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評課稿經(jīng)典(2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評課稿,通過評課,可以把教學活動的有關(guān)信息及時提供給師生,以便調(diào)節(jié)教學活動,使之始終目的明確、方向正確、方法得當、行之有效。我們應該怎么寫評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語文評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1
《日月潭》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本課描繪了中國臺灣著名風景區(qū)日月潭的秀麗風光,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寶島臺灣,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作者是按照這樣的游覽順序描寫的:首先介紹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圍的優(yōu)美風光;然后介紹了日月潭名稱的來歷;最后介紹日月潭清晨和中午各異的秀麗風光。語言流暢優(yōu)美、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學生品詞析句的好文章,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v觀整節(jié)課,猶如我們一位老師所說,侯老師上課好像一杯濃濃的奶茶。的確,侯老師的課就如奶茶一般,聞起來是那樣的香,柔柔的,甜甜的。進入情境,與她同喜同苦,又耐我尋味,耐我咀嚼許久。我從以下三方面來評侯老師課中的優(yōu)點:
一、思路清晰,穩(wěn)而不亂。
侯老師是剛走上教師這個行業(yè)才一年多,能歷練出這樣的教學才能著實不易。第一自然段,讀,幾個問題,提綱挈領(lǐng),日月潭在什么地方?等。培養(yǎng)學生邊讀邊思的能力。第二自然段,看,看圖,讓學生了解光華島是如何把日月潭分成日潭和月潭的。第三、四自然段,選,選擇你喜歡的段落,研讀。尤其是研讀的環(huán)節(jié),侯老師能適當穿插一些有效的語言文字訓練:如什么叫“隱隱約約”?你什么時候看到的景色也是“隱隱約約”的?你能把你所想像到的朗讀出這種蒙朧美?根據(jù)學生的生活實際、認知實際,侯老師能緊抓重點詞語來進行理解;如在欣賞了日月潭的美景之后,對學生提問:你想發(fā)出怎樣的感嘆?你想用什么詞語來形容日月潭?并且把學生所說的詞語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在接下去研讀“清晨、中午”時候的日月潭時,能用這些詞語進行說話,而且也讓學生熟練地掌握了這些詞語。
“于細節(jié)處見功底!焙罾蠋熢谡n堂上這樣的大家風范,與平時的磨練、努力是分不開的。
二、自主課堂,拓展延伸。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如何把握好這個尺度,侯老師在今天的課堂上顯示得淋漓盡致。介紹了日月潭的景色之后,侯老師抓住自己班級的實際,作為學校的實驗班,存在著與眾不同的環(huán)境布置,教室里的金魚等,都是學生說話的材料。于是,侯老師利用這個契機介紹我們美麗的'教室;或許與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來講,這里有了些許的停頓,或許與我們本節(jié)課沒有太大的關(guān)聯(lián),但是,我們不要忘了一點,語文源于生活,生活應回歸于大語文。侯老師在這里大膽地創(chuàng)設(shè)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難能可貴并值得學習的。其二,侯老師今天執(zhí)教的課堂中,至少有兩處很明顯得穿插了課外知識,與課文內(nèi)容聯(lián)系得相當緊密。不需要老師用多少語言來講解,一出示就已明了。“水到渠成”這是最好的效果。其三,課堂中的小練筆,不僅體現(xiàn)了對學生寫話能力的重視,而且是仿照課文中的片斷,老師出示圖片之前,先請學生想像,一步一步,怪不得學生的作品都是相當?shù)某霾省?/p>
三、朗讀是線,朗讀是情。
侯老師把朗讀作為教學的重頭戲。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很多語言他知道但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于是他就用自己的朗讀表達內(nèi)心的情感,用朗讀來激發(fā)自身的情感。侯老師在本課教學中重點突出,目標明確,能抓住日月潭不同時間、不同天氣景色的變化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讓學生讀中感悟、讀中探索、讀中拓展,豐富語言積累。
最后,提幾點小小的建議:
1、侯老師是一名新教師,剛踏入講臺不久。難能可貴的是她的這份老練沉穩(wěn)。但也存在著課堂中的教學機智還不足,遇到學生的突發(fā)事件,一言帶過,如果再來點引導,學生會把“隱隱約約”說的更好,而不需要老師把答案說出來了!
2、拓展中蘇軾的這首《飲湖上初晴后雨》中的第三句詩:“欲把西湖比西子”中的“西湖”換成“明潭”,可能學生讀起來的感悟會更好。
總之,侯老師的課猶如清香的迎春一般,輕輕、淡淡、耐人尋味;徐徐、慢慢,又帶著年輕人獨有的朝氣。希望侯老師繼續(xù)努力,上出更多更精彩的課。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2
本次語文優(yōu)質(zhì)課有三個類型,分別是現(xiàn)代兒童詩、寓言、古詩。青年教師蓬勃的朝氣,向上的盡頭,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給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下面我就通過三位青年教師呈現(xiàn)的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的課,談談我個人的看法。說實話,寓言怎樣教,以前我并沒有做深入的思考。通常做法是認會生字,讀好課文,并感悟寓意。這幾節(jié)課,我認有以下幾個亮點:
1、每位教師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都非常清楚
三位教師都能在出示課題后,從審題入手,緊扣題眼,分別理解“守”和“株”的字義,然后讓學生串起來說說課題的意思。啟發(fā)學生說出了這節(jié)課想掌握理解的'問題:誰在守株待兔;為什么要守株待兔;最后結(jié)果怎么樣?然后整節(jié)課教師引導學生圍繞這三個問題進行教學,脈絡清楚,促進了學生對寓言內(nèi)容的理解。
2、重點突出,目標明確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4個生字。會寫3個字。(株、樁、滋、躥)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教學難點是通過學習課文,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的道理。
尤其是王曉丹老師,她巧妙地從解“守株待兔”之意到究“守株待兔”之源,再到拓“守株待兔”之境,視頻形象,圖畫精美,讓學生經(jīng)歷了一個自己排列組合語言的過程,這也是一種含創(chuàng)新因素的語言練習方式,同時又較好地理解了課文的內(nèi)容。
3、抓住細節(jié)、對話文本,實效教學。
三位青年教師能引導、組織學生抓住關(guān)鍵詞語讓學生品讀、體會,重難點突出。如對“竄”“撞”“樂滋滋”處理得比較好,并能引導學生通過比較,體會、積累一些優(yōu)美詞句,如“又肥又大”等。如:第三節(jié)《守株待兔》,簡單的一個“躥”字,體現(xiàn)出教師慧眼獨具。王老師抓住這些細節(jié),首先讓學生通過看兔子快速從樹林里躥出來撞死的視頻,在討論中理解“躥”的特點。提問學生野兔為什么慌慌張張地躥出來?再讓學生想象野兔竄出來的原因,兔子的心情怎么樣,理解的基礎(chǔ)上去讀。從而讓學生明白種田人撿到野兔完全是一種偶然。接著把兔子的圖片貼在板畫的樹樁旁邊,勾勒出“躥”的背景,再通過“樂滋滋”這個詞語讓學生體會著讀句子,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但是,我認為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若能注意一些小問題的處理技巧,將是更高效的課堂教學范例。
例如:應多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通過課文的反復誦讀,引導學生在自主閱讀中自我感悟和體驗,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并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而不是由教師直接歸納出示這則寓言的寓意。
此外,在教學寓言課例之前,教師要多搜集寓言應怎樣進行教學方面的資料,在了解文本特點及研究教法的基礎(chǔ)上再進行備課,寓言的特點就會鮮明許多。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3
我們都知道王老師是中學轉(zhuǎn)過來的老師,雖然已經(jīng)從教十年了,但對于教小學語文才短短的三個多月,還是一個新人,非常得不容易。
這節(jié)課,王老師能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孩子們?nèi)W課文1到4節(jié),使他們在了解了在太空中宇航員是如何喝水、睡覺、走路的。
有3個亮點:
1、抓住難讀的句子,做到隨文識字,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
如教學“綁”,用什么東西綁呢?這個偏旁就好像一根繩子,牢牢地系好!八堋弊x詞塑料杯,生活中還有什么東西是用塑料做的?聯(lián)系生活識字生字。
2、抓住了文字的空白,激發(fā)了學生的想象了,內(nèi)化了“失重”的形象感知。
如“在太空睡覺和在地球睡覺有什么不一樣?”,“想一想宇航員都飄到哪里去了?”讓學生入情入境的設(shè)身處地的'去思考、體會、填補文字的空白,感悟“趣”字。
3、在了解這些航天知識的同時還接受語言文字的訓練。
如:先讓孩子自己找找課文里寫了哪幾件趣事,板書在黑板上。再根據(jù)提示的關(guān)聯(lián)詞先……接著……然后……最后連起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哪幾件事。不僅概括了本文的內(nèi)容,而且訓練孩子說話時可以用上這樣的表示先后的關(guān)聯(lián)詞來說,培養(yǎng)他們說話的條理性。
再如:最后在學完喝水、睡覺、走路后,用上這樣的句式來說話。不僅回顧了課文的內(nèi)容,而且加強了句式的訓練。
宇航員要想在太空里喝水,必須——
宇航員要想在太空里睡覺,必須——
宇航員要想在太空里走路,必須——
不足:
1、孩子讀得還不夠。
2、教師自己還不夠進入狀態(tài),有趣的感覺還沒能完全體會到。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4
李老師本課設(shè)定的教學目標是:
1、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能透過語言的美來感受浪花的美,領(lǐng)悟到三個孩子愿望的美好。
課始,李老師先讓學生掃清閱讀障礙,運用探討、直觀等方式理解難懂的詞語。比如“疙瘩、馬鬃、彩綢”等。初步達成第1個教學目標。接著李老師以“三個孩子分別在想什么?在他們的眼里浪花像什么?兩個問題為主線來分別教學詩歌的2、3、4小節(jié),通過理解、想象及不同方式、不同層次的'朗讀讓學生去感受孩子們美好的理想以及豐富的想象。這里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內(nèi)容,李老師穿插了“淡水資源危機”、“海洋資源危機”等課外知識,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也提高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豐富的比喻是這首詩歌的一大亮點,它激起了孩子們無限的想象。李老師先是分散進行教學,然后把文中的比喻句集中起來,通過反復咀嚼來感受語言的美,浪花的美,進一步體會詩歌語言的特點。達成本課教學的第2個目標。最后李老師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孩子嘗試想象說話練習,從讀到感悟再到創(chuàng)作,層層深入。
接著,我想說一說這堂課中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一、清晰、凝練的教師語言
二、緊湊而有序的課堂節(jié)奏
三、敢于挑戰(zhàn)自讀課文的精神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5
剛聽了林老師在二(1)班上的語文課《小柳樹和小棗樹》,感受頗多。
一、孩子的優(yōu)秀是老師夸出來的
一個名叫董文欣的孩子,平時的音樂課堂表現(xiàn)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早上林老師間斷地請她發(fā)言了三次,從“你來說一說”到“今天請了好幾次,說明你進步了!钡鹊,可以看出林老師對新課標新理念“面向全體”的透徹解析,真正做到了細心呵護每一個孩子。
二、優(yōu)質(zhì)的評價是孩子學習的動力
一層不變的練習很容易會使學習變得疲乏。而林老師對于“推層出新”的技巧卻是十分睿智而流暢的。
例:讀“小柳樹和小棗樹”,夸生1第三聲念得到位,夸生2“zao”平舌音準確,這些既鼓勵了發(fā)言的孩子又引導暗示了其他孩子。
例:在按要求畫出相應句子時,林老師伺機而說“你真棒!一拿起筆就注意到了握筆一寸的姿勢了!
例:當某生照樣子說句子,說到“橘子彎彎的,黃黃的,真好看!睍r,林老師征詢大家問可以改成什么更好?(手勢比劃后,生齊說)“圓圓的,黃黃的,真好看!比缓,對原來發(fā)言的孩子說“這樣是不是更好呢?”評價委婉而具象。
三、直觀、細致的指導讓學習變得明確而有效
對于低年級教法需“直觀、形象”,大家無不知曉,可具體如何操作呢?聽了林老師的課如醍醐灌頂。
例:“發(fā)芽兒”讀音指導,小舌頭輕輕卷起,拉長一點點音(示范)“芽兒”。
在對比學習了語句有無疊詞后,總結(jié)“像這樣的疊詞更能體現(xiàn)事物的特點。你能照樣子說幾個嗎?”生的思維馬上跳躍,新詞接踵而至。“香香的,圓圓的,苦苦的……”緊接著說“加大難度,能挑戰(zhàn)嗎?”生已是信心滿滿“可以!”“小柳樹的腰細細的',樹枝綠綠的,真好看!保ǔ鍪編讖埞麡涞膱D片)——,——,真——。生已順其自然,水到渠成了!拔鞴咸芍G綠的葉子上,圓圓的,真好看。”“桔子圓圓的,黃黃的,掛在枝頭上,真好看。”
從語氣、語調(diào)到細致明確的評價,無不透出一位優(yōu)秀教師的潛質(zhì)。她“像呵護荷葉上的露珠般”,讓孩子們個個輕盈、歡快的成長在語文天地中。讓我有了“愛上聽這樣的課”的沖動。有些東西不一定能學,但久而久之的熏陶,我想笨如我的也一定會有所進步的。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6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愉快地學習。
1、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學生“喜歡愛笑的老師”。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方老師都以微笑面對學生,給學生營造一種和諧、安定、愉快、融洽的課堂氣氛,為師生間的、生生間的平等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2、創(chuàng)設(shè)充滿情趣的學習情境。
新教材本身就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情境,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不難找到切合學生生活環(huán)境和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的切合點,從而創(chuàng)設(shè)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來吸引學生,使學生積極地投入學習。而且低年級兒童注意力的.持久性較差,為此我在教學中注意了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的多樣化。
“生字寶寶”便由此孕醞而生,貫穿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認識新寶寶——學習生字;
為生字寶寶找家——理解詞義;
生字寶寶找伙伴——擴充詞匯;
二、加強參與意識,主動地學習。
1、重視教學設(shè)計,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參與態(tài)度。
小老師帶讀——自主找出易讀錯的字音;
一起來幫忙——在插圖中找準詞語的位置,從而達到理解詞義的目的;
送生字寶寶回家——為學生提供一個想象的空間,培養(yǎng)個性化朗讀。
前置作業(yè)——收集冬天的詞匯,動物多動情況,拓寬學生思維,增加識字量,激發(fā)學生自主識字、自主學習的興趣。
以上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心理因素,激發(fā)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使學生在開心中學,在玩中學,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情感與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
總之,整節(jié)課方老師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充分發(fā)揮師與生、生與生的多向互動作用,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索學習、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驗成功,從而對自己的學習產(chǎn)生肯定、滿意的情感體驗。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7
記得去年在市電教課上聽過劉老師的一節(jié)《談禮貌》,那時劉老師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年非常幸運能和劉老師在一個年級組,今天非常有幸聆聽了劉老師執(zhí)教的《青松》!肚嗨伞愤x自于陳毅元帥的《冬夜雜詠》,全詩借寫大雪重壓之下青松的毫不畏懼、蒼翠挺拔,贊頌堅強高潔的品質(zhì)。在語文教學中,對詩歌的教學我一直感到無從下手。劉老師的這節(jié)課,讓我豁然開朗,倍受鼓舞。
劉老師一開始在黑板上畫了一個青松的輪廓讓孩子說說你看到了什么?這一下子就激發(fā)了孩子的興趣,接著讓孩子說說在你的印象中青松是什么樣的?聯(lián)系實際,讓孩子對青松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這節(jié)課中有很多亮點:
一、朗讀多樣、讀中感悟
文本是主體感悟的語言材料,對文本語言的感悟首先要由讀來完成。讀是理解、感悟的前提,也是最基本最經(jīng)常的訓練。由于詩歌與不同于一般的課文,教學中劉老師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提出了“詩句不僅要讀準確,還要讀出韻味”,并指導學生邊讀邊畫,讓學生讀詩歌時更有韻味。在教學時劉老師還通過讓學生個別朗讀、自由讀等不同方式全方位地接觸文本語言。隨著文字的流淌,細細的品味。體會詩歌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
二、品詞析句,感悟真情
劉老師在教學課文時,始終抓住一些關(guān)鍵字詞,通過反復品讀、比較、回味來理解課文,體會情感和感受作者用詞之妙。
如抓住第一句中的“壓”這個字,劉老師先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觀看圖片,感受雪下得非常的大,天氣非常的冷,再讓學生體會這兒的“壓”,孩子們就很容易感受到這不是一般的壓,而是重重的壓。
在學習第二句時劉老師抓住了“挺”這個字,并且還讓孩子上臺表演這個動作,通過孩子們的親身體會感悟到了在大雪重壓之下,青松的毫不畏懼、蒼翠挺拔。
在學習后兩句時,劉老師抓住了“高潔”這個詞,在教學中劉老師出示了大雪之后的青松圖片,通過比較雪壓著青松與雪化時青松有什么不一樣來體會青松堅強高潔的品質(zhì)。
這首詩是一首借物喻人的詩,單從字面上理解并不難,但要從中體會到青松那高尚純潔的品質(zhì),對二年級的孩子來說,那就有相當大的難度了。劉老師還在課的結(jié)尾做了一些拓展,講解了中國當時的背景環(huán)境,加深了孩子對青松的理解。補充了《冬夜雜詠》中兩首借物喻人的詩:《紅梅》、《秋菊》,讓孩子們體會了借物抒情、借物喻人這種手法。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8
教師在出示題目后問學生“要是”可以換成什么詞,不僅使學生理解了這個詞的意思,而且無形中使學生積累了其他詞語。
識字環(huán)節(jié)方法多樣,和課文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如“稠”和“稀”通過圖片來識字,學生一下子就記住了。再如“盞”的教學,教師說盞指的就是小杯子,盛酒的就叫酒盞,盛茶的就叫茶盞,這樣學生不就認識了這個字,而且理解了這個字。教師在識記每一個生字之后直接指導寫字,學生記憶就更深刻了。
在“再讀勾畫”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提出了問題“天然的指南針是什么?它是怎樣分辨方向的?”然后先舉例子找出第二小節(jié)中的重點詞,再指導學生總結(jié)學法,按照“圈一圈、勾一勾、畫一畫”的方法完成剩下的小節(jié),由扶到放,降低了難度,使學生找的快速、正確。
整節(jié)課教師的.評價語自然,與教學融為一體,不僅有針對性,而且起到了激勵學生的作用,特別值得我學習。
建議:最后一個表格的填寫較有難度,可以在第二課時學完課文后完成。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9
《揠苗助長》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的一課文,這是一老“故事”,老課文,一般此類寓言故事的教學目的是理解課文,弄懂寓意,可是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要明白“做事不能急于求成”這樣的道理有一定的難度。一位教師在執(zhí)教時,課的大致流程是:說說自己學過的寓言故事導入,理解“揠”、“助”,課題質(zhì)疑;學習生字;整體感知,理解課文;揭示寓意。整節(jié)課思路比較清晰,能夠引導學生讀中感悟,但從課堂效果來看,并沒有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出來,寓意是老師硬塞給學生的,而不是學生在感知,認知課文的基礎(chǔ)上體會出來的,在這里有幾點拙見。
第一,從學過的寓言故事導入,既是對舊知的鞏固,對新課的導入有很自然,不著痕跡,但在對課題質(zhì)疑時,出現(xiàn)了冷場。我分析是因為理解課題不夠透徹,學生僅從字面上理解了“揠”的意思是“拔”,“助”的意思是“幫”,而這個課題是一個成語,又充滿著古味兒,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因此課文質(zhì)疑流于形式,不如老師讓學生先初讀課文,讀通,讀順課文,對課文有個大概的了解后,再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質(zhì)疑,使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能力這個訓練真正落到實處。
第二,學習生字,這個環(huán)節(jié)老師采用了集中識字,讀準字音,生字組詞。這一課的生字并不多,可采用隨文識字,既突破集中識字的枯燥,又能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從而真正地理解字意、詞意。
第三,整體感知,理解課文。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言語內(nèi)容,又要讓學生掌握言語形式,充分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jié)合。執(zhí)教者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首先提問: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這個問題是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nèi)容,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要概括并表達出這個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有一定的難度,執(zhí)教老師出示填空:古時候有個人,他自己的禾苗長得快些,特別,想了一個辦法,把禾苗
結(jié)果,禾苗都。讓學生填一填,巧妙地降低了難度,輔助學生理解課文,符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接著提出三個問題來學習第一段:種田人為什么揠苗助長?禾苗長高了沒有?如果你是農(nóng)夫,看到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站在田邊的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理解了“巴望”與“希望”的不同意思,又通過演一演體會了農(nóng)夫“焦急”的心情,但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沒有讀出“巴望”與“焦急”的感覺,尤其是當老師提出“禾苗長了沒有”這個問題時,有的學生回答“長了”,有的學生回答“沒長”,而老師急于要正確答案,只是一味地大聲詢問:“到底長了沒有?”直至學生說出老師要的答案“長了”,老師才松了一口氣。
學生真的弄懂了“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边@句話的意思嗎?答案是“No”!學生只是揣摩了老師的心里,順著老師的.心意做了回答。究其原因,是因為老師在處理教材時,只是根據(jù)自己對教材的理解站在成人的角度來引導學生,并沒有把學生當作是學習主人,給學生思考和探究的余地。我認為這一段的教學只要扣住“焦急是什么意思?
從哪里看出這個人十分焦急?”這個問題,讓學生自由讀書,充分地與文本語言接觸,給學生思索與探究的時間,在書上圈圈畫畫,留下思考的痕跡。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下,在老師的引導下,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從“巴望”、“焦急”、“轉(zhuǎn)來轉(zhuǎn)去”中去體會農(nóng)夫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對比兩個句子:
。1)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一點兒也沒有長高。
(2)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長高?墒呛堂绾孟褚稽c兒也沒有長高。通過反復地對比朗讀,引導學生從感性上知道作者是運用怎樣的言語形式來表達這樣一種心情的,從而掌握語言運用的方法和技巧,真正使語言文字的運用落到實處。
第二段,執(zhí)教老師采用圖文結(jié)合理解“往高里拔”,積累“累”的詞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課文插圖來理解課文,使課文資源的利用最大化,老師這一點做得很好,但是考慮到是城市學生,如果能用實物演示,學生就能更清楚地觀察到因為往高里拔,禾苗離開了水分和泥土,雖然看似長高了,但卻離開了生活的環(huán)境,很難再生存,從而明白不能違背事物的生長規(guī)律。其次,老師通過積累“氣喘吁吁”、“腰酸背痛”、“有氣無力”等表示“累”的詞語來理解“筋疲力盡”,水到渠成,觸類旁通。這一小段文字簡潔,老師在鉆研教材時還可抓住“從中午一直忙到太陽落山”這一句話來進行補白,豐富學生的想象。如
(1)中午12點,赤日炎炎,炙烤大地,他。
。2)兩點鐘時,他的肚子,他頭上的汗水,可是他。
。3)太陽落山了,他。
通過挖掘課文的空白,豐富學生的想象,填一填,讀一讀,說一說,既落實了語言文字的訓練,又幫助學生理解體會了農(nóng)夫巴望禾苗長高的焦急心理。
第三、四段的教學,老師通過換詞法來理解“白費”,設(shè)計練習:他一邊喘氣,一邊地說:這一設(shè)計,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化理解,通過個性化朗讀,個性化理解,課堂精彩紛呈,如:有的學生說:他一邊喘氣,一邊高興地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弊x這段話時,學生的表情是眉飛色舞的;有的學生說:他一邊喘氣,一邊有氣無力地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边@樣理解的學生此時讀這段話時,兩手一攤,歪著腦袋,上氣不接下氣地讀著……
第四是揭示寓意。要讓二年級的學生準確地揭示出寓意,很難。要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首先是老師的思想意識問題,認為一定要按照參考書,一字一詞地說出來,寫出來才是正確的。這一教學思想我認為是錯誤的,要以生為本,從學生的年齡、認知水平出發(fā),也許他現(xiàn)在的認知是膚淺,不要緊,隨著他的年齡、經(jīng)驗、閱歷的增長,他的回答會比參考書上的答案更準確,更有水平。其次,這一課的寓意揭示,我認為還可在教學過程中,借助板書,引導學生歸納出寓意。如板書設(shè)計:焦急→往高里拔→枯死,急于求成失敗。
這樣板書,是隨著對課文的理解感悟,逐步深化,不著強加的痕跡,水到渠成,學生理解歸納起來就容易多了。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10
《狐假虎威》是一家喻戶曉的成語故事。通過狡猾的狐貍借著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的故事,告訴我們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貍那樣,借著別人的力量嚇唬人,其實他們自己根本沒有什么本事。
聽了李老師執(zhí)教的《狐假虎威》一課,心中有些許想法,寫下來與大家共同交流。
第一:抓住重點,理解成語。
上課伊始,李老師引導學生用書中的話來解釋“狐假虎威”的意思,并特別強調(diào)了“假”的含義。這樣,學生在整體上對成語有了大概的理解,為進一步學習課文打下了基礎(chǔ)。
第二:層次分明,朗讀指導到位。
李老師用“狐貍是如何蒙騙老虎的?”作為主問題,從而引導學生讀課文的相關(guān)段落。抓住狐貍說的三次話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和感悟。在教學重點段落時,抓住狐貍的動作“骨碌一轉(zhuǎn)、扯著、搖”,讓學生想一想每個動作所表示的含義,進而來理解狐貍的心理活動,體會它的狡猾;又從老虎的動作“一愣、蒙住、松開”,讓學生明白百獸之王是被狐貍給騙了。依據(jù)學生的理解,教師順勢指導,讓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學生的朗讀情緒高漲、踴躍。漸漸地,學生讀出了狐貍的步步為營,老虎的信以為真。
第三、角色定位,現(xiàn)場表演。
對于7、8兩段,李老師采用分角色表演的形式進行處理,其他學生當導演進行評價,并準備了小動物的頭飾,極大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但學生只顧表演,缺乏必要的.準備,因此效果欠佳。我覺得可以先讓學生理解“神氣活現(xiàn),搖頭擺尾,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四個詞語的意思,再讓學生對詞語進行想象表演,最后把整個句子和段落表演出來。這樣,學生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會對角色的各種動作、神態(tài)更加了解,表演起來就心中有數(shù),游刃有余了。最終達到在豐富多彩的朗讀和表演中有所得、有所學、有所感、有所悟的目的。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要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依據(jù)課程標準,圍繞教學目標突重點,抓住字詞理解破難點,引領(lǐng)學生自覺、自主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就是教學語文的最好方法。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11
這次聽了二年級兩位語文老師都上了《小動物過冬》,這兩節(jié)“同題作課”讓我感受頗深!缎游镞^冬》這篇課文極富童趣,貼近兒童的生活。這是一篇擬人體的童話,本課的教學重點在于了解小動物不同的過冬方式,同時在情感目標上要滲透同伴之間相互關(guān)心的情感。這次兩位老師課前都做了精心的準備,課件非常精美,一個個動物頭飾等都牢牢抓住了孩子們的眼球。板書設(shè)計也比較新穎。下面我主要來評一評孫燕老師的這節(jié)課。
聽完課后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孫燕老師對整個課堂的把握又更上了一層樓。她用精美的課件吸引學生,用生動的語言去感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地朗讀,讓學生走進小動物的世界和小動物們共歡樂,同時在開心愉快中學到了小動物們過冬的各種方式,及為什么要這樣過冬的知識。
整堂課的教學中,最大亮點就是讀。表演讀、指名讀、分角色讀、齊讀多種讀的方式讀出了孩子們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自己獲得情感體驗,有層次性,為學生個性化學生提供廣闊的平臺,抓住文中的詞語讓學生品讀,方法較好。
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課文中只介紹了三種小動物的過冬方式,但這三種過冬方式激發(fā)了孩子的學習興趣。“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過冬方式”,進行課外延伸,使學生學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喜愛圖書、樂于課外閱讀的好習慣,從而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總之,語文教學的本位就是重積累、重感悟、重讀書,孫老師努力把握住這一點,讓這堂課上得有聲有色,有情有趣,讓學生真正地愛語文,懂語文,讓語文課成煥發(fā)生命活力,成為學生的樂園。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12
《猴子種果樹》是一篇簡短的寓言故事。寫一只猴子因為沒有耐心,一味聽別人意見不斷改種果樹,最終一事無成。全文共有9個自然段,課文語言生動,極富兒童情趣,適合兒童誦讀。
整篇課文圍繞猴子種果樹展開情節(jié),先寫猴子怎樣種果樹,再寫猴子種果樹的結(jié)果,教育學生做事要有耐心,有主見,不能急于求成。
課文文字比較簡單。
一是課文結(jié)構(gòu)相似,三次對話意思略顯重復,文字也是差不多。
二是課文的語言淺顯、易懂。
三是猴子沒有種成果樹的原因非常清楚,學生一看就明白。佘老師今天上的課是比較成功的,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
一、復習生字詞語有新意。
佘老師在復習生字時她有意識地讓學生復習動作的詞,然后讓學生把動詞送回家,在此基礎(chǔ)上說出它們的規(guī)律,然后再填名稱的詞語,讓學生在復習生字的同時掌握了正確合理搭配詞語。
二、整體感知練習說話
復習后老師讓學生自己邊讀邊思考:小猴種了哪些果樹?結(jié)果怎樣?這樣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讓學生對課文有個較為整體的了解。在此基礎(chǔ)上,佘老師讓學生用“先……再……接著……最后……”,“拔掉、改種”說話,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讓學生較好地掌握了課文的大體內(nèi)容。
三、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
在教學猴子種梨樹這一段時,老師先讓學生自己讀,讓他們在讀中自己體會猴子種梨樹時的心情,每個人的感受不一樣,他讀的情感也不一樣:有的學生說猴子很勤勞,他就有夸獎的`語氣在里面;有的學生覺得猴子很想吃到梨子,他就會讀出著急的語氣。老師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他們大膽讀出自己的感受。本文中有三句農(nóng)諺:“梨五杏四”、“杏四桃三”、“桃三櫻二”,對這三句農(nóng)諺的理解學生基本上都能用自己的話來說,用自己的感覺去理解。
四、讀中感悟,讀中悟情悟理。
猴子聽了烏鴉、喜鵲、杜鵑的話就改變了主意,每次的心理活動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佘老師通過三句句子的比較,從他的心理活動可以看出這是一只沒有耐心、很著急的猴子。雖然種各種果樹的時間都不一樣,但他還是等不及,體會到句中“可、也、還是”表現(xiàn)了猴子越來越急切的心情。
五、有扶有放,扶放結(jié)合
課文二至八小節(jié)描寫了猴子輕信烏鴉、喜鵲、杜鵑的話不斷改種果樹的經(jīng)過,三層意思內(nèi)容相近,敘述形式相似,教學時,佘老師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學方法,滲透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在教學第二、三自然段時,以扶為主。老師讓學生帶著問題:猴子為什么拔掉梨樹改種杏樹?你從哪里知道的?學生在充分自讀課文,在此基礎(chǔ)上完成這兩段的填空題,接著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第四至八節(jié),以放為主。讓學生自己學習,接著引導他們按照前面學習二、三小節(jié)的方法,讀一讀,想一想,填一填。
如果老師把朗讀訓練放在教學過程中進行,讓學生讀好,那教學效果會更佳。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13
本學期我們工作室開展了多次活動,我也拜聽了多位老師的課堂。其中,對陳偉老師的研討課《回聲》印象頗深,因我本學期也執(zhí)教二年級語文,故尤為細嚼陳偉老師的教學風格,她親切不失中氣的課堂語言,活潑而具有張力的課堂氛圍,精巧的教學安排和扎實的字詞教學都值得我們細細深思回味。
一、語言文字訓練到位。
二年級的字、詞、句訓練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nèi)容。本節(jié)課在這方面的.訓練有獨到之處。例如:水的波紋是怎樣擴散的?問題提出后,陳老師出示了一段原文:“青蛙媽媽帶著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撿)起一顆石子,(扔)進河里,河水(激)起一圈圈波紋。波紋(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蕩)回來!辈⑶遥诤诎迳袭嫵隽瞬y的形狀,直觀生動的使學生記住了波紋的意義。在語言環(huán)境中訓練字、詞、句,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語言文字訓練與認識事物統(tǒng)一起來,并且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這里的“跳”、“撿”、“扔”、“激”、“碰”、“蕩”等一系列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學生都在反復誦讀和體會中確切理解并掌握了。這樣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學生的收益是很大的。
又如:陳老師對青蛙叫聲的語氣詞進行重點講解,重復練讀三句話,引導學生體會“哪”,“吧”,“哩”這三個語氣詞的作用。這個環(huán)節(jié)把語言文字訓練、思維訓練和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有機地結(jié)合在一起,體現(xiàn)了教師明確的訓練意識。
二、朗讀能力訓練到位。
整節(jié)課,根據(jù)教學重點和訓練需要,教師設(shè)計了“配樂范讀”、“指名朗讀”、“小聲齊讀”、“自由練習讀”、“有感情地讀”等訓練方法,學生經(jīng)歷了一個由“自讀”——學讀——練讀——美讀”的提高過程,訓練步驟和層次清清楚楚,這一點是非?少F的。
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最重要、最經(jīng)常的訓練項目,低年級就應該打好扎實的基礎(chǔ).在這點上,張老師循循誘導,以讀貫穿始終,重視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且有要求、有層次、有目標地一步一步落實,這是難能可貴的。
三、字詞教學扎實而有新意。
這節(jié)課,陳老師富有創(chuàng)新的給學生提供了兩大寫字法寶:魔法圈,魔法棒。
在練寫“影,倒,游”這三個生字時,陳老師詳細講解了字詞的結(jié)構(gòu),需要注意的筆畫,并且示范寫字,師生合作共同將這三個字送入田字格。在魔法圈、魔法棒的神奇魔力下,學生們寫起字來更有趣,更規(guī)范。當然,肖云霖老師也指出魔法圈、魔法棒的運用既有幫助學生寫字規(guī)范化的積極作用,同時也可能造成學生對寫字模式的形式化,不利于對字詞的識記,影響日常寫作的實用性。
總之,陳偉老師這堂研討課既突出了教學重點,體現(xiàn)了教師導讀的思路,又簡明實用,各項訓練都能到位,是一值得學習和研究的好課堂。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14
《活化石》是一科普性的文章,介紹了“大熊貓、銀杏樹、中華鱘”三種活化石。內(nèi)容淺顯易懂,但是相對來說也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是夏老師的這堂課卻擺脫了這類文章講解的枯燥,顯得生動、有趣。接下來,我就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收獲。
一、在語境中識字。
“低年級的課文就是為了學生識字創(chuàng)造更廣闊的語言環(huán)境!钡湍昙壸R字教學要以文本為依托展開,學文與識字緊密結(jié)合。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領(lǐng)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把識字融入語文學習的整體之中,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提升識字質(zhì)量,增進學生對漢字的認識,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我們應該要明白漢字是漢語言文化的基石,是漢語文的微縮景觀,以形表意的特點使?jié)h字成為一種可直接“視讀”的“活化石”文字,這種表意性體現(xiàn)了漢字“以意賦形、以形寫意”的造字規(guī)律,它使每一個漢字都蘊涵著豐富的思想文化信息!安钡慕虒W,博的左邊是一個“十”字,在古代“十”往往表示很多的意思,所以,博往往和大在一起,博大。然后,“博學、博士、廣博、地大物博”在詞語中再次強化“博”的認識和鞏固。孫,會意,金文像用繩索捆綁小孩子,意為少年俘虜。絕,表示人用刀斷絲。史,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簡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來表示掌管文書記錄,本義就是史官。我相信這樣跟孩子們講解了,就不會跟以后的“吏”混淆。在教學“珍“字時,夏老師適時拓展了“班、琦、理”,等字,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王字旁的字是和美玉有關(guān)的,展示了夏老師深厚的文學素養(yǎng),如果我們僅僅把漢字當作簡單的信息符號來處理,那么我們就要趕快加強對漢字的文化意蘊認識了。
課堂是學生識字實踐的主場地,讓學生在課文的語境中隨文識字,是每一個教師需用心花上心思的。正如夏老師劃出“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被稱為活化石的原因。在指導學生把句子讀正確,隨機學習生字“珍”、“絕”、“史”。她的課堂將識字與文本創(chuàng)設(shè)的語言環(huán)境結(jié)合起來,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把識字融入語文學習的整體之中,立足幫助學生跳出單純識字的局限,便于學生理解字詞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詞在音、形、義上的統(tǒng)一聯(lián)系。
二、在興趣中學文
二年級學生來說,注意力的集中時間很短,那么怎么樣才能讓學生整堂課的學習興趣不減反增呢?我們可以從夏老師的.克重得到啟發(fā)。但整堂課夏老師總是緊緊地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一次次掀起了學生的學習的熱潮。這些興奮點又都和能力培養(yǎng)點相結(jié)合。
從課的伊始,欣賞夏老師的學校,世紀廣場、科技館,然后溫州博物館和化石圖片的展示,接著整體感知分別出示銀杏樹、大熊貓和中華鱘的圖片。學習第二自然段,出示“白果”實物,讓學生聞一聞,看一看,還吃一吃。又欣賞圖片“銀杏之祖”——一棵活了一萬兩千多年的銀杏樹,然后辨認銀杏樹的樹葉,還欣賞了銀杏樹四季的圖片,不僅進行量詞運用的語言實踐,還跟把打比方的句子訓練有機結(jié)合:秋天,一陣陣秋風吹過,葉子像( )。冬天,一棵棵銀杏樹像( )。
到最后的“銀杏樹這么珍貴,可是認識它的人并不多,銀杏樹想介紹自己,讓大家來保護他,你會怎么介紹呢?”鼓勵學生用課文中知識替銀杏樹自我介紹。夏老師通過“大家好,我是一顆銀杏樹……”引導學生轉(zhuǎn)換角色,并板書“名字歷史葉子果子”教給學生介紹的要領(lǐng),讓學生在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自由暢說,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個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潛移默化中激發(fā)學生關(guān)注科學、保護珍稀生物的意識。
瞧,夏老師就是這樣緊緊地抓住了學生的興趣點,一次次掀起了學生學習的熱潮,這樣興趣點和能力點的有機結(jié)合,真正促進了學生的有效學習。
三、在朗讀中升華
讓學生真正地走進文本,深刻體會文章的情感,最正確或者說最實用的的渠道就是朗讀。在夏老師的課堂上,她的朗讀訓練點分兩個層次來呈現(xiàn)。首先是關(guān)注重點詞語:“幾億年前”、“同一時期,早就滅絕”、“一代一代”“一億多年”指導學生讀好有關(guān)句子,夏老師說“關(guān)注重點詞語讀書,會讓我們讀的特別有意思!贝_實如此,學生在朗讀中習得方法的同時也越加體會這些化石的年代久遠,激發(fā)學生對化石的珍惜。
還有夏老師抓住描寫銀杏樹特征的句子(長得慢)進行朗讀教學,“銀杏樹長得慢極了,誰能讀出來?”引導學生,在語言實踐中探究了語言文字,既了解了銀杏樹的特征,又使學生自然而然的產(chǎn)生對它的熱愛和珍惜之情。
“語文生來就是為著放飛兒童的夢鄉(xiāng)而存在的。”祝愿每一位語文教師都能“以學為中心”,給我們的孩子提供一片放飛夢鄉(xiāng)的天空。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15
課文《跨越百年的美麗》是一贊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麗為主線,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靈和人格。她為人類作出了偉大的貢獻,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從今天孫老師的課堂實效而言,學生已經(jīng)充分悟其情——為科學獻身、為人類作貢獻的永恒之美;得其法——緊抓詞語理解感悟人物品質(zhì),這是一堂成功的課。
1、思路清晰,脈絡分明。整個教學流程連貫有序,由淺入深,環(huán)環(huán)相扣。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思維得到了發(fā)散訓練,智力得到了發(fā)展。
2、抓住文中空白,發(fā)揮學生想象,進行練習說話,加深對課文主人公居里夫人的理解。在教學到居里夫人在實驗室里終日研究的時候,老師就讓學生想象當時可能會出現(xiàn)怎么樣的情景?讓學生進行練習說話,學生把居里夫人遇到的困難一一說了出來,對居里夫人有了立體感的認識。
3、滲透學法,深度思考。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這句話,我覺得聽得耳朵都起繭子了。但是,它是有道理的。這節(jié)課在學法上,著力點在于教給學生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方法,另外也是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質(zhì)疑能力。結(jié)合課文,孫老師總結(jié)了抓住關(guān)鍵詞語、結(jié)合背景資料、聯(lián)系生活實際、聯(lián)系上下文這樣的方法來幫助學生深度思考,從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另外,在課題中質(zhì)疑、對詞語質(zhì)疑、對難理解的句子質(zhì)疑,這樣,學生在循序漸進中鞏固了質(zhì)疑的能力。
4、由詞到句,有句到段,詞不離句,句不離段。孫老師將美麗一詞作為本課的切入點串起文本內(nèi)在結(jié)構(gòu)。由回顧居里夫人容貌秀麗到重點品讀精神美麗,最后感嘆她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這樣人物形象不斷凸顯,美麗含義逐步深化。學生水到渠成明白居里夫人的美麗可以跨越百年,可以穿越歷史,這份美麗是永恒的!眾所周知,學習語文的'著眼點只能是語言文字。語文教學離不開品詞嚼句,離不開對語言的品讀理解。所以張老師在課堂中先教以學生緊抓詞語理解感悟人物品質(zhì)的方法,接著讓學生學以致用,鼓勵學生自主學習,表達個性感悟的基礎(chǔ)上,重點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煙熏火燎終日等詞,重點數(shù)字對比一鍋一鍋、三年又九個月、成噸、0.1克鐳等來明白居里對科學的執(zhí)著追求和獻身精神。這樣的語文訓練才是扎實有效的。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16
評課之前,首先要恭喜丹青老師,這學期還未過半,但丹青老師已經(jīng)得到了兩次鍛煉和展示自己的機會,一次是電子白板的說課,另一次就是今天的分類合作式賽課,在這節(jié)課中我們欣喜地發(fā)現(xiàn)丹青老師又成長了。
《初冬》是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散文。課文以時間為線索,描寫了初冬霧中和霧后的美麗景色,抒發(fā)了熱愛自然風光的思想感情?v觀全課的設(shè)計,丹青老師用了美文美讀的方法,通過以讀促悟的手法,使初冬的美景在學生的腦海中展現(xiàn),真切地體會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之美。下面我就本節(jié)課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靈活多樣突出“讀”,使學生樂學。
《課標》中明確指出:朗讀是培養(yǎng)語感的重要方法,是閱讀教學中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訓練方式,它也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領(lǐng)悟蘊藏情感的最佳途徑。學生富有感情的朗讀本身就是他對語言文字有敏銳感覺的表現(xiàn)。因此,教師應重視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有節(jié)奏地誦讀,直到悟出只憑語言分析難以理解的思想內(nèi)容。
在這堂課上,丹青老師以"讀"貫穿始終,但不是沒有目的的讀,每次讀都有具體的目的。如:教學伊始,第一次自由讀文時,丹青老師出示讀文要求: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字看拼音多讀幾遍。讓學生按照要求讀課文;當?shù)诙巫x文時,教師則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文(課文都寫了哪些景物?)這樣既避免了學生讀文的漫無目的,又能使學生更快地圍繞問題,解決問題;老師對學生讀課文除了每次都有要求外,讀的方式也有所不同:集體讀,個別讀,大聲讀,開火車讀,接讀,女生讀男生想……等等.不同形式的讀也是有不同的功能,指名朗讀可以給對文本有不同感悟的學生施展個性的空間;自由朗讀可以讓學生很好地感受文本,品味語言;集體朗讀有增強氣勢,激發(fā)共鳴的功能。還有一個讀的亮點就在學習課文的第四自然段時,丹青老師讓學生一邊讀一邊做動作,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此外,課件中視頻、圖片和背景音樂的使用,都無一不是在為“讀”服務。整節(jié)課學生讀得興致盎然,也達到了樂學的目的。
二、授之以漁突出“法”,使學生會學。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說的是傳授既有知識,不如傳授學習知識的方法。本節(jié)課上,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第 自然段后,便總結(jié)學習方法,那就是結(jié)合生活實際、抓重點詞,一邊讀一邊想,引導學生利用這樣的讀書方法來學習第 自然段。使學生掌握了理解課文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理解詞句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學會學習。
三、收放自如突出“活”,使學生想學。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本節(jié)課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學習霧中的景色時,丹青老師不是逐句地來理解分析課文,牽著學生的鼻子走,而是讓學生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學生喜歡哪個自然段,教師的課件就出示哪個自然段。而教師對每個自然段的關(guān)鍵性的知識把握的很準確,做到了收放自如。教師的“主導”與“主體”意識很強。
四、教學技藝突出“新”,使學生愛學。
丹青老師個人的教學基本功十分扎實,無論是富有感染力的聲音,還是漂亮的粉筆字,都令人羨慕。本節(jié)課上她又向我們展示了繪畫基本功,這里的畫,不僅有助于教學,也是教師自身素養(yǎng)的一種展示,它的作用遠遠超過插圖,原因是不言自明的。擁有這樣的教學技藝,怎能不讓學生喜愛呢?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17
《一分鐘》這篇課文是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xiàn),內(nèi)容較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為早上多睡了一分鐘,帶來的卻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一聲聲的嘆息,是深深的后悔和寶貴的教訓。故事與學生實際生活聯(lián)系十分緊密。聽了戴老師的課我受益匪淺,讓我倍受啟發(fā)。戴老師能根據(jù)低年級的'教學重點組織教學,通過引導學生識字,使學生能利用“減一減,換一換”等方法來識字,在游戲中鞏固識字,并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1、穩(wěn)扎穩(wěn)打,識字教學扎實。
在生字詞的教學中,戴老師采用多種形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識字平臺。有說說記住字的方法識字,如:換一換、減一減、加一加;在游戲中識字,如:組合游戲。這些過程,看似平常,卻喚醒了學生以往的識字經(jīng)驗。在識字過程中,戴老師還非常注重正音,尤其是“丁零零”、“哈欠”等詞語的輕聲正音。在寫字這一環(huán)節(jié),戴老師花了5分鐘讓學生寫字,并進行展示講評,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整堂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高漲,體驗到學習生字的無窮樂趣。
2、多元評價,學習興趣高漲。
戴老師上課始終是親切地和學生交流,在教學中一步一步引導學生學習生字新詞,對學生的發(fā)言總是給予及時的激勵與表揚。如“你真棒,都讀對了!”、“這會兒,終于讀對了,給他鼓鼓掌!”等等,使課堂充滿了人文關(guān)懷;同時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yǎng)了學困生的自信心。這就是戴老師的教學藝術(shù),善于激勵,善于喚醒,善于鼓舞。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再完美的課也都會留下一絲不足,戴老師所上的是第一課時,我認為還有以下的不足:
1、對本節(jié)課內(nèi)容的整體把握不夠完美。第一課時僅僅安排了識字教學,內(nèi)容上顯得有些單一。
2、葉圣陶先生說過:“讀書務必做到正確、流利,‘字字未宜忽’。首先要讀正確,然后才能談到思考。語文姓小,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首要目標。”然而,在這堂課里缺少了朗讀,也就缺少了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把握。對于正確地朗讀課文這一目標的達成度不高。
聽了戴老師的這一堂課我收獲了許多的教學經(jīng)驗,充分的了解了自己的不足,知道自己還有很多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這一堂課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她的識字教學如此扎實,真正的是一步一個腳印,步步非常扎實。文章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18
1、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能通過語言的美來感受浪花的美,領(lǐng)悟到三個孩子愿望的美好。
課始,李老師先讓學生掃清閱讀障礙,運用探討、直觀等方式理解難懂的詞語。比如“疙瘩、馬鬃、彩綢”等。初步達成第1個教學目標。接著李老師以“三個孩子分別在想什么?在他們的眼里浪花像什么 ?兩個問題為主線來分別教學詩歌的2、3、4小節(jié),通過理解、想象及不同方式、不同層次的朗讀讓學生去感受孩子們美好的理想以及豐富的想象。這里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內(nèi)容,李老師穿插了“淡水資源危機”、“海洋資源危機”等課外知識,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也提高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豐富的.比喻是這首詩歌的一大亮點,它激起了孩子們無限的想象。李老師先是分散進行教學,然后把文中的比喻句集中起來,通過反復咀嚼來感受語言的美,浪花的美,進一步體會詩歌語言的特點。達成本課教學的第2個目標。最后李老師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孩子嘗試想象說話練習,從讀到感悟再到創(chuàng)作 ,層層深入。
接著,我想說一說這堂課中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一、清晰、凝練的教師語言
二、緊湊而有序的課堂節(jié)奏
三、敢于挑戰(zhàn)自讀課文的精神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19
郭老師這節(jié)課是比較成功的,在教學中有好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一、在本課時的教學中,郭老師設(shè)計了精美的多媒體課件,這不但創(chuàng)設(shè)了情境,也促進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思維的擴展。上課伊始,郭老師出示了詞語認讀,完成了對詞語的鞏固,尤其是是選擇詞語說一句話是亮點,接著提問讓學生讀一讀課文的第一段話,找出描寫小魚可憐的語句,為教學下文埋下伏筆。
二、本課中,郭老師采用了多種形式的.語言訓練,如想象說話、分角色表演等,巧妙地挖掘一些語言訓練點,激活學生的想象思維,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三、注重學生情感體驗。在教學中,郭老師多次設(shè)置情境,讓學生反復朗讀,讓學生逐步理解文章內(nèi)涵,使學生始終處于豐富的情感體驗之中。如他設(shè)計了“假如你們就是被困在淺水洼里的小魚,你會說些什么呢?”等環(huán)節(jié),引起學生們情感共鳴,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讓他們設(shè)身處地為小魚著想,從中體會小男孩的成功感、滿足感。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20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八單元的最后一課《阿德的夢》。本課為連環(huán)畫式的略讀課文,教學的重點應放在訓練學生默讀課文、粗知文章大意、展開想象,以及借助圖畫識字等方面。楊一囡老師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楊老師老師根據(jù)教材的知識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指導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探索、研究,發(fā)現(xiàn)結(jié)論,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接受。在教學中能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為學生創(chuàng)造愉悅的學習氛圍。此外,老師也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加強了課內(nèi)與課外的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2、創(chuàng)設(shè)了想象的空間,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楊老師讓學生談談:未來的新科技。未來世界要什么有什么,想去哪就去哪,科技要多發(fā)達就有多發(fā)達。所有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不能實現(xiàn)的,在未來的世界什么都實現(xiàn)了。讓學生的想象也得到了盡情發(fā)揮,個個說得意猶未盡。
本人認為,這節(jié)課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說的比較多,每個新科技產(chǎn)品都一一介紹,可以提出一個關(guān)鍵性的.問題,讓學省自己去讀,去悟。比如:阿德的夢是一個怎樣的夢?(新奇、神奇等)然后讓學生從文中找到“新奇”體現(xiàn)在何處?這樣可以在拓展延伸,“說說未來世界”深化主題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讓討論交流更充分些。另外,還要把注意聆聽學生的回答,及時的給予評價。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21
聽了張老師的精彩教學,使我感受頗深,總的看法是本課課前準備充分,備課精心細致,設(shè)計新穎巧妙,課中導課形式生動活潑,內(nèi)容豐富多彩,這都充分說明張老師能較好的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終以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的良好學習習慣、使之感受到利用各種材料的制作所帶來的形式美感、啟發(fā)學習制作方法、培養(yǎng)綜合能力為目標,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整個課堂輕松自由而富有活力。
我認為本節(jié)課的亮點體現(xiàn)在:
其一、課前準備充分、教學設(shè)計新穎
1、無論是備課還是教具,教師都進行了精心的設(shè)計和準備,特別是課題、小昆蟲和展示區(qū)的制作,均體現(xiàn)了教師扎實的業(yè)務功底。
2、課前熱身小游戲的活動設(shè)計巧妙,不僅一下子拉近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同時本節(jié)課的一些基本技法也在游戲中不經(jīng)意地滲透給了學生,正所謂“教育無痕”。
3、課堂延伸有高度,課后拓展時教師從文學的角度推薦學生看一本好書《法布爾昆蟲記》,加強了美術(shù)與科學、文學等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新課標指出:美術(shù)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美術(shù)學習絕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視為一種文化學習
其二、導課生動活潑、氣氛自由輕松
首先教師的導課設(shè)計得有創(chuàng)意,“猜猜我是誰”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也活躍了課堂氣氛,為本節(jié)課營造了一個和諧、互動、探究、創(chuàng)新的良好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其二,神秘禮物的出現(xiàn)讓學生們充滿好奇,無形中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欲望,接著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神秘禮物的解讀讓孩子們自主探究、討論發(fā)現(xiàn)制作技法,為后期的學生創(chuàng)作活動提供了各種技法的參考。其三,教師給每組學生準備了一個材料包,里面提供了大量的紙材:皺紋紙、閃光紙、卡紙等,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時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表現(xiàn),從而使學生的'個性化創(chuàng)作得到體現(xiàn)和展示。
其三、 “小組合作”模式、團結(jié)協(xié)作學習
“小組合作”的學習,是一種同伴之間為達到一定的教育目標而展開的學習方式,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信息交流,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始終貫穿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從分析探究神秘禮物的制作方式、制作材料到根據(jù)材料包提供的紙材討論決定制作內(nèi)容及制作方式到小組共同制作昆蟲等都洋溢著同學間團結(jié)協(xié)作、互相幫助的合作學習氛圍。
當然本節(jié)課也存在一些需改進之處:
1、教師對于課堂的突發(fā)事件的解決上,不夠靈活多變,教育機制還有待提高,在制作活動中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及亮點都可以及時在全班提出,亮點全班共勉,出現(xiàn)的問題引起全班注意。
2、在學生制作活動中可循環(huán)播放大量的昆蟲圖片,以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作內(nèi)容及創(chuàng)作思路。
3、在評價環(huán)節(jié)中略顯薄弱。教師可以從學生作品方面切入,如:請學生自評:介紹自己的作品,闡述創(chuàng)作意圖,展示作品亮點或者同學之間互評:說出你喜歡的理由等;同時教師還應從學生在美術(shù)活動中綜合表現(xiàn)方面切入,如:小組合作愉快程度、操作配合默契程度以及在活動中學生的參與程度、情感體驗等各方面進行綜合評價,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進行、也可以在學習結(jié)束后進行,從而體現(xiàn)評價形式的多樣性和多維度。
以上僅僅是我個人聽課后的一些膚淺看法。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22
《雨后》是一反映孩提生活,富有童趣的詩歌。詩中運用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對小兄妹雨后踩水嬉戲的有趣情景,準確而又傳神地刻畫了鵝兄妹倆不同的個性特點及喜雨愛水的心理特征。閱讀了許紅琴老師的'教學設(shè)計,我受益很多,我決定教學中從孩子們的生活入手,喚起他們的生活與情感體驗。
首先,聯(lián)系生活,喚起生活體驗
對于農(nóng)村的孩子們來說,夏日雨后,外面空氣更加清新,天氣更加涼爽,到外面玩水是不陌生的。所以,在課始,我就提出了讓孩子們精神振奮的話題:夏天,一場暴雨過后,你最喜歡干什么?學生們都津津有味談起了玩水的事情,由此引出對課文的學習。生活場景的回憶,詩文的描述,把孩子們帶入了熟悉的生活情境,激活了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了學習興趣。
其次,朗讀感悟,激起情感體驗
為了讀好兄妹倆踩水的有趣情景,我采用了表演讀的方式,讓孩子們在表演中進行回憶,設(shè)身處地揣摩兩人的心理,激起孩子們心理和情感體驗的共鳴,在身臨其境中,在邊回憶邊朗讀中感悟兄妹兩踩水時的興奮與歡樂。同時,引導孩子們抓住關(guān)鍵詞語,使得朗讀更到位。
再次,啟發(fā)想象,描繪童心童趣
在學完全詩后,我問孩子們:除了兄妹倆,這一群孩子玩得多快樂?這一問,孩子們好像也來到了那個廣場,紛紛張開想象的翅膀,描述起曾經(jīng)體驗過或想象中的孩子們玩水的快樂情景。最后,我讓孩子們將這首詩抄在晨誦本上,并配上畫。孩子們興趣盎然,任由想象馳騁,用畫筆描繪自己的心情,充分體驗享受到了童心童趣。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23
林老師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
一是直接導入新課,指導板書課題。(時刻培養(yǎng)學生識字寫字的習慣)
二是引導學生談出自己對北京的了解。(調(diào)動原有經(jīng)驗,已有知識的再現(xiàn)。)
三是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注重預習方法和相關(guān)資料搜集的引導。(體現(xiàn)大的語文教學觀和拓展語文課程資源的意識。)
四是有效識字。分三個層次:帶拼音全班開火車認讀詞語,去掉拼音認讀,最后是認讀單個的識生字。
五是再次讀文,鞏固識字,重點理解課文第二自然段。
縱觀整節(jié)課,個人認為
林老師的教學有以下幾個優(yōu)點值得我們借鑒:
1、扎實。有意義的課,也就是說,它是一節(jié)扎實的課!侗本返牡谝徽n時是一節(jié)扎實的課。根據(jù)年段目標和課文特點,林老師把語言訓練點、方法習得點、能力培養(yǎng)點搞得十分明確。比如:設(shè)計的填空練習和詞語教學豐富了學生的語言。預習方法的重視和指導等都有充分體現(xiàn)。
2、充實。
林老師的充實表現(xiàn)在整個過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過她的.教學,學生都發(fā)生了一些變化,整個課是充實的。對全班學生中的多少學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間的、困難的,他們都得到了鍛煉和發(fā)展。
3、厚實。
有教學思想的課,體現(xiàn)教師的教學境界。在認讀生字時,有幾個孩子沒有迅速認讀出來,林老師都是耐心地鼓勵和等待。教師學會了等待換來的是一個學生通過自我實踐、自我努力獲得知識的快樂。
4、真實。有待完善的課,即真實的課。課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課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實的就是有缺撼的,有缺撼是真實的一個指標。生活中的課本來就是有缺撼的、有待完善的,這樣的課稱為真實的課。如果林老師在注重以讀促識的基礎(chǔ)上,加強學生評價標準和評價策略的層次導向就更趨于完美。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24
《我的影子》這堂課,教者憑著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較強的教學領(lǐng)悟力,較好地落實了《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也較準確地理解和演繹了教材的編寫意圖。課堂上,既體現(xiàn)了王校長所倡導的讀練、讀思、動靜、內(nèi)外這四個方面的和諧整合,又體現(xiàn)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和諧合作,體現(xiàn)了開放式的大語文教學觀,為我的教學提供了學習的范例。下面談談我的幾點體會:
1、根據(jù)就低年級學生特點,注意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往往是從興趣入手。
張老師采用手影游戲、踩影子等形式,兒童化的語言進行教學,及時的激勵,使學生產(chǎn)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生樂于讀書、樂于交流。
2、通過研讀,讓學生感悟。
這節(jié)課,改變了以往閱讀教學面面俱到、串講串問的傳統(tǒng)做法,以學生研讀為主體,探究發(fā)現(xiàn)為手段培養(yǎng)學生自讀、自悟的.能力。在初讀研究環(huán)節(jié),教師提出問題“課文寫了什么影子,影子有什么特點”并以此為突破口,引導學生研讀。通過學生的讀,以較短的時間在整體上感知了教學內(nèi)容;在重點詞句的研讀中放手讓學生自行探究——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讀思結(jié)合,動靜配合,在研究中獲得了成功的快樂。在其背后,我們分明可以看到教師真正把學生當做課堂的主人。
3、突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出的一個新的理念,就是在教學中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張老師的這堂課,不論是在整體感悟還是在局部探討上,都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理念。學生在課堂上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積極地參與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與文本的交流,與老師的交流,以及他們之間的交流,都體現(xiàn)了他們的積極思維。按四人小組所進行的“合作探究”,學生朗讀當中出現(xiàn)了問題,馬上會有人幫他糾正,老師的適當點撥和評價等互動互助的形式,無不在不經(jīng)意之中展示了新的理念帶給我們的享樂——語文不再是無趣的了,課堂不再是枯燥的了,教學有了它獨特的神韻了。
4、較好地處理了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能力的關(guān)系。
教師的課堂教學不單單是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更為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學習。這堂課的擴展練習:編兒歌,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整堂課學生處于積極的思維活動中,教師指導朗讀,引導對問題的探究,都考慮到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學法指導上。書應該怎么讀,老師用不同的方法(如:讀重音、抓住感嘆號等)進行點撥。教師不再單純是知識的傳授者了,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了,“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過程和方法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當然,“教學是遺憾的藝術(shù)。”在此,我提出一些個人的觀點和大家商榷
1.張老師班有個很好的習慣,學生自主評價,一學生讀著課文,馬上有人站起來指出他讀錯、讀漏的地方,我想這樣會不會打擊讀書學生的積極性,如果讓評價的學生先肯定讀書學生的優(yōu)點,再指出不足后讀書的學生再糾正,這樣會不會既保護了讀書學生的積極性,又能使他有所提高?
2.老師讓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很強,學完課文后問學生“還有什么問題想研究?”,這個問題提出很有思考價值,是不是不要安排在一做完課中操這個環(huán)節(jié)?
另外課文的關(guān)鍵詞“有趣”能不能讓學生概括出來?
以上只是我個人一些不成熟的觀點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25
《我是什么》是一擬人的科學短文,以樸實而生動的語言,講述了水的變化及其利與害。周老師以“清新、嚴謹又不失靈動”的教學設(shè)計引領(lǐng)孩子們進行了一次“我是什么”的探尋,整堂課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這是一節(jié)在課題(《以“動筆”為載體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語文學習力之研究》)引領(lǐng)下的研究課,教學環(huán)節(jié)凸顯了課題的研究點,真正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
一、引領(lǐng)學生動筆
在“品讀課文”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周老師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第1、2自然段時,要求學生邊讀邊圈:我會變成什么?巡視中關(guān)注學生動筆的狀況,及時予以指導、幫助。特別是在交流時,周老師非常關(guān)注學生動筆的有效性:
1、方法指導細致入微。如學生在圈云時,文中是云字上有引號,像【“云”】,周老師利用學生的課本展示時提醒道:“這個小朋友圈的好,圈字時不圈邊上的標點!蔽覀兂l(fā)現(xiàn)學生在課本上圈圈劃劃時有些隨心所欲,以致好好的文章被圈劃的一塌糊涂,周老師的提醒會讓學生養(yǎng)成整潔的好習慣。
2、糾錯方式值得提倡。在交流中,有學生在圈雹子時,把小硬球也圈出來了,周老師沒有簡單地糾正,而是問學生:“雹子、小硬球是兩個嗎?那為什么叫小硬球呢?”讓學生進行探究、討論,得出:應該圈雹子。繼而周老師又讓學生找找課文中還有沒有像“小硬球”這樣的寫法?與學生一起交流“小水珠、小花朵”表示的是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寫。這樣的教學真的是為學生的學習力著想,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二、教師示范動筆
在課文第2自然段對于“云變成雨、雹子、雪花”的教學中,周老師抓三個動詞“落、打、飄”,讓學生到黑板前對應著貼一貼,再說說這么貼的理由。
生:雪輕輕地,用“飄”;小硬球重重的,用“打”下來;雨是不輕不重的,用“落”。教師順勢說:“這三個詞用得好,我們可以在書上做記號。”教師在電子白板上演示,用“△”,學生學著在書上做記號。教師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發(fā)現(xiàn)值得學生動筆的文本亮點,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在模仿中學會學習,這也是課題的研究點之一,使學生的語文學習力逐步得到提升。
整堂課中,周老師的字詞教學獨具匠心,令人眼亮,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主要體現(xiàn)在:
一、識字做到“觸類旁通”
如“雹、袍”的學習,周老師在學生正音、會讀、比較不同的基礎(chǔ)上進行拓展:說說帶“包”的字。學生說到:跑、泡、抱,周老師再出示相關(guān)的字,并引導學生記憶:有腳就會“跑”,有水就是“泡”……既形象有很生動,對學生的識別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類似還有“躁”的學生,也讓學生說說帶“喿”的字,如“操、澡、燥”,并利用偏旁進行兒歌式的記憶?梢,對于識字教學周老師不僅關(guān)注學生是否學會,還重視積累、運用,值得我們好好借鑒。
二、詞語做到“層層深入”
如“淹沒、灌溉”的教學,周老師從“淹沒”入手,知道“沒”是多音字,這里念“mò”,讀準“淹沒”這個詞,然后出示“淹沒莊稼”讓學生讀正確,接著出示文中的句子“我也做過許多壞事,淹沒莊稼,沖毀房屋,給人們帶來災害!弊寣W生讀正確。而后,再讓學生觀察“灌溉、淹沒”這四個字,有什么發(fā)現(xiàn)?(跟水有關(guān))這樣的教學真的`印證了“一步一個腳印”的理念,促使學生學得扎扎實實,從學會到運用,亦能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辨析做到“教學無痕”
如“飄浮、漂浮”這兩個詞語的辨析和運用在《詞語手冊》上有,課堂上學生講到了“飄浮”一詞,但第一個學生的理解是錯誤的,他說:“樹葉落到水上,就是飄浮!敝芾蠋熅鸵龑W生辨析,第二個學生說:“這是在天上飄呀飄呀!庇谑,周老師出示了《詞語手冊》中辨析的兩句話讓學生選擇并說明理由。得出:在空中飄,有個“風”,樹葉在水上漂,有個“氵”。周老師適時小結(jié):漢字真豐富,偏旁也會告訴我們……這樣的教學自然、貼切,化有痕為無痕,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能力。
總之,周老師的課明快、節(jié)奏感強,帶給學生們的是愉悅和收獲,帶給老師們的是學習和思考。
【二年級語文評課稿】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語文評課稿12-14
語文評課稿12-24
語文評課稿12-19
[精選]語文評課稿10-09
語文評課稿【精選】08-16
語文評課稿【經(jīng)典】12-16
經(jīng)典語文評課稿01-07
語文課評課稿04-12
《翠鳥》語文評課稿08-11
語文評課稿范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