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又到一年端午時優(yōu)美散文
“粽子香,香廚房。蒲葉香,香滿堂。艾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 端午節(jié),一種地道的民間習(xí)俗,又是一道醇香的饕餮大餐,歷久彌新在老百姓的心中刻下了一道深深的印痕,揮之而不去,應(yīng)時而發(fā)生。
初夏的五月,原野、村居,早已褪去忙碌的喧囂。散盡花香的日子顯得慵懶起來,艷陽高照,熱風(fēng)浮動,蔥蘢翠郁的樹葉子有些耷拉著,柳樹繁密的枝條靜靜地在水邊垂著。連歡蹦亂跳的小狗也在烈日下伸著舌頭,萎在地面一動不動。白晝的腳印漸漸變長,陽光下,蔥翠的蘆葉、艾葉、菖蒲不經(jīng)意間一起飄起了暗香。精神恍惚間,人們猛然一驚,端午!就在這樣的驕陽下、這樣的香味里,它不約而來了。
江南,水鄉(xiāng)圩區(qū),有縱橫交錯的河汊水溝,隨處可見茂密的蘆葦叢。人們蕩著一條條小船,從蘆葦叢里精心采摘下一把把碧綠的葦葉,回到家了,在開水中焯過,一時間,滿屋蘆葉香,滿村蘆葉香。包粽子時,人們用洗凈的純糯米,或在糯米中加入紅豆、豌豆、蜜棗、火腿。拿三片蘆葉,中指和食指一夾,輕輕一繞,形成一個圓錐,灌上調(diào)配好的糯米,再兩手一擠,一壓,一個有棱有角的粽子包好了,然后用稻草或棉繩扎緊。手巧的婦女可包出各式各樣的粽子,三角的、四角的、六角的、腳型的、紡錘形的……一個個花色各異的粽子,成了盛開在指尖上的一朵又一朵芬芳的花。裹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煮,青油油、水靈靈,惹人喜愛。煨粽子時間要長,糯米才糯,才有嚼勁。出鍋時,空氣中彌漫著撲鼻的粽香,人們用筷子叉住粽子,沾上白糖,幸福地在嘴里慢慢地嚼著。
水鄉(xiāng)圩區(qū)的村野,艾草、菖蒲隨處可見。端午的前一天,人們總是起早到野外割幾把艾草、菖蒲,將它們靠在門口或吊在檐下。人們都說,把艾草、菖蒲吊在檐下,靠在門邊,能驅(qū)魔趕鬼,消邪除惡。仿佛不是一把把艾草、菖蒲,而是立了一個無所不能的保護神。這當(dāng)然是假的,但艾草、菖蒲有藥用價值這倒不假,它們可以防蟲、消毒、止痛、止癢。家家戶戶割來艾草、菖蒲,一時間,村居的空氣中飄蕩著粽子、艾草和菖蒲的混合清香,和親人們相聚時刻的溫情交融在一起,釀成了一支熱鬧的歌,匯成一曲難得的清歡。遠在外地的游子、女兒女婿,總是在這時回來,親情濃郁,鄉(xiāng)愁全解。鄉(xiāng)村的端午節(jié),甜蜜和溫馨盈滿了人們的胸懷,幸福和微笑洋溢在人們的臉上。
說起端午,人們總要說起“深固難徙,廓其無求”、“蘇世獨立,橫而不流”的屈夫子。汨羅江畔,詩人縱身一躍,劃過歷史的天空,劃出一道悲壯的弧線。那一跳,注定了歷史的永恒;那一跳,注定了激蕩的民族之魂。然而問遍故鄉(xiāng)人,沒一個能說出這片葦葉包裹的千年的敬重;沒一個能說出嗚咽的汨羅江曾為詩人汩汩流淌;沒一個能說出這個被稱為端午的日子,是華夏一年一度景仰的圣日,那用水畔葦葉捆扎的粽子是民族咀嚼流年的精神貢品。人們只記得端午的日子裹粽子、插艾葉、掛蒲草;只記得端午的日子親人團聚,其樂融融。吃幾個粽子,掛幾支艾蒿,歸鄉(xiāng)省親,胡亂鼓腹,酒足飯飽,閑談趣事。難怪有人說,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是吃的節(jié)日。
我忽然明白,這也一種文化啊。雖然淺顯了些,但老百姓追求的不就是生活的富足?更何況,此中還有團圓與親情?古來如此,亙古不變。端午是為了紀念屈原、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抑或是為了紀念曹娥,但在老百姓看來,已記憶模糊,不重要了,他們只重親情。