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伶官傳序課堂實錄
作為一名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準(zhǔn)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xué)進(jìn)程做適當(dāng)?shù)谋匾恼{(diào)整。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伶官傳序課堂實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伶官傳序課堂實錄 1
[板書:伶官傳序 歐陽修]
《伶官傳序》,“伶”是什么意思,懂吧?
生:(紛紛說)演戲的,唱戲的。
師:就是戲曲演員嘛!這個伶官就是后唐伶人出身的官員(指黑板板書)我特地寫個朝代順序,大概文科班都比較熟悉。唐朝后就是五代,梁、唐、晉、漢、周。因為歷史上有過唐、晉、漢、周這些朝代,這里就加個“后”字。(8:46)后梁朱溫,后唐李存勖,后晉石敬塘,后漢劉囂,后周郭威。伶官,就是后唐的李存勖任命的伶人出身的官員。他寵幸伶人,讓許多伶人當(dāng)了官,因此引起了一場禍亂.他自己也身死國滅。歐陽修編的《新五代史》就是這個五代的歷史。它記載了梁唐晉漢周這五代的史實,其中寫了《伶官傳》,專門記載了后唐的伶人們怎么做官,怎么禍國的情況,而且給《伶官傳》寫了個序。這個序表達(dá)了歐陽修對這段史實的一些教訓(xùn)的認(rèn)識,表達(dá)了他的一些見解,這就是《伶官傳序》這個題目的來歷。因此這篇序言是屬于議論文的范疇,下面請同學(xué)們把課文翻開,我來把它讀一遍。(8:47)
[老師通讀全文約3分鐘]
[示范朗讀,這是語文教師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要讀出文理、文情、文氣、文趣,談何容易?聽洪老師朗讀,常常是一種享受:]
師:好,我們一起來讀一遍,《伶官傳序》,預(yù)備起。
生:[齊讀全文約3分鐘]
師:好,現(xiàn)在,第1段,請一個同學(xué)讀一讀。那個同學(xué)舉手了。
生:[讀第1段]
師:好,讀得挺清楚。開頭這一段既交代了中心論點,又概括地交代了論據(jù),誰能說一說論點、論據(jù)各是什么?用自己的話概括。8:541
生:論點是“盛衰之理,在于人命”。論據(jù)是……
師:莫慌,“盛衰之理,在于人命”對嗎?
生:嗯!
師:莫慌,“在于人命”嗎?
生:“在于人事!
師:對、對、對。
生:論據(jù)是“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師:好、好,他回答得不錯。請坐下。我剛才說,不完全照書上念。是這個意思,用自己的話稍微變通一下,概括一下,好不好,誰能用自己的話說?(8:55)
生:它的論點是: “國家的興亡,雖然國家的興亡在于政治上的——”
師:話不要噦嗦,要簡潔,稍微變一變。
生:國家興衰在于——
師:對,國家興衰。
生:國家興衰在于政治上的功過。
師:在于政治上的功過……
生:得失。
師:噢,功過得失。好!論據(jù)呢?
生:論據(jù)是用莊宗得天下和失天下來證明這個觀點。(8:56)
師:對,用這個史實來證明。這樣說就順一些,那就是“盛衰成敗在于人事”。好了,這一句我們還不能輕易放過。“盛衰之理,雖日天命,豈非人事哉?”我想改一下,改為:“盛衰之理,并非天命,實乃人事也。”行不行啊?噢!有同學(xué)在擺頭了,擺頭的同學(xué)發(fā)
..一
口0
[這一“改”體現(xiàn)了教師的良苦匠心。不僅讓學(xué)生進(jìn)一步弄清了“文理”,而且把行文的氣勢、語言的力度都“改”出來了。如果只是串講文句,能有這樣的效果嗎?]
生:我認(rèn)為經(jīng)過老師改了以后,意思就變了。
師:怎么變了?(8:57)
生:原句意思應(yīng)該是:盛衰之理雖然是靠天賦予的,難道沒有人事作為其中的因素嗎?老師改了以后,就成為盛衰之理,全在于人事,而沒有天這個因素了。
師:同不同意這個意見?
生:(齊)同意!
師:噢!對!我改得不好,我說“并非天命”,作者并沒有否認(rèn)天命。好,那我再改一下:“盛衰之理,雖日天命,然亦乃人事也!蔽壹m正了剛才的缺點,兩方面都照顧到了,可不可以呀!(8:58)
生:老師改了以后,雖然說意思沒有變,但是我認(rèn)為,如果按作者說:“盛衰之理,雖日天命,豈非人事哉?”以一種反問語氣,可以引起讀者對國家“盛衰之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如果按老師改后的說法,就有點牽強附會,直接給人以“雖日天命又是人事”的這種印象。(8:59)
師:噢!你說我牽強附會,我不同意。
生:(齊笑)
師:你前頭說得不錯,肯定了我這樣改,意思沒有變。對!意思沒有變!但是,變在哪里呢?她剛才說得好啊,語言的力度變了!語氣變了!是不是?
生:(齊)是。
師:原文用的“盛衰之理,雖日天命,豈非人事哉?”這樣一個夏問句。我現(xiàn)在改為:“盛衰之理,雖日天命,然亦乃人事也。”口氣不同,意思一樣,語言的力度不同,是不是?
生:(齊)是!(9:00)
師:原文很有力量,我改后的力量減弱了。很有見解。請坐下。
這一段就是一句話,還有這么多講究。大家再看,開頭有個。嗚呼”!皢韬簟边@個詞,我認(rèn)為給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調(diào),這個感情基調(diào)是什么?你們用一個詞概括一下!皢韬!”(師有聲有色地讀)( 9:01)
[抓“嗚呼”一詞真有點出人意外。讓學(xué)生體悟全文的感情基凋,確有燭照全篇的作用,文章的“神韻”一下子被點化出來了。]
生:我認(rèn)為定下了悲涼的基調(diào)。
師:悲涼?啊!好悲啊!悲涼,確不確切?還有沒有更確切的詞?
生:嘆惜。
師:啊,可惜!對,有點可惜,惋惜的味道。
生:是一種“哀嘆”的基調(diào)。
師:好!
生:是一種“概嘆”的語氣。
師:慨嘆,好!用兩個字,“嘆惋”(板書),好不好?
生:好。
師:有“慨嘆”,又有“惋惜”。我們學(xué)這一篇要掌握這個感情基調(diào)就是“嘆惋”。(9:02)好,各人自己把這一段讀一遍。
生:[大聲有感情地讀]
師:味兒要讀出來!——誰能背?我看他讀得挺好,你就背吧。一句話。
生:[背,背得較慢,背錯一字]
師:基本不錯,哪個再背一遍,而且把剛才說的“嘆惋”的語氣背出來。(9:03)
生:[背,聲情并茂]
師:哎呀!我聽著這簡直像歐陽修在那里慷概地演說一樣!挺有感情!——你看看,第一段有一個字,是哪一個字引出了下面的敘事和議論,哪個字呀?
生:(齊)“原”!
[文章文章,文章是有“章法”的,所以既要說“文”,又要講“章”。一個“啄”字管到哪里?正是從“章法”上理清作者的思路,訓(xùn)練學(xué)生的思路。]
師:原.對。“原”是什么意思?
生:(齊)推究。
師:推究,對。這個字管到哪里為止啊?
生:(尋思片刻)何其衰也!
師:就是說第3自段的末尾,是不是啊?
生:(齊)是!
師:我同意這個意見。(9:04)到第3段的末尾,已經(jīng)把這個論據(jù)說充分了,已經(jīng)充分證明了開頭提出的中心論點。好,下面我們就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樣來論證這個論點的。既然第一段已概括地提出了論據(jù),下面就具體地展開論據(jù)來證明論點,F(xiàn)在各人放聲地把第2段讀一遍,不要求齊讀。
生:[放聲自由讀](9:05)
師:好,讀完了。你看第2段,它圍繞著什么東西來寫的?
生:矢。
師:矢,射的箭。好!現(xiàn)在請同學(xué)們迅速地用筆在書上找出:晉王與莊宗與“矢”有聯(lián)系的動詞。快!做記號。(9:06)(板書:晉三、莊宗)(觀察學(xué)生)誰能說說?對,那個戴眼鏡的。
生:“賜”;還有“與爾三矢”的“與”;“莊宗受”的“受”;‘藏之于廟”的“藏”。
師:“受而藏”。
生:“請其矢”的“請”;“盛以錦囊”的“盛”;“負(fù)而前驅(qū)”的“負(fù)”;“乃凱旋而納之”的“納”。
師:好,挺全面的。晉王把三矢——好,別慌,晉王是不是后晉這個晉王?
生:不是。
師:晉王實際就是后唐李存勖的父親,后唐是李存勖建的。(9:08)晉王“賜……而告”,莊宗“受而藏”,等到用兵時,他牢記遺訓(xùn),就“請其矢”,還要“盛以錦囊”,非常慎重,再“負(fù)而前驅(qū)”,等勝利了“凱旋而納之”(板書)。好,這里還有一句話“爾其無忘乃父之志”,這里的“乃”字怎么講?
生:你的。
師:誰能再舉個例子,說說這個“乃”字當(dāng)“你的”講。
生:“家祭毋忘告乃翁”。
師:她馬上就出口了,挺熟的!凹壹牢阃婺宋獭,誰的詩啊?
生:陸游。
師:詩名呢?
生:《示兒》。
師:挺好,(師背誦)“死去原知萬事空……”
生:(跟師齊背誦)“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師:回家不要忘記告訴你的老頭子啊!
生:(笑)(9:09)
師:第2段變換點兒花樣,分角色讀,怎么分呢?全體女生作敘述人,全體男生就當(dāng)晉王,第2段就這樣讀。“世言晉王之將終也”,預(yù)備起。
女生:[齊讀]
男生:[齊讀]
女生:[齊讀](9:10)
[引導(dǎo)學(xué)生讀書,這是閱讀教學(xué)的第一要義。閱讀閱讀,是又“閱”又“讀”的意思。當(dāng)然要有目的去讀,找動詞,找那些用得精當(dāng)?shù)膭釉~,正是抓住了這一段文字的特點。]
師:好!我這里給你們幫個忙,現(xiàn)在請同學(xué)們借助黑板上的板書(指板書),兩分鐘背會。各人背,開始!大聲背!
生:[背,約1.5分鐘]
師:沒有聲音了,都會背了嗎?會背的舉手!噢,很有幾個會背。那個男同學(xué),他的手舉得最高,就讓他背。
生:[熟練地背](9:12)
師:背得挺熟的,大家齊背一遍。
生:[齊背]
師:好!第2段寫的是莊宗不忘父親的遺志,第3段寫了莊宗的成功與失敗,分析了他成功失敗的原因。(9:13)下面請同學(xué)們各自把第3段讀一遍,同時拿筆找出互為反義的詞,要出聲讀。
生:[讀]
師:再讀一遍!要讀得基本能背了!
生:[再讀](9:15)
師:好!互為反義的詞看哪個找得最多,又對。
生:“意氣之盛”的“盛”和“何其衰也”的“衰”。
師:還有,誰能說,像剛才這個同學(xué),找到幾個說幾個。
生:“倉皇東出”,“不知所歸”。
師:“出”和“歸”,好的!互為反義的詞,還有好多組!
生:“呼”和“應(yīng)”(9:16)
師:“呼”、“應(yīng)”。好,特別是后面特多。
生:“天下已定”和“亂者四應(yīng)”這兩組。
師:我說的.是詞,詞。
生:還有“君臣相顧”,“君”和“臣”。
[找反義詞,居然有那么多同學(xué)找錯了。但老師不急不躁,而是引而不發(fā),于是出現(xiàn)了全班“躍如也”的局面。]
師:“君”和“臣”相對,我說的是相反。后面特多。
生:還有“離散”和“相顧”也是反義詞。(9:17)
師:“離散”和“相顧”沒完全對著。多吧?不是一句對一句,我說的是詞,特別是雙音節(jié)詞,多不多啊!
生:“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見”和“離”。
師:“見”和“離”,有一點兒相反的意思,但還不是反義詞,“合”和“離”是反義詞。(9:18)噢,找了不少,還多吧!有沒有“難”和“易”呀?
生:(議論紛紛,問)是說第3段嗎?
師:噢!是說第3段。(看學(xué)生課本)
生:(議論紛紛,說)“難”、“易”在第4段。
師:噢,它(實驗課本)將這幾句分在第4段。這就有誤會了,怪不得!我這本書上,就是統(tǒng)編課本上,將這幾句分在第3段,你們的實驗課本分在第4段,喲,發(fā)生這么個誤會!怪不得!
生:(恍然大悟,大笑)
師:我說同學(xué)們的水平蠻高的,怎么找不到。(9:19)那就多了:“得”“失”呀、“成”“敗”呀、“興”“亡”啊、“滿”“謙”啊,“憂勞”“逸豫”,“損”“益”,這些反義詞最重要的是哪一對反義詞呢!
生:“盛”、“衰”!
師:有理!笆ⅰ、“衰”(板書)。這一段寫了后唐莊宗盛衰兩方面的情況。寫盛的時候,用了哪些動詞?寫衰的時候,用了哪些動詞?請找出來,快速地!(9:20)
生:寫盛的,有“方其系燕父子以組”的“系” (j1),還有“函梁臣之首”。(9:22)
師:對,系()(1),不讀(j1),因為古代漢語里沒有這個音,F(xiàn)代漢語“系(ji)鞋帶子”,古代漢語不讀j1。好!
生:還有“函”。
師:“函”,好!
生:“告以成功”的“告”。
師:“告”,好!
生:還有“莫能與之爭”的“爭”。
師:嗯嗯!
生:這是寫盛的。寫衰的是“及仇讎已滅”的“滅”。
師:“滅”!
生:“定”、“呼”。
師:“定”、“呼”。
生:“倉皇東出”,“出”,“離散”。
師:“散”!
生:“斷發(fā)”。
師:“斷發(fā)”,“斷”。
生:“泣下”,還有“困”字。
師:還有哪一個有補充,有糾正?有沒有?好,那位同學(xué)。
生:寫盛的時候還有一個“入”字?(9:23)
師:“入”。
生:寫衰的時候,還有一個“應(yīng)”。
師:“應(yīng)”。
生:“顧”、“歸”。
師:“顧”、“歸”。好!說得差不多了,主要的就是這些(板書動詞)。(9:24)現(xiàn)在考慮一下,你認(rèn)為第3段,就是你們課本上的第4段,它是在敘事啊,還是在議論?
[這一段“實錄”十分精采。第4段文字是在敘事,還是議論,這是文章的一個難點,大多數(shù)同學(xué)都答錯了。請看老師的妙招:“讀”,語氣出來了,學(xué)生改變了結(jié)論!皢枴保褐饕獌(nèi)容是敘事,又怎么理解?這是反挑性地問,學(xué)生多數(shù)又回答錯了,教師否定、再否定.最后才引導(dǎo)學(xué)生去“發(fā)現(xiàn)”,寫出這一特殊句式的結(jié)構(gòu)。學(xué)生恍然太悟,一切迎刃而解。“逼”著學(xué)生去思考,去探求,去發(fā)現(xiàn),真是高明之至。]
生:(聲齊而大)敘事。
師:敘事,都同意這個意見是吧。我們讀一讀看,(9:25)(師讀)“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廟,還矢先王,而孝以成功,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
生:議論。(聲齊而大)
師:噢!一下子就改變主意了。噢!我一讀,你們就改變主意了,聽出來讀的語氣不像敘述,是不是?但是里面有沒有敘事啊?
生:有。
師:噢,有,就是我寫的“動詞”都是敘事,對不對?
生:對。
師:主要內(nèi)容是敘事,噯,為什么又覺得是議論呢?發(fā)現(xiàn)了奧妙沒有?作者用個什么辦法呢?
生:(齊)夾敘夾議。(9:26)
師:這是個套話!這不是夾敘夾議嘍!不是又?jǐn)⒂肿h嘍!這個套舌不適用!發(fā)現(xiàn)沒有?這個辦法,其實非常簡單。
生:(小聲說)先抑后揚。
師:那不是先抑后揚的問題。
生:先敘后議。
師:也不像。
生:先揚后抑。
師:好,大家把學(xué)過的詞語都拿來用了,這些都不適用。(9:27)其實呢,作者是把莊宗的盛與衰的不同情況的敘述,分別置于一個帶有強烈議論語氣的一個感嘆句之內(nèi),發(fā)現(xiàn)沒有?
生:發(fā)現(xiàn)了!(恍然大悟)
師:“方其(紅粉筆板書)……可謂(紅粉筆板書)壯哉!”;這邊呢,“及(紅粉筆板書)……何其(紅粉筆板書)衰也!”就是把這樣一個敘述的事實放在一個帶著強烈議論語氣的感嘆句子之中.所以,這兩個句子就是一種議論語氣,實際上是議論句。這就把敘事和議論巧妙地結(jié)合在一起了。敘事是議論的基礎(chǔ),議論成了敘事的目的,目的在于議論。所以你們先說的“先敘后議”、 “先議后敘”、“夾敘夾議”都不適用。看來套話還不行,還要具體來分析。那么在讀這一句的時候要注意朗讀了。在朗讀時,既要把事實敘述清楚,又要使全句顯得連貫、緊湊,給人以整體感,更要突出一種議論的語氣。(9:29)你們覺得讀這兩句的時候要強調(diào)什么字啊?強調(diào)哪幾個字啊?
生:“壯”!
師:“壯”,對。還有呢?
生:“衰”。
師:對!你們就照這樣各人讀一遍,感情讀出來,語氣讀出來。
生:[讀。有聲有色,男生搖頭晃腦地讀]
師:好,哪個同學(xué)讀一遍?
生:[女,帶著嘆惋的語氣讀](9:30)
師:好!
生:(鼓掌,熱烈地)
師:讀得不錯!要是挑點兒毛病呢,敘事讀得過于倉促,敘事不要太倉促。(范讀)“方其……可謂壯哉”,剛才那個“壯哉”,讀得挺好。“及……何其衰也”(加點字加重語氣)。(9:31)一個“壯哉”,一個“衰也”。現(xiàn)在,請同學(xué)們——也可以借助黑板上的板書——把它背會,兩分鐘,開始。
生:[背](9:32)
師:沒有聲音,就是說會背了,誰會背?
生:(站起)
師:可以看黑板。
生:[背,熟練而帶感情](9:33)
師:“何其衰也”,還帶著感情,這位同學(xué)背得很好!“嘆惋”啊!“慨嘆,惋惜”呀?背得挺好!請坐下。一起來“嘆惋”一下。9:34)
[“嘆惋一下”,語言幽默、詼諧,富有情趣。]
生:(齊笑)
師:“方其……”預(yù)備起。
生:[整齊而有節(jié)奏地背]
師:這一段,你們書上的這一段,主要是擺了莊宗盛衰兩方面的情況,鮮明的對比。那么,你們書上第4段的前半部分(至自然之理也),我倒覺得這樣分段是有道理的,原來分在第3段。這樣分開是對的。有的爭論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究竟是哪個呢?好像后面的才是中心文論點,是不是?
[“中心論點”究竟是哪個呢?問題提得真好。學(xué)生容易混淆的,似是實非的、有分歧的地分,正是問題提出的地方?上抻诮虒W(xué)時司,沒有充分展開,讓老師“包辦”了。]
生:(有的)是,(有的)不是。
師:我認(rèn)為,中心論點還是前面那一句。但是,后面這些話,它是什么呢?“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9:35)我覺得后面這些話是對中心論點的闡述,是這么個關(guān)系。好!文章寫到你們書上第4段的前半部分(至自然之理也),可以說就差不多了,那個“原”字就解決了,都“推究”完了,那么,為什么作者又要寫最后幾句話呢?
生:(沉思)
師:我提示一下,考慮課題,好答了吧,寫最后幾句話的目的跟課題有關(guān)。(9:36)
生:(立即舉手站起)因為本篇課文主要是《伶官傳》的序,所以它雖然作了那么多的敘述,但是不能跑了題。
師:對,文章不能跑題,高考要跑了題就麻煩了。主要是最后一段還是要照應(yīng),它畢竟是給《伶官傳》寫序,所以,必須把上面說的與伶官聯(lián)系起來,前面沒提到伶官。一個“舉天下豪杰莫能與之爭”的后唐的莊宗,后來居然被幾十個伶人圍困,而身死國滅,被天下人恥笑,就再次警告人們“禍患……”怎么樣?
生:(齊)常積于忽微。
師:而……
生:(齊)智勇多困于所溺。
師:你發(fā)現(xiàn)沒有,這一段仍然用一個什么句式?(9:37)
生:(齊)“方其……”
師:“方其……及……”還是議論句式。最后那一句,誰能翻譯一下?
生:禍患常常由微小的事情積累而成,而智勇通常都因為溺愛的事物而受到困擾。(9:38)
師:“智勇被溺愛的事物困擾”,好,現(xiàn)在有一個問題,就是“智勇”這個詞,在這里是形容詞啊,還是名詞?
生:名詞。
師:誰說是名詞?舉手,你說。
生:(站起)
師:你怎么知道它是名詞。
生:如果是形容詞的話,它不應(yīng)該作主語。形容詞“智勇”不應(yīng)“被困”。
師:因為這里放到主語的位置上了,是嗎?(9:39)
生:嗯。
師:這有點兒道理,還有道理沒有?是名詞,我同意,這里應(yīng)該是“智勇之士”、“智勇的人”。那你怎么知道它是個名詞呢?說擺在主語的地位上,還有根據(jù)是……
生:(恍然大悟)因為它和上句是對應(yīng)的,“禍患”是名詞,“智勇”也應(yīng)該是名詞。
師:說得非常正確!找到了文言文的一個規(guī)律沒有?文言文有一個規(guī)律:它對應(yīng)呀!跟前面對應(yīng)。所以,以后你們學(xué)文言文,凡是碰到這種對應(yīng)的句子,那么它一定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因此,我們可以根據(jù)“禍患”來推斷“智勇”是個名詞。學(xué)到文言文的一個規(guī)律了吧!好,有收獲了。(9:40)下面呢,我想我們能不能把全篇文章都背一遍!現(xiàn)在各人背一遍,然后我們分角色來背誦全文,好!背書!
生:[緊張而快速地背,書聲朗朗約兩分半鐘]
師:好!我們一起來背,還是這個辦法。第1段,男生;第2段按剛才那個辦法;第3段男生;第4段全體。好吧!可以看黑板,黑板上有提示!皢韬簟鳖A(yù)備起。
生:[合上書,大聲、整齊、有節(jié)奏、有感情地背](9:45)
[一篇460多字的文言文,學(xué)完了,背熟了。如果都像這樣學(xué)習(xí)語文,學(xué)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可以計日程功的。]
師:好,我們這一課就上到這里,謝謝大家。
生:(熱烈地長時間鼓掌)
伶官傳序課堂實錄 2
一、解題導(dǎo)入
同學(xué)們,標(biāo)題中的“伶官”是一群怎樣的人呢?(學(xué)生:伶官,封建時代稱演戲的人為伶,在宮廷中授有官職的伶人叫做伶官。)古時戲子大多地位低下,卻能入朝為官,歐陽修為什么要為伶官作傳呢?讓我們走進(jìn)文本,尋找答案。(板書:課題,作者)
二、因聲求氣讀通文意
1.請學(xué)生復(fù)述莊宗的故事。
2.誦讀感知莊宗的悲劇命運。
活動一:一生讀晉王遺言,其他學(xué)生評價。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與吾皆為兄弟,而背晉以歸梁。此三者,吾遺恨也。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點撥:讀出晉王深深的遺憾,對敵人仇恨、對莊宗期盼的語氣和情感。)
活動二:讀莊宗的奮斗史和失敗史,其他學(xué)生評價。
奮斗史:“莊宗受而藏之于廟……可謂壯哉!”莊宗凱旋時的豪壯語氣,筆勢激越,情調(diào)激揚。
失敗史:“及仇讎已滅,天下已定……何其衰也!”莊宗敗亡時的衰頹語氣,倉皇失措,筆勢迂回,情調(diào)低沉凄愴。
(點撥:語言和情感一揚一抑、大起大落、蕩氣回腸、對比鮮明。)
3.教師小結(jié):莊宗的興盛和衰敗用了鮮明的對比,其奮斗史164個字,得天下完成父親遺命,耗時十五年;其失敗史63個字,失天下只有短短三年,奮斗過程如此艱難,衰敗卻如此迅速,一潰千里,發(fā)人警醒。
三、提要鉤玄領(lǐng)會主旨
。c撥:學(xué)生誦讀第一段,第三段“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至文末。)
1.一個嘆詞:嗚呼
參考:歐陽修之子歐陽發(fā)《先君事跡》“先生自撰五代史,褒貶善惡,為精密。發(fā)論必以‘嗚呼’,曰‘此亂世之書也’!边@一聲“嗚呼”,以感嘆發(fā)端,起筆不凡,突兀驚人。奠定全文沉痛的感情基調(diào)。
2.兩個警句: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c撥1:這兩句用了什么修辭,目的是什么?)
參考:對偶與對比,這是本文寫作上的藝術(shù)特色,使行文說理更加透徹。
(點撥2:當(dāng)我們讀完經(jīng)典作品,掩卷沉思,心里還留下什么?同學(xué)們將這兩句警句放聲讀三遍。請同學(xué)當(dāng)堂背誦。)
教育是什么?愛因斯坦說“在你離開學(xué)校后,忘記了學(xué)到的'一切,最后剩下的就是教育!
3.三組反問句: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品讀反問句,歐陽修想突出強調(diào)什么觀點?
。c撥:教師范讀,學(xué)生討論探究主旨)
參考:對比鮮明、前后呼應(yīng)、層層遞進(jìn),強調(diào)共同的觀點:盛衰在于人事。
(小結(jié):“豈獨伶人也哉?”其意思是不獨伶人,萬事皆然。伶人地位卑微、作用渺小,卻能夠使莊宗迅速滅亡。歐陽修借伶官之禍來告誡北宋統(tǒng)治者要勵精圖治,“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種教訓(xùn)上至君王,下至百姓,對于我們所有人都有永恒的價值。)
四、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禍患常積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讓你產(chǎn)生什么聯(lián)想?
。c撥:學(xué)生分組討論,暢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參考:開元君王唐玄宗,開創(chuàng)盛世,卻因?qū)欃F妃,導(dǎo)致盛唐衰落;春秋霸主齊桓公,稱霸諸侯,卻因親近小人,導(dǎo)致禍起蕭墻;吳國國君夫差,雄霸南方,卻因貪戀美色,導(dǎo)致國破家亡。先秦老子“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xì)”。你所寵溺的一個不起眼的事物,可能會導(dǎo)致意想不到的后果。同學(xué)們,想要實現(xiàn)理想,不僅要注重細(xì)節(jié),更要學(xué)會節(jié)制取舍。
五、讀史明理
課外閱讀歐陽修《新五代史·宦者傳》,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讀書筆記。
伶官傳序課堂實錄 3
一、學(xué)生自讀課文,熟悉課文,并對照課下注釋,初步理解課文。
二、全體學(xué)生齊讀,進(jìn)入學(xué)習(xí)氛圍。
三、分析、朗讀第一段:
1、請一位朗讀基礎(chǔ)較好的學(xué)生朗讀第一段,其他學(xué)生傾聽。
2、全體學(xué)生齊讀開頭“嗚呼”兩字,揣摩語氣
。ㄟ@兩個字的語氣內(nèi)涵比較淺顯,學(xué)生比較容易把握,教師聯(lián)系全文內(nèi)容,提示學(xué)生)
答:“嗚呼”這兩個字,確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是慨嘆,惋惜。
3、討論“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1)請學(xué)生翻譯:
國家盛衰的道理,雖然說是天命,難道不也是人事嗎?
。2)打出幻燈片: “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盛衰之理,雖曰天命,亦乃人事也!
比較它們的異同,討論他們的優(yōu)劣。
。ń處熞龑(dǎo):原文采用反問句,引人深思,發(fā)人深省,而改用陳述句后,語氣、力度改變了。)
4、討論:“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1)重點:原,推究。 所以,表……的原因。
。2)問:可以知之矣的之指代什么
提示: “盛衰之理,雖曰天命,豈非人事哉?”
莊宗的故事貫穿全篇,結(jié)果得出這個結(jié)論,或者說就是為了證明這個觀點,證明這一句正是全文的中心論點。
5、再次向?qū)W生明確全文慨嘆、惋惜的基調(diào),學(xué)生以這種基調(diào)再次集體朗讀。
四、分析、朗讀第二段。
1、學(xué)生自己揣摩晉王的`臨終遺言,并自由朗讀。
2、請學(xué)生做示范朗讀,并總結(jié)語氣。
(教師引導(dǎo):晉王的臨終遺言,應(yīng)該是語重心長,遺恨未消,用幻燈片打出)
3、有條件的教師可示范朗讀,然后學(xué)生根據(jù)相應(yīng)語氣集體朗讀。
4、問:莊宗對晉王的遺命持什么態(tài)度?
教師引導(dǎo):莊宗對晉王的遺命是恭恭敬敬,兢兢業(yè)業(yè)。
5、問:這些態(tài)度可以從莊宗對待哪樣事物看出?
答:從他對待晉王的遺矢可以看出。
6、請學(xué)生劃出本段中與矢有關(guān)的、能體現(xiàn)莊宗恭敬的動詞。
重點:受、藏、請、盛、負(fù)、納(用幻燈片打出)
7、學(xué)生根據(jù)板書提示,熟讀、背誦第一、第二段
8、抽查兩位學(xué)生背誦,然后全體學(xué)生集體背誦。
五、分析、朗誦第三、第四段:
【一】1、先讓學(xué)生朗讀開頭兩句話,思考它們構(gòu)成什么關(guān)系?哪些關(guān)鍵詞可以看出?
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函梁君臣之首 ,入于太廟 ,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其意氣之盛 ,可謂壯哉!及仇讎已滅 ,天下已定 ,一夫夜呼 ,亂者四應(yīng) ,倉皇東出 ,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 ,君臣相顧 ,不知所歸 ,至于誓天斷發(fā) ,泣下沾襟 ,何其衰也!
2、學(xué)生回答:構(gòu)成對比關(guān)系,關(guān)鍵詞是盛和衰。
3、問:第一句表現(xiàn)盛的,大家找找看哪些字詞可以表現(xiàn)盛的氣勢。
4、生答:系、函、入、還、告、盛、壯哉
5、既然這些字詞是表現(xiàn)盛的氣勢的,所以讀的時候就應(yīng)當(dāng)重一點。
6、閱讀講究語氣連貫,這一句首先讓學(xué)生明確“方”的含義,然后讓學(xué)生指出它的管轄范圍。
。ń處熖崾;方是正當(dāng)?shù)囊馑迹詰?yīng)該管到“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7、相應(yīng)的,讓學(xué)生劃分下一句,“及”管到哪里?
。ㄒ龑(dǎo):到“泣下沾襟”)
8、在點明語氣和重音的基礎(chǔ)上,先讓學(xué)生自己把握朗讀,教師適當(dāng)提示,如“何其衰也”,最后兩字應(yīng)適當(dāng)拖長。
9、請學(xué)生朗讀,然后教師示范,最后學(xué)生集體朗讀,男生讀第一句,女生讀第二句,之所以這樣設(shè)計,因為第一句是表現(xiàn)盛的,男生應(yīng)該能體驗出其中的感情,不會太小聲,如果不幸男生沒氣勢,就讓女生大聲朗讀第一句,然后調(diào)侃男生,激勵他們重新讀,也順勢讓學(xué)生熟讀成誦。
【二】以上兩句是形成強烈反差的,盛的時候是那么強大,但是卻一下子衰敗了,什么原因呢?作者似乎給出了兩個供選擇的理由:
“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
。ɑ脽羝虺觯
1、請學(xué)生翻譯,重點是抑(或者)、本(推究)、自(由于)。
2、這兩句是問句,那么作者真的是有疑問嗎?還是有明顯有傾向的?
。ㄒ粏柋容^簡單,學(xué)生應(yīng)該能回答出,歐陽修傾向于后者,就是莊宗的盛衰都是由于人事。)
3、再來看下一句:書曰:“滿招損,謙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幻燈片打出)
教師講解:莊宗的故事足以證明這兩個道理,所以這一段綜合運用了事例論證和道理論證,都是為了證明這樣一個舉天下豪杰莫能與之爭的莊宗后來居然被幾十個伶人圍困,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這就再次提醒人們,要注意到“夫禍患常積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啊。
【三】分析“夫禍患常積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用幻燈片打出。
1、學(xué)生集體朗讀后,對照課下注釋翻譯。
2、提一位學(xué)生起來翻譯,糾正錯誤,
重點:第一個于解釋為在、從,第二個于解釋為被,注意“智勇”的詞性,可提示學(xué)生,根據(jù)文言文對偶句詞性一致,前面的“禍患”是名詞,所以“智勇”也是名詞。
3、討論“豈獨伶人也哉?”,幻燈片打出。
先請學(xué)生自行翻譯,然后提問學(xué)生,要注意填充省略的內(nèi)容,
(難道只是溺愛伶人才這樣嗎?)
4、談?wù)勥@句話包含的內(nèi)容和作用。
教師提示、引導(dǎo):這句話起到升華主題的作用,強調(diào)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僅限于溺愛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聲色犬馬的逸樂之中,忘記憂勞興國的至理,同樣會導(dǎo)致身死國滅的下場。作者在這里含蓄的批評朝政,提醒北宋統(tǒng)治者不要忘記歷史教訓(xùn),意味深長,這就使事理更具有現(xiàn)實的針對性,更具有普遍性。
5、如有空余時間,則加強背誦第三、第四段。
板書: 晉王: 語重心長,遺恨未消,
憂勞 盛
莊宗: 恭恭敬敬,兢兢業(yè)業(yè)
莊
人事
還矢先王, 告以成功
宗 逸豫 衰
寵信伶人, 身死國滅
【伶官傳序課堂實錄】相關(guān)文章:
《伶官傳序》讀后感01-17
課堂實錄蘇武傳03-03
《馬伶?zhèn)鳌纷x后感03-07
折扣的課堂實錄03-02
關(guān)雎的課堂實錄03-02
《絕品》課堂實錄01-28
孔乙己課堂實錄01-28
《公輸》的課堂實錄01-28
《春》的課堂實錄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