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感動人物事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對事跡都不陌生吧,事跡不是單純?yōu)槠鋯挝缓蛡人評功擺好,而是為了鮮明地體現(xiàn)和積極宣揚一種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精神。擬起事跡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感動人物事跡,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國感動人物事跡1
方俊明,男,56歲,湖北省武漢市武昌人。
1985年8月,28歲的方俊明為救一個假裝落水的頑童,躍入河中,造成頸椎骨折,高位截癱。直到xx年11月,方俊明終于獲得了遲到28年的見義勇為榮譽稱號。
方俊明救人當年,武漢市尚無見義勇為方面的獎勵條例,被"救"男孩的家庭始終不愿出具書面證明,致使他見義勇為的行為一直未得到確認。對于這樣一位"英雄",他所在單位,原武昌車輛廠,只好比照工傷來處理。
武漢市見義勇為基金會于1993年成立,但獎勵對象為"與犯罪分子作斗爭人員"。這兩年,有人問方俊明有沒有見義勇為證書,"我覺得蠻尷尬,只好把報上的報道拿給人家看。"
這些年來,妻子離開了,父親也去世了。方俊明的生活無法自理,依靠母親姜春梅日夜照顧癱瘓在床的兒子,并將當時尚未滿周歲的孫女拉扯養(yǎng)大。
20xx年,一部話劇上演后,方俊明再次成為人們關(guān)注的話題。應(yīng)方俊明要求,武漢市通過收集材料,確認方俊明當年行為屬見義勇為,并頒發(fā)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榮譽稱號。
雖然榮譽遲到了28年。但方俊明從來沒有后悔那次行動。一個家庭的.艱辛,一個生命的委屈,這一切都見證了善良在人們心中的恒定不變的價值。
中國感動人物事跡2
張桂梅校長又上熱搜了,但這一次不是讓全網(wǎng)熱淚盈眶,而是卷入觀點爭議,讓支持她的人感到心情復雜。她在一檔專訪節(jié)目中表達了對“女性當全職太太”的鮮明反對。她講道:一個學生領(lǐng)著丈夫和孩子回到華坪女中,準備給母校捐一筆錢,當她得知這名學生已做起全職太太,便直接轟人,“你給我滾出去。家庭那么困難,把你供到現(xiàn)在,反而當起了全職太太?”
當全職太太怎么了?為什么不能尊重別人的意愿呢?說尊重女性獨立,為什么不尊重女性成為全職太太這種獨立選擇呢?有誰比一個女性自身更知道什么對自己有利、什么能讓自己幸福、什么更適合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觀和幸福觀,為什么非要把自己的這種偏執(zhí)以如此強烈排斥的方式強加到學生身上?當全職太太怎么就對不起“教育改變命運”了,貧困生出身怎么就不能當全職太太了?一個個問題像雨點一樣飛向昨天被視為“教育天使”的張桂梅,天使的“人設(shè)”似乎因為那個“滾”字而黯然失色。幸虧是張桂梅說了這段話,網(wǎng)民能口下留幾分情,如果是一般人,早被群毆得鼻青臉腫了。
我覺得當全職太太是一個人的自由,也并不意味著就沒有自我和缺乏獨立,但我實在不忍去批評張桂梅的觀點。當然,會有一定的道義因素,面對這樣一個“教育圣雄”般的人物,批判本身似乎有失道義和力度。泰戈爾的那首詩,“如果你在黑暗中看不見腳下的路,就把你的肋骨拆下來,當作火把點燃,照著自己向前走吧”——張桂梅就是這樣的人,把自己的肋骨拆下來當火把,點燃了很多大山里的女孩前行的路。她為了教育,為了改變那些女孩的命運,連自己的命都不要了,用命換了一代人的命運。說到關(guān)心、愛護、心疼、尊重那些大山里的女孩,我們這些蜷縮在都市咖啡廳里、在鍵盤上敲敲字、熱衷于談?wù)摮橄蟾拍畹娜,怎么比得上她?我們談(wù)摰闹皇浅橄蟾拍,她接引了幾千個女孩走出大山,我們沒有理由覺得我們比她更“懂”貧困山區(qū)女孩教育這個命題。
這么說并不是失去了一個評論員的判斷力,好像一個人成為道德典范,身上有了道義光環(huán),就不能被批評了。不是這個意思。道德圣人也會有認知局限,張桂梅用生命在做教育,并不意味著她每句話都是對的。我說的“不忍”更包含著“同情的理解”這個意思,不要把“支持還是反對全職太太”當成一個抽象的命題,當成吐槽大會、脫口秀、大專辯論賽供選手抖機靈的辯題,而要進入張桂梅所生活和面對的那種環(huán)境中,進入貧困山區(qū)女孩教育這個具體語境中理解“反對女性當全職太太”這個命題,看到它的條件性、矛盾性、語境性和問題針對性。
很多人首先是被那個“滾”字刺激了,如果進入語境,就不會把這個字當成激烈對抗中那種粗野、排斥、敵對的意思,而會看到一個教育者又愛又恨、就像父母不滿孩子某種行為時那種帶著失望意味的“滾”。
好像不近人情,人家過來捐款,你何以這種態(tài)度?人家當全職太太,怎么礙著你了?這可能正是張桂梅作為校長的態(tài)度,善良是有牙齒的,學校雖然很缺錢,但對錢的接受是有原則的。接受捐款,接受的不僅是錢,而且也有一種認同的價值觀。以后跟學生介紹這筆捐款時,怎么介紹呢?我們的畢業(yè)生、你們的師姐捐的?她靠什么給學校捐錢?張桂梅可能覺得無法向?qū)W生傳遞一種她一直傳遞的.那種獨立價值觀。一個人可以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捐款涉及學校倡導一種何種價值觀,所以我理解她的那種堅韌的立場。她就像一只老母雞一樣,張開翅膀,護著下面的那些小雞,生怕她們被辛苦培育的價值觀受到任何一點誤導和傷害。
在抽象層面爭論“有無權(quán)利當全職太太”并沒有什么價值,只有打成生活的碎片,在水里泡一泡,在風中晾一晾,日曬雨淋一下,才有生活的質(zhì)感。張桂梅也許正是在這種生活質(zhì)感中持那種觀點的。如果看到山區(qū)的貧困,看到很多大山里女孩的命運,她們沒讀書,一輩子就被綁在山里、綁在丈夫和家庭、綁在幾個孩子身上,重復著貧困的命運并承受著生活的重壓,也許就能理解張桂梅所說“家庭那么困難,把你供到現(xiàn)在”包含的失望了。讀書改變命運,對一般人來說,就是可以有多元的選擇:當詩人、出國讀書、追求自己的興趣,甚至就是當一個幸福的全職太太。可在經(jīng)歷了極度貧困,窮怕了,因為缺乏事業(yè)缺乏獨立而在惡性循環(huán)中苦怕了、卑微怕了之后,很容易對那種“本以為讀了書可以改變命運卻又被家庭綁住沒了自己”的選擇充滿警惕。
作為大山女孩的擺渡人,作為拼著命去讓女孩通過讀書獲得獨立能力從而改變命運的人,把“一個女孩讀書可以改變一家三代命運”當成信仰,看到自己教出來的孩子讀了書卻沒有自己的“獨立事業(yè)”,還能給學校捐錢,可想而知她的憤怒,甚至覺得是一種價值觀的挑釁。
這就是我不忍批評的原因,如果身處她的位置,我可能也會這樣做。
最新消息是,被“滾”當事人感激張桂梅。黃付燕在華坪女高同學群里看到了這則新聞鏈接,“感覺像是在說我”。當天,她把新聞鏈接轉(zhuǎn)發(fā)到了微信朋友圈,并配上了一句轉(zhuǎn)發(fā)語——“我們有個性的老大”。
20xx年,黃付燕回到母校華坪女子高中捐款,被張桂梅拒絕。那時,孩子不到一歲,黃付燕沒有工作,全職帶娃。捐款被拒的第二年,黃付燕考上了貴州安順某小學的特崗教師。10月27日晚,黃付燕接受采訪時回應(yīng),“張老師話丑理正,她是從我們的立場去說的”。
中國感動人物事跡3
9月17日,隨著神舟十二號乘組從太空返回祖國,聶海勝實現(xiàn)載人航天“三步走”戰(zhàn)略飛行任務(wù)“大滿貫”,成為我國首位在載人航天“三步走”戰(zhàn)略的飛行任務(wù)中均有參與的航天員。
聶海勝在24年的航天員職業(yè)生涯里,始終心無旁騖、刻苦訓練。20xx年,他作為備份航天員參加了神舟五號飛行任務(wù);20xx年,他與航天員費俊龍共同執(zhí)行了神舟六號飛行任務(wù),首次飛上太空。20xx年、20xx年,他兩次作為備份航天員參加了神舟七號、神舟九號飛行任務(wù)。
20xx年,作為指令長的聶海勝與航天員張曉光、王亞平共同執(zhí)行了神舟十號飛行任務(wù)。20xx年,聶海勝作為指令長,與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執(zhí)行了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wù),并首次進駐空間站天和核心艙。
從神舟飛船到空間實驗室再到空間站核心艙,聶海勝用青春和奮斗踐行了“一心只為飛天,一生只為飛天”的追夢歷程,向外界展示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迅猛發(fā)展的.強勁態(tài)勢和幾代航天人賡續(xù)奮斗取得的偉大成就。
中國感動人物事跡4
顧誦芬,我國飛機空氣動力設(shè)計奠基人。他在7歲時,曾親眼目睹日本的轟炸機從頭頂飛過,于是從小就立下了“保衛(wèi)中國的藍天”的志愿。長大后,他報考了浙大、清華、上交三所名校的'航空系,皆被錄取。畢業(yè)后,他就投入了祖國航空事業(yè)的建設(shè)當中。1967年,顧誦芬擔任殲—8戰(zhàn)斗機的總設(shè)計師,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的他,瞞著愛人親自坐上飛機上天觀測。
顧誦芬頒獎辭:像靜水深流,靜水里涌動報國的火,似大象無形,無形中深藏著強國夢。心無旁騖,一步一個腳印,志在沖天。振長策,擊長空,誦君子清芬。
【中國感動人物事跡】相關(guān)文章:
“感動中國”人物航天事跡06-21
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04-20
感動中國的人物事跡06-30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10-06
關(guān)于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04-19
感動中國劉秀祥人物事跡10-11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精選]07-05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聶海勝事跡12-27
感動中國人物的事跡最新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