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1024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综合野狼,欧美自拍清纯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亚洲 国产 高潮

<dfn id="u8moo"><source id="u8moo"></source></dfn>
  • <dd id="u8moo"><s id="u8moo"></s></dd><menu id="u8moo"></menu><dd id="u8moo"></dd>
    
    
    <ul id="u8moo"></ul>
    <ul id="u8moo"><acronym id="u8moo"></acronym></ul>
  • <strike id="u8moo"><noscript id="u8moo"></noscript></strike>
  • <dd id="u8moo"></dd>
  •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時間:2024-11-23 16:31:04 秀雯 教育 我要投稿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通用35篇)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通用35篇)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1

      在開學初,在園教科室?guī)ьI下,全體我們全體教師共同學習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使我感觸頗深:

      一、“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活即教育”,他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處處要做好孩子的榜樣,以身作則,身教勝于言教。

      二、教育藝術的核心是師愛

      特別是我們這些幼兒園的'教師,那就要給孩子更多的愛,師愛是一種含有友情、滲透母愛而又高于母愛的情感,只有把孩子當作朋友、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心愛護他們、尊重信任他們、理解寬容他們,才能贏得學生的心、家長的心,F(xiàn)實中我們需要警惕許多教育失敗之例也正是在愛的名義下產生的。有許多教師與家長可以說是全心全意地在“愛”著孩子,但孩子卻要努力拒絕或擺脫這種“愛”,原因就在于教師與家長是將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孩子身上,或者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關懷。這種“關懷強迫癥”讓愛成了負擔。而真愛,對孩子來說,是尊重其人格,滿足其需要,引導其發(fā)展,而不求私欲之利的理智的愛。

      愛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這樣才會覺得生活和工作的美好,才能更好地做好我們的教學工作。我相信每一位老師都會愛自己的學生,每一位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有出息,那就讓我們的愛化作一份動力,好好工作!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2

      人們常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鬃釉唬浩渖碚,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有資格為人師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響學生。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者;在學校,教師是孩子的表率,其言行舉止,甚至興趣愛好、衣著打扮等,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像那些打罵、侮辱學生的老師,自己為師不尊,又怎能教育好學生呢?

      面對今天對老師有那么重怨恨的學生,老師的教育就顯得多么瘡白無力。人人都知道,只有喜歡,才會主動去追求。學生只有喜歡老師,老師的`教育才會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有具備像陶先生那樣的胸襟和氣魄,學習他給我們留下的博大精深的教育理念和高尚人格,才能經得起學生和家長的考驗,成為一個受社會歡迎的好教師。教育與師德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有什么樣的師德,就有什么樣的教育。什么樣的老師才會教出什么樣的學生。

      想想我們的學生,聽聽他們的心聲,不僅自問,學生現(xiàn)在生活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中呢?這是我們教師要努力觀察、用心思考、永久探索的問題……

      讓我們用語言來播種、用粉筆來耕耘、用汗水來澆灌、用心血來滋潤,努力做一個受學生喜愛、家長歡迎、社會尊重的好教師吧,讓我們的學生生活在鼓勵、表揚聲中,在真誠、友愛的環(huán)境中不斷被老師、家長、同學認可;讓學生在充滿愛的課堂中,看到一個個色彩斑斕的新世界,感受教師的博大胸懷和崇高精神境界吧。

      三尺講臺,日復一日,似乎平淡,又很平凡,然而崇高的師德風范正是在這平凡的崗位中體現(xiàn)出來。讓我們每個教師站穩(wěn)這三尺講壇,用今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話:“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生命雖短促,但只有美德能將它傳承到遙遠的后世。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3

      陶行知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我認真地學習了他的教育思想,讓我的思想進行了一次徹頭徹尾的大洗禮。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從陶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對好教師的殷切期望。作為一名教師,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識,真的本領,真的道德。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爆F(xiàn)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著變化。我們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被社會所淘汰。我們要心懷進取心,下苦功夫學。我們要虛心地跟一切人學,跟大眾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人類發(fā)展永無止境,科學永無止境。我們要時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及時獲取相關的信息,不斷進取,發(fā)展自己,完善自己。

      陶先生提出“教學做合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會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對于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全現(xiàn)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從而成為學習的主人。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確,選擇了教育,就選擇了奉獻。有人將教師比作園丁,但是,“園丁的汗水,在綠葉上閃光,教師的汗水,在心靈中結果。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fā)出來,才能打到心靈的深處!睕]有愛就沒有教育。陶行知為了使大眾掌握文化知識,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開展文化教育活動。在我們前輩中間,也有許許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無怨無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揮灑在教書育人這塊神圣的土地上。他們都是我們教師的一面鏡子。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并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fā)展,成為新世紀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4

      默默從事教學多年來,一直以為“在其位,謀其職”就是把書教好,開啟學生的智慧之門,教育學生作一個品行端正的人。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范,這樣才能為人師表。教師素質重在師德,教師職業(yè)道德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特有的職業(yè)思想、職業(yè)情操。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重視教師職業(yè)道德培養(yǎng),是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培養(yǎng)新世紀人才的關鍵。教育是事業(yè),是科學,又是一門藝術。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為祖國教育事業(yè)無私奉獻的敬業(yè)精神,還要有新時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觀念,要有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

      作為一名教師是無尚光榮的,要有高度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教師對人才的培養(yǎng)和文化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起著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師工作,就必須首先熱愛教育事業(yè)。忠誠教育事業(yè)是教師職業(yè)道德培養(yǎng)的'靈魂。高校是我國進行系統(tǒng)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肩負著培養(yǎng)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重任。教師是高校落實以德治國方略、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者,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是實現(xiàn)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生力軍。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沒有崇高的理想和為祖國教育事業(yè)無私奉獻的敬業(yè)精神,是不能擔當培養(yǎng)人才、造就人才重任的。

      在當代,教師只有從根本上掌握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精神實質,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能較大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和師德修養(yǎng),樹立較強的事業(yè)心和社會責任感。隨著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新形勢和新任務對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yè)道德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成為新世紀的優(yōu)秀教師,除了學識淵博、教學得法之外,還應有更高的追求,這就是以育人為理想,以塑造人的美好心靈為己任。這是沒有功利目的的,而是完全出于對社會、對學生一生負責的責任感。能承擔如此重任,那么首先教師自己做人的層次要高,要做有德之人,有為之人。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5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認為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還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創(chuàng)新的理念。通過閱讀《六位教育家》,學習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有關事跡,自己作為教師從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那里學到的東西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愛崗敬業(yè)

      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yè),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要做“有目的,有遠慮,有理想”的人。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yè),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無私奉獻,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教師的職業(yè)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yè),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獲。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充實了自己。

      二、要有愛心

      崇高的師愛表現(xiàn)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qū)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在這點上,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做的事有過之而無不及。

      三、加強師生情感,用愛心培養(yǎng)學生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這種愛是神圣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愛學生,怎么愛才是真正的愛。近來一些輿論批評某些教師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師”。好多教師都認為,學生的優(yōu)點,不夸跑不了;學生的缺點,不批改不了。因此,他們總是批評、訓斥、否定學生,而很少鼓勵、表揚、肯定學生。其實,在老師的眼里不應有教不好的孩子,愛學生就要對學生一視同仁,不能用簡單粗暴的做法對待學生或歧視學生。應當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四、提高自身素質

      教人怎樣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樣做人。教師工作有強烈的典范性,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養(yǎng)出言行一致的人!敖處煹娜烁,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苯處熞獓酪月杉骸⒁陨碜鲃t,身教重于言教,教師要以自身之言行給學生以楷模之影響。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強、可塑性大的特點,師生關系在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塑造與被塑造的關系,要求學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講禮貌,談吐文雅;要求學生衣著樸素、大方,自己就要端莊、整潔;要求學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說到做到;要求學生說話誠實,自己就要表里如一。動之以情、以情育人,曉之以理、以理塑人,導之以行、以行正人。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育是萬古長青的事業(yè),教師的任務無尚光榮,因此,我將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開拓進取,努力工作。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6

      一、具有神圣的、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

      陶行知先生的一生獻給了中國的教育改革,“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正是先生一生的寫照。陶先生為了“要使全中國人民都受到教育”,他毅然脫下西裝革履,拋棄極其優(yōu)越的大學教授的職業(yè),穿上布衣草鞋,奔赴鄉(xiāng)村,深入基層為中國最底層的勞動人民從事著他最神圣的教育事業(yè)。他的奉獻精神為現(xiàn)在我們教師投身教育事業(yè)提供了一種巨大的精神動力,激勵著一代代熱血青年為實現(xiàn)陶先生的未竟目標而不斷奮斗。

      愛就意味著奉獻。從古到今,教育在人們眼中都是充滿無私奉獻精神的神圣職業(yè)。從物質財富上看,教師是清貧的,但在精神上,他們卻是富有的。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沒有崇高的職業(yè)道德,如果沒有崇高的理想和為祖國教育事業(yè)無私奉獻的敬業(yè)精神,是不能擔當培養(yǎng)現(xiàn)代社會需要的人才、造就人才的重任的。在知識大爆發(fā)的時代里,我們尤其要向陶行知先生學習,以一種奉獻的精神提升自身的職業(yè)道德。

      二、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真人”是陶行知先生最根本的育人目標,他告訴我們:“真”比一切都重要。真人在陶行知先生的思想體系中,指自立立人、求真實干、忘我為公、一心向農,為民服務,為民謀福利的有用之人。

      陶先生用一個“真”字廓清了幾千年來中國封建教育中存在虛假偽善的塵垢,陶行知先生指明了現(xiàn)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質的屬性。我們作為現(xiàn)代教育思想的實踐者,應牢記陶行知先生的話,指導學生求真知,學真本領,養(yǎng)真道德,說真話,識真才,辦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真”字作為自己的立教之本,教好書育好人。因此,教人求真,學做真人,必須從教師自身做起,教師要以真教人、以真待人、以真做人。

      三、“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創(chuàng)立了珍貴的教育理論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中心。陶行知認為,生活和教育是同一過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須和生活結合才能發(fā)揮作用!吧鐣磳W!眮碓从诙磐摹皩W校即社會”,是在對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礎上得出的。陶行知認為,在“學校即社會”的主張下,學校里的東西太少,不如反過來主張“社會即學!,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huán)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學生、先生也可以多起來!吧鐣磳W!笔桥c“生活即教育”緊密相聯(lián)的,是“生活即教育”同一意義的不同說明,也是它的邏輯延伸與保證。因為生活教育的“生活”是社會生活,所以“整個社會的運動,就是教育的范圍,不消談什么聯(lián)絡而它的血脈是自然相通的”。

      “社會即學校”的根本思想是反對脫離生活、脫離人民大眾的“小眾教育”,主張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打通學校和社會的聯(lián)系,創(chuàng)辦人民所需要的學校,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社會為學生的更好的成長創(chuàng)造最好的社會氛圍。

      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陶先生就提出了“教學做合一”的主張,這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敖虒W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xiàn)象之說明,即教育現(xiàn)象之說明,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彼說“中國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腦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腦,所以一無所能,中國教育革命的對策是手腦聯(lián)盟,結果是手與腦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議”。因此,“手腦雙揮”是陶行知創(chuàng)造教育的精髓。他曾經說過:“人生兩塊寶,雙手和大腦。用腦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腦,飯也吃不飽。手腦都會用,才算是開天辟地的大好佬。”這是他創(chuàng)造教育的目的的集中體現(xiàn)。

      陶行知以開拓創(chuàng)新的勇氣,細心探索的科學態(tài)度,投身于教育教學實踐之中,創(chuàng)造了一系列創(chuàng)造教育的原則和方法。教學中,教師必須貫徹理論與實踐結合和學以致用的原則,注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啟發(fā)引導,因材施教。他提出了“要解放孩子的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使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創(chuàng)造教育思想及實踐是創(chuàng)造教育研究領域的瑰寶,對于我們今天的教育教學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四、創(chuàng)立了“不要教死書”、“不要死讀書”的教育教學方法

      陶行知認為舊社會的教育在教學方法上存在著許多弊端,其主要表現(xiàn)是教學領域中存在“重教太過”、“教學分離”等主觀主義痼疾。這種主觀主義的特征是教學過程被演化成簡單的告訴與被告訴的過程。教師只知道自己做自己的教授,不管學生能否接受,只知道反復地一味灌輸和強化作業(yè)。陶行知指出教學方法必須革新,用新的教學方法取代舊的教學方法。

      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陶行知先生總結出一套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這套方法在當時是水平極高的.教育教學理論,對近代教育教學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他是現(xiàn)代教育的奠基人。同樣,他的教育教學理論也適用于現(xiàn)代的教育教學。我們可以從中吸收、借鑒其教育教學思想的精華,用于現(xiàn)在教育教學當中。

      陶行知曾經說:“不要教死書”,“不要讀死書”,提倡讓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他說:“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的責任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學校必須給學生注入生活的動力、活力,使他們能夠單獨或共同去征服自然,改造社會!

      他認為:“教育中要防止兩種不同的傾向:一種是將教與學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錯誤傾向;另一種是只管教,不問學生興趣,不注重學生所提出問題的錯誤傾向。前一種傾向必然是無計劃,隨著生活打滾;后一種傾向必然把學生灌輸成燒鴨”。在教育教學當中,陶行知非常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要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要充分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結合起來,才能做到教和學統(tǒng)一,成為一體。實現(xiàn)教學。他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自覺地學習,有主動的追求,要求教師使用啟發(fā)式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他說:“學生的生活,學習,倘都能自動,則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特別注意自動力之培養(yǎng),使它貫穿于全部生活工作和學習之中!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中國現(xiàn)代教育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也為我們指明了正確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方法。讓我們以陶行知教育思想為指導,學習陶先生的偉大精神,總結并借鑒他的教育理論,為深入開展課程改革、有效推進素質教育而努力!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7

      陶行知的創(chuàng)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體系的主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可以從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中汲取豐富的養(yǎng)料,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服務。我學習了陶行知教育理論有如下的體會:

      一、關注社會生活,實施生活教育。教育是為了生活,離開了生活的改進,教育就失去了意義。這就要求教育要從課堂和書本走出來,去關注社會生活,即關注生活重于關注書本。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不僅使書本知識變活,而且使學生開闊視野,從社會生活中吸取綜合的多方面的知識,從而獲得思想和精神力量。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論是全新的教育思想,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須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的變化。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學都要和社會生活結合起來,在課堂教學中,書本知識要聯(lián)系社會實際,引導學生關心家鄉(xiāng)的建設、國家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成就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文化生活。組織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社會服務中去觀察、去感受、去鍛煉、去分辨,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識。

      二、尊重學生主體,指導學生學會學習。會學習才能創(chuàng)造。學習的欲望和能力,即自己主動獲取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重要基礎之一。學習是人主觀的精神活動,要獲取知識,人必須積極地使用并協(xié)調自己的感官,發(fā)動自己的大腦,并做出主觀的'意志努力。可是在我們的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只是知識的容器和被塑造的材料,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教師灌輸花時多,效果差,學生聽、記、背學得苦,求知欲沒有了,創(chuàng)造力抑制了。這樣的教學狀況怎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呢?因此,在教學操作上,必須改變“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把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 陶行知的教學思想,“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教學生學。”“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生學的法子!卑褜W生放在主體的地位,探索“引導學生學”的方法,把教學過程變成“教學做合一”的過程。教學固然要發(fā)揮教師積極指導的作用,但決定教學效果的主要還在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有學生愿意學、認真學、樂意學,才算是教學效果好。

      三、實施愛的教育,激發(fā)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陶行知說:“小孩子的體力與心理都需要適當的營養(yǎng)。有了適當的營養(yǎng),才能發(fā)生高度的創(chuàng)造力!比嗽谛W階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師愛猶如心理發(fā)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兒童的心靈發(fā)展。師愛能營造出和諧、溫馨、親切的師生關系。在這種師生關系中,學生不僅樂學,而且個性會得到充分發(fā)展,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這是創(chuàng)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不僅學習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獻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愛滿天下”的高尚情懷,發(fā)揚“因為差,更要抓”“因為差,更要愛”的敬業(yè)精神。老師對特殊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多給學生關照和溫暖。對學習好的學生熱心引導,對學習困難的學生及調皮的學生也是從愛開始,進行指導幫助,不歧視、不訓斥、不諷刺挖苦。學生們感受到老師的愛,有了良好的情緒,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

      四、煥發(fā)學生活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要求人首先必須有活力,但我國的傳統(tǒng)教育恰恰就有扼殺人的活力之弊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就需要在我們的文化、教育觀念中,在我們的教育操作中,去檢索并革除壓抑、束縛學生個性的一切舊觀念。創(chuàng)新教育是教育觀念,又是具體的教學思想,它只有化作具體的教育教學的操作方法才能夠實現(xiàn)。但教育教學無定法,因此它又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為此,今后我們更要認真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與現(xiàn)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牢固樹立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基礎教育主流價值體系觀念,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8

      陶行知先生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有著重要的影響。20世紀過去了,在新的世紀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和教育意義。學習了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的名篇論著,讓我的收獲頗豐、感觸很深。

      在陶先生的眾多教育思想中,給我感悟最多最深的首先是“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思想,和“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現(xiàn)在的社會日新月異,我們周圍時刻充滿著變化。一個有強烈使命感的人,應有一種危機感。怎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不被社會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心懷進取心,下苦功夫學。正如陶先生說的那樣:“學習,學習,學習,學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們要虛心的跟一切人學,跟先生學,跟大眾學,跟小孩學,跟朋友學,跟大自然學,也跟大社會學,要學的專,也要學的博!比祟惏l(fā)展永無止境,科學永無止境,肩負著生產新知識,傳遞新知識的教師隊伍建設也將永無止境。為了可能被淘汰的危機,為了適應知識經濟的需要,作為教師就要時時更新自己的觀念,及時獲取相關的信息,不斷進取,發(fā)展自己,完善自己。只是,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學會“做人”。教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做一個怎樣的人”才是我們教育的核心。作為一名教師,“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識,真的本領,真的道德!币陨碜鲃t,“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來教育學生。

      其次,是陶先生的的教育思想。陶先生說“事怎么做就怎么學,怎么學就怎么教,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會學”、“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就“教學做”三者關系而言,做是學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教與學都以“做”這中心,“教學做合一”,做就是教,做就是學,教也就是教,教也就是學。就教育與生活的關系而言,“教學做”有一個共同的中心,那就是“事”,也就是“實際生活”,實際生活也就是日常生活,那么日常生活學是學,就是教,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就是學習。動手做對自己就是學,對他人就是教,手腦并用也就是教育。教育現(xiàn)象是普遍存在于社會生活實踐中的,教與學都是為了生活實踐的需要,教與學要和生活實踐相結合。教師實行“教學做合一”,教師拿做來教,才能算是真教。學生實行“教學做合一”,手腦并用,才能求得真知,生活創(chuàng)造的能力才能得到培養(yǎng)!敖虒W做合一”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自動、自學、自得的“治學”能力,才能培養(yǎng)學生手腦并用,能言善行。

      還有陶先生“愛”的教育理論。陶行知先生的.愛滿天下,更把愛的教育發(fā)揚光大。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師愛(以及家長的愛)猶如心理發(fā)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學生的心靈發(fā)展。師愛能營造出和諧、溫馨、親切的師生關系。在這種師生關系中,學生不僅樂學,而且個性會得到充分發(fā)展,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這是創(chuàng)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礎。教師不僅要學習陶行“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獻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愛滿天下的高尚情懷。發(fā)揚因為差,更要抓;因為差,更要愛的敬業(yè)精神。教師對后進生應有要有一顆愛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應擎在手上,高高舉起,讓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時時感覺到。老師對后進生更要傾注真誠的愛心,使學生感到老師的親切、集體的溫暖,從而樹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多給學生關照和溫暖。對學習好的學生熱心引導,對學習差的學生及調皮的學生也是從愛開始,進行指導幫助,不歧視、不訓斥、不諷刺挖苦。學生們感受到老師的愛,有了良好的情緒,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提高了。使學生們感受時代的脈搏,培育愛他人、愛祖國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礎,善良的心和愛他人、愛祖國的情操也是創(chuàng)新智慧的心理基礎。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注重“以人為本”,“教學做合一”,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為培養(yǎng)學生成為“真人”,并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與創(chuàng)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9

      周六,我們第一幼兒園迎來了一位貴客,她就是中國陶研會理事,特邀研究員,江蘇省陶研會原副會長,南京曉莊學院,陶行知紀念館原館長湯翠英教授,她為我們進行了2個小時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報告會》。我一直很認真的聽完了湯教授對陶老前輩的生平以及教育理論的介紹和推介,可以說是深有體會了,對陶行知先生所說的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的教育觀、人生觀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感悟。

      我們學習陶行知,到底要學他什么呢?我們要學習他的精神:一種奉獻精神;一種服務于大眾的精神。他的奉獻精神是我們當代教師巨大的精神動力。教師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工作的很多方面必須依靠師德來完成,一位教師如果沒有一點奉獻精神,是永遠不能成為了一個一流的教師的。陶行知所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句話又道破了教育價值觀和道德觀。一個“真”字廓清了幾年來中國封建教育中存在的虛假偽善的塵垢,指明了現(xiàn)代教育最重要最本質的屬性。教師作為現(xiàn)代進步教育思想的實踐者,應牢記陶行知先生的話,教學生求真知,學真本領,養(yǎng)真道德,說真話,識真才,辦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以“真”字作為自己的立教之本,教好書育好人。因此,教人求真,學做真人,還須從教師的求真做起。

      在陶先生偉大精神的鼓舞下,反思自己離陶先生的'精神還有多遠?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兒教師,我的天職就是教育好每一個孩子,讓每一個孩子都健康成長。然而,有時我的信念也會被世俗或傳統(tǒng)觀念所左右;有時我也會為自己的偷懶而尋找借口;有時我也會將個人利益放在重要的位子上……生活中有太多的事需要我正確處理,而引領我朝正確方向去的就是陶先生的思想與精神了。一個好的教師是應該像陶先生所說的那樣“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先生的一生把自己奉獻給了中國的教育事業(yè),為了教育,他舍棄了太多。“萬世師表”是對先生最好的褒獎。在與時俱進的今天,我只有牢記先生的教誨,本著教師的天職,才能無愧于先生。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10

      教書育人,乃師之天職。作為一名教師,多讀些教育著作,多了解些教育理論是很有收獲的,而我有幸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感觸頗深。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受世人敬仰、懷念的人民教育家。他用畢生的精力來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的改革并付諸于實踐。他以蘊含豐富的教育思想的寶庫,為我們提供了正確的教育理論和方法,給予我們良好的啟示。

      陶行知大膽地把杜威學說進行了改造,創(chuàng)立了“生活即教育”理論。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中看來,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內容。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論中,“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密切學生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來設計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使學生學會用學習到的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體會到學習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到知識的價值。此外還要求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讓學生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這些都是我們所追求的教育模式,F(xiàn)在新課標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是其具體表現(xiàn)。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學做合一”是被毛澤東譽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創(chuàng)建的“生活教育”理論體系中最富有建設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論!敖虒W做合一”的含義是“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學是學生!痹谔招兄壬乃枷胫校敖虒W做合一”實際包括三層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二是指關系,對事說是做,對已說是學,對人說是教;三是指目標,教育不是教人學,而是教人學做事。他同時強調,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敖虒W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舊教育、創(chuàng)造新教育的銳利武器。陶行知先生曾說,“我們常見的教育家有三種,一種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們只會運動、把持、說官話;一種是書生的教育家,他只會讀書、教書、做文章;一種是經驗的教育家,他只會盲行、盲動,悶起頭來,辦……辦……辦”。陶先生認為第一流的教育家必定要在下列兩種要素中得了一種,一是敢探未發(fā)明的新理,二是敢入未開化的邊疆。教師的創(chuàng)造精神體現(xiàn)在順應時代要求,與時俱進,開拓進取。教師要立足崗位實際,學習思考,積極開展實踐研究,探求教育革新之路。今天的教育仍然存在陶先生文中所講的三種“教育家”,因此,能夠不為環(huán)境之影響,執(zhí)著實踐創(chuàng)造與開辟之精神,方為真正有膽識的一流教育家。

      當我讀完這本書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了陶行知先生在中國教育中的地位。陶行知先生站在了時代的前頭,他的教育理論與實踐,顯示出科學的預見性和高度的創(chuàng)造性。陶行知先生在自己三十多年的教育實踐中形成的教育理論,浩如煙海,既博大、全面,又精湛、實際,而且自成頗為完整的思想體系。陶先生留給我們的教育理論是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我們要把這筆財富投入到平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為了教出求真的學生,為了讓學生學做真人,我們永不止步,用我們堅定的步伐引領著新世紀的孩子們走向成功的彼岸!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11

      這段時間以來,我最大的收獲是閱讀了《陶行知教育文集》。每當讀到一段精彩之處,總是感到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講述自己一生對教育的感悟;蛘哝告傅纴,或一臉嚴肅。先生說“以教人者教己”是根本的方法之一,先生也正是以這樣的方法來對待“教育”和“生活教育”。先生的言行理論對我們這些教書匠來說,無疑是最明亮的指路燈。

      陶行知是一位為世人敬仰、懷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諸實踐。他以蘊含豐富的教育思想寶庫,為我們提供了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給我們以啟示和教益!敖虒W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也是他的教學論。

      陶行知是20世紀中國偉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響。20世紀過去了,在新的世紀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

      “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一語道出我們應該做一個怎樣的老師。世界上有兩種不合實際的教學方式:

      1、只會教書,只會拿一本書要學生讀它、記它。

      2、不是教書,而是教學生,注意的中心點是從書本上移到學生身上來。

      這兩種教學方法學生都是處在被動的地位,知識是無限的,老師能教給學生的也是有限。想想自己剛踏上工作崗位的時候,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把知識教給學生,或者說把學生看成一只鴨子,把知識當作糧食,只知道把鴨子為飽,今天看來這就是典型的填鴨式教學,只注重了老師的教,沒有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體。

      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學生為本,寬容對待學生。課堂上雖然也知道不能以“教師”自 居,不能搞“一言堂”,要與學生共同探討知識、共同進步;但面對調皮的“小搗蛋們”,往往還是缺少耐心,當他們太調皮時想以教師的權威壓制學生,讓學生乖乖地聽從不再惹事生非,但總是事與愿違。特別是望著個別學生毫不在乎的眼神、不屑一顧的神情,真讓我一籌莫展!短招兄逃募防镆蠼處煛把劬ο蛳隆,放下架子;教師要有豁達的心胸,真誠的態(tài)度,熾熱的情感;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因學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先生在著作中也想到這些難管的小孩,他談到了解決的辦法

     。ㄒ唬╇y管的孩子多半不是劣童,也不是真正的壞蛋,這個態(tài)度要立定,否則你主觀上咬定他是劣童則一切措施都錯,便越管越難管了。

     。ǘ┳屑毧紤]他所以難管的原因,在源頭上予以解決。

      (三)體力充沛,無法發(fā)泄的,有時搗亂,可以多給他一些機會勞動或干體育游戲。

     。ㄋ模┫壬驳脵z討自己的功課教法是否合乎學生的需要程度。這些耳熟能詳的語句讓我對教育有了更多的思索。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博大精深,值得我們繼續(xù)研讀,讓他的教育思想來指導我們教師工作,全面落實新課程改革。我愿做一名民主型教師,創(chuàng)設融融的師愛氛圍,靠著一顆對教育對學生真摯的心在實踐中慢慢去解讀陶行知先生的偉大教育思想。

      讀罷《陶行知教育名篇》,我深深地感到陶行知先生讓中國教育事業(yè)向前進一步。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獻給了教育事業(yè),他的博學多識,嚴謹治學,一切為人民大眾教育而努力奮斗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他倡導的教育理念,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fā),辦中國人民所需要的教育,他愛教育、愛學校、愛學生。提倡“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陶行知教育的真諦。教師對學生的愛,就是“師愛”。在一定程度上,熱愛學生就是熱愛教育事業(yè),因為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式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奉獻,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系的愛,在原則上 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xiàn)了根本的動能。

      熱愛學生,以慈祥的態(tài)度,和藹的`語言對待他們與自己越來越貼近。沒有對學生的愛,教育也會沒有激情,只愛一部分學生就意味著對另一部分學生的冷漠,那是偏愛。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一種理智的誠實的公正的師愛。陶行知說“在我的教育里,小孩和老年是最大,比什么偉人偉大。”我覺得,首先要尊重學生,師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任何一種提體罰都是使學生痛苦,精神受刺激。這是對學生的愛,作為現(xiàn)代學校的教師,我們要記住陶行知的話:“我們奮斗的工具是愛力不是武力”,所以我們應該做學生的“親人,朋友和導師”三個角色,這是新課程教育理念的體現(xiàn),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實踐。當然,愛不是放縱,愛里有嚴,愛里有教育。老師們,熱愛自己的學生吧!不要因感情沖動,一時的不理智做出有傷學生人格的事。讓你的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在關愛中成長。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12

      讀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一書,我覺得本書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讀完本書,回想自己短短幾年的教學生涯,我心潮起伏,難于平靜。簡要談談讀后感。

      一、和學生共同學習“在共同生活中,教師必須力求長進。好的學生在學問和修養(yǎng)上,每每歡喜和教師賽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教師非常愿意我們的學生能有一天跑在我們前頭,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這是教師對于學生的希望。當今的社會日心月異,信息量瞬息萬變,不斷地在更新。我們在教學中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學生前頭引導學生,不能固步自封,守著老教材、老教法貽誤學生,這是我們應有的責任。師道之可敬在此。有教師經常說: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墒峭霸俅笠膊豢赡苋≈槐M,要不斷的往桶里注入新的水才行!記住這點,我平時就注意積累,遇到需要時更要不怕麻煩地尋找答案,不斷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學生前頭引導學生,盡到自己的責任。因此我利用一切時間,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只有具備了真才實學,才能對得起教師的職業(yè)稱號,對得起自己的學生,才能在新教改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教學相長,從容正視學生求知若渴、躍躍欲試的目光?并在教學中思考,怎樣才能做到以身作則,培養(yǎng)學生的實事求是的科學品格與開拓創(chuàng)新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以天下為己任的人文胸懷與奉獻精神……通過實踐,我發(fā)現(xiàn)只有經常閱讀報刊,閱讀網絡,才能夠讓我對世界保持一種新鮮感。經常閱讀經典,能促使我學會思考,能夠使我的觀點不落后于學生,讓我找到與學生交流的話題,從而增加彼此的交融性,從而適時地進行點撥、引導,在無形中提升我的品位,強化教師的人格魅力,從而影響我的學生敢于求實創(chuàng)新。

      二、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從開學以來我發(fā)現(xiàn)我班的學生有個毛病都不喜歡做眼操,只要眼操音樂一響,很多學生為了逃避做眼操而在操場上呆一會,音樂一完再氣喘吁吁的跑到教室。我總是對孩子說做好眼操的重要性,但是學生明白了又能怎樣,還是不喜歡做。很多方法都用了,但是效果并不大。前幾天讓班長記下誰不做眼操,就讓他中午到我辦公室做十遍,明明知道是在懲罰學生,但是沒有別的辦法了,只能試試。嘿!還真管用,除了2個學生不聽話,受到懲罰,其他學生還不錯。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13

      最近我有幸地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讀罷這本書,我受益匪淺。陶行知先生作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國的文化和社會現(xiàn)實的基礎上,所提出的教育學說,既強調了教育的顯示功能,又關住了教育的終極目的,是適合中國國情的。他的理論和實踐,應該成為中國教育血液的重要成分。他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敬業(yè)精神讓人感動,我也為之折服。在讀到《教學合一》這節(jié)時,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學要合一的觀點,有三個理由。第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第二,新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學生學的法子聯(lián)絡,并須和他自己的學問聯(lián)系起來。簡而言之,一,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三,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我仔細閱讀,細細品味,聯(lián)系我的教學,我感覺陶公所提出的“教學合一”的觀點很有道理。我們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教師的課堂設計應適合本班學情,根據學情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那么這樣學生就會樂學了。教師除了正常的教學工作外,確實還需要不斷的學習,用豐厚的知識去充實自己,不是有句話“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須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水嗎?”

      《學生的精神》中提到三點;

     。ㄒ唬⿲W生求學必須具有科學的精神;

      (二)要改造社會必具有委婉的精神。

     。ㄈ⿷董h(huán)境必具有堅強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

      我想說說我自己的感受,F(xiàn)在的學生正如陶公所說容易“自滿”,自己剛剛對這個知識點有一定的領悟,就沾沾自喜,但真正實踐做題時,卻無從下手。學生對學習缺少一定的目標,很多學生不知道自己到學校來接受教育是為了什么。每當找學生談話時,我便會問“你準備讀完干什么?”學生的回答:“不知道!彼麄儚膩砗苌贂脒^我以后的路該怎么走?會是什么樣?這就導致學生在學習上不想下功夫,更不愿意吃苦,對于周圍的環(huán)境學生很少從自身找原因,而是把更多的原因歸納在外界的環(huán)境上。例如,學生作業(yè)未完成,當問其原因時,學生回答無非這幾種“我不知道什么時候交作業(yè)?”“我不會做!薄拔也恢雷瞿牡李}?”“我忘記交作業(yè)啦!”“課代表交作業(yè)時沒告訴我!”諸如此類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讓人無可奈何,更多的時候我在問自己:“我們的學生到底是怎么了?是什么原因讓他們變成這樣?”

      回首這些年的教學,我在不斷的告訴自己:你一定要學會去轉變角色了,你現(xiàn)在已經是一名教師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著》中師范生的第一變——孫悟空,也是這樣告訴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樣做一個好學生,才能培養(yǎng)出來許多好學生?墒菫槭裁词亲兂蓪O悟空呢?陶行知先生說孫悟空有目的,有遠慮,有理想。他是抱著一種目的去拜師的,這無形中就告訴了我們如何做一個好學生。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14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蔽覀兛释x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因為理想雖不是高不可攀,但也不是唾手可得,沒有不懈的追求,理想只能是朵美麗的鏡中花。而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chuàng)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人們常把學習形容為在書山上攀登,在學海中遨游。事實上,知識的積累是成材的一個重要條件。我們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fā)展的時期,我們需要得到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從而給自己的人生定向;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yǎng)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么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

      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們除了要善于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要勤于動筆,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于日后比較、綜合、分析。這對于我們提高寫作水平,也是很有幫助的。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還可以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也可以做一些記號。這就是評注筆記。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注的,效果大不一樣。喜歡閱讀一目了然的書的人是懶惰的人,只有閱讀那些需要自己反復思考才能明白的書的人,才是真正讀書的`人。我喜歡閱讀艱深的著作。在閱讀中我強調想象和聯(lián)想。再抽象的理論表述,在進行思辨理解的同時,我把它還原成日常生活的圖景。有些只需要現(xiàn)成的聯(lián)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構造。我一直認為,無法進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認為理解抽象概念,這個概念在他那里也已經是一個死的東西了,既沒有聯(lián)結能力,也沒有生成能力。

      閱讀是抽象的,關于命運的感受是具體的。在抽象閱讀和現(xiàn)實感受中,我明白自身觀念的命運。我們生長在這么好的年代,但在接受現(xiàn)成的非個人化的觀念里長大。許多教育和觀念已經深入到生理反應中去。我不得不四面突圍。人不能揪住自己的頭發(fā)離開地球。在自圓其說的內部突圍中,惟一的途徑是自覺引入差異。遇到能夠證明自己感受和觀點的事物固然高興,遇到不同的甚至否定的事物,我更加高興。我很少單純地閱讀一本書,或者一種觀點。我總會同時將觀點不同的許多書放在一起讀。我越信服某種觀點或某本書,我越要尋找不同的書來辯論。讀書,使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更使我懂得了教育的高尚,教育的純潔?梢哉f:“是讀書是我開始喜歡上了教師這個職業(yè)。開始讓我明白了一個教師的偉大,明白了教育人的樂趣。相信在以后幾年的教學中,我還會不斷的讀書,用讀書來充實我的生活,我的人生。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15

      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國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fā),辦中國人民所需要的教育。本書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行文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下面就"生活即教育"來談談我的體會。

      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說法,"生活教育是給生活以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從生活與教育的關系上說:是生活決定教育。從效力上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進棺材才算畢業(yè)"。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tǒng)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tǒng)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這么一個高度,是我前所未聞的,更給了我一絲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時感嘆教育家的前瞻性,這不就是我們現(xiàn)在提倡的素質教育嗎?

      教師不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還要讓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學會學習,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說"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次,"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xiàn)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們的教育才具有鮮明性,脫離了實際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說教。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16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它不僅僅是停留在“教科書的更換”等技術層面的革新,而是課程理念的創(chuàng)新與深化。它將實現(xiàn)我國中小學課程從學科本位、知識本位向關注每一個學生發(fā)展的歷史性轉變。教學,尤其是課堂教學是實施課程改革的主渠道,所以課程改革必須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改變傳統(tǒng)教學以教為中心,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狀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人是教學改革的主要任務。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主要內容。其中,“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理論。它的涵義是:“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學,怎么學就怎么教,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薄敖虒W做合一”教學理論是在“教學合一”的教學觀念上發(fā)展形成的!边@是我國近代新教育產生以來,教學觀念,教學思想的一個重大變革。在今天國家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實施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習和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教學思想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它不僅能為課程改革提供多方面的理論養(yǎng)分,更有助于廣大教師深刻理解和認同新課改的理念,內化新課改的目標和要求。

      1、“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

      陶行知說世界上的先生可分三種:“第一種只會教書,只會拿一本書要兒童來讀它,記它,把那活潑的小孩子作個書架子,字紙簍!薄暗诙N先生不是教書,乃是教學生;他所注意的中心點,從書本上移在學生身上來了。”把學生需要的知識給學生,這比前一種好,但先生仍以教為中心,不是引導學生自己主動去學,學生仍然是在“被動的地位”,接受教師傳授現(xiàn)成的知識。陶行知認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薄耙驗橄壬荒芤簧皇栏鴮W生,熱心的先生,固然想將他所有的傳給學生,然而世界上新理無窮,先生安能盡把天地間的奧妙為學生一一發(fā)明?”所以,“教學”的本質即“教學生學”。

      “教學生學”:

      首先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在教學活動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新課程實施要求從以教師為主的教學向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轉變,設計教學時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xiàn)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

      二是要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學會學習,具有掌握和更新知識的能力,即“授之以漁”,F(xiàn)代社會由于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信息日新月異,知識更新周期加快,要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必須學會學習,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這是現(xiàn)代社會高素質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質;

      三是要重視教學過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把教學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課堂作為師生合作的一個學習共同體,其核心應是一個探究真知的過程,是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是一個心與心交融的過程。

      2、“教的法子必須根據于學的法子”

      陶行知批評教學分離的教師“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學生,凡是學生的才能興味,一概不顧,專門勉強拿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逼浣Y果造成“先生收效少”,“學生苦惱多”。他深刻批判了“教授法”,極力主張把“教授法”改為“教學法”。他說 :“論起名字來,居然是學校;講起實在來,卻又像教校!彼岢鱿壬敖痰姆ㄗ颖仨毟鶕趯W生學的法子!眰鹘y(tǒng)教學中,教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學生不需要思考,只要學會就行。在課堂上,只有少數受歡迎的學生得到了鍛煉的機會,大多數的學生安靜地聽講,從小坐到大,生命在不斷重復中過去。這不僅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更失去了體驗生命成長的過程。這種課堂教學,忽視了作為教學主體的學生的主體價值,忽視了學生多種需要與潛在能力,忽視了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這就“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與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zhàn)和對好奇心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的發(fā)揮,進而使教學本身也成為導致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因素,連傳統(tǒng)課堂教學視為最主要的認識性任務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實現(xiàn)!倍嬲袃r值的課堂則是在教學過程中充滿了刺激和興奮的東西,煥發(fā)生命活力的課堂。在課堂上,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在教師的指導下、幫助下,進行著正確或錯誤的嘗試,經歷著新鮮和刺激的東西,自由地表達著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教師的尊重賞識下,體驗著獲得新識的喜悅,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興奮;同時,也體驗著面臨問題的困惑,遭遇挫折與失敗的痛苦。這是一個人的學習、生存、生長、發(fā)展、創(chuàng)造所必須經歷的過程,也是一個人的能力、智慧發(fā)展的內在要求。

      3、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

      陶行知說:“做先生的,應該一面教一面學,并不是販買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薄跋壬葲]有進步,學生也就難有進步了!薄昂玫南壬囟ㄊ且环矫嬷笇W生,一方面研究學問!蔽覀兂Uf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須有一桶水,實際上教師只有“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教師應該有“源頭活水”。隨著知識經濟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知識更新的周期變得越來越短,教師必須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增多,自我教育的能力增強,教師在某些方面“后學”甚至不如學生的情況已屢見不鮮。新課程改革對教師在知識結構,思維方式,教學能力以及手段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標準和要求。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學習,不斷為自己“充電”。中小學教師應該成為有較深文化底蘊的智者。新課程的實施特別注重教師的教育智慧,因為課堂教學的“預設”是必要的,但“生成”則更為重要,它是課堂教學的活力所在。而教育智慧取決于我們的文化底蘊,我們的學識修養(yǎng),心性修養(yǎng),精神修養(yǎng)。教師應該過有智慧的生活。課堂上,當教師所講的是腦中思考的、心中流淌的,才會有滋有味,才會真正享受到教學的快樂。

      4、“教學做合一”

      陶行知說:“教學做合一是以生活為中心”或“以實際生活為中心”或“以事為中心”!八械膯栴}都是從生活中發(fā)出來的。從生活中發(fā)來的困難和疑問,才是實際的問題,用這種實際的問題來求解決才是實際的學問!币虼,“教學做合一”的實質就是教學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教育面對的是人,教育之中的人,是處在生活世界之中的!吧钍澜缋碚摗备嬖V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人生活得更美好。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生活,生活對人而言是最大的概念。學習、工作都是在生活,在生活之外別再找什么來肢解生活。傳統(tǒng)教育教學的最大弊病就是脫離學生生活世界,脫離社會實際問題需要,死記硬背,死讀書,片面追求考試成績,不突出甚至不問學以致用和創(chuàng)新。而脫離學生生活世界的知識傳授所產生的結果往往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新課程強調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強調重視課堂教學生活,強調教育教學要滿足學生多樣化發(fā)展的需要。所以,教育教學必須建基于學生的生活世界,關照學生的生活,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學生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間的界限,將書本知識與學生的生活世界溝通,與學生的經驗世界溝通,與學生的成長溝通,與知識的發(fā)現(xiàn)、發(fā)展過程溝通,使知識內容和學習過程充滿鮮活的生活色彩和生動的生命色彩。

      陶行知的教育教學思想在今天不僅沒有過時,相反,在我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實施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仍有著重要的啟發(fā)作用和積極的指導意義。我們應該繼承和發(fā)揚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教學思想。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17

      近一階段,有幸翻閱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書,知道陶先生作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國的文化和社會現(xiàn)實的基礎上,提出的教育學說,既強調了教育的現(xiàn)實功能,又關注了教育的終極目的。陶先生所研究和實驗的教育問題,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新鮮,仍有進行試驗的價值。這一方面說明陶先生視野之開闊,研究問題的深刻,另一方面也說明教育界舊習慣勢力之大,改變陳舊教育觀念之難。讀了陶先生的文章,我有兩點體會:

      一、 陶先生文章是師德培訓的活教材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從陶先生的作品中隨處可見他對好教師的殷切期望。他對自身成長提出了四個問題,叫做“每天四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陶先生認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苯ㄖ烁耖L城的基礎,就是道德。一個集體的成員,若人人以集體利益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個行動都為集體著想,則這個集體會越來越壯大,這個集體定是有希望的集體。否則,多數人只顧個人私利,不顧集體利益,則集體的根本必然動搖。如此,每個一線教師弘揚“校興我榮,校衰我恥”的敬業(yè)精神。陶先生的“每天四問”為人們提供了進德修業(yè)的參考,當作一面鏡子,時刻對照自己, “必然可以見出每一個人身體健康上有著大的進步,學問上有著大的進步,工作效能上有著大的進步,道德品格上有著大的進步,顯出水到渠成的進步”。

      二、陶先生所倡導的教育理論和方法與新課程理念不謀而合

      陶先生提出“教學合一”,“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認為好的老師不是教書,也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教學一方面要老師負指導的責任,一方面要學生負學習的責任。對于一個問題,不是要老師全現(xiàn)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過程,組織好,指導學生,使學生以最短的時間,經過類似的經驗,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種經驗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有了這種經驗,學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識,成為主動學習者。如果教師只會用“舊瓶裝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鮮的事物,教師應不斷研究,才能時常找到新理,只有學而不厭,然后才能誨人不倦。

      陶先生倡導“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給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們就教什么。“社會即教育”,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大自然里,使它們任意飛翔。把學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這樣的學校才是學校,這樣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張遠離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脫離實踐的知識是虛的,不實用的。今天我們的教育教學脫離生活已越來越遠。孩子們成天埋于書堆里,以高分遮面!八刭|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撲面春風,也沒有吹散“叮、盤、揉”的束縛。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18

      最近我讀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一書。陶行知是一位為世人敬仰、懷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畢生的精力,批判舊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諸實踐。他以蘊含豐富的教育思想寶庫,為我們提供了教育的理論和方法,給我們以啟示和教益。陶行知先生“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肺腑之言反映出他將自己的一生無私奉獻于中國教育的精神,感化和教育中國一代又一代人。“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也是他的教學論。

      他,一位在美國受過多年教育的學者,回國后卻放棄高官厚祿毅然跑到鄉(xiāng)下辦學,并終身致力于平民教育,這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是中國現(xiàn)代教育界最早認識到農民教育問題重要性的人,是最早廣泛提倡婦女也有平等受教育權利的人,也是第一個開辦鄉(xiāng)村幼兒園的人。他的主要教育觀點是“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教學十幾年來,今日我才開始直面大師,進行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與教育的智者展開對話。在書中,我開始感受著一次又一次思想的激蕩,反思著過去有意無意的教育行為,專業(yè)發(fā)展的困頓,教育理論的薄弱,文字表述的欠缺,都是作為教師的我必須面對的。

      讀陶行知,時而有著教育的共鳴,時而感覺沒有多少碰撞?梢赃@樣說,《陶行知教育文集》更是一本在當時環(huán)境下中國國內進行教育改革的各種教育觀點的雜燴。他的語言,在讀了經典文學之后,會覺得他的語言像一個脫離了文言文的學生正在學白話文,尤其是那些詩歌,實實在在的白話而簡易。但是在讀了學校老師搜集的陶行知名言之后,我才突然醒悟,我對陶行知了解得還太少太少。無論批判還是繼承,我都要繼續(xù)讀他,感受著他的教育實踐脈搏,學習他的生活教育理念,感受著他那顆火熱致力于教育改革的心。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在上學的`時候聽到最多的話。我們問老師:為什么我們學校要叫行知藝校?行知是誰?老師就對我們說:陶行知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是陶行知先生讓中國教育事業(yè)向前邁了一大步,是我們學習的楷模。他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fā),辦中國人民所需要的教育。這本《陶行知教育文集》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

      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創(chuàng)辦的曉莊試驗鄉(xiāng)村師范學校,開辟了同一條改造中國教育的新路,創(chuàng)立了“生活教育”學說,使教育貼近人民大眾,參與社會生活,提高學生的文化和科學水平,立志做第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實驗室,亦當埋骨邊疆塵”。“生活教育”學說是從中國土地上生長起來的,富有時代特色,受到進步教師和勞苦群眾的歡迎,引起了世界教育家的注目。直到今天,陶行知所創(chuàng)立的“生活教育”仍很中肯、新鮮,仍有進行試驗的價值。這一方面說明陶行知視野的寬廣,研究問題的深入,另一方面也說明教育界舊習慣勢力之大。老教育觀念改變之難!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論,也讓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學中讓學生讀活書,活讀書,讀書活。在傳統(tǒng)的教育中我們讓學生讀死書,讓他們以考試分數為目的,以分數來分學生的好壞。陶行知形象得把傳統(tǒng)教育比喻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則漫畫這么形容的:一幅圖:學校開學了,學生帶著長方形,正方形,六邊形等等各種形狀的腦袋進入學校;另一幅圖:他們畢業(yè)后,一個個帶著圓形的腦袋從學校走出來。這個漫畫形象的表現(xiàn)了傳統(tǒng)教育把學生當作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教師以傳受知識為已任,學生以接受知識,應付考試為追求的目標。生活教育他則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發(fā)點,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對殺人的各種考試。這是我們現(xiàn)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課標中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活起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讓他們自主。他倡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現(xiàn)代學習方式,這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的多么的重要。現(xiàn)代的教育必須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上取得和藹發(fā)展。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19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自己12年的教學生涯中,隨著學生的逐漸成長才真正體會到“教人求真和學做真人”的重要性,自己也恪守做人誠信的原則,努力給自己的學生一個好的榜樣。

      教育是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職業(yè),教師所做的事情在一般人眼里似乎有一些“磨嘰”。但就是教師細心完成的每件小事,才讓學生從小到大形成了一個健康的人格。學校無小事,教育無小事。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教孩子學會做人,這是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由此我想到三點:

      1、教育孩子有責任心。

      首先教育孩子對自己負責。自懂事起,引導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游戲、交往、學習,到整理自己的玩具、圖書、床鋪,力爭讓他們自己主動完成。其次,教育孩子能正確認識自己的不足,勇于承認自己的缺點,敢于正視自己。其三,對待學習,鼓勵他們自己主動地去玩成,做到不折不扣,一絲不茍。孩子有了責任心,才能認真地對待每一件事,才能自尊、自愛、自強。

      2、教育孩子善待他人。

      一個人要想得到他人的承認和尊敬,首先就要承認與尊重他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教育孩子懂得換位思考,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學會善解人意、寬容他人。尤其是在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時,要讓他們冷靜地去分析問題。如果責任在自己一方,就要主動地認識不足,走出總以自我為中心考慮問題的誤區(qū)。

      3、教育孩子勇敢做人。

      人生總是要面對很多困難、很多挫折的,教育孩子勇敢做人是其成長的需要。勇敢做人的第一個層面是遇到困難和挫折,要樹立必勝的信心,并且尋找戰(zhàn)勝困難的途徑,把握做事的具體步驟,最終體驗成功的快樂。

      走近陶行知,就是走近一種精神,走進一種文化,他讓我們凝聚成一個團隊,共同去追求。他感召著我們去獻身教育事業(yè),他引領著我們去學真知、求真理、做真人;他教育我們愛滿天下、服務社會;他指導我們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我們學習陶行知的思想,不僅僅停留在對其思想理念的了解之上,更重要的是在于沿著陶行知的理想追求和與時俱進的目標,以“行知行”的方法去學習和實踐。

      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永遠牢記陶先生的教誨,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引導學生手腦并用,學會過硬的技能,使學生的素質全面發(fā)展,成為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20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社會道德的奠基人,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國運興衰,系于教育;三尺講臺,關系未來。我國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边@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

      陶行知的教學思想,開始在《教學合一》一文中作了較為系統(tǒng)的論述。他說:“一、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三、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主張教學合一,反對教學分離。教與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是教學論的起點。離開了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就談不上有教學,這是教學理論的基本問題。

      陶行知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教,也不在于教學,而在于教學生學。教師如果只“教”或只“教學”,這是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學的積極性,也不能啟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教師只有“教學生學”,交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和鑰匙,啟發(fā)他們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才能“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苯處熢诮虒W過程中也不能主觀地“拿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應該主動地去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改進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因為學生的稟賦不同,接受能力各異,教學方法也不能強求一律,“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同時教師要“一面教,一面學”,不斷提高自己;只有自己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好學生。這是他主張“教學合一”的.理由。

      陶行知的這一思想是在他看到國內“先生只管教,學生只管受教”的情況下提出來的,有較強的針對性;同時也闡明了他的教學主張。這一主張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教與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尤其是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之間的辯證關系,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獲取知識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如果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自覺地學習,主動地探求,教師只管“教”或“教學”,也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再則,世界上“新知無窮”,學生不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沒有探索新知的本領,也不能適應未來的生活,學生不能永遠跟著教師走!敖虒W生學”,就是教學生自己會學,這體現(xiàn)了學生主體的思想。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領導者、組織者,也是知識的傳播者,處于主導地應,理應發(fā)揮主導作用。但這種主導作用必須以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前提,否則教師的主導作用也不能發(fā)揮!敖虒W生學”,也體現(xiàn)了這一思想。這就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這一對矛盾,在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下得到統(tǒng)一,正確地反映了教與學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還有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諸因素,這也要在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下統(tǒng)一,所以教師必須了解學生,改進教學方法,“一面教,一面學”,深入掌握教材內容,以促進知識的轉化。

      陶行知特別重視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來,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傳統(tǒng)舊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隨手抓來都是學問,都是本領",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識,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活教育當作衡量教育、學校、書本甚至一切的標準。他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在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這一點對于我們現(xiàn)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同樣具有指導意義的!

      陶行知則將“教學相長”作為他“教學合一”的重要原則之一,貫穿在他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之中。他說:“師生本無一定的高下,教學也無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師教授,學生學習;不曉得有的時候,教師倒從學生那里得到很多的教訓”。從廣義的角度看“六十歲的老翁可以跟六歲的兒童學好些事情。會的教人,不會的跟人學,是我們不知不覺中天天有的現(xiàn)象!彼洺⒆约旱脑娊唤o小朋友改;他辦安徽公學、曉莊師范,育才學校都是貫徹這一原則,主張師生“共學,共事,共修養(yǎng)的方法”。從一定意義上說,他的“小先生制”、“即知即傳”等思想,無不與“教學相長”有淵源關系!耙蚪淌┙獭眲t是他常常運用的原則。他說:“人不同則教的東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著不同了。我們要曉得受教的人在生長歷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曉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樣教他”。他并以松樹和牡丹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作比喻,說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教法。朱熹曾經提出,教人之法要根據“為學之方”,意思就是“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陶行知也借其意而用之。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是我們心中的一泓清泉,它蕩滌著人性的靈魂,讓我們在一個鳥鳴的早晨,在一個雨后的黃昏,在一個寧謐的深夜去聽它,品它,看它。陶先生說:“教師的成功是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樂,是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說得正確些,先生創(chuàng)造學生,學生創(chuàng)造先生,學生先生合作而創(chuàng)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今天的我們更要努力學習,努力把握時代規(guī)律,培養(yǎng)并發(fā)揚創(chuàng)新精神,真正負起“三錢粉筆,萬鈞重擔”的為師之責,我希望每一個可愛的孩子都能健康茁壯的成長,我愿為此付出畢生的精力!做一名讓人民放心滿意的教師!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21

      最近,我閱讀了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著作《陶行知教育名篇》,這位我國早期著名的教育家書中深邃的教育理念,對于今天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教育來說依然具有深遠的影響,也體現(xiàn)了這位偉大的教育家教育著眼點的長遠。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yè)。書中給我們提出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準則。教者為范,學者為師。作為一名教師,要具備起碼的職業(yè)道德素質,要有同情心,寬容心,要公平、公正,一完水端平;要有淵博的學識,智慧的頭腦;要有寬闊的胸襟,除此之外,更要有一顆愛心,要關愛每一位學生,這樣,你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關愛每一位學生是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也是班主任做好學生政治思想工作的前提。教師交給學生一顆赤誠的愛心,學生一旦感受、理解這種偉大的愛,就會轉化為與教師的教育相適應的自覺行為,從而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教師關愛學生,就必須象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無私而坦誠。這樣教師和學生就可以打成一片,隨時了解學生的情況,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愛好、興趣等?梢越o他們解疑答難,與他們談理想、談人生、談國事、談家事,無拘無束,既交流了思想,也溝通了感情,可以收到令人滿意的教育教學效果。

      教師關心愛護學生,尤其是對學生生活上的關心,是建立融洽、良好師聲關系的橋梁和紐帶。比如,有的學生生病了,仍堅持到教室上課,甚至將吊瓶帶到教室里去掛,此時,作為教師,應當首先表揚該學生的這種學習精神,但對學生的這種方式,教師應針對學生的這種方式給以提出善意的規(guī)勸:“你先回去休息,好好治病,拉下的課程我放學后去給你補,千萬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庇械淖⌒I蛞恍┣闆r,所帶錢糧不夠,未到周末就要請假回家,我往往先勸住他們,不要請假,否則既浪費時間,且回家的路上又不安全,所缺錢糧先到我這里拿,以后回家再帶來。平時學生之間產生小摩擦,我也是就事論事,不分男女、不分好生與差生,總是一碗水端平,公平、公正地對待班級發(fā)生的每一件事,尊重學生,自始至終心中有學生,關心他們,愛護他們,這樣,你才能得到他們的尊重,受到他們的愛戴。

      關心和愛護學生,要有的放矢,既不放縱學生,也不放棄差生,心中始終要有這樣一個觀點: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材,他們每一個人將來都能成為國家的棟梁。

      我曾經帶過這樣一個學生:他在學習上非常努力、認真,學習成績突出,學習方法上有一套成功的經驗,但不愛勞動,對集體漠不關心,性格較孤僻。我就經常找他談心,開導他“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人是不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需要,而現(xiàn)代社會需要的是具有團隊精神,與周圍人能融為一體,德才兼?zhèn)涞娜瞬,而不是只會啃書本的“書呆子”,無論何時何地都應該懂得“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不會干枯,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yè)融合在一起,才能體現(xiàn)人生的價值。”經過不斷談心,這名學生后來變成愛勞動、愛集體、守紀律的優(yōu)秀學生。

      我認為,愛學生必須從為國家培養(yǎng)合格人才的觀點出發(fā),替他們長遠考慮,如果只顧眼前,以為聽話愛學習的學生就是好學生,可以不做政治思想工作,那就體現(xiàn)不出師愛的深遠意義。

      愛學生,最難的是愛后進生。要想做好后進生的思想轉化工作,就必須克服教師對后進生感情上的障礙,不厭惡、不嫌棄、不疏遠他們。相反,要滿腔熱忱的幫助他們,要象園林工人對弱苗一樣,給予他們以更多的關心和扶植,促其健康成長。

      在后進生轉變過程中,常常會出現(xiàn)反復。因此,作為教師,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束之以規(guī)的基礎上,還要做到導之以行、持之以恒。要有堅定的信心,俗語說的好“母不嫌子丑”。再難管的學生也要盡心盡力,毫不懈怠,將師愛的種子播入學生的心田,不怕它不會發(fā)芽、開花、結果。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22

      在開學初,在園教科室?guī)ьI下,全體我們全體教師共同學習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使我感觸頗深:

      一、“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活即教育”,他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就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處處要做好孩子的榜樣,以身作則,身教勝于言教。

      二、教育藝術的核心是師愛

      特別是我們這些幼兒園的教師,那就要給孩子更多的愛,師愛是一種含有友情、滲透母愛而又高于母愛的情感,只有把孩子當作朋友、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心愛護他們、尊重信任他們、理解寬容他們,才能贏得學生的心、家長的心,F(xiàn)實中我們需要警惕許多教育失敗之例也正是在愛的名義下產生的。有許多教師與家長可以說是全心全意地在“愛”著孩子,但孩子卻要努力拒絕或擺脫這種“愛”,原因就在于教師與家長是將自己的意愿強加在孩子身上,或者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關懷。這種“關懷強迫癥”讓愛成了負擔。而真愛,對孩子來說,是尊重其人格,滿足其需要,引導其發(fā)展,而不求私欲之利的理智的愛。

      愛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這樣才會覺得生活和工作的美好,才能更好地做好我們的教學工作。我相信每一位老師都會愛自己的學生,每一位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有出息,那就讓我們的愛化作一份動力,好好工作!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23

      書,像一位充滿智慧的老人,是我們的長者——不斷啟迪我們;它又像是一位真誠的朋友、一位知心的朋友,跟我們面對面地交流,教給我們怎樣做人、怎樣育人。風華正茂的我們,擁有飛揚的教育激情和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人生抱負。而讀書,正是教師專業(yè)成長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我深深地感受到:書是我永遠的老師,讓我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前進,不斷地自我完善!

      記得有人曾說過:是陶行知老先生讓中國教育事業(yè)向前邁了一大步,他堅持從中國國情出發(fā),辦中國人民所需要的教育,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利用暑假,我好好研讀了《陶行知教育名篇》,其匯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的精髓,文章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從“教學合一”、“學生自治”、“平民教育”、“學校觀”、“創(chuàng)造的兒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個方面集中體現(xiàn)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獨特教育思想,經過八十多年的考驗,不僅仍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對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鑒價值和指導意義。

      回想十幾年前,自己剛踏上工作崗位,一心想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我認為憑借著學生時自己優(yōu)秀的表現(xiàn),成為優(yōu)秀教師也不會太遙遠。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卻常常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通過對《陶行知教育名篇》的仔細研讀,我深深地折服于先生偉大的教育思想和精神,主要有這么兩點感受:

      一是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學生為本,寬容對待學生。

      這就意味著教師不以“權威”自居,不搞“一言堂”,與學生共同探討真理、共同進步;這就意味著教師要“眼睛向下”,放下架子;這就意味著教師要有豁達的心胸,真誠的態(tài)度,熾熱的情感;這就意味著教師不再把學生分為三六九等,一視同仁,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因學生家庭的文化、經濟、政治等背景以及學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異而有所不同。

      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要積極營造教育民主的氛圍。教師要改變居高臨下的傳統(tǒng)習慣,真心誠意地與學生平等交往與交流,“蹲下來和學生說話”,在和諧融洽的氣氛中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為學生提供一個寬松、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把課堂由教師的“講堂”變成學生的“學堂”,讓學生在更多的時間自主學習、自由討論,在課堂上暢所欲言,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二是師生都在教育活動過程中不斷成長,教師要虛心向周圍的人、乃至學生學習,以此來完善自己。

      人是教育的對象,是教育這塊陣地的主人,陶行知先生認為:“真正的教育必須培養(yǎng)講道德、能思考、會創(chuàng)造的人”。人的發(fā)展是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來考慮,把人的發(fā)展作為首要目標來追求。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強調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fā)點,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積極思考,自主實踐,生動活潑地發(fā)展。課堂教學活動中應該充分體現(xiàn)教中有學,學中有教,教與學相互作用,即所謂“教學相長”。在教育活動中,要引導學生自覺地、主動地、積極地參與其中,把它作為自己的發(fā)展方式;自主地、生動活潑地發(fā)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為教育的主體、發(fā)展的主體。

      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給我的啟示還有很多,我會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盡最大的努力去踐行這些先輩的指引,從而讓自己更好的完成教師的責任。

      書籍是教師創(chuàng)新的源泉,書籍是學校中的學校,讀書能讓教師超凡脫俗,讓“經師”成為“人師”,讓“庸師”成為“高師”。我常常覺得,我們很可能一輩子平庸,但只要我們能努力追求,就能成長為一個優(yōu)秀教師或教學專家甚至是出色的教育家。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會繼續(xù)與書同行,讓專業(yè)化成長早日駛向理想的彼岸!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24

      在當今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聯(lián)系教學實踐活動,讀《陶行知訓練名篇》頗有收獲,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生活即訓練”這一篇。

      第一、生活訓練理論在陶行知生活訓練理論中,“在生活里找訓練,為生活而訓練”的觀念相當明確,他的“社會即學校”學說,更是告知我們“訓練的材料,訓練的方法,訓練的工具,訓練的環(huán)境,都可以大大增加”。這與我們解決當前訓練中訓練內容的過時陳舊、不符合同學生活實際、不切合同學思想熟悉、不能很好地為同學的將來生活服務的現(xiàn)象是很有啟發(fā)的!墩n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老師要緊密聯(lián)系同學的生活環(huán)境,從同學的閱歷和已有的學問動身,創(chuàng)設生動的數學情境……!睂W習數學的愛好和學習數學的信念對同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問題,老師就應當將同學的生活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讓數學貼近生活,讓同學真正體驗到數學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測的,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是實實在在的,從而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為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創(chuàng)設運用數學學問的條件給同學以實踐活動的機會,使同學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學問的鞏固,讓課堂所學真正融入社會生活。學了“米、厘米”后,讓同學量一量教室地面的長和寬;黑板、書桌、課本、文具盒的長與寬;量爸爸、媽媽的身高等。學了“10的熟悉”后,可讓同學用第幾排、第幾個來描述自己坐的位置;讓他們說說家里的電話號碼;讓他們記錄一星期的氣溫等。學了“小數的初步熟悉”后,可組織同學到超市調查商品價格。學習“面積單位”后,讓同學測算書本、課桌、黑板的面積;親自設計桌套的大小等。利用“比例學問”,幫李阿姨算一算她家和三位房客的水電費狀況(按人口比例)。學了“平均數問題”后,讓同學以小組為單位,自選專題,綻開活動,比如測量計算班級同學的平均身高、平均體重、平均年齡,菜場某一蔬菜的平均價格等。這樣既能調動同學學習的樂觀性,又能讓同學從中嘗到學以致用的樂趣。

      其次、教學做合一我們應如何去實踐陶行知的生活訓練內容論呢?我們認為,我們的訓練內容必需盡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奇血液、新奇內涵。依據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的理論,“教的法子依據學的法;學的法子依據做的法了,事怎么做,就怎么學,就怎么教,”:而教學的中心是“做”,即實際生活。我們必需了解生活,了解同學生活現(xiàn)狀、了解生活進展的趨勢、生活對人的要求的變化,F(xiàn)實生活中需要的是全面進展、品學兼優(yōu)、視野開闊、生理心理健康的人!稊祵W課程標準》提出的要重視同學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力量以及通過數學的學習活動,情感與態(tài)度方面有新的進展的理論,其實與陶先生的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建構主義學者也認為,“學習數學”應是一個“做數學”的過程。因此,在數學課堂中要讓同學有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合作溝通,發(fā)覺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機會,F(xiàn)實、好玩、開放和具有探究性的數學教材和學習內容才是同學“做數學”的前提。在教學“熟悉人民幣”一課時,依據這種狀況,我們將本課設計成“招考營業(yè)員”、“我是小顧客”、“物物交換”、“用物兌幣”等幾項活動,在招考營業(yè)員”的活動中,同學進一步熟悉了人民幣,在“我是小顧客”活動中,通過付幣、找?guī)澎柟塘瞬煌瑔挝坏娜嗣駧胖g的互化。更重要的是在活動中同學學會了怎樣與人溝通,與人合作。

      作為一名老師,我將永久牢記陶先生的教導,不斷更新訓練觀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論為指導思想,在訓練實踐中邊學邊做,細細體會,定然會有新的發(fā)覺,新的啟示。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25

      陶行知先生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向人類貢獻的一位具有世界影響的聞名訓練家。他博大的訓練思想,求真的訓練實踐,行知合一的師德風范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不愧為大家景仰的"萬世師表"。先生的名言雖然樸實,卻極富哲理,并且貼近我們的訓練世界,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靈。先生的"為人、為學、為師"這六個字不知什么時候已悄然印入我的心田,深化到骨子里,給我強大的精神動力,增加了克服困難的士氣。為師先為學,為學先為人。

     。ㄒ唬"為人"誠篤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意即身正才能師為人范。他道出了作為一名合格老師,除了要有扎實的專業(yè)學問,較高的文化水準外,更重要的是要求老師應有良好的道德素養(yǎng)。老師的道德品質,不僅是規(guī)范自己行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用于訓練同學的需要。老師職業(yè)的特別在于育人,不僅用自己的學識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道德育人;不僅通過自己的語言去傳授學問,而且要用自己的靈魂去塑造同學的靈魂。陶行知主見老師要以身作則,“要同學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同學學的學問,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同學守的法規(guī),教職員躬親共守!彼钚胚@種共學、共事、共修養(yǎng)的方法是真正的.訓練,以不倦的教導,諄諄善誘,培育同學良好的道德情操。陶行知先生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一生以身立教,辛勤耕耘,培育桃李,為人民的訓練事業(yè)作出了巨大貢獻。是!在同學面前,老師是一個榜樣,是一本書,是一幅畫,老師良好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風尚是影響同學、訓練同學最重要的因素和力氣。

     。ǘ"為學"嚴謹

      老師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擔當著重要使命,因此必需應當具備求真務實、勇于創(chuàng)新、嚴謹自律的治學態(tài)度和學術精神,努力發(fā)揚優(yōu)良的學術風氣和學術道德。當今時代,新學問層出不窮,學問更新周期不斷縮短,每個人都需要加強學習、終身學習。老師是學問的重要傳播者和制造者,連接著文明進步的歷史、現(xiàn)在和將來,更應當與時俱進,不斷以新的學問充實自己,成為喜愛學習、學會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楷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學習是永久無止境的。陶行知先生認為老師應"發(fā)前人所未發(fā),明今人所未明",提倡老師做一個創(chuàng)造家,不做一個教書匠。他提出的這種老師觀正是我們當代老師所應追求的。

      記不清曾有多少個夜晚,我端坐在桌前,以筆為伴,以書為侶,細心地設計著一份份教案,為某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苦苦思考,為突然出現(xiàn)的靈感而喜悅。由于我清晰地知道對于要講解的教材,只有深化鉆研,教學中才能得心應手。當我走進教室看到講臺下幾十雙眼睛晶亮如星星、幾十張笑臉天真如蔚藍的天空,我的心里特殊地踏實。由于我知道,我窗前那盞疲乏的燈肯定會照亮孩子們心中盼望的燈!

      和同事們的熱鬧切磋,到外面的取經學習,一本本教學理論、教科研雜志開拓了我的視野,吸取了珍貴的閱歷,為我的教學注入了活力。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在訓練教學工作中游刃有余,就必需要擅長利用時間,做一個嚴謹篤學的人,像海綿吸水那樣孜孜不倦地學習,切實轉變訓練觀念,與時俱進,通過刻苦鉆研和樂觀實踐,實現(xiàn)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以新的姿勢與新的風貌制造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業(yè)績,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ㄈ"為師"行勝于言

      陶行知先生曾精辟地指出:"行動是中國訓練的開頭,制造是中國訓練的完成。"陶行知訓練思想一個突出的特點,即是具有與時俱進的前瞻性、實踐性和制造性。新課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培育人,造就人,進展人。一所學校,一個老師假如真正感悟學陶實質,不斷給予其新的內涵,就會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不斷創(chuàng)新,有所建樹,實現(xiàn)陶行知提出的"教學做合一"之"做"。假如我們滿意于一幅標語、一個口號、一種形式,則新課改就很難取得抱負的效果。

      在新課程改革推動中,我總是鼓舞自己多想一些困難,少一些畏難;多學一些理論,少一些空論;多做一些行動,少一些被動,自覺接受新課改"三個挑戰(zhàn)",即訓練觀念的更新與挑戰(zhàn),訓練角色的轉變與挑戰(zhàn),訓練方式及技術革新與挑戰(zhàn)。在新課改實踐中,養(yǎng)成剖析反思的習慣,制造性地解決教學實踐問題,從而不斷重塑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課堂教學是老師給同學傳授學問,塑造靈魂,培育力量的前沿陣地,也是老師發(fā)揮才智,譜寫青春樂章的立體大舞臺。為了讓同學真正成為將來社會的新型人才,也為了成就我們最漂亮的事業(yè),我情愿在三尺講臺上,為同學彈奏最奇妙的人生樂章。老師是一項需要獻身的事業(yè),也是一項布滿激情的事業(yè)。"為人、為學、為師"都要全身心地投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銘,也是他一生獻身人民教育事業(yè),尋求探究中國訓練之光明大道的生動寫照。當我再次咀嚼那一句句至理名言時,覺得做老師升華了我的生活,鑄造了我的信念,萃取了我的人生真諦,也讓我看到了更高層次的幸福源泉。老師伴侶們,讓我們做一棵樹吧,播撒綠蔭的同時也壯大著自己;讓我們做一條河,澆灌田地的同時也豐富著自我;讓我們作一條路,雖然千壓萬踏也能延長自我!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26

      還記得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利用課后時間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后,發(fā)現(xiàn)真的是受益匪淺。

      在書中陶行知先生說教育能改良個人之天性。也就是說人生下來性情有善惡之分,但是后期的教育卻能使惡者變善,使善者益善。過去我只知道“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而通過閱讀了他的文集后,我更感受到他的偉大,他對教育問題的卓識遠見著實讓人佩服,其中他的“生活即教育”理論值得我們思考。

      生活教育強調的是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反對傳統(tǒng)教育以書本為中心,認為不以生活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為中心之教育。生活無時不在變化,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教育與生活原是一家,教育自教育,生活自生活,這是辦不好事情的。而生活是“生生不已”的,教育因此也必須隨生活而變化,教育決不是一成不變的。

      首先我們要重視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統(tǒng)一。家庭的生活環(huán)境、家庭的教育方式及內容對學生有直接、重要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作為一名教師,應該轉換角色,延伸學校教育的外延,善于挖掘和協(xié)調各種教育資源。傳統(tǒng)教育意義上的教師傾向于把自己的班級看作是一個單元,并把它與外界隔絕開來,管理班級自已一人包干,管理范圍只局限于學生在班在校的時候。結果往往導致“狹隘的集體本位主義”。我們應該清楚地意識到,現(xiàn)代學校教育是一座沒有圍墻的開放的學校,學生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離不開社會教育的廣泛支持。我們對學生的了解不應只停留在“學校的人”,更應擴展到“家庭的人”、“社會的人”。有些學生在學校和家庭往往表現(xiàn)為雙重性格。這種雙重人格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他助長了學生的'投機心理,養(yǎng)成虛偽的性格。老師應及時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通過家訪,家長會等形式與家長溝通。所以教師要主動了解研究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及時了解學生家庭情況,與家長相互溝通交流,多做些社會調查,把學校教育延伸和結合到各個生活領域,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做人,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構筑起一道全面的、完整的、堅強的“人格長城”。

      其次陶行知先生認為,“我們的實際生活就是我們的全部課程,我們的課程就是我們的實際生活;主張人生需要什么,我們就學什么。人生需要面包,我們就得受面包教育;人生需要戀愛,我們就得受戀愛教育!币虼,在課程設置等方面要根據學生的需要,特別是職業(yè)學校,在各專業(yè)的課程設置上,要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生活需求以及專業(yè)特點,積極整合各課程,開展第二課堂,引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讓學生到用人單位去鍛煉。

      最后我認為更好的教育是教育要回歸生活,不能死讀書,讀死書。我們要積極運用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論,要活讀書,把教育與生活緊密的聯(lián)系起來,把學校和家庭聯(lián)系起來。讓生活教育成為家校共育的核心,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共同目標下,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相互理解和信任。家校雙方在目標一致的前提下互相補充,重視生活教育,才能相得益彰。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27

      人們常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鬃釉唬浩渖碚,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只有具備了良好的道德品質,才能有資格為人師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響學生。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者;在學校,教師是孩子的表率,其言行舉止,甚至興趣愛好、衣著打扮等,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像那些打罵、侮辱學生的老師,自己為師不尊,又怎能教育好學生呢?

      面對今天對老師有那么重怨恨的學生,老師的教育就顯得多么瘡白無力。人人都知道,只有喜歡,才會主動去追求。學生只有喜歡老師,老師的教育才會發(fā)揮應有的作用。作為教師的我們只有具備像陶先生那樣的胸襟和氣魄,學習他給我們留下的博大精深的教育理念和高尚人格,才能經得起學生和家長的考驗,成為一個受社會歡迎的好教師。教育與師德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有什么樣的師德,就有什么樣的教育。什么樣的老師才會教出什么樣的`學生。

      想想我們的學生,聽聽他們的心聲,不僅自問,學生現(xiàn)在生活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中呢?這是我們教師要努力觀察、用心思考、永久探索的問題……

      讓我們用語言來播種、用粉筆來耕耘、用汗水來澆灌、用心血來滋潤,努力做一個受學生喜愛、家長歡迎、社會尊重的好教師吧,讓我們的學生生活在鼓勵、表揚聲中,在真誠、友愛的環(huán)境中不斷被老師、家長、同學認可;讓學生在充滿愛的課堂中,看到一個個色彩斑斕的新世界,感受教師的博大胸懷和崇高精神境界吧。

      三尺講臺,日復一日,似乎平淡,又很平凡,然而崇高的師德風范正是在這平凡的崗位中體現(xiàn)出來。讓我們每個教師站穩(wěn)這三尺講壇,用今后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踐行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話:“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生命雖短促,但只有美德能將它傳承到遙遠的后世。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28

      借我校10周年校慶之際,有幸拜讀了陶行知先生的部分教學思想,掩卷沉思,啟發(fā)頗深。先生當年的一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字字珠璣,鞭辟入里,時至今日依然覺人覺世,發(fā)蒙啟蔽。

      所謂“行是知之始”,我的理解是:應該首先重視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在還未獲得抽象的理論知識之前,先有一個動手體驗的過程,進而在實踐中學習和積累。所謂“知是行之成”,我想它說的是:學生經過親身實踐、體驗之后,再將所獲得的知識,以此檢驗所學知識的適用性,從而達到行與知的高度統(tǒng)一,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學的講臺不同于高中、初中,它不單純?yōu)榱藨犊荚嚩,它更多的功能體現(xiàn)在教會學生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動手,如何掌握好一門過硬的技能。這一點,對于三本院校來說,顯得尤為重要。人文社科系系主任劉路老師曾有一段富有遠見卓識的表述:一二三本院校本無優(yōu)劣之分,一本院校是高音部,二本院校是中音部,三本院校是低音部,只有這三個音部共同和聲才能奏出最美的樂章。那么,作為三本院校的我們,只有找準自己的定位,強化實踐教學,突出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才能在這場演奏盛宴中發(fā)光出彩。

      作為我校廣播電視學專業(yè)的一名普通教師,自2011年起,專業(yè)的每一次規(guī)劃和建設我都參與其中,經過幾年時間的摸索與發(fā)展,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學模式,在實踐教學的道路上不斷在探索,當中有進步也有不足。2013年,對于我們廣播電視學專業(yè)而言,是一個改革年。在劉路老師的提議下,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yè)師生率先開啟了對畢業(yè)生畢業(yè)形式的變革,09級的`12位畢業(yè)班學生采用了以“拍攝影視作品”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畢業(yè)設計。在新的一年里,采取此種形式畢業(yè)的人數又翻了一番,超過了畢業(yè)總人數的30%,預計在未來幾年里,廣播電視學專業(yè)的所有畢業(yè)生都將以“影視作品”的形式獲得畢業(yè)證書。這一變革,對專業(yè)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無疑是一次大的沖擊。以此為導向,單純的書本知識、單一的灌輸式教育,顯得越發(fā)無力和不合時宜。個人認為,我們至少可以從以下幾點已達到行與知的高度結合:

      一、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實踐能力。

      陶行知曾經說到“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币虼,教師要想交給學生一身過硬的動手本領,自己先要變成一個實踐的“高手”。

      二、教師要有一套教授學生的好法子。

      在我看來,我認為以下兩點尤為重要:一是,要因材施教。對此,陶行知先生說:“培養(yǎng)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qū)別不同情況給予施肥、澆水和培養(yǎng)教育,這叫“‘因材施教’”。每一個學生的脾氣、性格、愛好、家庭教育等等都各有不同,所以我們在教學工作中,應該首先對學生的性格特點有所了解,尊重每一個學生,才能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教育。二是,要善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動腦能力。陶行知先生說過這么一段話:“先生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而在教學生學”。“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這是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單純的填鴨式教育,既害了學生,也害了教師自己。教師在教授過程中,要樹立以“學生為本位”的思想觀念,盡可能多的鼓勵學生去思考、去體驗,注重學生的反饋,把課堂氛圍搞活,以此達到“知行一體”。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29

      三、四十年代曾得到陶行知親自指導推行生活教育運動的那段輝煌歷史產生了興趣。此后我就從不斷了解“那段輝煌歷史”走上漫漫行知路。2006年祝塘中學大埔祝塘中學學陶師陶成果——《行知路上》一書出版在協(xié)助學校編輯、出版這本書的過程中我進一步了解了陶行知生平事跡和陶行知教育思想并在《侯中校友》、梅州教育城域網發(fā)表介紹該書出版的文章。

      一、讀陶書明校史挖掘、整理祝塘中學曾得到陶行知先生親自指導開展生活教育運動的“寶藏”

      二、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領會其精髓用以推進學校素質教育鑄造“陶”字特色學校品牌。

      讀陶書明校史主要閱讀包括《陶行知文集》和各種陶研讀物查閱祝塘中學上個世紀

      三、四十年代曾得到陶行知親自指導推行生活教育運動的那段輝煌歷史的材料了解陶行知生平事跡。祝塘中學是一所陶行知先生親自指導開展生活教育實踐的學校。民國廿二年一九三三年楊德昭先生為改革鄉(xiāng)村教育聘請教育家陶行知推薦的潘一塵等一批生活教育社優(yōu)秀骨干教師來侯中任教。是年秋潘一塵等到校后團結本地教育界和社會人士成立“百侯鄉(xiāng)村教育促進會”推動侯南村分房、分姓辦的小學合并建立百侯南中心小學作為侯中附小。此舉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中小學教育質量的提高使百侯的教育面貌為之一新。祝塘中學實行生活教育期間分設初中部、藝友制師范班、小學部附設幼稚園和民眾教育館。侯中作為全國第三個實踐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生活教育基地生活教育內容豐富多彩并富有特色得到陶行知先生的高度評價稱贊為“百侯精神”。此后生活教育之樹在百侯茁壯成長枝繁葉茂郁郁蔥蔥。新中國成立后侯中一些骨干教師被派往縣內中小學校任領導和骨干使生活教育的種子播撒各地。

      大量的`工作紀念館剪彩典禮后為擴大祝塘中學陶行知紀念館的宣傳我寫出《愛滿天下行知路侯中陶子寫新篇》一文拿到中陶會主辦的刊物————生活教育雜志2007年第4期發(fā)表。7月6日、7日廣東教育學院閆德明教授和嘉應學院何尚武副教授到全國第三個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實踐基地祝塘中學調研指導祝塘中學“陶”字特色學校品牌建設。7月6日下午閆德明教授給祝塘中學全體教師作了關于“學校品牌建設”的專題講座。這次專題講座題為《做一個像陶行知那樣的老師》內容包括“讓課堂煥發(fā)生命的活力”、“讓愛心滋養(yǎng)學生心田”、“讓學習成為一種自覺”和“讓健康永遠相隨你我”四個方面。閆德明作為基礎教育的專家緊密聯(lián)系當前中小學基礎教育的現(xiàn)狀對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師表、師德內容作了極為生動的解讀對提升祝塘中學教師們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7月7日上午侯中召開了“陶”字特色學校品牌建設的研討會。在這次研討會上閆德明教授給侯中領導作了如何建設侯中“陶”字特色學校品牌的指導講話。閆教授說侯中以建設“陶”字特色學校品牌為目標是正確的是“抓到了點子上”。他說侯中得到陶行知親自指導推行生活教育運動陶先生為侯中寫了校歌陶先生“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句舉世聞名的名言誕生于侯中有如此特殊的學陶師陶歷史資源的學校全國并不多見如果不打造“陶”字品牌是沒有眼光的。閆德明對侯中學陶師陶和如何打造“陶”字特色學校品牌作了具體的指導。他說學陶首先是一個“學”字要求好陶行知著作和書籍師陶就是要“做一個像陶行知那樣的老師!标P于如何打造“陶”字特色學校品牌他從學校管理、辦學理念、學校制度、班級管理校本課程和品牌視角、傳播等方面作了具體的指導。廣東教育學院閆德明教授指導祝塘中學“陶”字特色學校品牌建設對我有很大的啟發(fā)。我借此機會寫了報道文章發(fā)表于《侯中校友》、大埔教育信息網等。

      此外我還在一些地方刊物和網站上發(fā)表有關祝塘中學上個世紀

      三、四十年代曾得到陶行知親自指導推行生活教育運動的那段輝煌歷史和今日侯中學陶師陶方面的文章。在讀陶書、明校史的基礎上挖掘、整理祝塘中學曾得到陶行知先生親自指導開展生活教育運動的“寶藏”進而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力求領會其精髓用以推進學校素質教育為鑄造“陶”字特色學校品牌作出自己應有的努力。總的說來在行知路上我還處在學習階段還要加倍努力不斷積累不豐富自己爭取盡快進入“研究”的層次。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30

      拿到《陶行知文集》這本書的時候,有些犯難情緒。因為不知該從哪兒入手。于是就翻開了目錄,立刻地,就被《師范生第二變——變個小孩子》這個題目所吸引。

      “不可忽視小孩子的情感”,當此句躍入眼簾時,我陷入了沉思,思緒也不由千回百轉,那一幕幕、一句句不由在腦海中回蕩:每當下課后,孩子總愛圍在身邊,頂著那一張張無與倫比的燦爛笑臉,連太陽都為之失色。他愛說笑話給你聽,希望換得你的一笑;他愛為你捏肩捶背,換得一句輕聲的“謝謝”,然后再歡呼雀躍般的回句“不用謝”;他愛興奮地向你展示他在生活中點滴的成果,希望聽到你的一句贊美:“你真是了不起!”;他愛向你報告同學們之間發(fā)生地你再三禁令的小事,希望你賦予他神圣的職責;他愛將自己帶來的水果與你分享,眨著明亮的眼睛期待你能接受;他愛不厭其煩地向你介紹著家庭成員最近的動向,以期你對他有更深層的了解。他愛,在他犯了錯被批評后,滴落下悔恨的眼淚,再伴上一句深切的懺悔:“老師,我知道錯了!币云诘玫侥愕脑,然后轉身,又是一片歡聲笑語。

      可是,每當在短暫的課間休息時間里,我們總是埋首于作業(yè)堆中,或者在訓斥那幾個“慣犯”。所以,當他要說笑話時,一句“下次吧”,凍結了孩子的笑顏;當他給你水果時,你的拒絕接受讓他心傷;當他......總之,他們的滿腔熱情總是被我的敷衍而大打折扣。其實,孩子的心思很單純,是希望與你多親近,而我們不停歇的腳步,讓他們抓不住,于是,距離就越拉越遠,也許,長此以往下去,孩子再也無法懷有當初的盛情。

      如若,放慢腳步,降低身姿,變成他們中的一員,也許,學校將成為師生共同的樂園。

      讀完這篇文章后,我不免為這樣一所小學校叫好,因為“這個學校不但教學生讀書,并且教學生做事!

      即使是現(xiàn)在,在人們的.觀念中,還是以為學校就是學生讀書的地方,教他們做事,學生家長也認為沒有這種必要,只是認為在這里能夠接受知識即可,這里所講的知識,主要是講書本知識。而燕子磯小學,卻在短短的半歲時間內,使學生從原來的七十人,加到一百二十四人。思考其原因,我想是因為學生在學校學習了一些合乎生活需要的學問,學生在學校里既然肯做事了,會做事,在家里也肯做事,會做事了,自然也贏得了家長對他們辦學理念的認可,所以這所學校在短時間內規(guī)模擴大也應是在情理之中的。

      燕子磯坡上因為經常有人倒垃圾,很不干凈,丁超校長就領學生們把所有的垃圾掃除一空。村民不知道衛(wèi)生,仍是時常把垃圾倒在這個地方,但村民只要往這里倒,他就會去打掃,村民倒一回,他就打掃一回,后來,鄰居竟然也責備起往這里倒垃圾的人了,燕子磯也就從此干凈了。

      看到這兒,我不禁對丁校長的行為豎起了大拇指。對于村民們亂倒垃圾的行為,他既沒有抱怨,抱怨他們素質差,不懂得講衛(wèi)生,也沒有在那里豎一塊“此地禁止亂倒垃圾”的牌子。他采用的方式是別人倒我就掃,正是這種無聲的舉動影響了村民,使他們自己在內心意識到自己行為的不當,后來形成了村民自覺維護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情形。

      “潤物細無聲”,在無聲之中他的這種行為影響地也不僅僅是燕子磯小學的師生了,而且影響了村民,讓一種好的行為影響到周圍所有的人。

      是呀,當我們面對的現(xiàn)實與我們的理想不一致的時候,與其抱怨,不如放平自己的心態(tài),通過自己的行動努力去改變。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31

      第一、生活教育理論

      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是陶行知先生為我們留下的寶貴財富。有生活就有教育,生活本身含有教育的意義。其實學生所學的課文都是作者對生活的觀察與感悟。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感悟必須以生活經驗為背景。陶行知先生說過: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新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相等,哪里有生活,哪里就可以進行語文學習。除了把生活引進課堂,注重語文課堂教學的研究之外,尤其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以外,在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時時學語文、用語文,在語文的實踐活動中去發(fā)展思維、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增長才干。從而讓他們在課堂中驗證生活,在生活中感受語文。

      第二、教學做合一

      陶行知大膽主張改教授法為教學法,“因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著學生。熱心的先生,固想將他所有的傳給學生,然而世界上新理無窮,先生安能盡把天地間奧妙為學生一起發(fā)明?

      那么,先生究竟應該怎樣才好?我以為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陶行知于七十多年前的上述論述,與當今新課程強調的要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和能力的'是多么的一致啊,其實就是我們現(xiàn)在提出的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讓學生通過想象得獲得經驗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我針對課文內容,大膽地在講授小說類敘事文章時設計了續(xù)寫、改寫、擴寫等訓練,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們知道,小說類的文章,作家往往藝術地去設計安排情節(jié),戲劇性地反映人物的命運。這就給學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間,讓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去編寫未發(fā)生的故事,去設計人物的命運,學生自己也享受了虛構的樂趣,有了作家般的自豪感。如在講授《凡卡》一文的結尾時,我讓學生按自己的設想去安排小主人公以后的生活命運。學生們興致勃勃,反映強烈,很快就想出了新穎獨特的結尾。有的學生設想凡卡雖然寄出了信,但是爺爺也沒有能力來接凡卡,凡卡仍然是逃脫不掉孤獨、凄慘的生活,最后在寒冷的冬天倒下了……有的設想:時間不久布什維克黨的部隊路過這里,偶然的機會凡卡參軍入伍了,成為一名陸軍炮兵,由于他作戰(zhàn)勇敢、吃苦耐勞,很快成為一名少校,于是將他的爺爺接到身邊,于是他們快快樂樂的一起生活著。根據課文提供的材料進行適當的續(xù)寫、改寫、等訓練,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課本知識反映的生活盡管是間接的,但往往能高展示出一幅幅另人神往的畫面,而教師一旦打開學生想象的閘門,把他們帶到一個馳騁想象的新天地,就會崩發(fā)出絢麗多彩的思維火花。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32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社會道德的奠基人,是人類的傳承者。國運興衰,系于教育;三尺講臺,關系未來。我國近世教育家夏丐尊說說過:“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出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边@句話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諦。

      陶行知的教學思想,開始在《教學合一》一文中作了較為系統(tǒng)的論述。他說:“一、先生的責任在教學生學;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三、先生須一面教一面學。”主張教學合一,反對教學分離。教與學是師生的共同活動,是教學論的起點。離開了教師的教與學生自學的學,就談不上有教學,這是教學理論的基本問題。

      陶行知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先生的責任不在于授業(yè),也不在于教學,而在于教學生學。教師如果只“教”或只“教學”,這是把學生當作“容器”,被動地接受知識,調動不起學生學的積極性,也無法啟發(fā)不能學生的獨立思考;教師只有“教學生學”,交給學生的學習方法和鑰匙,啟發(fā)他們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的自學能力,才能“探知識的本源,求知識的歸宿!苯處熢诮虒W過程中也不能主觀地“拿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而應該積極主動地去了解學生,探知他們的興趣和愛好,改進教學方法,因材施教。因為學生的自然地理不同,接受能力各異,教學方法也難以強求一律,“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同時教師要“一面教,一面學”,不斷提高自己;只有自己水平進一步提高了,才能教好學生。這是他主張“教學合一”的理由。

      看到陶行知的這一思想是在他看見國內“先生只管教,學生只管受教”的情況下制訂來的,有較強的針對性;同時也闡明了反對他的英語教學主張。這一主張比較集中地反映了教與學,教員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尤其是教師主導和學生相互之間主體之間的辯證關系,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獲取知識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如果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責任意識地學習,主動地探求,教師只管“教”或“教學”,也不能收到應有的精準度。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再則,世界上“新知無窮”,學習中學生不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沒有探索新知的本領,也不能適應環(huán)境未來的生活,學生不能永遠跟著教師走。“教學生學”,就是教學生自己塞雷縣,這體現(xiàn)了學生主體的思想。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會,教師是領導者、組織者,也是地理知識的傳播者,處于主導地應,理應展現(xiàn)出主導作用。但這種主導作用必須以的主體作用為前提,否則教師的帶頭作用也教師不能發(fā)揮。“教學生學”,也體現(xiàn)了這一思想。這就將教學操作過程中,教師的教與學生中學教師的學這一對矛盾,在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下得到統(tǒng)一,正確地反映了教與學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還有課堂教學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諸客觀因素,這也要在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作用下統(tǒng)一,所以教師必須了解學生,改進教學方法,“一面教,一面學”,深入掌握教材內容,以促進知識的轉化。

      陶行知特別重視生活教育工作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來,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傳統(tǒng)舊教心沒有的書本是死書本。在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這一點對于我們現(xiàn)在新課程理念同樣的教師下具有指導意義的!

      陶行知則將“教學相長”作為他“教學合一”的重要原則之一,貫穿在他最底層教育教學活動之中。他說:“師生本無很高的高下,教學也無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師教授,學生學習;不曉得有的時候,教師倒從學生那里得到很多大多數的教訓”。從廣義的角度看“六十歲的老翁可以跟六歲的兒童學好些事情。會的教人,不會的跟人學,是我們無聲無息中天天有的現(xiàn)象!彼洺r常自己的詩交給小朋友改;他辦安徽公學、曉莊師范,育才教會學校都是貫徹這一原則,主張師生“共學,共事,共修養(yǎng)的方法”。從一定意義上說,他的“小先生制”、“即知即傳”等思想,無不與“教學相長”有淵源關系。“因教施教”則是他常常運用的原則。他說:“人不同則教的東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要學的次序都跟著不同了。我們要曉得受教的人在生長歷程中之能力需要有,然后才曉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樣教他”。他并以松樹和牡丹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作比喻,說明不同的人則要采取不同的南方人教法。朱熹曾經提出,教人之法要根據“為學之方”,意思就是“教的法子必須根據學的法子”。陶行知也借其意而用之。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論是我們心中的一泓清泉,它蕩滌著身體的靈魂,讓我們在一個鳥鳴的早晨,在一個雨后的黃昏,在一個寧謐的深夜去聽完它,品它,看它。陶先生說:“教師的成功是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的人。先生之最多的快樂,是創(chuàng)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學生。說得正確些,先生創(chuàng)造學生,學生創(chuàng)造先生,學生先生戰(zhàn)略合作合作而創(chuàng)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睘榱诉_到這一目標,今天的我們更要努力學習,努力抓住時代規(guī)律,培養(yǎng)出來并發(fā)揚創(chuàng)新精神,真正負起“三錢粉筆,萬鈞重擔”的為師之責,我希望每一個可愛的小朋友都能健康茁壯的成長,我愿為此付出畢生的精力!做做一名讓人民放心滿意的教師!

      陶行知先生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向人類貢獻的'一位具有世界影響的著名教育家。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實踐,行知的師德風范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不愧為同學們景仰的"萬世師表"。先生的名言雖然簡樸,卻極富哲理,并且貼近我們的教育世界,深深地打動了我的心靈。先生的"為人、為學、為師"這六個字不知什么時候已悄然印入我的心田,深入到骨子里,給我強大的精神動力,增添了克服困難的勇氣。為師先為學,為學先為人。

      (一)"為人"誠篤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意即身正才能師為人范。他道出了作為一名合格教師,除了要有扎實的專精,較高的整體素質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師應有良好的。教師的道德品質,不僅可能需要是規(guī)范自己行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用于教育學生的需要。教師職業(yè)的特殊在于培養(yǎng)人才,不僅用自己的學識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道德育人;不僅通過自己的語言試著傳授知識,而且要用自己靈魂去塑造學生的靈魂。陶行知主張教師要以身作則,“要學生做的事,教職員躬親共做;要學生學的知識,教職員躬親共學;要學生守的規(guī)矩,教職員躬親共守。”他深信這種共學、共事、共修養(yǎng)的方法是無論如何的道德修養(yǎng)教育,以不倦的教誨,諄諄善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職業(yè)道德情操。陶行知先生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他一生以身立教,辛勤耕耘,培育桃李,為各族人民的教育事業(yè)作出了作出以下巨大貢獻。是!在學生面前,教師是一個榜樣,是一本書,是一幅畫,小學教師良好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風尚是影響學生、教育學生最重要的因素和力量。

     。ǘ"為學"嚴謹

      教師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承擔著重要愿景,因此必須應該具備求真務實、勇于創(chuàng)新、嚴謹自律歷史學的治學態(tài)度和學術精神,努力發(fā)揚優(yōu)良的學術學術惡習和學術道德。當今時代,新知識層出不窮,知識更新周期不斷延長,每個人都需要加強學習、終身學習。教師是知識的重要傳播者和創(chuàng)造者,連接著文明飛速發(fā)展的歷史、現(xiàn)在和未來,更應該與時俱進,不斷以新的知識充實自己,成為熱愛學習、學會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楷模。"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學習是永遠無止境的。陶行知先生認為教師應"發(fā)前人所未發(fā),明今人所未明",提倡教師做一個統(tǒng)計學家,不做一個教書匠。他提出的這種教師觀正是我們當代教師所應追求的。

      記不清曾有多少個夜晚,我端坐在桌前,以筆為伴,以書為侶,精心地設計著一份份教案,為某個教學內容環(huán)節(jié)苦苦思索,為突然閃現(xiàn)的靈感而喜悅。因為我清楚地知道對于要講解的教材,只有深入鉆研,教學中會才能得心應手。當我走進教室看到講臺下幾十雙晶亮如星星、幾十張笑臉天真如蔚藍的天空,我的心里特別地踏實。因為我知道,我窗前那盞疲憊的燈一定會照亮孩子們心中希望的燈!

      和老同事們的熱烈切磋,到外面的取經學習,一本本教學理論、教科研雜志開拓了我的視野,充分運用了寶貴的經驗,為我的教學注入了活力。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游刃有余,就必須要善于利用時間,做一個嚴謹篤學的人,像海綿吸水那樣孜孜不倦地讀書,切實轉變教育觀念,與時俱進,通過刻苦鉆研和積極推動實踐,實現(xiàn)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面目以新的姿態(tài)與新的風貌創(chuàng)造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業(yè)績,達致自己的人生價值。

     。ㄈ"為師"行勝于言

      陶行知志強曾精辟地指出:"暴力行動是中國教育的開始,創(chuàng)造是中國教育的完成。"陶行知教育思想一個突出的特點,即是具有與時俱進的全面性、實踐性和創(chuàng)造性。新課程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培養(yǎng)人,造就人,發(fā)展人。一所學校,一個教師如果刻骨銘心真正感悟學陶實質,不斷賦予其新的哲理,就能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不斷創(chuàng)新,有所建樹,全面實現(xiàn)陶行知提出的"教學做合一"之"做"。如果我們滿足于一幅標語、一個口號、一種形式,則新課改就很難取得理想取得的實際效果。

      在新課程改革推進中,我總是扶持自己多想一些總是困難,少一些畏難;多學一些理論,少一些空論;多做一些行動,少一些被動,自覺接受新課改"三個挑戰(zhàn)",即教育觀念的更新與挑戰(zhàn),教育角色的轉變與嚴峻考驗,教育圣皮耶爾縣方式及技術革新與挑戰(zhàn)。在新課改實踐中,養(yǎng)成剖析反思的習慣,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教學實踐問題,從而不斷重塑潛意識,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課堂教學是老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塑造靈魂,培養(yǎng)能力的前沿陣地,也是老師發(fā)揮才智,奏響青春樂章的立體大舞臺。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高中學生未來社會的新型人才,也為了成就我們最美麗的事業(yè),我愿意在三尺講臺上為,為學生演奏最美妙的人生樂章。

      教師是一項需要獻身的演藝事業(yè),也是一項充滿激情的事業(yè)。"為人、為學、為師"即便要全身心地投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銘,也是他一生獻身人民教育事業(yè),尋求探索中國教育之光明大道的生動寫照。當我再次咀嚼那一句句至理名言時,覺得做教師升華了我的生活,鑄造了我的信念,萃取了我的人生真諦,也讓我看到了更高層次的幸福源泉。

      教師朋友們,讓我們做松樹吧,播撒綠蔭的同時也壯大著自己;讓我們做一條河,灌溉田地田地的同時也寬廣著自我;讓我們作一條路,雖然千壓萬踏飛奔也能延伸自我!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33

      作為一名教師,多讀些教育著作,多了解些教育理論是不可獲缺的。寒假期間,我閱讀了名著《陶行知文集》,從中受益匪淺!皬淖鲋袑W”是美國現(xiàn)代著名的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的全部教學理論的基本原則。杜威認為,“所有的學習都是行動的副產品,所以教師要通過?做?,促使學生思考,從而學得知識!倍磐选皬淖鲋袑W”貫穿到教學領域的各個主要方面中去,諸如教學過程、課程、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等,都以“從做中學”的要求為基礎。形成了“不僅塑造了現(xiàn)代的美國教育,而且影響了全世界”的活動課程和活動教學。

      育的銳利武器。在長期實踐中摸索出了“教學做合一”從義到特質到具體方法一整套教學理論,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包括“教學做合一”在內的“生活教育”,并使其達到最高水平。由此而產生的豐碩的教育理論著述,被今人編入《陶行知文集》。

      “教學做合一”并不是“從做中學”的翻版,陶行知對杜威的繼承,也是批判的、改造的、創(chuàng)新的,有的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其表現(xiàn)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實踐出真知。杜威的“從做中學”是以本能論心理學思想為基礎的,具有明顯的主觀唯心主義的性質!皬淖鲋袑W”雖然強調“做”,但把“做”看作是人們的生物本能活動。杜威指出人有四種基本的本能:制造本能、交際本能、表現(xiàn)本能和探索本能。而所謂本能,依他的理解,是與生俱來、無需經過學習、自然會知、自然會能的`一種“人性與行為”。由這四種本能的需要產生了人的四種興趣,即制作、語言與交際、藝術表現(xiàn)和探究發(fā)現(xiàn)的興趣。這些本能與興趣提供學習活動的心理基礎和動力。于是,他把“每天的時光分為四期,叫兒童做下面四件事體:就是游戲、說故事、觀察及手工。”他認為這正是兒童的自然本能生長的要素所決定的最好的教學內容。可見,這里的“做”只是一種基于生物本能要求、拋開一切社會基礎的“活動”。

      求知,強調了“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認為“親知是一切知識之根本”,這是具有唯物主義因素的。從“曉莊”實驗初期開設的“農事教學做”、“家事教學做”、“改造社會環(huán)境教學做”等課程,也可以看出“教學做合一”的“做”已經與生活結合,與勞動結合了。這一“做”已廣泛包含征服自然和改造社會的豐富的社會生活實踐內容了!敖虝恕笔峭暾慕y(tǒng)一體。教師的責任是育人,“教書”只是手段。教師不能以為完成了課時計劃,教學內容和進度就完成了任務!坝恕本褪桥囵B(yǎng)發(fā)展學生智力因素和開發(fā)他們的非智力因素,讓他們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越學越會學。獨立思考,獨力探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觀察判斷能力越來越強。

      第二、“以教人者教已”。

      “從做中學”的教學過程中,“教員與課本不復成為學生唯一的導師;手、眼睛、耳朵以及身體的全部,都是知識的淵藪。而教員變成發(fā)起人,課本變成試驗品。”這樣,教師在教學中不再是主導,而只是起一種從旁協(xié)助學生活動的參謀作用了。這是一個重大變革。但并未從本質上闡明師生關系,闡明教師該怎么做!敖虒W做合一”第三大特質是“以教人者教已”,說的是:若想在做上教者,先必得親自演練一番,即首先在做上學。陶行知先生在《以教人者教已》一文中曾這樣表述過這種思想:“?為學而學?不如為教而學之親切。為教而學必須設身處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這是對教師素質的具體要求,與“教學相長”的思想也是類通的!敖虒W做合一”的具體方法中,“連環(huán)教學法”之“我教你,你教他,他又教他”,“藝友制”之“要想做好教師,最好是和好教師做朋友”,“傳遞先生制”之“即知即傳人”,“小先生制”之“運動式地發(fā)動小學生來做小先生”等等,文章都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思想。

      由“從做中學”到“教學做合一”,我們不難看到陶行知先生改造舊教育、創(chuàng)造新教育所走過的艱難歷程,不難受到陶行知先生敢探新理敢闖新道的開拓精神、勇于實踐求真務實的研究作風的教育和感染。雖然“教學做合一”及其“生活教育”理論還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在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里已經達到了它所能達到的高度,十分難能可貴!就是對我們今天“科教興國”、“科研興教”、“科研興!钡娜罕娺\動以及活動課程與活動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課堂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研究也有許多重要的啟迪和指導作用。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34

      陶行知先生是中國近代教育家、文化名人和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創(chuàng)辦了南開大學,推動了新文化運動并在民間教育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他長達50年的教育生涯中,他致力于普及教育,促進人民群眾的素質和文化水平提高。本文主要探討陶行知普及教育的心得體會,探討他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以及對普及教育的貢獻。

      第一段,先讓讀者了解一下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重視人的自由和個性發(fā)展。他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和個性特點,這些特點應該得到最大的尊重和發(fā)展。陶行知主張以人為本,將個體置于教育的中心,堅信“教育的中心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和教育家”。他也一直強調加強自學能力的教育,認為學生應該通過自己的思考和實踐來獲取知識,而不是單純地接受別人的觀點和想法。

      第二段,探討陶行知普及教育的方法。陶行知在普及教育方面采用了多種方法。他大力推廣識字運動,通過組織各類識字班和辦學校來推廣全民國民教育。另外,為了改善下層人民的生活,他還倡導農民教育和提供職業(yè)培訓。通過這些方法,他能夠切實地提高人們的文化水平,并幫助提高社會的整體素質。

      第三段,探討陶行知對普及教育的推動。陶行知的普及教育思想和方法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和推廣。例如,在中國共產黨的早期,他的教育思想被廣泛應用于農村教育,幫助推動了一些廢止文盲的計劃。在更廣闊的社會范圍內,他還創(chuàng)辦了一些公共教育機構,例如大學生村落招待所、勞動教育站和民間教育中心等,使更多的人有機會接受教育。

      第四段,探討陶行知的普及教育對于社會有何益處。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對于社會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首先,普及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人們的素質和知識水平,讓每個人都能夠實現(xiàn)自己的潛能。其次,普及教育能夠緩解社會的不公平和不平等現(xiàn)象,讓更多人有機會享受到公平的機會。最后,普及教育可以幫助提高社會的整體素質,使整個社會更加文明、更具創(chuàng)造力和更富有核心競爭力。

      第五段,總結陶行知普及教育的貢獻以及對未來的`啟示。陶行知普及教育的思想和方法是我們開展教育活動和推進社會發(fā)展的重要理論依據。他的教育哲學和實踐成就,對我們推廣普及教育、提高群眾素質都有很大的啟示,使我們更加深入地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和普及教育的必要性。我們需要發(fā)揚陶行知的教育精神和影響,堅持以人為本,努力推進教育革命和提高全民素質的事業(yè)。我們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思路和教學方法,使教育成為更為廣泛的群眾事業(yè),為構建一個更美好的社會奠定良好的基礎。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 35

      作為一名教師,我有幸能夠參與到“陶行知勞動教育”的教學中去。在這個過程中,我收獲了很多,不僅讓我更加深入了解勞動教育的重要性,也讓我在教學中有了更好的實踐和應用。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對于“陶行知勞動教育”的心得和體會。

      “陶行知勞動教育”的理念源于陶行知先生的“學以致用”思想。該教育主張將實踐和勞動培養(yǎng)貫穿教育全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參與到勞動中,實踐運用所學知識,促進身心的發(fā)展。從這個角度來看,勞動教育是一種身心合一的教育方式,通過實踐和實際體驗來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這也是當代教育所應該倡導的。

      在陶行知勞動教育中,教師是指導者,而學生是實踐者,他們通過勞動、技能培養(yǎng)和實際操作學習各種知識和技能。在我的教學實踐中,經常組織學生參加田間勞動、植樹造林、干凈環(huán)境衛(wèi)生等實際活動,并結合學生所學知識進行講解和解析。這種教學方式非常適合學生,因為他們可以通過實際體驗和親身參與來掌握知識和技能,同時,也能感受到一種有意義的成就感。

      通過對陶行知勞動教育的實踐和應用,我發(fā)現(xiàn)這種教育方式具有很強的實效性。一方面,勞動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他們在參與到各種實際活動中感受到知識的實際應用,從而促進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勞動教育還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團隊協(xié)作意識和創(chuàng)新思維,從而增強他們的綜合素質。

      從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我深刻認識到了勞動教育的重要性。以往的教學中,我們注重理論知識,但忽視了實踐應用,這樣會使學生無法真正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而勞動教育則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實際體驗和實踐操作來讓學生形成對于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如今,我們需要更多地注重勞動教育的實踐和應用,讓學生在勞動中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和才華。

      在當今社會,教育的改革已經開始,勞動教育也成為了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我相信,在未來,勞動教育會越來越受到重視,這種教育方式將會得到更好的應用和發(fā)展。勞動教育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還能培養(yǎng)出更多實踐型人才,為社會的發(fā)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幫助。

      總之,作為一名教師,我深刻認識到陶行知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并在教學實踐中得到了良好的運用和應用。我想說,勞動也是一種美,讓學生參與到勞動中來,讓他們發(fā)掘自身的潛力和能力,我相信,勞動教育會成為未來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方向,我們也需要更多地注重實踐和應用,讓學生在不斷勞動中提升自身的素質和能力。

    【陶行知教育思想學習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體會12-13

    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體會08-26

    陶行知教育名言11-27

    經典陶行知教育格言10-17

    陶行知教育名言(精)11-27

    陶行知教育教學格言12-17

    關于學習陶行知的心得體會03-29

    陶行知的教育名篇心得體會12-21

    《陶行知教育名著》心得體會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