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端午節(jié)的習俗
各地端午節(jié)的習俗:
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jié)”。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于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jié)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是必不可少的活動。據(jù)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至于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jù)說是為了壓邪。但是全國各個地區(qū)由于歷史和風俗也會有帶有地方特色的一些活動。下面小編為您分享各地區(qū)的端午風俗。
【山東省】早起飲酒 帶七色線
鄒平端午,每人早起都要飲酒一杯,用來避邪。日照端午給兒童纏上七色絲線,一直要戴到節(jié)后第一場下雨再解下來扔到雨水里。臨清端午,七歲以下的男孩帶符(麥做的項鏈),女孩帶石榴花,還要穿上母親親手做的黃布鞋,鞋面上用毛筆畫上五種毒蟲以便殺死五種毒蟲。即墨在端午節(jié)早晨用露水洗臉。
【山西省】
解州端午,男女戴艾葉,稱為“去疾”,幼童則系百索于脖子上,據(jù)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隰州端午,各村祭龍王,并在田間掛紙。懷仁縣端午又名“朱門”。定襄縣端午,學生需致贈節(jié)禮給教師。潞安府以麥面蒸團,稱為“白團”,與粽子一起拿來互相饋贈。
【江西省】
建昌府午節(jié)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河北省】忌打井水 吃“五毒餅”
北京往往于節(jié)前預汲井水,忌端午節(jié)當天打井水,據(jù)說是為了避井毒。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于端午節(jié)互相饋贈禮品。
【陜西省】
興安州端午,地方官率領僚屬觀賞競渡,稱之“踏石”。興平縣端午以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稱為“耍娃娃”。同官縣端午以蒲艾、紙牛貼門,稱為“鎮(zhèn)病”。
【湖北省】
黃崗縣端午節(jié)巴河鎮(zhèn)迎儺人,花冠文身,鳴金逐疫。宜昌縣端午競渡,但以五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特盛。五月十五又稱“大端陽”,食粽、飲蒲酒,例同端午。
【浙江省】午時采藥 吃餛飩
桐盧縣醫(yī)家則于午時采藥,相傳此日天醫(yī)星臨空。新昌吃端午餛飩,人們認為五月初五是個惡日,而剁肉包餛飩是嚇唬閑神野鬼的。新昌除吃端午餛飩外,還有吃粽的習慣。鄉(xiāng)間也有喝雄黃酒的,此俗與白娘子許仙故事有關:傳說白娘子系白蛇所化,與許仙結(jié)成恩愛夫妻。法海則視白娘子為妖孽,于端午日暗中指使許仙強勸白娘子飲雄黃酒,以使其現(xiàn)出原形。故謂雄黃可以避邪。
【甘肅省】
靜寧州端午摘玫瑰以蜜腌漬為飴。鎮(zhèn)原縣端午贈新婚夫婦香扇、羅綺、巾帕、艾虎。子弟并邀集父兄宴請師長,稱為“享節(jié)”。漳縣端午,牧童祀山神。積薪丘,在雞鳴前焚燒,俗稱“燒高山”。
【湖南省】
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于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chǎn)。岳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
【四川省】出端午佬 賽龍舟
石柱有“出端午佬”的習俗。由四人以兩根竹竿抬起一張鋪有紅毯的大方桌。毯上用竹篾編一個騎虎的道士。敲鑼打鼓,街游行。樂山、新津等地端午賽龍舟時,還舉行盛大商品交易會。
【江蘇省】
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儀征縣也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jù)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福建省】曬藥囊 競渡獻紙
福州端午舊俗,媳婦于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為藥王曬藥囊日,人家皆于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于水濱,稱為競渡。仙游縣端午競渡后,獻紙于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繼光于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jié)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lián)以彩線,系于釵上。幼女則懸之于背,稱為“竇娘”。
【廣東省】
從化縣端午節(jié)正午以燒符水洗手眼后,潑灑于道,稱為“送災難”。新興縣端午,人家各從其鄰近廟宇鼓吹迎導神像出巡。巫師并以法水、貼符驅(qū)逐邪凡魅。石城縣端午,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各地端午節(jié)的習俗】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的各地習俗05-19
中國各地的端午節(jié)習俗06-24
全國各地端午節(jié)的習俗06-28
各地冬至的習俗06-26
關于冬至習俗各地12-23
關于冬至習俗(各地)06-27
關于冬至各地習俗04-13
下元節(jié)的各地習俗02-19
中元節(jié)各地的習俗04-15
各地清明節(jié)習俗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