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教學反思【通用】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 篇1
通過這次培訓學習,我學習了不少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知識,理論水平和操作水平也有所提高。非常感謝上級領導給我這次培訓的機會, 在這次培訓上,我認真思考和完成了培訓的每一項任務。通過一個個培訓任務的完成,我增強了信心,同時,通過一次次培訓任務和作業(yè),我也不斷地完善了自己、超越了自己,對我來說,這也是一種挑戰(zhàn)與磨練。
通過這次培訓,我不僅學到很多計算機方面的知識如利于教學的軟件Frontpage、網(wǎng)頁制作等還學習了不少優(yōu)秀案例從中尋找到不少教學方法,獲益匪淺。同時也希望今后能多舉辦一些這樣的培訓,因為計算機知識的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給自己“充電”才能不斷掌握新的知識,把工作做得更好。在工作中,我要利用所學到的計算機知識,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取得更好的成績。
信息技術在當今的教學中充分顯示了它的優(yōu)勢,它能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環(huán)境和有利的學習工具。所以,作為教師要不斷轉變學生學習方式,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既要充分利用各種網(wǎng)絡資源為教育教學工作服務,同時,也要積極參與網(wǎng)絡資源的建設,運用網(wǎng)絡技術貢獻自己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和成果;還要鼓勵學生學會合理選擇和有效利用網(wǎng)絡資源,從而增加和豐富自己的學習生活經(jīng)驗,調動自己的學習興趣。
在培訓過程中,雖正值酷暑,但我都流露出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我認為,保持這種心態(tài)對每個人的工作、生活都是至關重要的。經(jīng)過幾天的學習,我感到了學習的快樂。我將一如既往的學習,期待有更大的進步。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 篇2
通過調查與反思使我明確了一堂成功有效信息技術課,不僅要求我們教師要有充分的課前準備、仔細的課堂講解,更重要的是做到如何使自己的課更貼近學生,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中真正的主人,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能更有效。針對這一目標,我經(jīng)過近一個學年的教學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了我的教學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關注學生的進步
教學的有效應該是指在通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教學工作后,學生在知識和能力上所獲得的具體進步。衡量教學有效的唯一指標也是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這里我們應該避免理解的誤區(qū)是教學有效性不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完成了自定的教學計劃,有無認真的備課和準備,如果我們的努力不能促使學生對自己所授學科感興趣,或者說學生學的很辛苦,缺乏成功的體驗,那就表明我們的教學是無效的或者是失敗的,因此在教學中,在教學計劃的制定時,我們首先應將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創(chuàng)設愉悅的學習氛圍放在首位,充分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在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關注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例如在Flash第一課的新課引入時,我將以往展示網(wǎng)上的.一些成功Flash作品改為展示上屆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這樣不僅能起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同時又利用心理學中同類人群比較的特點,使學生明白只要通過認真學習自己也能達到這樣的成效,從而減輕學生對學習Flash軟件的恐懼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我們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根據(jù)所授課班級學生對信息技術掌握的程度和基礎,合理調整教學進度,不能一味的趕進度。我們說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要使教學變得更有效,我們應該更關注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
學生的學習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本節(jié)課所學內容的興趣,而目前的信息技術學科教材在編寫上,因為需要考慮到教材的整體性和完整性,往往在一開始都安排了大量理論性的內容,針對本學科在機房上課的特點,如果一節(jié)課教師都在講理論、講概念,無論課備得如何仔細,講解得如何精彩,幾節(jié)課下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在教學的一開始就受到重創(chuàng),從而造成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脫節(jié),因此,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我們可以將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將理論穿插在實踐操作中,使學生每節(jié)課都能保持充分的興趣和學習的動力。
合理地把知識的學術形態(tài)轉變?yōu)榻虒W形態(tài),實現(xiàn)知識重組是提高課堂效益的一種有效手段。例如在第三冊教材的Flash單元中的講解按鈕時,課本上是將這部分內容分成按鈕制作和按鈕動作兩節(jié)課,但實際的教學設計中,我們可以對這兩節(jié)課的知識點進行重新調整。首先通過使用共享圖庫中的按鈕先讓學生對按鈕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再進行按鈕的制作,這樣一來可以讓學生在學會使用按鈕的基礎上,再對按鈕的外觀結合前面Photoshop的知識來進行個性化創(chuàng)作,在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的欲望的同時,幫助學生完成了知識的建構。
三、選擇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
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學方法是教師在實施教學前對教學過程的準備工作,是決定課堂教學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前提。在備課中能否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不但可以幫助教師很好地把握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也可以使得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更有效地完成學習的任務。
目前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運用比較廣泛的教學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學”、“任務驅動”、“分層教學”和“自主學習”等多種形式,其中以“任務驅動”和“自主學習”運用的尤為突出,但就有效的課堂教學要求來看一味的使用上述方法也是不可取的,例如在講解概念性較強的內容時,如果運用自主學習的方法進行教學,往往會造成學生對概念性的知識掌握的一知半解或根本無法理解,但如果改用選擇“接受型”的教學方法,在教師的仔細講解下,能更快、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完成對概念性知識的理解,當然在選用“接受型”的教學方法時,我們可以選用“啟發(fā)式”或“問題教學法”來替代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在不斷提出的問題中引導學生參與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完成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在針對一個班學生信息技術基礎差異的問題上,我們大可以采用“分層教學”和“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來解決差異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例如,目前在我校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上就存在這樣的差異,由于我校學生中有部分學生來自農(nóng)村,對信息技術接觸較少,信息技術基礎較差,在第一個學期的教學中往往存在只能完成教師本節(jié)課演示和講解過的內容,而且速度較慢,為此我讓學校在課堂上多加練習,學生在練習時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能力選做拓展任務,從而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在練習中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充分利用了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加強課堂管理
良好的課堂管理是課堂有效教學的必要條件。
目前,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學校都開通了Internet,但由于網(wǎng)絡信息萬象,對于學生來說具有相當?shù)奈,往往在教學過程中會存在著無序的現(xiàn)象,部分同學游離在課堂之外,久面久之將不僅會影響到他自己的學習,而且會影響到整個班的教學氛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上網(wǎng)情況的管理,強調學生在利用網(wǎng)上資源進行學習時必須按老師吩咐去探索。
協(xié)作學習是信息技術課堂中的一種有效手段,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協(xié)作學習時,要強調小組長的領導作用,讓能力強的學生帶動能力弱的學生共同進步,避免一些學生不懂做,()又怕問,而一些學生很快做完卻去干其它事情,以保證學生有一個和諧、協(xié)作的學習環(huán)境。
五、樹立良好教師的自我反思意識
要想使自己的教學更有效,我們必須樹立良好的自我反思意識,只有通過不斷的自我反思,才能彌補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尋求更好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課堂效率,使教學更有效。
1、做好每節(jié)課后的教學小結,總結經(jīng)驗,尋找不足。
2、加強教學理論的學習,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用理論來指導教學實踐。
綜上所述,在面對即將到來的新課程改革,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完善自我教學能力,提升教學水平,創(chuàng)設有效課堂,已成為信息技術學科教師的當務之急。小學教師教學反思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及論文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 篇3
在擔任整個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學習了一些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方法。我覺得,信息技術課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去了解計算機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計算機基本知識及技能,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信息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的收集、處理、應用和傳輸?shù)臐摿σ约白詫W潛力和創(chuàng)新潛力。我認為,在教學中要把計算機作為一種工具,來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使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各種潛力。以下就我對初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作一淺談:
一、課堂演示,講解為主
近年來,大多數(shù)學校都陸續(xù)建成了新的電腦室,同時配備了幾十臺多媒體電腦,從而構成了一個功能較為強大的多媒體網(wǎng)絡教室。我們教師在上課期間,能夠借助多媒體網(wǎng)絡教室的廣播系統(tǒng),對計算機的基本知識作出適當?shù)难菔静⒓右栽敿毜闹v解,使學生獲得超多的感性知識,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授Windows98系統(tǒng)操作時,我是這樣做的:先讓學生上機實踐(當然上該節(jié)課前已安排學生進行預習),因為各個學生的理解潛力不一樣,在他們預習后自我再在無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實踐,看自我的自學潛力有多強,從而證實自我的理論理解與實踐是否一致。然后我運用了“躍龍門”多媒體教學軟件,將正確的操作過程透過教師機演示給學生,并一邊進行適當講解,使學生們看到完整的操作過程。這樣做就進一步證實了學生們對自我預習后自行上機實踐是否全部正確。再讓學生們上機實踐一次,這樣就收到了很好的教與學效果。同時,為了配合演示式的教學,我又根據(jù)課程資料及學生的理解潛力,制作有針對性的課件,使課程資料生動形象,變難為易。
二、強化練習
學生要熟練使用計算機,僅靠教師的講授和演示是遠遠不夠的,務必透過超多的實踐練習,才能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練習的方式要多種多樣,如課堂問答,上機操作,課內外作業(yè)演示等。在進行上機操作練習時,一般給學生布置有針對性的練習資料。例如,在講完“Word”軟件中的文字錄入及排版知識后,要求學生課后準備一篇50字左右的短文,在下一節(jié)上課時使用Word軟件進行錄入、排版,并對排版提出合理的要求;又如在講完IE瀏覽器的使用后,就讓每位學生運用IE瀏覽器瀏覽本市的網(wǎng)站和其他教育網(wǎng)站。這樣,每教學一項新資料,就及時讓學生進行定量的練習,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所學的新課資料,熟練掌握操作要點,提高學習效果。
三、進行網(wǎng)絡教學
自從學校多媒體網(wǎng)絡教室的出現(xiàn),上級領導對培養(yǎng)學生的上網(wǎng)操作潛力十分重視,因此,我們學校也少不了增加上網(wǎng)這項功能。在計算機教學中,網(wǎng)絡為學生帶給了更為廣闊的信息知識環(huán)境。學生能夠透過上網(wǎng)獲得豐富的信息知識。我們教師還可指導學生從網(wǎng)上下載學習軟件,收集各類學習網(wǎng)站以及學習資源,不僅僅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信息收集、處理、吸收潛力;讓學生在節(jié)日時,發(fā)送電子郵件給親戚同學問好、祝福;讓學生在因特網(wǎng)上閱讀新聞、參加各網(wǎng)站的BBS、收發(fā)電子郵件等。采取各種方式設計教學模式,能夠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要求。
四、采用任務驅動教學
“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指在整個教學過程,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資料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透過完成一個個任務逐步掌握所學的知識與技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建構知識、
寓學于實踐的環(huán)境,讓他們在這個環(huán)境里,充滿興趣愉快地進行學習,突出了在“做”中“學”的思想。例如,我在因特網(wǎng)的教學中,我能夠分為這樣幾個大任務:在因特網(wǎng)上瀏覽信息、在因特網(wǎng)上查找信息、從因特網(wǎng)上下載信息、在因特網(wǎng)上收發(fā)電子郵件、閱讀網(wǎng)絡新聞、參加BBS、在因特網(wǎng)上進行實時交流等等。對于“在因特網(wǎng)上收發(fā)電子郵件”這個大任務又能夠分為:寫信與發(fā)信、收信與讀信、回信與轉信、信件的分類和整理、訂閱電子雜志、加入郵件討論組等子任務;針對“寫信與發(fā)信”這個子任務,又能夠劃分為:寫信、發(fā)信、在信中夾一張照片、發(fā)送一個或多個文件、發(fā)送一段錄音、發(fā)送一個影像、把同一個文件發(fā)送給多個接收者、成批發(fā)送信件等子任務。
五、實現(xiàn)分組教學,提高學習興趣
在計算機上機操作時,學生會經(jīng)常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果教師一一解答操作,不僅僅教師感到忙碌、時光緊迫,而且還限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分組教學能夠避免諸多弊端,提高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根據(jù)上課班級學生人數(shù)進行分組,每組人數(shù)不要太多(控制6——8名),每個小組有固定的機位并設兩名小組長,上課前先進行培訓。當本組同學遇到問題時,由小組長充當小老師進行輔導。當有些問題較難時,教師要鼓勵全組成員一齊研究解決。如果處理得當,教師要及時表揚,使學生充分體會到成功帶來的喜悅。這樣一來能夠極大地激發(fā)小組成員的動手潛力。如果小組解決不了,可由其它小組提出方案或由教師進行指導。
六、實現(xiàn)課堂教學與其它課程的整合
利用信息技術學科工具性的特點,能夠加強與其它學科的橫向聯(lián)系,不僅僅能使學生更扎實的掌握課堂所學資料,而且還能讓學生對信息技術課有更完整的認識。例如:我讓初中二年級學生運用所掌握的信息技術知識和上網(wǎng)技能,到因特網(wǎng)上查找文字、圖片、照片等資料,制作一個以“環(huán)境保護”為主題的PowerPoint幻燈片。學生們興致勃勃的'查找有關環(huán)保資料,精心制作出一套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身的幻燈片。這樣,讓學生完成了課堂學習資料的同時,還增長了課外知識,實現(xiàn)了與其它課程的整合,使學生親身體會到信息采集、處理、加工的全過程,大大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質和信息實踐潛力。
七、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
信息技術課的最終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工具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而這種潛力的培養(yǎng)關鍵在于教師潛移默化地引導。作為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并進一步引導他們利用信息技術,解決所遇到的問題。例如:各班要出手抄報展覽,我就提示學生能夠利用學過的信息技術知識,使用Word2003軟件來制作更美觀的電子手抄報,然后交給老師打印出來,在校園內展出,學生積極性大大增強了,部分學生做出版面新穎、資料豐富的電子手抄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我還讓學生利用“畫圖”軟件來出版班上的墻報。這些實際運用不僅僅有利于學生靈活掌握所學過的知識,還能使學生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優(yōu)越性,增強了信息意識。
八、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評價方式
記得在二零零四年五月,我到云浮市教師進修學校參加課改學習,在學習期間,令我最深刻難忘的就是,廣東省信息技術科科長要志東同志說過一句話,她是這樣說的:“信息技術教育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實踐潛力和應用潛力,一般不宜采用傳統(tǒng)的考試方式來評價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高低,而要在上機操作中真正體現(xiàn)出來”。她所說的正好與我所想的所做的一致。在實際教學中,我根據(jù)所學資料不一樣,采取了不一樣的評價方式來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例如:在教學“畫圖”軟件后,我采取了“作品展示,開放式評價”的方法,由其他學生一齊來打分評價。在教學“寫字板”、“Word”一類的軟件后,采取“指定資料、單人考核”的方法,先提出具體考試要求,并限定時光完成。例如:要求每位學生使用“Word”軟件輸入一篇文章,規(guī)定排版要求,完成后上交到教師機,由教師當堂給分。
總之,信息技術學科由于其實踐性及應用性強的特點決定了在教學中務必采取相應的、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才能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精神。以上是我在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中都運用過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務必針對具體的教學資料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才能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再上一個新臺階。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 篇4
學生最愛上什么課,就是我所教學的:信息技術。學生愛上信息技術課,這種愛好往往表現(xiàn)在愛玩游戲,或者上網(wǎng)聊天、看Flash動畫。而對一些基本的知識、技能卻不愿認真地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設計導入,誘發(fā)學生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我的教學內容中,既注重傳授知識,又注重讓學生理解電腦獨特的思維;不僅要會使用電腦,還時常想一想,為什么要這樣設計,這樣做有什么好處,這個程序有沒有更好的設計思路。
在課堂上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思維,尤其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鼓勵學生大膽地質疑,作出別出心裁的答案。學生智慧的激活,會反作用于教師和其他學生,使其能在更高層次上積極思維,從而在師生、學生間積極思維的`互動中,不斷閃耀出智慧的光芒。師生可從中盡情地去體驗教學創(chuàng)造美的樂趣,并可獲得教案目標之處的收獲。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關注知識的結構和學習學習的認知結構,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和獲得的能力的遷移,使這些結構具有適度的靈活性。讓學生成為主角。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進入主體角色,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學習從而成為知識的主動探索者。
這就要求在一節(jié)課中,讓學生充分體驗到自由,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力,選擇方法是自由的。創(chuàng)建多向的交流環(huán)境,學生可以問教師,也可以互討論,還可以查資料來解決。我們可以明確地告訴學生:教室是你們的,電腦是你們的,老師只是你們的學習伙伴,能學到多少知識,全看你自己的了
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始終處在不斷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每堂課下來,學生都能根據(jù)自身的狀況,根據(jù)自己的選擇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真正成課堂的主角。學期末我還讓學生嘗試,自己給自己的作品打分,學生的誠實、信心也是我所教學的體現(xiàn)。
教學的確是一門藝術,而且這門藝術又要跟現(xiàn)實結合起來,即教師又要趕進度,又要盡量把課上得生動,的確很不容易。你可以嘗試著課前先告訴他們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可以解決哪些問題,把這個結果通過實例的方式呈現(xiàn)給學生,調足他們的胃口,然后再上課,這樣他們也許會更有興趣,同時,聽課時也更有方向感。還有,可能的話課下跟學生多交流,可能會更知道他們的想法。其實,有時候學生對信息課不重視,也不完全是課業(yè)負擔的問題。
總之,我覺得只要付出總是有回報,看到學生獲獎的高興,也是我的成績的認可,當然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做,有更多的學生正渴望老師用知識去澆灌。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 篇5
在全面了解教材的基礎上,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1、能夠運用360安全衛(wèi)士等防火墻軟件保護電腦,掌握防火墻常見的安裝、運行等技能,并通過實驗來體驗軟件的實時保護功能。 2、通過情景化、故事性的場景,讓學生了解防火墻的用途,并合理應用。3、通過使用圖文并茂的漫畫故事介紹,讓學生了解木馬的來源與特點,提高學生的信息安全文化知識;谝陨先龡l目標確定該節(jié)課的教學手段為“案例+實踐”。
由于本課的教育意義大于操作技能,在操作層面,有不少學生反映內容太簡單,沒有挑戰(zhàn)性,當然這也和現(xiàn)在的知名軟件設計得更加人性化有關,不需要了解高深的網(wǎng)絡知識和計算機語言,只需輕輕點擊鼠標,真正做到傻瓜化操作,一鍵式操作,鑒于此今后可在木馬或者病毒的預防、查殺、消除方面做適當延伸。
再者,關于防火墻的定義應該通俗易懂,盡量少用專業(yè)名詞,多舉例說明。畢竟小學生的知識層面擺在那里,打比喻和生活化的`語言更能讓學生理解,比如當前生活中的案例,由于當前在網(wǎng)絡中鬧得沸沸揚揚的“勒索病毒”,再一次為網(wǎng)絡安全敲響了警鐘。提高學生的網(wǎng)絡安全意思,自覺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顯得尤為重要,通過一個個案例視頻,讓學生真切感受到網(wǎng)絡威脅就在身邊,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它對人們的生活、身心都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
接下來就是如何防范、殺滅病毒(木馬),本課采用的是360安全衛(wèi)士,在課堂中實際演示如何查殺木馬樣本,讓學生觀察防火墻的工作效果,增加感性認識,提高防范意識。ARP病毒攻擊應多做解釋,多強調,畢竟它是抽象的,如何做到開啟和關閉防火墻后得到的后果不一樣才是我們今后關心的問題,當然有條件的話最好模擬演示一遍,學生印象更深,興趣更濃。
最后是課件中插入的視頻部分不宜過長,應控制在5分鐘之內,3個片段中最好減少好萊塢大片的片段,因為如果沒有把整部影片觀看完的話,僅僅從某一個鏡頭和片段當中確實無法領會影片中人物的真正意圖,也就不能凸顯他們的危害,那也就不能從中起到警示作用,所以應增加和日常生活貼近的生活案例,比如銀行卡丟失,網(wǎng)銀被盜,隱私被窺探等等。學生操作的 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讓他們自己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做,老師應盡量少講,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
本課知識性、趣味性很強,學生積極性很高,網(wǎng)絡安全意識進一步提升。通過本課的學習,做到了警鐘長鳴,安全時刻掛心間,既學到了計算機的本領,又體驗了木馬等網(wǎng)絡攻擊的危害,可謂一舉多得,同時對于孩子們來講網(wǎng)絡安全將伴隨他們的終生,這才是本課真正的目的。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 篇6
本課的賀卡制作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掌握了賀卡的組成。進而去學習自己創(chuàng)作一份賀卡,對學生來說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為他不僅關系到賀卡的制作,同時也關系到賀卡內容的擺放問題,另外還認識了一個新的`名詞“占位符”。
教學時,大部分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去探索和學習,對照課本操作。從而去發(fā)掘背景制作和圖片插入制作的不同。教師起到的是點睛的作用。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結和演示。文本框的制作也放手給學生。巡視時就發(fā)現(xiàn)有些孩子對水平、垂直文本框好像不是很清楚,我也對此內容進行了講解。并且有位叫做孫國強的學生給我印象特別深刻。當時他已經(jīng)制作完了,于是自己摸索著給賀卡制作了一些自己喜歡的播放效果。哎!亮點……
于是我就趁演示的機會,將他的作品展示給全班同學看,比較觀察,你們的賀卡在放映時與孫國強的有何不同?接著引申了點知識內容——“自定義動畫”的設置。學生們興趣可濃了!
本來是節(jié)很常態(tài)的課,由于某個事件的觸發(fā),使得學生的興趣達到了高潮,或許也算是個教學成功點吧!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 篇7
隨著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發(fā)展,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在各學科中已逐漸被廣泛地應用。勿庸置疑,這種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是傳統(tǒng)教學手段所無法比擬的。它具有傳統(tǒng)教學手段所沒有的趣味性、直觀性,可以充分調動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能更容易達到教學目的,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環(huán)境中獲得知識。
因此多媒體輔助教學逐漸成為目前教學技術手段的主流之一,運用多媒體課件,結果很好!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也增加了知識的趣味性!我們政治使用的是新教材,上面的.知識點少了,增加了更多做人的道理。但是一味的說教,講理學生會感到厭煩。
愛因斯坦說:“對于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睂W生只有具備對學習的“熱愛”和“探索”精神,才能樂在其中,才能勤奮地學習。所以我打算把政治課上活,上精。多應用一些多媒體課件,盡量增加知識的趣味性,讓學生們在娛樂、活動、探究過程中學會知識,從而內化為做人的能力。
教師信息技術教學反思8
1、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持久維護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切教學設計都是為了學生,目的是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在教師的帶動下主動地學習,自主地探究,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當學生真正進入主體角色后,他們所爆發(fā)出來的學習積極性與學習潛能是難以估量的。這樣的課堂上,師生和諧地融為一體,學生學得開心而輕松,教師教得愉快而順利,如此便能持久維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注重導入,激發(fā)學生的直接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課長期以來之所以大力提倡和采勸任務驅動法”,就是因為它的很多學習內容都可以化解為一個個具體而有趣的任務,學生通過努力并不難實現(xiàn),以此導入容易吸引學生,激發(fā)其學習欲望即直接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很快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如學習在電腦中新建文件夾,我們可以用中文名稱命名(如學生姓名),學生就十分感興趣,通過學習還能消除他們對電腦中密密麻麻看不懂的英文文件夾的神秘感與畏懼感。又如電腦繪畫、電腦動畫等諸多學習內容,老師都可以事先展示準備好的優(yōu)秀作品,讓學生“垂涎”一番,進而幫助他們循序漸進地完成任務,實現(xiàn)他們的愿望。
3、注重學習成果的激勵作用,提高學生的間接學習興趣。
通過學習成果的及時反饋,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間接學習興趣,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主動性。老師要經(jīng)常通過網(wǎng)絡教室教學演示功能,多多展示學生的作業(yè),及時給予點評指導,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如鍵盤指法與打字練習(小學三年級),其機械單調性很容易使學生厭煩,而充分利用學習成果的反饋作用,完全可以將教學設計得有聲有色,首先要科學合理地安排學習進度與練習層次,同時突出學習的趣味性,將打字游戲引入課堂并開展游戲競賽,比一比誰的打字速度快等活動。這類做法有很多,不論結果如何,但“寓教于樂”這種做法對學生學習的激勵作用是立桿見影的,常常還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對學生影響深遠。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 篇8
本節(jié)課的學習仍然是采用以學生為主的學習方式進行的。在上課之前,我就已經(jīng)告訴學生要提前準備好相關資料。由于課前準備充分,因此這節(jié)課非常成功。
針對本節(jié)課的特點,我把學習內容定位為:
1.移動郵件
2.刪除郵件
3.管理垃圾郵件
4.裝飾郵箱,包括更換皮膚,更換信紙,郵箱訂閱等四個方面。
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導入課題,然后,學生根據(jù)操作步驟進行操作,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加深記憶理解,學生操作后,讓一兩名同學上臺進行演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學生熱情高漲,積極性很高。
針對當前出現(xiàn)的垃圾郵件,我采用讓學生上網(wǎng)查找資料,搜索防止垃圾郵件行之有效的辦法。然后,通過課本中的關于“安全”的選項使學生了解正確的配置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比如“黑名單”、“數(shù)字證書”的使用,這樣既培養(yǎng)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主動手能力,又讓本節(jié)課知識點得以拓展。既培養(yǎng)學生的網(wǎng)絡安全意識,又提高了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最后,本節(jié)課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雖然課前經(jīng)過了充分的準備,但是關于這幾個方面的講解模式,還是顯得有點單一,這樣會使學生的積極性越來越低。因此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希望能夠與學生進行真正的交流互動,真正地使課堂做到學生喜歡,教師輕松,雙方都有所得。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 篇9
課文主要內容:
1、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叫“埃尼阿克”(ENIAC)與1946年在美國誕生。
2、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等五大部分組成。
3、運算器和控制器統(tǒng)稱為中央處理器(CPU)。
4、存儲器分為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
5、電子計算機經(jīng)歷了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和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等四個發(fā)展階段。
我就所講授的這一課談談自己的教學感受:
。、我認為“導入和小結”是課堂的點晴之筆,即使準備的時間緊張,但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還是費了不少的時間。由“計算機能做什么”——一幾乎每個同學都能回答的.問題,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讓學生沒有難度,感覺輕松。老師就著學生的回答,比如,有的同學說“用計算機聽音樂”,與人類比,人是用嗓子唱歌,那計算機用什么部件就能發(fā)出聲音呢?引出了本節(jié)的內容——計算機怎樣計算的及工作原理。引入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簡單、自然的思維引出了本節(jié)的內容,讓學生沒有陌生感。
。病⒔虒W內容安排緊湊、有序。由學生看到的自己面前的計算機,說到外部設備;由神秘的主機箱說到主機的組成,又由設備說到設備是怎樣工作的,這種“由近到遠,由淺入深”的循序漸時的安排,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易于接受。
3、重、難點突破有“法”。計算機是怎樣計算的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采用任務完成法讓學生完成任務,講解學生完成計算的過程,來完成計算機工作計算的過程。
。础⒆⒅丶毠(jié)設計,營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
。、有待改進的幾個方面。完善每個硬件的講述內容,規(guī)范語言;演示工作原理中的實例時,將程序編寫過程加入進去效果會更好;現(xiàn)場拆機箱,發(fā)硬件,會讓學生感覺更直觀。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 篇10
作為一名信息技術教師,很高興能有機會參加市優(yōu)質課評比活動,它是一個教學展示的大平臺,也是一個教學交流的大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每位選手都盡情地展現(xiàn)自己的教學思想、教學策略和課堂調控能力。
在這個大平臺中,我鍛煉了自己,展現(xiàn)了自己的教學理念,對于本節(jié)課,反思如下:
一、課堂教學,學生為主
在教學設計上,本著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是引導者的姿態(tài)進行,課堂的一切教學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圍繞恐龍先提出自己想研究的問題,然后以學生的問題的對象進行課堂研究學習。
在搜索引擎了解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只提供一種對比的方法,讓學生通過對比自主發(fā)現(xiàn)各類搜索引擎的共同之處,從而形成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
二、課堂細節(jié),習慣培養(yǎng)
課堂細節(jié)決定課堂成敗,可見課堂細節(jié)的重要性,在本課教學中,我在課堂中通過自己的教學語言和教學提問,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策略和學生習慣。
當學生說完想研究的一些問題這后,我提出“要研究這些問題,在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你打算怎么做?”這個問題意在讓學生了解解決的問題的方法,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制定一個研究策略,再以這個策略為前提進行問題的研究。在課后小結時,結合板書,再次呈現(xiàn)研究問題的方法,加深印象。只要堅持如此教學,必定能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課前談話中,當學生提到用電腦玩游戲時,適時給于引導,首先肯定適量游戲是一個休閑娛樂的方式,可以通過游戲放松自己的心情。然后話峰一轉,提出游戲要注意的時間和地點的控制,強調課堂內不聽老師的教學而進行游戲活動是一種不可取的行為。
三、課堂調控,環(huán)節(jié)緊湊
課堂調控能力是教學課堂教學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也是衡量一個優(yōu)秀教師的重要標準。但我想課堂調控還應是以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為基礎的,合理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能更大地降低課堂調控的難度,使整節(jié)課順利地進行。
在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中,我以“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成果展示——小結匯報”為主線,每個環(huán)節(jié)相互聯(lián)系。當學生提出關于恐龍的研究問題之后,自然而然地就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從而就進入了解決問題環(huán)節(jié)。在解決問題時,會想到用什么方法來解決,解決的步驟是怎么樣的。從中滲透搜索引擎的認識與關鍵詞的確定方法等。
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有著很多的不確定性,課后,我細想課堂教學過程,發(fā)現(xiàn)自己在以下幾點中做得還很不夠。
一、教師引導,力度不夠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覺得自己的作用體現(xiàn)得不夠。當課堂開始時,學生在提出的研究問題都是非常的膚淺,有些根本就沒什么研究的價值時,我想之前我可以事先準備一些有價值的研究問題,在學生表述完自己想
研究的問題,教師板書之后,我可以提出:“老師這里也有幾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比缓蟀鍟鴨栴}置于學生問題之前,這樣既讓學生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也引導了學生去研究有價值的問題。而實踐教學中,我卻只是一味地引導,不僅浪費了時間,而且學生也沒有提出什么有價值的問題。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想應該大膽地嘗試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素材類問題教師拋出,策略性問題學生提出的教學方式。
二、學生成果,效率不高
基于教師引導作用發(fā)揮不夠,浪費了課堂教學時間,從而導致了學生操作時間的縮短;學生研究問題的表面化和簡單化也使教學對于學生在已有知識技能基礎上的提高力度不多。因此以后在練習設計上還應根據(jù)層次性進行劃分,從易到難進行設計,讓不同的學生都能體會學習的成果,感受學習的快樂。
三、時間把握,能力不足
本節(jié)課超時了,問題出在自身的能力還不足,具體有兩個方面:
1、教學設計方面要有一個可以調控的環(huán)節(jié),不能一溜到底地進行設計,要給自己留有余地。
2、教學調控引導適度,適度引導,在引導不成功的情況下,要主動拋出,縮短學生的期待時間,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本次活動已然結束了,在我的教學之路并未終止,在這個大平臺的展示與交流中我收獲了很多方法,積累了很多經(jīng)驗。我的教學以此重新開始……;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 篇11
由于高一年級學瘧的原有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在課堂中采取分組教學,就是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討論和完成電子作品的制作,這樣的意圖就是讓信息技術知識基礎比較好的學生帶動那些信息技術知識基礎薄弱的學生,有利于提高教學效果和同學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本節(jié)課的處理較好的地方就是讓學生對這門課程有較強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氛圍。
這是一節(jié)沒有計算機的信息技術課,通過實際的授課,效果還算不錯。整個課堂氛圍很好,學生們在課堂上的思維非;钴S。我以討論學校有哪些新的變化進行導入,一下字就吸引住了學生,也很快打消了學生的抵觸情緒(在上課前,有部分學生知道不到電腦教室上課,有些情緒),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學生回答都非常踴躍,為整節(jié)課的成功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F(xiàn)在回顧本節(jié)課,其中有很多是理論性的東西。作為學生來講,他不適應,不喜歡,甚至不想學。相當多的學生認為,上信息技術課就是要到計算機教室,就是要上網(wǎng)、玩游戲、聊天或者是下載一些資料等。針對這種現(xiàn)象,如何來完成信息技術的理論授課呢?我想最關鍵的就是在進行授課時,要盡可能通過精彩的'事例來導入問題,說明問題。而事例選擇的正確與否,會直接影響到整堂課的效果。我認為,所選擇的事例最好是學生覺得新奇感興趣的為好。因為,只有這樣的例子才能增加學生的好奇心,才能更加吸引學生。如果是學生比較老套的內容,對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可能會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所以,信息技術理論課中事例的選擇是非常非常重要。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在授課時要能適當進行知識的擴展、延伸,使學生在通過一系列的學習后,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識鏈。在進行擴展的知識中最好是跟學生的需求有關聯(lián),要對他們有比較現(xiàn)實的意義。這樣,他們學起來就很積極、很投入,也很快就會把它掌握好。對于信息技術課,尤其是新課程理念下的教材,在進行備課時要進行通盤考慮,這樣會更有利與教學工作的開展。因為現(xiàn)在的教材是以模塊為單位的,進行全面通盤的考慮,可以讓老師對本章或是本模塊的教學方向、教學目標做到心中有數(shù)?梢允菇虒W任務,循序漸漸的來進行,有利于學生目標的完成。在進行小結時,最好是學生老師一起來。老師可以從學生的發(fā)言中發(fā)現(xiàn)存在的不足,進行及時的糾正。學生可以從老師的表達中得到啟示,還可以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大家在一個比較活躍、友好的氣氛中進行學習,學生不會感到有什么壓力,接受事物的能力會比較好。對教材內容要有目的的進行取舍,新課程教材所涉及面廣,內容多,如果不進行取舍,就會出現(xiàn)這樣一種情況:老師滔滔不絕,學生不知所云。因此,精心的備課,有目的的取舍。對老師而言,不會疲憊于沒完沒了的講解,學生也不會有那么大的壓力,這是兩全其美的事情,何樂而不為?最后一點感觸,就是我覺得并不是每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都要到計算機教室上。尤其是新課程下的新教材,它所涉及的面非常廣,如果每節(jié)都到計算機教室授課,很多內容就沒有辦法完成。因為一到電腦教室,學生就想上網(wǎng)、就想QQ、就想玩游戲等等,基于這些實際的情況,我認為,信息技術課有時不在計算機教室授課可能效果會好些。這就是我通過一星期的教學對本節(jié)課的一些反思。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 篇12
一、“學習者分析”,實行人性化教育。
人性化教育是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中的一個重要觀點,我個人理解所謂人性化教育就要一改以往以教師、教材和教為中心的教育模式,要以學生和學習為中心,使個體的學習達到最佳的效果。所以,在教學設計中,“學習者分析”是教學過程進行之前的重要工作之一。通過“學習者分析”,教師可以了解學習者的初始水平和想要或應該學習的內容,進而確定教學內容時做到“有的放矢”,使教和學的過程更有目的性;使教和學的效果讓教者和學者都能滿意。
二、根據(jù)具體情況,適當調整教材內容。
信息技術課的教材都是由專家們編寫的,其科學性和正確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針對基礎不同、接受新知識能力不同的學習者個體,如果按教材安排的每一節(jié)課按部就班的話,常常會遇到一些問題。例如:教材中教學生使用“畫圖”工具的過程是“打開畫圖工具——了解畫圖窗口組成——試畫簡單圖畫---關閉窗口——……——文件的打開和保存——……”,若按此教學,學生在畫了一幅圖后要關閉窗口,這時所畫的圖會丟失,想保存又不會,這該如何呢?我們就要把教材中順序做一下小小的調整,把“保存文件”這部分內容提到前面去講,這樣既可以滿足學生的需求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趣,過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所以在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中,教師們要結合實踐經(jīng)驗合理的、有效的利用教材,這樣才能年書在教和學的過程中真正的發(fā)揮作用。
三、靈活使用各種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1、傳統(tǒng)講解法:
傳統(tǒng)講解法就是教師對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講解,它不用借助其它教學設備就能完成教學過程。作為一種最常用、最古老的教學方法,它同樣適用于信息技術學科,而且這種教學方法對學習主體——受教育者沒有過多的要求,小學生、中學生、成人學生、專業(yè)學生、非專業(yè)學生同樣可以適應。在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中這種教學方法主要適用于信息技術常識和一些基礎知識的教學,如:計算機的發(fā)展史、計算機的組成、計算機的日常維護和病毒預防、計算機的`用途、計算機網(wǎng)絡基礎理論等,同樣這種方法也適用于計算機操作性知識的原理講解和操作步驟的講解。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加工,防止照本宣科,教學語言要注意生動、形象,同時配合一些簡單的圖片和圖表進行講解,這樣才能教得輕松、學得愉快。
2、講練結合法:
講練結合法就是將傳統(tǒng)的講解法與實踐練習結合起來,以達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教學目的。這種教學方法首先是教師用傳統(tǒng)的講解法將知識要點,操作方法與步驟告訴學生,然后提出一些相關的題目由學生根據(jù)了解到的知識獨自實踐,這主要適用于一些有一定理論性,又要求很好的將理論融于實踐的課程,如:高級語言程序設計等。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同時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舉一反三的能力,但是對于年齡較小、專業(yè)底子較差的學生來說,這各方法就不太容易接受了。
3、演示教學法:
演示教學法就是教師利用計算機及其輔助設施為學生演示操作過程,學生從教師的示范性操作中學習操作的方法和步驟。這種教學方法是信息技術教學中一種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學生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直接了解各種操作過程,這種方法既可以用在講解新課中,也可以用在課程的導入階段,新穎的導入內容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有利于讓學生同步進入教學過程。除了少數(shù)基礎較差的初學者外,這種教學方法對于大多數(shù)的學習者來說都是行之有效的。
4、同步教學法:
同步教學法就是學生與老師同步進行操作,學生操作中掌握所學知識。這種方法主要用于操作性較強而又難于理解的教學過程中。此教學法有兩種主要模式:模式一,教師邊操作邊講解,通過計算機投影儀展示給學生看,學生跟著教師的操作和講解一步一步地操作,直到完成整個操作過程。對于操作性較強的信息技術學科,針對某個具體的軟件的某一項具體功能,操作步驟和過程比較多,界面變化頻繁,教師難于講解,采用這種方式,教師講一步,做一步,學生跟著做一步,教師講得輕松,學生學得清楚、明白。模式二,教師看著學生的操作進行指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講解下同時進行同樣的操作,一步一步直到完成整個操作過程。這種模式下教師一定要控制好操作進度充分搞好組織教學,提倡互助互學,這樣不但學習效果好,還會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團結互助精神,將德育教育與信息技術的學習融于一體。同步教學法是信息技術教學中最適合大眾,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方法。
5、啟發(fā)教學法:
啟發(fā)教學法又稱啟發(fā)探索法,就是針對某一特殊內容,教師先時行簡單提示或不作講解,只是給學生一個任務,讓其獨自完成,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探索知識,完成學習任務。此法多用于趣味性強,既有一定難度,而難度又不是特別大的教學內容,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探索能力和自學能力,使學生主動求知,對有
一定基礎的學生來講是一種極好的教學方法。
6、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法就是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和進度,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給每節(jié)課制定出切合實際的任務,由學生在課堂上守成預定的任務。任務在含義上有以下幾種:操作數(shù)量上的任務;操作速度上的任務;操作質量上的任務,完成任務的方式主要有:全體同學按同樣的方式完成任務;根據(jù)學生能力完成難易程度不一樣的任務,這也就將另一種教學法——分層次教學法融入其中了。
以上列舉了六種信息技術課中常見教學方法,還有許多不能一一枚舉。教師在教學中根據(jù)學生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同時有機的將各種教學方法結合起來會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緊密聯(lián)系相關學科,注重教學實效。
每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信息技術課更是如此。在當今這個信息化的社會里,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方面的技能已成為對現(xiàn)代人的起碼要求,所以信息技術學科的既是獨立的,又是為其它學科服務的工具,我們在信息技術學科的教學中要牢記這一點,要教會不一利用所學的信息技術知識解決其它學科中的問題,盡量為學生開拓思路,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使其能夠更有效的使用信息技術。
五、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方法。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現(xiàn)代化教育理論也不斷的發(fā)展,這就給我們教師提出了新的課題,特別是作為新興學科的教育者,我們不能固守著僅有的一些傳統(tǒng)教學模式,而是要提倡創(chuàng)新,要更新觀念,要學會換位思考,用新穎的互動式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讓他們學會學習,讓他們從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中的被動轉為主動,讓他們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進而有效的學習。我認為信息技術課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以下幾種學習方法:自主探究式學習;小組協(xié)作式學習;使用幫助系統(tǒng)學習;閱讀教材和記筆記的學習習慣;利用技術解決問題,擴展性學習。
六、及時總結和反思。
把每一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與不足之處分別歸納起來,認真的分析找出更好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不斷進行反思,自覺的實踐各種教學模式與方法,并且不斷的使教學經(jīng)驗理論化,只有真正的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提高教學質量,過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 篇13
21世紀是競爭的世紀,以網(wǎng)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經(jīng)拓展人類能力的創(chuàng)造性工具。隨著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進,在中學階段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已經(jīng)勢在必行,而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關鍵,是信息技術課程和其他學科雙贏的一種教學模式。我們學校目前正在著手在各科教學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與各學科之間的交叉性、互動性的特點,讓學生主動地、活潑地選擇吸收新知識,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摒棄了過去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真正做到了“我選擇,我喜歡”。
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有著傳統(tǒng)教學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
一、整合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生學習生活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進行的,而且學習環(huán)境中的情境必須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意義建構。
二、整合注重了學生的.主體性,“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促進者和咨詢者,學生則是知識建構過程的積極參與者,運用任務驅動原理,將學生置于網(wǎng)絡的海洋中,給學生布置一定任務,學習的目標和任務一旦明確后,學生會積極地、主動地、有目的地去獲取信取、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信息,從而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
三、整合豐富了學生的情感,新課程中特別提到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語文教師在教學一般文章時可能對信息技術的依賴不大,因為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的語言來創(chuàng)設情景,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情感的目的,但是有些課就需要大量的信息技術來創(chuàng)設意境,比如,有圖片,有動畫,有音樂等等有使內容更加形象逼真,使學生在對語言文字及曲子的理解和想象中情感得到培養(yǎng)、豐富和升華。
我們作為培養(yǎng)跨世紀新人的老師,要在這一領域不斷探索,不斷研究,為我國的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現(xiàn)代化做出我們的貢獻。;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經(jīng)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3-13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6-27
信息技術教學的反思06-27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7-03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2-07
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7-02
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反思12-15
信息技術教學的幾點反思12-16
大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7-02
初中的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