道。閱讀本書很輕松,因為里面的內容和我們的教學實踐很接近。通過大量的實驗向我們揭示了一些教育現象,為我們的教育實踐提供理論依據。
作為教育者都知道要對學生進行表揚,但如何科學的表揚?德韋克的成就目標理論實驗給了我們啟示。當我們表揚孩子聰明時,孩子就會傾向于成績目標取向,會努力證明自己聰明而避免顯得沒有能力。當我們表揚他們因為努力而獲得成就時,孩子就會傾向于學習目標取向,他們就會把注意力放在那個過程。從學生評價來看,教師既要重視終結性評價,又要重視形成性評價。美術作業(yè)的評價不像其他學科有標準的答案,所以要特別重視學生形成性評價。記得以前有位一年級的學生,他對美術的興趣特別濃厚,每一節(jié)的美術課都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但他的畫畫得確實不好,很隨性也很隨意,自己想到什么就畫什么,線條粗糙。但我很關注她的學習過程,每次都在鼓勵的基礎上,給他一些建議。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發(fā)現他進步了很多,成了班里進步最快的孩子。同時他的這種熱情感染了身邊很多的孩子,我進教室時,經常聽到孩子對我說,老師我最喜歡上美術課了。在教學中,我們要科學的表揚,使欣賞孩子這一理念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在我們的教學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很容易對學生形成偏見,會不自覺的對學生進行歸類,這就是洛欽斯的“第一印象”效應實驗。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既要注意給學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又要避免由于第一印象所帶來的對兒童的錯誤看法。在開學時,能準確叫出兒童的名字,親昵地摸摸孩子的小腦袋,多說些贊許的話,能減少師生之間的陌生感,能為以后的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良好溝通的開端。我們美術教師往往任教的班級較多,對于記住每位學生的名字有一定的難度。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多花些時間與精力記住學生的名字,以及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點。美術教師如果不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只是以美術作業(yè)的好壞來評價學生的話,那往往會出現判斷的錯誤。有些學生在其他方面表現都很優(yōu)秀,也許在美術學習方面有些困難,我們不能以此作為評價的一個依據。在我任教的班級中,有位學生比較乖巧的,但他的美術作業(yè)真不怎么好,一開始我只看到了他的美術作業(yè),將他歸類在差生中,后來從班主任那了解到,他是一位學習習慣較好的學生。在往后的教學中,我改變了對他的看法,看到了他的優(yōu)點,及時表揚,他進步了,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因此,教師要善于冷靜、科學地觀察學生,用理性和發(fā)展的眼光分析、評價學生。
總之,書中還有很多有名的實驗,每個實驗都能給我們一些啟示,正是這些啟示,讓我們的教學變得有理可依。無論是作為教師的角色,還是作為一位剛剛升級做母親的角色都是有很大幫助的,大家真的可以好好去閱讀本書,不同的你會有不同的收獲的。
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13
消費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費者在消費活動中的心理現象和行為規(guī)律。它的目的是研究人們在生活消費過程中,在日常購買行為中的心理活動規(guī)律及個性心理特征。在學習了消費心理學這門課程,了解了關于消費心理的專業(yè)知識以后,我的消費行為有了專業(yè)的指導,獲益匪淺。
消費心理是指人作為消費者時的所思所想。消費行為是指從市場流通角度觀察的,人作為消費者時對于商品或服務的消費需要,以及使商品或服務從市場上轉移到消費者手里的活動。任何一種消費活動,都是既包含了消費者的心理活動又包含了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準確把握消費者的心理活動,是準確理解消費行為的前提。
公眾的主要消費心理類型大致有以下幾種:
一、 從眾心理
二、 求美心理
三、 同步心理
四、 求名心理
五、 求異心理
六、 好奇心理
七、 偏好心理
八、 便利心理
九、 選價心理
研究消費心理有助于形成正確的消費觀,使自己的消費行為更加合理,更加理智。 青年人的消費心理具有以下幾種特點:
一、 追求時尚和新穎
二、 表觀自我和體現個性
三、 容易沖動,注重情感
商家往往會利用青年人的這些消費心理特征,誘導消費者消費。拿我自己舉例,在沒有學習這門課程以前,每次在淘寶上或者在商場里看到有一些時尚新穎,獨特個性,
非常吸引眼球的東西總會忍不住得駐足關注,即使我暫時并不需要這種產品,但我仍會產生消費的沖動。還有,有的時候我明知不合理還要進行消費。比如,情人節(jié)的.時候,明知道這一天的玫瑰花是平時的幾倍的價格,但我仍然會買;跟女朋友逛街的時候,如果她看上了什么喜歡的東西,即使沒有必要,我也會盡量買下來。我的房間里現在還放著很多以前一時沖動買來而至今都沒有用到的東西。
男性的消費心理特征:
一、 動機形成迅速、果斷,具有較強的自信性
二、 購買動機具有被動性
三、 購買動機感情色彩比較淡薄
作為一名男性,我的消費有時具有很明顯的性別色彩。比如,在購買商品的時候,往往對于商品的細節(jié)關注不夠,也不愿與商家對于價格有過多的糾纏,往往看中以后很快就會決定買下來。還有,有的時候,即使我的經濟比較緊張,但是有哥們找我出去喝酒,我仍然會去,因為我覺得兄弟情誼很重要,不好拂了兄弟面子。這些都是在學習這門課之前我的消費行為中不合理的地方。
商家為了讓消費者產生消費行為,往往會采用一些策略吸引消費者,比如各種定價策略:
一、 零頭定價策略
二、 撇脂定價策略
三、 分級定價策略
商家的這些定價策略,往往能夠對我們的消費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形成正確的消費心理,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一、 量入為出,適度消費
二、 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三、 保護環(huán)境,綠色消費
四、 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
學習了這門課以后,我的消費觀有了很大的糾正,我的消費變得更加合理,更加理性。比如,之前上映的泰坦尼克號3D,不管是互聯網上還是校園里,都是大家熱談的話題,感覺如果不去看的話就是跟不上潮流,于是產生了想要去電影院觀看的想法,這便是從眾消費心理。然而,當時我正好在學習這門課,我知道我們要避免盲從,理性消費。于是我在反復考慮,并且聽說了大量的反饋信息以后,決定放棄觀影的計劃。后來聽他們去看過泰坦尼克號3D的人說,這部3D版本的與15年前上映的版本沒有多大卻別,只是進行了一些3D效果的處理,而且做的還不是很好。我很慶幸我當時沒有一時沖動,盲從跟風消費。之前的互聯網輿論只是商家為了宣傳影片吸引票房所進行的宣傳策略,目的就是造成一種看該片的社會流行風氣,誘導消費者去觀看影片。
再有,我在網站上看到了我們學校旁邊一家咖啡館的團購券,非常便宜,優(yōu)惠額度非常大,讓我產生了想要消費的沖動。然而我想到了我們要樹立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的消費觀,并且要量入為出,適度消費,當時我的經濟并不寬裕,而且我也沒找到合適的陪我去的人選,所以我就克制住了自己的消費沖動,沒有進行團購。
消費心理學這門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課程,在我的日常生活中經?梢杂玫轿以谶@門課上學到的知識,可以說,只要產生消費,就有消費心理學應用的地方。學習了這門課程以后,我的消費觀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我了解了商家利用消費者心理進行吸引消費的一些手段,就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消費行為,合理消費,理性消費。簡而言之,這門課程讓我獲益匪淺。
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14
“情感是情感和感覺兩種心理特征的結合”,這表明應該重新審視傳統(tǒng)的情感和情感概念。人們一直認為各種情緒體驗,如恐懼、憤怒、愛、嫉妒等,都是各種整體特定情緒的感受或體驗。它們“不是特定神經通路的感覺,而是非特定神經通路的感覺”。任何特定的情緒都可以歸因于某種基本情緒或由多種基本情緒組合而成的復合情緒。這種特定情緒的感覺是對其情緒神經通路興奮的感知。
例如,恐懼通常被視為一種基本情緒。恐懼是恐懼的感覺和我們對恐懼神經通路興奮的感知。雖然人們早就知道認知對情緒的影響,但他們認為不同神經通路之間的影響只會影響產生特定情緒的過程,并不認為某些認知感受會不明顯地融入到情緒感受中。在主觀感受是非特定情感與特定情感結合形成的整體感受的認識下,傳統(tǒng)觀念下的情感感受不再僅僅是對特定情感的感知,而只能說情感感知只是特定情感感受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嚴格地說,恐懼和羞怯等感覺不再被視為情緒或意識中的情緒,而只能說是包含情緒。
例如恐懼感,它實際上是一種主觀感覺,由對非特定情緒的感知、對特定肌肉張力的感覺以及對刺激對象的圖像的特定感覺組合而成。然后,恐懼中后兩種感覺的神經通路不應再被視為情緒通路。盡管任何明顯的生理變化,包括肌肉緊張,也會產生新的情緒,但情緒反饋和感覺反饋的途徑和原因在對情緒感覺的心理結構的新理解下本質上是不同的,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區(qū)分一些概念:
首先,情緒或情緒意識是對大腦中非特定神經通路興奮的'感知,它構成并存在于各種特定的情緒感受(包括情緒感受,即一般意義上的情緒感受)如一般身體上的快感或痛苦、饑餓、干渴、恐懼、喜悅、悲傷、愛情等;
2、情緒感受(嚴格地說,它應該被稱為情緒感官,包括身體感受和情緒)是由兩種不同的心理特征:情緒體驗和認知感官感知相結合而形成的心理意識。
3、當情緒通路的反應是由一定的刺激產生時,如果此時在次級神經映射區(qū)與之結合,則是反映身體部位和機械特征的身體感覺,形成疼痛、愉悅、饑餓等身體感覺;
4、當與情感結合時,它不僅是來自身體的感覺,而且是對外部物體和自我意識等非物質物體的感知,它形成了我們的恐懼、愛、羞怯等感覺。
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15
一、課程和教學的關系
要想明確課程和教學的關系,就必須知道“課程”究竟指的是什么?這個問題一直眾說紛紜。從現行的教育教學觀念對一門學科的定位來說,我們可以把“課程”視為一種“在教學目標、內容、計劃等方面都已設計和編制完備的靜態(tài)的產品”。
已經設計和編制好的課程一旦被選用,課程就進入了實施階段,課程實施就是教學活動的過程。換句話說,教學是以“課程為中介而展開的教師與學生的統(tǒng)一行動!币虼恕敖虒W”可以說是一種動態(tài)的、實施課程的活動過程。
不少課程論者把教學看作是課程領域的一個部分。因為他們認為沒有教學,課程設計和編制變成了一件沒有實際意義的事情。
美國學者塞勒等人提出了以下三個隱喻,對于我們思考和認識課程與教學的關系十分的有益。
“隱喻一:課程是一幢建筑的設計圖紙;教學是具體的計劃和詳細的說明。教師則是施工的工匠,教學效果是以達到設計圖紙的要求程度來衡量的。
隱喻二:課程是一場球賽方案,這是賽前有教練和球員一起制定的;教學則是球賽進行的過程。球員要根據賽場的具體情況隨時作出明智的反應。
隱喻三:課程可以被認為是一個樂譜;教學則是作品的演奏。同一樂譜,可以有完全不同的演奏效果;關鍵在于指揮家和樂隊對于樂譜的理解和演奏技巧!
這三個隱喻告訴我們課程和教學肩負的任務不同,但它們之間又存在著先后相續(xù)、動靜有致的聯系。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我們更多的是想方設法的做一個出色的工匠、球員和演奏者,卻很少注意思考和研究學科課程的目標和內容是如何確定的。其實我們每個人如果能加強課程研究,使自己對所擔負的課程教學任務有一個清醒的、明確的認識,那么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就會容易得多。
當我們跳出課堂、跳出學科,站到課程的位置,用課程研究者的目光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時,我們會有更多的`思考和發(fā)現。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學什么,怎樣學,為什么這樣學,也會在自己的頭腦里變得清晰和淺顯。
課程與教學的關系,我們明確了之后,可以再重新審視這三個隱喻,來思考自己課堂上老師和學生的關系。課堂的師生關系,是工匠與材料的關系?還是教練和球員的關系?還是指揮和樂隊的關系?不一樣的師生關系,能反映出不一樣的課堂,不一樣的教學思考,不一樣的教學情態(tài)和效率。我們可以對照這三個關系和三個隱喻來檢討自己的教學,來審視和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來提升自己的認識。
【心理學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學習心理學的心得體會03-19
學習學習心理學的心得體會優(yōu)秀11-13
學習心理學心得體會08-25
學習積極心理學的心得體會12-16
心理學學習的心得體會01-29
教育心理學的學習的心得體會04-18
[精選]學習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05-21
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心得體會05-13
學習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精選]05-17
(精選)學習教育心理學心得體會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