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感想 推薦度:
-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度:
-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15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fā)后,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jié),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好的心得體會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1
我比較喜歡讀書,與書為伴,讓我在文字的海洋中盡情的徜徉,我常常感到是一種享受,是與智者面對面的交談。促使我對生命和人生深切地認知和感知。
回想我從事教育事業(yè)這些年來所走過的路,其實就是一條學習的道路。尤其是今天所面臨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許多問題,多讀書,讀好書,要堅持不懈的讀書,已經(jīng)是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為與書為伴的人生,一定是有質(zhì)量,有生機,這樣的人才一定有內(nèi)涵,有發(fā)展。
教師是學校最豐富、最有潛力、最有生命的資源,沒有高品質(zhì)的教師,就沒有高品質(zhì)的教育,而要有高的品質(zhì),有豐富的內(nèi)涵,有教師的人格魅力,就得經(jīng)常閱讀,不斷提升個人的文化內(nèi)涵和修養(yǎng)。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細水長流,,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只有博天下書,采百家長,不斷的充實自己,豐富自己,運用書中的知識去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棘手問題,運用新的思維方式去面對解決現(xiàn)在教育教學中的.問題。
多閱讀,多讀書,能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當今社會日新月異,我們每天所面對的學生知識面廣,思維也較成熟,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對一些事情的態(tài)度,觀念,做法,我們也不能用過去的老皇歷去對待,此時,作為教師的,就要有豐富的知識,包括本學科,邊緣學科的知識去幫助學生解答,這樣的教師才是學生最喜歡的,在學生心中有位置的,最受學生尊重的。面對特別有個性的“問題”學生,我可以運用多方面的知識去贏得學生的信賴,走進他們的心里,和他們成為好朋友,進而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所以,要成為一個受人尊重的,博學多才的好老師一定要多讀書,讀好書,持之以恒的讀。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在談話。”我也贊同有人把知識分為根的知識和葉的知識兩部分這種說法,通過閱讀,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采擷自己所需,若得根的知識植入心里,它會讓我更加聰慧,生長出新的知識,在工作中得心應手,若得葉的知識,雖然它不會再生,但可以豐富我桶中之水,讓它總是充滿,讓我的學生盡情取之。讀好書,好讀書,真是受益匪淺。
做一件事容易,最難的是堅持做下去,讀書亦如此,堅持每天閱讀,即便是一小段,貴在堅持,慢慢的就養(yǎng)成一種習慣。讀書的形式可以是不固定的,你可以只是閱讀,盡情的欣賞文詞的華麗,體會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情懷,或是走進文中的情節(jié),體會人生的酸甜苦辣。你也可以讀寫結(jié)合,記載對自己有所觸動的精典部分,抒發(fā)自己那激動不已的情懷,做到讀有所感,讀有所悟,真正做到閱讀成果的有效轉(zhuǎn)化。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2
作為一名老師,最重要的任務(wù)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zhì)量有所進步。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老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從中選出這幾個“建議〞談?wù)勎业南敕ā?/p>
一、老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老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展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老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老師的眼里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guān)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為老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啟發(fā)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假如你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么這就是個明顯的征兆:在這個班級里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著一名老師的教學效果。對于新老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yǎng)成是今后有良好教學效果的根底,我所缺乏的也就是這一點,要時刻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jīng)歷加以研究和觀察,并進展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此根底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學習優(yōu)秀經(jīng)歷,并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yōu)秀老師學習應當獲得某種信念。〞
三、老師的教育素養(yǎng)
“關(guān)于學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于老師來說,應當只是他的知識的事業(yè)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老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的無可比較的時候,老師才可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shù)家和詩人。〞其實,要想到達這樣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白x書,讀書,再讀書,——老師的教育素養(yǎng)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于此〞想想自己,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好,每天不停地忙于備課、上課、修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但閑暇時又懶得動,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鑒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如今覺得自己還年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足以能“應付〞小孩子,然而面對飛速開展的今天,可以說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了,我們不得不時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么惟有讀書才能武裝我們的頭腦,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為難境地。而讀書的這種意識更應該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望。
年輕的我對于老師這個行業(yè)還存在著比較稚嫩的想法,而學習對于我來說是補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個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斷地學習,積累經(jīng)歷,使自己能成為一名名師。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3
《教育的本質(zhì)》是大學入門叢書當中的一部,作者是中國臺灣最具影響力的教育家賈馥茗女士,這本書是其集六十余年教學與研究經(jīng)驗寫成的,該書的副標題是——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本質(zhì)也好,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也好,這都應該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應該追問的問題,而且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不僅是應該也是教育者必須去追問的問題。如果一位教師不能徹底的追問這個問題,即使是他非常的努力從事教學工作,也免不了貽誤學生的前程,甚至是耽擱學生的生命的發(fā)展進程。對教育本質(zhì)的認識,也就是對于生命發(fā)展方向的認識。
目前,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提倡生活的教育,愛的教育,生命教育,賞識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等等,但都只停留在教育的形式方面,越來越多的教育者在討論“教什么”和“怎么教”上下功夫,但也卻如作者所言,更多的教師將“為什么教”這個問題視為“理所當然”,忽略了“為什么教”就忽略了“教育的根本”,也就降低了教育的效果。教育本來是為了使生命逐漸走向強大,但卻造就了生命的越來越脆弱,造就了越來越多的人厭倦學習,逃避學習的情況的發(fā)生,造就了大學生沒有能力就業(yè)。如果教育者能夠從生命進入教育開始就能引導生命熱愛學習,讓新的生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通過學習感受到自己變得強大和有力量,那么就不會有如今大學生畢業(yè)就會失業(yè),高學歷愈冷,或“海歸”變成“海待”了,能這樣就不會有逐年增多的`有心理問題的大學生和人群了。這些問題的存在,我以為都是教育出的問題,是教育者對教育的本質(zhì)認識不夠所導致的。
作者不僅能夠看到這一點,而且能夠從國學當中找到充分的理論依據(jù),并能透徹的分析我們民族自古以來教育演變的原因。實為難能可貴。如果教師和家長都能明白和理解教育的本質(zhì),那么,我們的孩子就會接受有效的成長指導和教育,就會不再承受那么大的壓力,就會體味到學習和求知的快樂與幸福,生命也就會享受更充分的自由。所以,我真誠的推薦各年齡段的學生家長,所有的教育者,包括大學生認真地讀一讀這本書,它會給我們更有益的啟迪。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4
這次幼兒園讀書活動的展開對我來說著實令人收獲了不少知識,無論講故事過程中的領(lǐng)悟還是對孩子的組織都是鍛煉自身能力的良好方式,每次讀書都能夠讓我對學前教育產(chǎn)生更多的反思,畢竟想要在教學工作中取得進展還需要不斷的學習才能夠讓家長和園領(lǐng)導感到滿意,期間的成長也是經(jīng)過了無數(shù)的努力才能夠達到現(xiàn)在的程度,所以這次讀書活動對我來說著實令人收獲了不少的體會。
在讀書活動中能夠明顯感受到孩子們對童話書籍更感興趣,既要書中蘊含哲理又要滿足篇幅短的需求才更適合孩子們閱讀,對此我在挑選書籍的時候也結(jié)合了平時上課時用到的兒童讀物,這樣的話才能夠在讀書的過程中起到寓教于樂的良好效果,可以說這種效果的獲得才是組織這次讀書活動的主要原因吧,我在進行閱讀的時候更加注重的'還是與不同老師間的交流,針對孩子教育的話題進行探討則能夠更好地理解書本中蘊含的哲理,畢竟在挑選讀物的時候我也準備了不少適合幼兒園老師進行閱讀的書籍。
通過對書籍的閱讀能夠明顯感受到自己在教育方式方面還存在著可以改進的空間,在以往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我便對如何激發(fā)孩子學習興趣的問題感到苦惱,只不過當時陷入了思維誤區(qū)的緣故導致只能夠在教學過程中見招拆招,殊不知無論是閱讀書籍還是上網(wǎng)查詢資料都能夠讓自己了解這部分內(nèi)容,所以當我參與到讀書活動之中并學到這方面知識的時候還是心生感慨的,畢竟在我看來這次讀書活動更多的還是幫助孩子增長見識,殊不知長時間沒有閱讀的自己也需要讀書并從中獲得知識。
可能是在教學工作中更加偏重于思考的緣故導致我很少主動去進行學習,這也導致自己的思維模式固定以后很難突破原有的限制,殊不知當自己靜下心來進行學習的時候往往能夠從中得到不小的收獲,正如這次讀書活動的展開讓我從中獲益并加深了對幼兒教育問題的思考,但在思考的同時我也在為以往教學工作中的不足感到慚愧,明明只需要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進行閱讀便能夠彌補自身的不足,可是我卻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在無意義的事情之中從而導致自己毫無進步。
這次讀書與其說是收獲了道理不如說是反思了自身的不足,也讓我明白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缺少了對學習的探索之心,因此當我感到迷惘的時候不妨手捧書籍進行閱讀從而調(diào)整好自身的狀態(tài)。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5
很偶然的機會,打開了這本《迷戀人的成長——20位教師的課堂發(fā)現(xiàn)》。剛剛打開就被書中的精彩描述深深吸引,無法放下。深吟淺唱地翻過書中的每一頁,不知不覺中就走進了“生命化教育”。在字里行間不停地穿梭,就不由得把“生命化教育”當作一種信仰。這是一本讓人流淚著又微笑著、痛并快樂著的書,但不管你是流淚還是歡喜,這本書都會讓你迷戀上人的成長……. 這本書其實是福建20位教師踐行“生命化教育”以后得出的教育智慧的結(jié)晶。書中篇篇精品,當然如果你對此有所懷疑的話,你打開扉頁或是任意一篇都會給你一個很好的證明?梢院苊鞔_地說,只要你讀了《迷戀人的成長》,你心中就會充滿了對“生命化教育”的信仰。書中的20位教師都是眾人皆知的名師,他們是積極的生活者、真正的博學者和優(yōu)秀的教育者。他們對教育教學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生命的珍視,通過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娓娓道來,親切自然,讓我這個剛從高校畢業(yè)的新人在踏入教師隊伍之前就感受到新課程理念下的新型教師形象。他們對學生、對教育工作的愛,達到一種迷戀的程度,因此,能在如此平凡瑣碎的工作中得到如此多的精彩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選取幾個“發(fā)現(xiàn)”的片斷,與大家共同感受“生命化教育”的魅力。
發(fā)現(xiàn)一:“回想我十年來的教學生涯屯有不少理智控制不住感情的沖動行為,也有不少在情急之下所做出的莽撞行為,現(xiàn)在是后悔莫及呀!但我慶幸,參與生命化教育實驗,我不再粗暴,不再簡單,我變得成熟,變得有智慧了!在今后漫長的教育生涯中,我將直面人生,以成全每一個富有個性的人的發(fā)展為自己的價值取向。”
一個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一些錯誤,但很少有人能這樣勇敢地分析、解剖自己,這樣真誠地直面錯誤,立下要培養(yǎng)富有個性的人的諍諍誓言。
發(fā)現(xiàn)二:真誠的“美化”。
教師的愛能創(chuàng)設(shè)一個愉快的教育情境。心理學研究表明,煩惱、焦慮、緊張、害怕、反感等情緒是心理疲勞的主要因素,在這種脾氣和情感狀況下學習,將會抑制智力的活躍;相反,在愉快、心平氣和的心境下學習,則往往伴隨血液循環(huán)的亢進、大腦皮層得到豐富的營養(yǎng),從而使注意、記憶、想象、思維等心理活動處于積極的狀態(tài)下而不易疲勞。當教師微笑著走進課堂時,學生們便也露出笑臉,教室里陽光燦爛,課堂上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思維活躍。因此,我想,任何一位教育者都應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藝術(shù),用智慧、用技巧、真誠地去“美化”學生的過錯行為,用尊重、信任、激勵去喚醒每個生命個體。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對學生的錯誤行為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具有說服力的批評,這些做法,乍看起來都是為了把學生教育好。但是善良的動機,或者說僅僅靠善良的動機,未必能收到預期的效果。因為,每對孩子進行一次批語實際上就是讓他又一次加深了自己是壞孩子、惡劣孩子、十分討人嫌的孩子的印象! 如果所有的教師都能勤于研究,勇于實踐,把自己對生命教育的深刻理解運用于實踐,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師生關(guān)系會更和諧,我們的課堂會更加富有人性。
發(fā)現(xiàn)三:只有回到生命,才可能理解作為生命表達的教育;氐缴鸵馕吨氐搅私逃谋驹。
馬克斯?范梅南(加拿大)說:“教育智慧與其說是一種知識,不如說是對孩子們的'關(guān)心!苯逃姨K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請你記住,教育——首先是關(guān)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去觸及孩子們的心靈!苯逃闹腔,不在乎教給孩子多少知識,而在乎如何協(xié)助孩子培養(yǎng)智慧,因為知識都是舊的,生命卻是新的。學習是種邁向未知的智慧和勇氣,只有時刻注重孩子的體驗、感受,讓孩子們真正地“做自己”,教師才能因著孩子的快樂而快樂,師生才能共享生命化的教學課堂。
發(fā)現(xiàn)四:把課堂當成生命中的一種美麗探險。黃瑞夷老師說,其實教師日常上課在愚鈍和機敏之間往往也是這一念之差。全力關(guān)注學生我們就機靈了,全心關(guān)注教學環(huán)節(jié)我們就愚鈍了。看來要讓課堂富有生命的活力,教師必須做到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的:只有當教師所要教的教材在他看來淺顯得如同識字課本一樣時,他才能把精力從教材上轉(zhuǎn)到學生身上,才是用一輩子來備課。
教師教學要從關(guān)注“錯”與“對”中轉(zhuǎn)向關(guān)注差異,只有關(guān)注學生的差異才能成全學生,才算尊重個性,才是“目中有人”的教學,反過來學生的差異也成全了教師,一個教師的成長必是在錯綜的學生差異中獲得成就的。讓不一樣的學生都有相應的發(fā)展,是對教師的挑戰(zhàn),挑戰(zhàn)使他變得敏感、聰慧、富有才華;關(guān)注學生差異的課堂是開放的、是無法預設(shè)的,它只能憑教師的才情、文化的底蘊、教學的素養(yǎng)、生活的積淀,依學生的個性藝術(shù)化、個別化地處置,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成長。關(guān)注“錯”與“對”的教學,只能使教師的匠氣日益加深,教學會讓教師沒有靈氣,甚至走向反教育的一面,自然對學生是一種摧殘。因此,生命化教育課堂提倡成全學生就是要成全學生的個別、成全學生的差異,做到“目中有人”的教學、生命飛揚的教學。
這20位老師的這些質(zhì)樸真切的文字,來自于他們對生命及工作的深切感悟、智慧與激情。這些文字告訴我們:那個能夠不斷啟發(fā)、感動、刺激教師的課堂其實是教師生命的一部分,無論從哪一頁打開,都充滿了對人的成長秘密的感嘆和眷戀。教育的發(fā)端是愛和責任:對自己、對所有的生命、對探求未知的努力、對我們虔誠地期待又無法預知的未來。
生命化教育行動沉潛而細致地深入到這20位教師的課堂。他們的教育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他們富有生命真情的文字,以他們的堅韌與耐心,預示著生命教育值得肯定的美好可能。
最后,我想用這本書的主編張文質(zhì)先生的一段話與已經(jīng)在教育崗位上奮斗和即將加入教育大軍的同學們共勉:
從關(guān)注每一位學生開始,從尊重每一位學生開始;
從善待每一位學生開始;
從滿足每一位學生的要求開始;
從激發(fā)每一位學生的情感開始;
從培養(yǎng)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開始。
輕輕地合上書,另一個教育世界卻在我的世界打開!吧逃绷粝碌闹腔鄄挥傻卦谖夷X中激蕩。當然書中也有缺點,誠如體系比較混亂,沒有對“生命化教育”作系統(tǒng)詮釋。但這絲毫不損它的魅力。捧起書的瞬間感悟,正如“漆黑的夜里,一根火柴劃亮了,你的眼前一片光輝”;追尋中的豁然開朗,就像“走進五月的果園,各色各樣的果子累累垂掛在枝頭,你打開你記憶的袋子,任意盛裝采擷來的美好的果實”;掩卷后的理性思考,又似“走進上帝的伊甸園,你大膽摘食了智慧的果子,于是你通曉了一切。”
那種對生命意識的尊重,會使你在潛默化的被“生命化教育”感動直至把你的生命意識喚醒,同時又悄然地把“生命化教育”作為你對教育的信仰。打開《迷戀人的成長》,開始迷戀人的成長吧!讓我們一起體驗與學生共同成長的喜悅,感受美麗的教育人生!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6
今天讀于丹《《莊子心得》。
寧靜是一種規(guī)格很高的品質(zhì)。莊子說: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意思是要對一個人作出判斷,觀其動不如視其靜。自古以來,心如止水、寵辱不驚、以不變應萬變等等說法,都表現(xiàn)了對寧靜心態(tài)的某種崇敬。 真正獲得了寧靜的人非但不是麻木的生硬的,反而是極其敏感極其溫厚也是極其豐富極其堅韌的.。
莊子的成就令我們后世之人萬分敬仰,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yǎng)性、清靜無為。
當今世道能夠保留一顆寧靜之心的人實在不多。追名逐利,心態(tài)浮躁為之普遍。
連我自己也不能例外,當周圍的人都紛紛將孩子送到高價名校時,我就不免懷疑起當時的決定,將女兒放在身邊這樣的普通學校會不會讓她將來發(fā)展受到影響。讀書已經(jīng)不在單純是讀書了,已經(jīng)有了很高的附加值,比如當問你孩子在哪讀書,學校的名字足以讓你自豪三分或自卑了得。我也明知這是心態(tài)的問題,哪個學校不培養(yǎng)出人才?但往往大家都進入了一個怪圈,就如現(xiàn)在不少領(lǐng)導去讀EMBA,并不是為了學習知識,而是為了認識有身份的同學,同學就是生產(chǎn)力,就是人脈,有了人脈就不怕沒有發(fā)展。孩子讀書也是一樣了。心怎可平靜呢?
現(xiàn)在沒錢沒權(quán)就自然低人三分,經(jīng)濟能力已經(jīng)無形將人劃分了等級,不信高檔社區(qū)和城鄉(xiāng)結(jié)合的出租屋形成的氛圍就是截然不同,各人的生活質(zhì)量天壤之別。社會就是這樣的勢利,保持一個平和的心又是多么得不易。
我想我們能在浮躁和寧靜中找到一點平衡就是成功了。讀書的過程就是提醒的旅程,我們不要在浮躁中浸泡地太久,不然將會找不到自己在哪了。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7
我感覺《如何說,孩子才肯學》是一本有趣而有意義的書。它既適合家長同樣也適合教師。中間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在我的教育教學中也時常出現(xiàn)。當發(fā)現(xiàn)自己的處理方式與之相同時,心中一陣欣喜。當發(fā)現(xiàn)自己的解決方法完全錯誤時,在反思的同時更慶幸自己找到了科學的解決辦法。我突然發(fā)現(xiàn)孩子與大人的世界是那樣的不同,主觀的將自己的想法強加與孩子顯得是那樣愚蠢與低效。我讀書的心得體會如下: 第一章,接納孩子的情緒在全書中最為重要,是后續(xù)溝通的基礎(chǔ)。它提出了幾個觀點:1.不要否定學生的情緒(當情緒被否定的時候,學生容易失去勇氣)2.不要隨意批評和忠告(老師出于好意,但學生在批評的環(huán)境中很難去考慮問題并承擔責任)3.不要概括和解釋(當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你的解釋他很難聽進去,也就很難奏效)4.不要忽視學生的情緒,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為時,也要先接納學生的情緒、愿望并作出反應。第二章,合作更詳細說明了吸引孩子合作的七個技巧。
書中體現(xiàn)出的:“無論孩子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對,甚至有侵犯性的行為,他的行為我們可以制止,但他的情緒,或者說感情需要被接納。但我們接納的只是他的情緒,并非他的行為!边@一觀點我印象很深刻。因為在我自己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常常不顧及他們的感受,劈頭蓋臉的就是批評。雖然短時間內(nèi)出現(xiàn)的不良現(xiàn)象減少。但這是一個指標不治本的做法。孩子畢竟是孩子,單方面的批評很難引導孩子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自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們要設(shè)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去聽一聽,去安撫他們的情緒,這樣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對他的關(guān)心而不僅僅只是冰冷的命令。
文中出現(xiàn)的.很多案例都在我的日常教學中出現(xiàn)過,但我的做法往往是不科學的那種。讀著讀著我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在我認為很好的處理了一些事情的時候,我其實已經(jīng)傷害了這些孩子的感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習慣性地去否定孩子的情緒。其實,孩子有情緒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我們要正視這個事實,首先認同他有這個感受,孩子才可能接納我們后續(xù)的建議。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一定要多從孩子的角度接納他們的情感,這樣才能引發(fā)孩子的共鳴。獲得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我會時刻關(guān)注自己的教育行為及其有效性。多思考自己有沒有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其實孩子有時候只是為了宣泄情緒,簡單粗暴的壓制只能換來日后更大的問題。唯有讓自己成為孩子的傾訴表達的對象,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心里,才能給孩子積極的反饋,告訴孩子老師了解你的感受,知道你的困難,有什么話就盡管說吧!這樣盡量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解決的辦法而不是被動的接受一些強制的命令。比如有同學講話時,我們可以不用厲聲喝道:xx,閉嘴。嘗試著說:“有些同學有什么有趣的事情要告訴大家,等會下課我們來分享一下。”結(jié)果可能會好的多.改變不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留心觀察,多想,多研究,努力實踐,必然會找到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8
書藉是人類知識的結(jié)晶,是精神的生活盛宴,是強盛民族、進步社會、健康人生須臾不可或缺的巨大支撐。培根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睍械奈淖质刮覀兠撾x了未開化的狀態(tài)。書籍使我能夠有機會以文字的形式,聆聽大師的聲音,提升自己的心靈。當我合上書本時,稍思片刻,就會深深地發(fā)覺:原來教育可以這樣美的。
書藉是人類的知識寶藏。它存儲著政治理論、歷史、哲學、文學、管理學、社會學、經(jīng)濟學、儒學、道學等包羅萬象的人類智慧。時代的飛速發(fā)展,使我們每個人面臨著“本領(lǐng)恐慌”的危機,只有涉獵書藉寶藏,才能在各種難題和挑戰(zhàn)面前獲得解難題和取勝的錦囊妙計,從而使我們產(chǎn)生辦每件事、思考每一個問題,都有大師在前面引路的感覺,創(chuàng)新思維脫穎而出。
利用一學期時間,我學習了《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陶行知教育名篇》兩本書的許多篇章,深有感觸。明確了很多道理。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chuàng)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yǎng)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教師,作為一種職業(yè),承擔著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fā)展中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常常被人們所引用。那道指什么呢?我理解,應是指社會、政治的準則和做人的準則。而這些準則要理解他,不是容易的事,多少人就是在追求中,從少年到白頭。
準則其實是物與俱來的,有的`隱藏較深或道理較深,有的則容易讓人察覺和接受。不管怎樣,求道是辛苦的,而且因人們的悟性所經(jīng)歷的辛苦程度也不一樣,但求道的過程又是幸福的,真可謂“早晨知道了道,就是晚上死去也值得了!弊x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首先,教育事業(yè)是一個崇高的事業(yè)。教師對美好的事物應保持敏銳的態(tài)度。教師面對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們有純真的心靈、誠實的態(tài)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愿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負了造化的賜予。教師對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銳,才會發(fā)自內(nèi)心的愛孩子,并因為愛而滿心歡喜。教師要有“赤子之心”。做個很單純、很簡單、很好奇、很幼稚,有時有點傻勁的人。教師應有獨立思想,讓我經(jīng)常思考教育問題,思考人的問題,思考我為什么而教,怎樣教,將教育活動與人生思索融為一體。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導下,應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手段。學生作為人,是需要灌輸精神理想的,那么教師首先應該做的就是順乎人性。學生需值得去珍愛,在工作過程中要學會寬容學生,與學生和諧相處;另一方面,教師在尊重學生時,也要學會合理合法地懲戒學生,所謂“懲戒”,是指通過對不合規(guī)范的行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從而避免其再次發(fā)生,以促進合范行為的產(chǎn)生與鞏固。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要學會不培養(yǎng)乖孩子。如果我們將一個個乖孩子樹為學生學習的楷模,而必然的報應就是,在這個多元化、個性化的時代,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越來越多,而那些當初的乖孩子,將來他們也許就是“弱勢群體“,匯入茫茫的失業(yè)大軍。教師要做到“機智”地處理教學中的偶發(fā)事件,必須具備多種素質(zhì)和條件。我認為以下幾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第一,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涵養(yǎng)師愛,以情促教。育人之道,愛心為先。教育本身就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教育未能觸及人的靈魂,為能喚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成其為教育。要實現(xiàn)真正意義的教育,愛幾乎是惟一的力量。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圣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著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其實后進生同優(yōu)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于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溫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第二,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人格,嚴慈相濟。教師要“目中有人”切實關(guān)懷每個學生,開發(fā)每個學生的潛能,為每個學生的成才提供機會。人性中最寶貴的是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并提升這種價值,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讓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樹,把綠陰覆蓋在他們身上;讓體罰和變相體罰遠離文明的場所。當然,作為教書育人者,也不能對學生的不良現(xiàn)象放任自流,寬嚴有度才是愛,做到嚴慈相濟。
第三,要有敏捷的思維,開拓眼界、拓寬思路。機智地處理課堂教學中的偶發(fā)事件,實質(zhì)就是或因勢利導,或拋磚引玉,或移花接木,巧妙地把話題轉(zhuǎn)移,擺脫眼前的窘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有敏捷的求異思維、發(fā)散思維,才能左右逢源,化險為夷。
第四,要有豐富的學識。有句話: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我覺得不對,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桶水遠遠不夠,要開鑿一眼泉,有了源頭活水才能勝任今天的教學!遍_鑿一眼泉,就是教師要終身學習。在當今信息化時代,知識的更新程度是驚人的。在教育教學中涉獵的范圍不能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還要走出課本,善于拓展相關(guān)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融匯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保護學生愛問為什么的好習慣,讓自己的課堂更充實、更豐富。如果教師能做到精通專業(yè),又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并善于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和原理,就能信手拈來,馳騁自如,找到偶發(fā)事件與教學任務(wù)之間的聯(lián)系,迅速地切入正題。
總之,通過這一個階段的學習,自己的理論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確了,方法更具體了。當然,理解為道是自覺,不是自主。朝聞道,夕死可矣。即聞道者可以離開是非之人,進入立行真人世界。這又是另一種境界。相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這一次的理論學習必將使自己獲益匪淺。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9
培根的一段話尤為精彩:“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聰慧,數(shù)學使人思維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yǎng),邏輯學使人善變……”就是讓我們博覽群書,如果我們能多讀書,相信我們的生活就必須會充實幸福。
這幾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我為誰工作》,慢慢細閱,頗有感觸。就像書中所言:在這個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東西,莫過于書了。一本好書能改變?nèi)说囊簧,讓一個人從失敗走向成功,從憂傷走向快樂,從灰心失意走向奮發(fā)圖強。的確,一個人讀的書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讀懂人生,更加珍惜人生。人們說人生是一條路,而這條路確實是無數(shù)本書鋪成的。如果沒有了書,那么它就失去了本身的好處,就會永遠只是一條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甚至會變成一條被人們遺忘了的路,一條被人們丟棄了的路。
《我為誰工作》就是這樣一本好書。雖然我只是把它粗略讀完,但封面上的一段話給我很大的感悟: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就應把心態(tài)回歸到零,把自己放空,抱著學習的態(tài)度,將每個任務(wù)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千萬不能視工作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結(jié)果做得心不甘、情不愿,于公于私都沒有裨益。我們當中的有些人,時常處于消極頹廢的心理狀態(tài)中,覺得社會太大,自己所學、所想的在現(xiàn)實中經(jīng)常行不通,完美、成功的境界離自己更是遙不可及。于是,便有些垂頭喪氣,駐足不前,面臨人生的道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也有時候,對自己當前的工作不太滿意,導致了一些負面的情緒。這樣,抱怨與痛苦就產(chǎn)生了,在這個時候,一本好書,它能夠幫忙我們,它啟示了我們的思維,掀起了我們久違的熱情,亦詮釋了某些灰與黑的現(xiàn)實本質(zhì)。
那工作又是什么呢?我認為,工作是每個人對社會應盡的職責,如果沒有機會工作或不能從工作中享受到樂趣的人,就失去了人生的好處,他們就不能完整地享受到生命的樂趣。工作是付出努力以到達某種目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也有自己的夢想,正是為了獲得某些東西到達某些夢想,或是成就自我,為了拓寬、加深、提高自身的技能,將自身全面發(fā)展成為和諧美麗的人,我們才會專注于一個方向,并為此付出畢生的心血。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臺,除了工作,沒有哪種活動能有如此高的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以及如此強的個人使命感,和種種活著的理由。工作的質(zhì)量往往決定著生活的質(zhì)量。
我們要明白,工作是我們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你,在為誰工作,讓我們一齊來調(diào)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一齊走向成功之路。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用熱情去重燃工作的激情,再來一次觸動心底的反思,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從內(nèi)心深處承認并理解:我們在為他人工作的同時,也在為自己工作。這個樸素的人生理念,職責、敬業(yè)、忠誠就從而誕生了。敬業(yè),鑄成燦爛人生。愛崗,在自己的崗位上閃閃發(fā)光。在平凡中創(chuàng)造著不平凡的輝煌,勤奮努力、自強不息,要明白我們不是在為誰工作,更不單純是為了賺錢,我們是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工作。我們要把自己當作工作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從中獲得發(fā)展的機遇。
很明顯,我們是為自己而工作,在為自己的人生工作,既然這樣,我們就應負起天經(jīng)地義的職責,義不容辭以誠信為立身之本,言必有信,行必有果,盡心盡力,忠誠第一,忠誠于工作,忠誠于同事,誠實坦率,視誠實為生命,敞開心扉,坦蕩處世,率直為人,把職業(yè)當作生命的信仰。記住,我們是在為自己的人生而工作,一齊努力,為建立和諧社會而盡我們自己的職責。
8月14——17日臨沂市第三屆小學語文青年教師讀書會在我們沂南舉行。我有幸參加了此屆讀書會,心靈頗受震撼。郯城、沂水等縣區(qū)的老師給我們帶來的名家教育思想闡述,讓人茅塞頓開;蘭山、沂南的老師進行的經(jīng)典展示,讓人耳目一新,目不暇接;幾位教師的《西游記》、《論語》、作文、《在仙臺》教學讓我們對經(jīng)典閱讀有了新的.思考……市教科研陳科長對此屆讀書會進行了總結(jié),進行了精彩點評,并要求我們教師不但要學習這些名家,更重要的是要多讀善思,并實現(xiàn)自身的成長。此會很好地提高了廣大青年教師教學理論和業(yè)務(wù)水平,激發(fā)了青年教師讀書學習熱情,促進青年骨干教師快速成長。
“與名家為友,與經(jīng)典同行”此次盛會,收獲頗多。特別是通過聆聽臨沂八中王立華老師的《青年教師專業(yè)成長》報告,使我真正明白了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真正成為一名合格優(yōu)秀教師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應該是專業(yè)人員
教師工作是一種服務(wù)公眾的形態(tài),它需要教師的專門知識和特殊才能,而這些知識和才能要經(jīng)過長期持續(xù)努力與研究,方能獲得專業(yè)人員的經(jīng)驗,因此,我們應當把教師工作看作是一門專業(yè),但如果一名教師不具備專業(yè)人員的知識與才能,他(她)就不能從事教育工作,否則會誤人子弟。
二、教師應是發(fā)展中的人
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是個終身學習、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教師的職業(yè)理想、職業(yè)道德、社會責任感以及對教育的理解力、對教育的實踐能力、教育經(jīng)驗等不斷成熟、不斷提升的過程。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們教育事業(yè)得到了迅速而健康的發(fā)展。教師隊伍建設(shè)不斷加強,教師的學歷水平、專業(yè)能力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集中代表了教師發(fā)展的意義。
三、教師應該是終身學習者
教師與其他職業(yè)一樣,是一種學習的職業(yè)。從業(yè)者在職業(yè)生涯中自始至終都要有機會定期更新和補充他們的知識、技能和能力。如果一名教師只滿足與現(xiàn)狀,沒有及時的跟上時代的步伐去為自己“充電”,那么,他(她)將是一個教師戰(zhàn)線上的時代落伍者。作為一個專業(yè)教育者,教師應具有不斷地專業(yè)化學習的意識與能力,這既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也是教育不斷改革對教師的必然要求。在現(xiàn)代終身教育的改革中,教師的學習首先是作為一種終身學習的形式而進行的,教師自身首先應該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自我成長,提高自己的專業(yè)水平,才有可能為兒童一生的長遠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四、教師應是教育與教材的研究者
在《課程研究與編制導論》一書中,斯騰豪斯提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有三條途徑:1、通過系統(tǒng)的理論學習;2、通過研究其他教師的經(jīng)驗;3、在教室里檢驗已有的理論。
在觀摩田娜老師的讓我們捧起《西游記》課堂教學時,很明顯的能感覺到田娜老師對《西游記》這部經(jīng)典早已是爛熟于心,這就提高了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所以說教師必須是教育理論與教材的研究者。
一提到成為研究者,老師們通常有兩種想法。一是“不敢”研究,把研究看做是理論工作者的“專利”,認為自己只是普通的一線教師。另一類雖然“敢于”研究,但把研究狹隘地理解為正規(guī)的試驗研究,因此他們進行研究時,往往要求自己遵循嚴格的研究程序,如專門立項、數(shù)學統(tǒng)計、撰寫研究報告等。
那么,教師到底有沒有進行研究的“資格”呢?回答當然是肯定的,因為保證教育研究的科學化和規(guī)范化,最根本的并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對研究內(nèi)在精神的尊重——研究作為一種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其科學和規(guī)范的核心仍是對事實的尊重。因此,教師完全可以成為教育研究者。
總之,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應該是想辦法讓自己的學生喜歡上語文,能夠讓他們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自身具有很高的語文素養(yǎng)。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代新思維、新形象的語文教師;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有深度、有思想、有魅力的語文教師。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10
羅曼、羅蘭曾經(jīng)說過:“從來沒有人讀書,只有人在書中發(fā)現(xiàn)自己,聯(lián)想自己,升華自己,超越自己。”
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我認為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也就是說我們并不要求書有幾千甚至幾萬,根本的目的在于對自己讀的書要層層深入,點點掌握;把自己看過的書再看,再看,看得滾瓜爛熟,,能活學活用;在這個基礎(chǔ)上進行細致、精練的思索,并把這種思考所得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從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質(zhì)量,提升自己的生命質(zhì)量。下面我就結(jié)合最近讀過的并對我影響較大的幾本書談?wù)勛约旱淖x書心得!
第一本是《賈志敏課堂實錄》,是我自己搜集匯編的。讀賈老師的教育教學理念、課堂實錄,讓我明確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根”,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樹立扎實、樸實、高效的教學風格。從緊扣課題導入,分層次朗讀,抓重點句子指導朗讀,扣重點字詞感悟全文,注重說話訓練,讀寫結(jié)合等,在此基礎(chǔ)上鉆研教材,以賈老師的設(shè)計理念來設(shè)計自己的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二本是《竇桂梅閱讀教學精品錄》。眾所周知,竇老師的課大氣磅礴,廣博深邃,揮灑自如,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與震撼力,堪稱課堂教學的藝術(shù)!教學中,她提倡設(shè)計課堂就是設(shè)計人生;抓住課眼設(shè)置主問題是上好課的關(guān)鍵;預設(shè)與生成要照耀每一片葉子。竇桂梅老師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她說過的“設(shè)計課堂,關(guān)鍵靠底蘊---靠獨立思考的勇氣與能力”這句話。因此,每每看到教材,我都不急于搜集課外資料和教學參考書,而是先熟讀教材,鉆進去,找到xx的主題、課眼,獨立思考,然后進行教學設(shè)計。最后,用竇老師的教學理念并結(jié)合學生實際情況審視我的教學設(shè)計,調(diào)整教學環(huán)節(jié)。也許一開始要走些彎路,并且道路艱辛,但只有這樣才能快速成長,迅速樹立自己的教學風格。例如《丑小鴨》就是這樣設(shè)計出來的!
第三本是雷玲主編的《課堂深處的.精彩—中外教育對比賞析》,書中以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一線教師的課堂實錄和國內(nèi)專家對課堂的點評構(gòu)成,深入研究國外一線教師的課堂,不難知道:為什么國外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力都很強,而我們的學生卻只會考試,嚴重缺乏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了。
其次:《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好老師征服后進生的14堂課》,讓我的心更柔和、更平靜,更能理解學生、接受孩子的種種不成熟。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則讓我更了解自己,更理性思考問題,更熱情對待家庭和生活!
好書多如煙海,看你怎么讀而已!我認為只有善讀,才能象蠶一樣,吃進去的是桑葉,吐出來的是絲。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11
《教育的本質(zhì)》的作者是中國臺灣最具影響力的教育家之一賈馥茗女士,該書的副標題是“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本質(zhì)即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這都是教育工作者一直被追問的問題。如果一位教師不在職業(yè)生涯中一直追問這個問題,即使是他非常的努力地從事教學工作,也免不了貽誤學生的知識學習,或者耽擱其生命的發(fā)展進程。所以說,對教育本質(zhì)的認識,也就是對于生命發(fā)展方向的認識。
當下,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使越來越多的人提倡生活的教育、愛的教育、生命教育、以人為本的教育等等,越來越多的教育者不斷地在討論“教什么”和“怎么教”,卻逐漸忽略了“為什么教”,也就忽略了“教育的根本”,也就在一開始就降低了教育的效果。這部作為教育類的作品,作者沒有把精力放在教什么,怎么教的問題上,而是重點探究為什么而教。全書分為五個章節(jié),分別是:從人開始、人性論點、率性修道、人道上承天道、人道教育要旨。從書的框架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試圖將人的發(fā)展和傳統(tǒng)國學中的“天道”聯(lián)系在一塊。人的教育在于尊重“生而為人”的學習者,以引導學習者“成人”為任務(wù),“成人”即是成為合乎天道,發(fā)揚人性的人。本書最大的.特點在于,作者在書中廣泛引用中國傳統(tǒng)國學的精神,并從這些精神中推究出教育的本質(zhì)。
在“修己成人”中,作者主要闡明《中庸》里面一個觀點:“誠者,非自成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nèi)之道也”。即在“成己”之后,還要“成人”才算人道的完成。于是作者接著提到了成己者的條件在于師德師范,成人之道在于明白師的守則,即教學相長,還有確定學習方式,即正業(yè)居學,以及了解“學者之失”,做到“長善就失”,確定教學方法,有本有末。在這部分提到了很多《學記》里面的理論。在“人道上承天道”這一章里面,作者講了四個話題:“天道自然”、“天道作用”、“天道精神”、“人道配天道”。作者從《中庸》的探討中,發(fā)現(xiàn)天道的精神主要是“誠”字,從各種現(xiàn)象歸納還發(fā)現(xiàn)天道精神的另一特征是“仁”字。
其實教育的核心就是“人”,無論講課,還是聽課,都是不可能用別的東西來代替的。講課時當然要講到知識,但是知識只是老師與學生交往的一種媒介,而不是一種目的。這種知識的媒介,就如一個情人手捧鮮花親手交給自己心愛的人一樣。如果離開了送鮮花的人與被送的對象,那這個鮮花本身是沒有什么意義的。知識一旦離開了活生生的人也是沒有意義的。真正的教育,就是師生互動過程中,不斷地產(chǎn)生的靈動的思想與智慧。不斷地促進學生的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能力與創(chuàng)造力。在這個意義上說,教育就是要在人與人之間產(chǎn)生思想靈魂上的碰撞。教育就是要還原人的本來的樣子。比如,人本來的樣子是好奇的,是有強烈的探究欲的,是富有想像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那么,教育就是要保護這種可貴的品質(zhì)。如果這些東西被磨滅了,那么,教育就變成了反教育,就違反了教育最初的目的。讀完這本書也加深我對教育的理解。我們都說教育是培養(yǎng)人的活動,談?wù)摻逃,往往說怎么培養(yǎng)人,培養(yǎng)怎么樣的人,但本書提及“人道上承天道”“修己成人”的觀點,一方面為我們解答了為什么要教育人,同時也引起了我們關(guān)注方向的轉(zhuǎn)變,作為教育,不應該只是教育他人,也應該包括自身修養(yǎng)(自我教育),從“修己”開始,然后“成人”,兩者相輔相成。
作者能夠從國學當中找到充分的理論依據(jù),并能透徹的分析我們民族自古以來教育演變的原因,實為難能可貴。如果教師能明白和理解教育的本質(zhì),那么,我們的孩子就會接受有效的成長指導和教育,就會不再承受那么大的壓力,就會體會到學習和求知的快樂,生命也就會享受更充分的自由與美好!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12
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chuàng)傷的良藥,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溫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
本學期我讀了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讓我知道了許多有著教育愛和愛中的教育的故事。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里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這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xiàn)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chǔ)。
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fā)現(xiàn)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么"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知道,"愛"是沒有限制的。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老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老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愿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nèi)喑蔀橐患,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兩個學生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判斷,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學生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里,我不再是個好老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啟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達到,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接受了懲罰。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形容愛的定義,但是我知道,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fā)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兄弟,父母。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無從談起,感情當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
總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chuàng)傷的良藥,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溫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里溶解。書中給我的啟示是,做一個溫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13
在我們曹幼這片園地上又掀起了一股濃濃的學陶風,陶行知先生是我國教育界最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杰出教育家,是我國教育改革的偉大先驅(qū)。學習了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的《陶行知新論》,讓我的收獲頗豐、感觸很深。作者在書中:“為什么天下的人會如此看重他?這不奇怪,陶行知先生‘愛滿天下,’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滿天下人也愛他就在情理之中了,從許多側(cè)面反復說的一個意見,陶行知仍然‘活’著,他將長久地‘活’下去!”從陶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對好教師的殷切期望,愛是陶行知畢生事業(yè)的靈魂。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愛這份工作,愛幼兒,也有著熱情的心態(tài)。可是,也有許多沖動和不理智。教師是凡人,也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樂。當多次說服總不肯聽,當正面教育被一再地置之腦后,幼兒中錯誤常犯、是非不斷,我們都會煩惱、生氣,甚至失去信心和耐心。每當我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有時也會忍不住想發(fā)脾氣,不給他好臉色看,但想想看我又會覺得很內(nèi)疚。有些幼兒制控能力比較差,有時反復犯錯,現(xiàn)在我所任教的大一班里,有一個幼兒是屬于各方面自控、動手技能比較弱的那類,他可以隨便在白紙上,想畫啥,就畫啥,像什么,就說什么的,有一次在畫畫時,就拿起紙來折飛機了,嘴巴還嘀嘀咕咕的。當時我很生氣,順手把畫紙收掉,他看見我這樣的動作,嚇的朝我看看,又看看被我團的皺巴巴紙,眼淚馬上流下來。我忽然覺得自己不知解釋,開始冷靜下來。我輕聲地問他,是不是現(xiàn)在想畫畫了?他很無奈地看著我,然后點了點頭。我想起在看過的教育故事里,如陶行知說:“小孩子的體力與心理都需要適當?shù)臓I養(yǎng)。有了適當?shù)臓I養(yǎng),才能發(fā)生高度的創(chuàng)造力。”人在幼小階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師愛猶如心理發(fā)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幼兒的心靈發(fā)展。師愛能營造出和諧、溫馨、親切的師幼關(guān)系。在這種師幼關(guān)系中,孩子不僅樂學,而且個性會得到充分發(fā)展,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這是創(chuàng)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chǔ)。不僅學習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獻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愛滿天下”的高尚情懷,發(fā)揚“因為能力的差距,更要教師的多多付出,”“因為能力的差別,更要有教師的多多幫助!崩蠋煂λ獌A注真誠的愛心,使幼兒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我最后還是給他一張鉛畫紙,讓他重新畫到涂鴉期世界去,還問我:“老師我的好不好……”我沒有責怪他。孩子,無論他是否聰明,但他們都是可愛的。
我深深地感到,作為一個幼兒教師,我們應敞開更大愛的門,接納每一個幼兒,寬容每個幼兒,牽著他們的手,帶著他們一路踏上人生的坦途。今后我更要認真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更有“愛”的教育理論。而在人類全體之中,弱勢群體的生命權(quán)利最缺乏保障,所以他認為弱勢群體最需要愛。學習陶行知先生思想,提高自己素質(zhì)教育的自覺性。他的思想我們怎么學也學不完,但只要我們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沿著陶先生的足跡一直走下去,我想我們的收獲會很大的,我們的心情也是快樂的。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14
俗話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焙芏鄷r候,大家對我們職業(yè)的評價都是多余神圣化。
談及教師,人們經(jīng)常會說教師這個工作好,輕松、待遇也高;朋友們說,教師是個光輝的職業(yè),你可別誤人子弟;家人們說做老師脾氣要好,你這脾氣要改改了。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師》后,到目前為止對我作為一個教師來說收效最快、影響最大的精神食糧。書中,朱老師回答了近50個教師提出的比較普遍的問題,在精神層面、理論層面、實操層面,引領(lǐng)教師們過一種完整而幸福的教育生活。
清晰記得書里提到這樣一個問題:如何對學生一視同仁?反問自己是否真正做到對學生一視同仁時,相信部分教師會心虛不能肯定回答。其實在每個班級里,總有些孩子招人喜愛,有些孩子乖巧聽話,還有些孩子不愛說話、相對愚鈍,特別是那些老是惹麻煩的孩子,很難讓人喜歡。盡管教師們都同意應該一視同仁,但在不知不覺中還是表現(xiàn)出不一致。而朱老師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只要你相信孩子,孩子就會自信,孩子的不同,不能夠成為我們厚此薄彼的理由”。
是啊,我們之所以會對孩子有不同的態(tài)度,往往是因為我們給孩子貼上了不同的'標簽。外貌美麗、乖巧聽話、聰明能干、沉默寡言、頑皮淘氣等等詞語,都是一個又一個的標簽。一旦貼上了就像“牛皮癬”一樣難以卸下。這種先入為主的有色看法直接影響教師的態(tài)度。雖然家庭造成了孩子的千差萬別,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作為教師,要給孩子自由,給他時間,給他空間。同時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特別之處,及時鼓勵表揚,也許他們會爆發(fā)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量。所以,教師們都應該記。褐挥心悴环艞,孩子才不會自棄。只要你還相信,孩子就會自信。
還記得自己剛站走上教育崗位時的手忙腳亂和經(jīng)歷的挫折,一度曾使我快失去信心。這一切我都經(jīng)歷了,堅持了下來。迄今為止,我在教育這個崗位上風斗了了,但如今的我仍然保有當初教學的熱情的熱情。很多孩子也坦言,很喜歡我的課,因為課堂上的我比較幽默,親切。仍然充滿朱永新先生在書中談到的教師的幸福從哪里來,他提到人的幸福大概有三個重要的一是人與外部物質(zhì)世界的關(guān)系;二是人與人的關(guān)系;三是與自己的關(guān)系。我的幸福感大多是來自教育,源于特殊的學生。而我們之所以會對孩子有不同的態(tài)度,往往是因為我們給孩子貼上了不同的標簽。外貌美麗、乖巧聽話、聰明能干、沉默寡言、頑皮淘氣等等詞語,都是一個又一個的標簽。一旦貼上了就像“牛皮癬”一樣難以卸下。這種先入為主的有色看法直接影響教師的態(tài)度。但是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作為教師,要給孩子自由,給他時間,給他空間。同時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特別之處,及時鼓勵表揚,也許他們會爆發(fā)出我們難以想象的能量。所以當一個特別調(diào)皮不聽話的孩子,在你的課堂上認認真真,積極參與可課堂活動時,內(nèi)心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15
教委為每位教師準備了《致青年教師》,讓我們利用暑期好好閱讀。書中寫了很多教育教學的常識,把自己遇到過的很多有意思的問題和大家分享,讓這些問題引發(fā)我們對教育的關(guān)注和研究。感觸很深,我想把它與我們老師共勉。
在書的自序中看到“對教師職業(yè)生命負責”的話時,有點驚喜。雖只讀了短短幾十頁吳先生的書我自己心里就有許多感觸: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可以想的更多。只有團結(jié)、正氣、奮進的集體,才能鞭策我們的進步;只有積極、向上、陽光的形象,才能讓我們有更多發(fā)展的機遇。我們青年,是真正要自覺起來維護這個集體,推動這個集體,實現(xiàn)集體凝聚的力量。然而,優(yōu)秀集體的全面塑造,良好集體形象的建立,絕非旦夕之間、輕描淡寫即可成就。它需要我們青年教師每個人每時每刻的'關(guān)注和努力,需要我們關(guān)注細節(jié),關(guān)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
同時,吳老師也坦誠地揭示了現(xiàn)代教育中如“的確有很難教的學生”這樣的教育問題。每個人的學習過程都很長,成長的環(huán)境也不盡相同。或多或少有些體現(xiàn)某些獨特“個性”的學生會影響我們的日常教學,似乎這樣的學生比以前還要多一些,特別在一些非班主任的課上,這樣的孩子表現(xiàn)的就愈加明顯。以前總信仰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就因為這樣,我們面對一些特殊的孩子,往往會繳盡腦汁,想方設(shè)法證明自己是可以很快轉(zhuǎn)變他(她)的,自己是有能力的,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常常這樣為了這一棵樹,卻放棄了一片森林,有些得不償失。吳老師的在書中多次提到、滲透的“不要急”、“慢”讓我為此松了一口氣,我想“盡人事,順天意”也許可以成為我們對待“難教的學生”的準則吧
如在《做個有胸襟的教師》和《為什么你的學生缺乏氣度》中,吳老師啟發(fā)我們?yōu)榱宋覀兊膶W生,讓我們的心胸開闊起來。因為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師胸懷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的確,處在青少年期的學生最易受外界的影響和同化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影響學生的一生,F(xiàn)今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教會學生學會坦蕩,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壓力、調(diào)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
社會上一些極端事件的發(fā)生正是一些心胸狹隘、封閉的人所為,可見,讓我們都做一個有胸襟的大氣老師影響我們的學生,對整個社會都是有著重要影響的!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教師讀書個人心得體會06-17
教師讀書的個人心得體會范文06-06
教師讀書個人心得體會15篇12-23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06-14
教師讀書個人心得體會15篇(薦)07-21
教師個人讀書總結(jié)02-08
教師個人讀書計劃10-18
教師的個人讀書計劃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